請於 2020 年 7 月 21 日或之前填妥連結表格,並以郵寄、傳真或電郵方式送交本署電力法例部(見本頁底部的聯絡資料)。 現時市場上有數間生產商已推出使用 R32 雪種的家用式冷氣機( R32 的化學名稱是二氟甲烷,具輕度易燃性)。 大家選購冷氣機時,可從能源標籤得知有關產品所用的雪種(見圖一)。
有關要求並不限於村屋內的電力裝置,亦適用於位於相關鄉村範圍內的任何處所。 根據《工作守則》的要求,於電錶前總掣或單位總掣箱裝有合適漏電斷路功能的總掣,亦可接受。 因應過去數年有多宗涉及假天花內工作的電力意外,《工作守則》已加入假天花內工作的預防措施,以提升假天花內工作的安全。 在進行假天花內的工作前,應進行針對相關工作的風險評估,以識別在假天花內工作的所有潛在風險。 相關工作的風險評估應由註冊電業承辦商或固定電力裝置的擁有人所委派的合資格人士進行。 註冊電業承辦商或固定電力裝置的擁有人應按照相關風險評估制定備有安全工序及安全措施的合適施工方案,並提供所需的安全資料、指導、訓練及監督予進行工作的人員,以免發生危險。
電力安全: 電力安全考考你
根據該規例的規定,所有家庭電氣產品均須符合「基本安全規格」,以保護使用者,免受電氣產品引致的危險或因電氣產品受到外來影響而引起的危險。 我們承諾以專業、可靠、承擔及秉持誠信的態度執行《電力條例》及其附屬規例,並致力提升市民和業界的電力安全意識,以確保香港電力供應、電力裝置和電氣產品相關的電氣安全。 未來,機電署會繼續聯同港九電器工程電業器材職工會和香港電器工程商會舉辦電力規例研討會。 報名詳情容後公布,希望業界踴躍參加,並一同分享寶貴經驗。 2017 年,機電署聯同消防處及勞工處發出有關易燃雪種安全事宜的聯合通告,提醒空調及製冷業界在選擇製冷設備及其使用的雪種時,應以公眾安全為主要考慮。 香港生活環境擠迫,人煙稠密,高樓大廈林立,從安全及風險管理角度而言,工業和商業大廈,以至學校/院舍等使用人士眾多的樓宇都不宜安裝使用易燃雪種(例子見表 1 )的製冷設備。
組織修訂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和電力負荷管理辦法,指導各地立足底線思維完善負荷管理預案,提前開展實戰演練。 鑑於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發展及政府的防疫指引,研討會於 2021 年 1 月 26 日首次以視像會議形式進行,活動圓滿結束。 如果燈座的電路設計只限使用少於 60 瓦特的電燈,該燈座的連接負載為可容納的最高額定電燈的瓦數。 新版《指南》可於機電署網頁免費下載,或於北角渣華道 333 號北角政府合署 6 樓 626 室政府新聞處刊物銷售小組購買。
電力安全: 申請・届出など
機電署於去年 12 月推出流動應用程式,讓市民隨時隨地利用智能電話功能使用各項電子服務,以及獲取機電署的最新資訊,為生活帶來便利。 進一步加強對各地電廠電煤庫存的監測,積極協調煤源和鐵路運力,堅決避免因缺煤影響機組出力。 同時,加強長三角、珠三角、川渝等重點地區發電用氣保障,提升氣電頂峰發電能力。 看峰值,全國日調度發電量最高達到301.71億千瓦時,較去年峰值高出15.11億千瓦時﹔全國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3.39億千瓦,較去年峰值高出4950萬千瓦。 看地區,華北、華東、南方、西北四個區域電網以及浙江、福建、廣東等14個省級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累計達50多次。 當預計出現短時電力缺口時,堅持需求響應優先的原則,以市場化方式鼓勵用戶主動調整優化用電行為。
- 各位從事供電電纜探測工作的合資格人士,如你的證明書即將到期,請留意以下認可續期申請須知,並及早申請續期。
- 部分與公眾配電系統並聯運行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應使用顧及頻率、相位及電壓的自動同步系統。
- 據測算,當氣溫在28攝氏度以上時,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全國制冷負荷可能增加5000萬千瓦左右。
- 機電署於 1992 年首次出版《電力(線路)規例工作守則》(下稱《工作守則》),就如何遵行《電力(線路)規例》的規定,為電業界提供技術指引。
- 持續做好發電機組的運行管控,切實保障火電、核電、大水電等支撐性電源高水平出力。
- 我們承諾以專業、可靠、承擔及秉持誠信的態度執行《電力條例》及其附屬規例,並致力提升市民和業界的電力安全意識,以確保香港電力供應、電力裝置和電氣產品相關的電氣安全。
進行勘測以確定是否有地下電纜及該等地下電纜的準線及深度的合資格人士,須以不會導致地下電纜受損亦不會損害該等電纜的操作的方式,進行該項勘測。 如合資格人士沒有遵從上述規定,則該人的認可有可能被暫時吊銷。 持續做好發電機組的運行管控,切實保障火電、核電、大水電等支撐性電源高水平出力。
電力安全: 服務信念
有關指引包括直流電系統的隔離設備須具備阻隔所有直流電電路導體的功能(例如使用雙極斷路器),而在直流電電路有一個導體連接接地或保護接地導體的情況下,則該導體不需要隔離或有開關掣。 此外,《工作守則》亦已新增有關識別直流電導體或電纜線芯的要求及顏色代碼。 相信各位業界朋友都知道,電力工作必須由註冊電業承辦商及註冊電業工程人員按照《電力條例》(第 406 章)及其附屬規例(包括《電力(線路)規例》)所訂明的技術及安全要求進行。 出版《電力(線路)規例工作守則》的目的,是為註冊電業承辦商及註冊電業工程人員提供技術指引,讓大家了解如何符合《電力(線路)規例》的要求。
直流電側與交流電側之間應以符合 IEC 或等效標準的隔離變壓器作基本的電氣隔離。 部分與公眾配電系統並聯運行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應使用顧及頻率、相位及電壓的自動同步系統。 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亦須設有防孤島功能,當電源供應中斷或電源終端上的電壓或頻率偏離時,能自動開關設備來避免不同步接駁,並保障就電力系統施工的電業工程人員安全。 此外,《工作守則》新增了太陽能發電系統裝置檢查及測試的核對表及典形設備圖,方便業界人士參考。
電力安全: 電力安全指引
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平台作用,用足用好跨省跨區輸電通道,發揮中長期和現貨市場作用,實現跨省跨區電力余缺互濟,精准錯峰。 電力安全 組織簽訂電煤中長期合同實現發電用煤全覆蓋,持續抓好合同履約。 強化煤電機組運行管控,電廠存煤和出力均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98億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300萬噸以上,可用近26天。
電力安全: 電力快訊 — 第 32 期( 2020 年 5 月)
當局出版了《電氣產品(安全)規例指南》,用以幫助電氣產品供應商瞭解該規例的規定。 指南內亦列出視作符合該規例所載適用的安全規格的國際/國家安全標準。 按這些安全標準或符合該規例所載適用的安全規格的同等標準製造和測試的家庭電氣產品,均會獲得接受。 為保障公眾安全,機電工程署一直積極帶領建立安全準則,包括草擬及執行《電力條例》及其附屬法例。 我們在這方面的職能主要包括確保電力裝置及電氣產品的安全、電力供應的安全及可靠性,以及透過公眾教育,宣傳安全使用電力的訊息。
電力安全: 產品方案
政府與業界近年致力鼓勵建設電動車充電基建設備,以配合政府的政策方向及滿足與日俱增的電動車需求。 因應充電設施的需求增加,工作小組於守則 26S 加入更詳細的技術指引及要求。 主要技術要求包括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每個最終電路須為獨立放射式電路,而如果專用配電電路供電的多個電動車輛充電點可以進行負載控制,則該專用配電電路可容許有參差額。 於戶外使用和安裝在公共場所及停車場的充電裝置則應符合合適的防護等級要求。 至於故障防護方面,除採用電氣性分隔保護措施的電路外,每個充電點至少應受內部 A 型電流式漏電斷路器保護,而該電流式漏電斷路器須符合守則 11J 所訂明的特性。 由於直流電系統於固定電力裝置的應用範疇越來越廣(例如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及電動車輛的充電設施等),《工作守則》亦已增加有關直流電系統的技術指引,以作配合。
電力安全: 電力安全方案
現提醒各合資格人士必須於上述指定時間內作出續期申請,以免提早或逾期申請不獲受理。 由於環保燈具(例如 LED 燈)日漸普及,而且其用電量大幅低於傳統燈具,因此《工作守則》中有關照明供電點的假定電流需求量及最終電路的電流需求量計算方式已作修訂。 照明供電點應假定以所連接的負荷為需求量,而每一白熾燈的燈座應為 60 瓦特或所安裝電燈的實際瓦數,以較大者為準。 除非與燈座有關聯的照明器設計僅允許將少於 60 瓦特的電燈插入燈座中,在此情況下,該燈座的連接負載為可容納的最高額定電燈的瓦數。 至於熒光燈及其他放電燈,照明供電點連接的負荷需求量應假定為所安裝電燈的實際瓦數乘以一個已顧及控制設備損耗及諧波電流等因素的因數。 為廣泛徵詢和收集業界及公眾的意見,機電署已於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2 月進行諮詢工作。
電力安全: 符合安全規格
《電力快訊》已出版到第 32 期,十分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今期的《電力快訊》內容非當豐富,由近來機電工程署(機電署)電視廣告的女主角 Cool 為大家介紹,專題是機電署流動應用程式及有關固定電力裝置的輔助接駁導體的注意事項。 至於簡訊,則包括建造業抗疫關愛行動、新版《電氣產品(安全)規例指南》、合資格人士的責任,以及 R32 家用式冷氣機的安全使用貼士。 此外,今期還有讓讀者動動腦筋的「電力安全考考你」環節,希望可增添趣味之餘,亦能增進大家的電力安全相關知識。 《電氣產品(安全)規例》(《規例》)規管在本港供應而操作電壓高於 50 伏特交流電或 120 電力安全 伏特直流電的家用電氣產品。
電力安全: 指南
此外,香港電器工程商會黃志光工程師亦分享了有關電力安全作業系統的經驗。 在研討會下半部分,香港電燈總裝置檢查及技術支援工程師陳偉光先生及中華電力一級工程師張振聲先生分別講解電動車的「 EV 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與電網接駁的最新技術要求。 隨着推行上網電價計劃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日趨成熟,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應用已十分普遍。 電力安全 為確保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電力安全,現行有關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守則 26P 已作修訂。 由於太陽能發電系統是以直流電作為輸出,直流電側的電力裝置(包括電纜、逆變器、防護及開關裝置等)須適用於直流電壓及直流電。
電力安全: 電力快訊 – 第 34 期( 2021 年 8 月)
簡單來說,輔助接駁是連接非電氣裝置金屬部分及其附近分隔距離不超過 2 米的外露非帶電金屬部分或其他非電氣裝置金屬部分,藉以防止它們之間出現危險的電位差。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負責人劉明陽介紹,據統計,上半年投產及並網各類電源裝機約1.4億千瓦,其中支撐性電源約3000萬千瓦。 當前正值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保供的關鍵期,民生和重點用電保障情況如何? 在7月26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任何人違反該規例或供應機電工程署署長所禁止供應的電氣產品,首次被定罪可處罰款100,000元及監禁一年,再被定罪可處罰款500,000元及監禁兩年。 電力安全2025 為求不斷改進,使《電力快訊》的內容和機電工程署的服務更切合你的需要,我們期待收到你的寶貴意見。
劉明陽表示,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今年1—6月,風電光伏新增裝機佔全國新增裝機的比重達到71%,新增發電量佔全國新增發電量54%以上,有力滿足了全國新增電量需求。 以省份為單位明確電廠存煤、機組出力、負荷管理等要求,組織專家對各地能源電力保供方案進行論証優化,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 經濟回升疊加高溫天氣,能源電力安全保供的復雜、艱巨程度明顯加大。 4月開始,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提前謀劃安排各項保供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歐鴻介紹,上半年,隨著經濟回升,加上夏季高溫天氣來得早、范圍大,北方部分地區出現酷熱天氣,用電需求快速增長,全國日發電量和用電負荷持續攀升。
其後,機電署在 2019 年 5 月成立工作小組,成員包括業界商會、專業團體、大專院校、公用事業公司、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的代表。 經過工作小組會議多次討論,以及在考慮諮詢工作期間所收到的意見後,主要的修訂項目已相應地納入新版《指南》內。 電力安全 高質素的斷路器及漏電斷路器是電力供應系統內重要的保護裝置,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及保護電力系統免受過載、短路、漏電影響而有所耗損。
電力安全: 電力快訊 — 第 32 期( 2020 年 5 月)
研討會上,港九電器工程電業器材職工會理事長駱癸生先生、香港電器工程商會會長韋業堅先生及機電署署理副署長潘國英先生致開幕辭。 潘先生感謝職工會及商會多年來鼎力支持研討會,凝聚電業界人士,共同探討和交流電力安全及電業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及機遇,令電力意外持續減少,以期達至零意外的長遠目標。 潘先生亦與機電署署理助理署長朱祺明先生向兩位主禮嘉賓及一眾講者致送紀念品。 《指南》第 B.7 及 B.8 節就有效的符合安全規格證明書訂明詳細要求。 《指南》第 C.1 節載有一些較普遍的家用電氣產品須符合的國際標準。 由於家用電氣產品日新月異,如有家用電氣產品的標準並未收錄於《指南》第 C.1 節,可參閱國際電工委員會的網頁。
電力安全: 產品方案
至於現有的設備,應遵照生產商說明書的指示,使用原設計的雪種,不應改用任何種類的易燃雪種,以免發生意外。 機電署建議市民和業界人士預先在網上預約櫃位服務,並於到訪當日使用預約通知書上的二維碼領取籌號及辦理櫃位服務,以節省輪候時間。 網上預約服務系統操作簡單,只需幾個簡單步驟便可以完成預約,方便快捷。 電力安全 市民和業界人士可按或掃描右方二維碼直接進行預約,或瀏覽機電署網頁「網上預約服務」系統(只提供繁體中文)登記所需服務。 有關《工作守則》的其他修訂,請參閱載於機電署網頁的《電力(線路)規例工作守則 2020 年版》主要修訂摘要 [PDF 格式 (3.9MB)] 。
電力安全: 指南
根據有關規定,在本港供應的家用電氣產品,其供應商必須確保產品在本港供應前已獲發有效的符合安全規格證明書。 供應商須向供貨廠商索取有關證明文件,以證實產品已具有符合安全規格證明書。 供應商並須保留有關證明文件,以作記錄及供機電署查閱之用。 可被視作供應商以及受《規例》規管的人士,所涵蓋的範疇十分廣泛,包括製造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或任何供應家用電氣產品的人士。
同時,嚴禁任何人進入或在易碎的假天花或同類的不安全地方工作。 如有關人員須進入及在該類地方工作,他們則須獲提供並妥為使用合適的進出途徑/作支持用的設施/工作平台。 署長亦可要求供應商透過電視、報章及其他有效方法公布有關事宜。 電力安全 鑑於過去幾年有多宗涉及村屋電力裝置的電力意外,《工作守則》訂出一項新要求,即在《在新界小型屋宇政策下之認可鄉村名冊》下的處所的電力裝置須以電流式漏電斷路器作保護,以提升鄉村處所的電力安全。
電力安全: 電力快訊 – 第 34 期( 2021 年 8 月)
根據《供電電纜(保護)規例》及其實務守則的規定,在地下電纜附近進行工程前,應採取一切合理步驟以確定在擬定工地及其附近,有否供電商提供的圖則所標示的電纜存在。 施工者須於工程進行前向供電商索取電纜圖則,若上述圖則顯示擬定工地及其指定距離內存在地下電纜,則施工者須委聘一名合資格人士進行電纜探測工作。 《電氣產品(安全)規例》(《規例》)規管所有在設計上供家庭使用及在港供應的電氣產品。 機電署已就《規例》出版指南,以便電氣產品供應商了解《規例》的詳細要求。 電力安全 為能與時並進,配合科技、安全規定及業界作業模式的最新發展, 電力安全2025 2019 年版的《電氣產品(安全)規例指南》(《指南》)已經出版。
受聘的合資格人士須參考供電商提供的電纜圖則,於擬定工地及其附近進行勘測,以確定有否地下電纜存在,並測量有關電纜的準線和深度。 合資格人士亦須將勘測所得的資料撰寫成書面報告,提交予施工者,並按施工者的要求作出講解。 合資格人士須親自進行勘測和監督試孔挖掘,不得將勘測的職能及責任轉授予其他人。 若測定地下電纜位置時遇到困難,合資格人士必須向供電商求助。 該規例將某些性質特別或較易引起危險的家庭電氣產品歸類為「訂明產品」,除「基本安全規格」外,這類產品還須符合「特定安全規格」。 電力安全 訂明產品包括插頭、適配接頭(萬能蘇)、燈座、軟電線、拖板及無排氣管儲水式電熱水器。
電力安全: 申請・届出など
除上述6類訂明產品外,其他家庭電氣產品均被視為「非訂明產品」。 對於某些類別的電氣產品,該規例亦訂明須符合若干附加安全規格,例如110伏特交流電的電氣產品須附有警告標籤等。 自 2001 年起,機電署每年聯同港九電器工程電業器材職工會及香港電器工程商會舉辦電力規例研討會,今年,研討會已踏入第 20 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