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大眾對城市面貌日益關注,市民對高層建築和高密度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有較深刻的感受。 環保觸覺 公眾最為關注的是發展項目的設計、布局、密集程度、通透程度和對外的連接,以及休憩用地不足等問題,愈來愈多市民要求當局採取行動,制止進行會產生「屏風效應」的發展項目。 2003年,政府諮詢公眾後,在《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加入「城市設計指引」。 指引內載有城市設計的主要考慮因素,有關的考慮因素包括樓宇一般的密集程度和布局、為免山脊線和海港景觀被遮擋而採用梯級式樓宇高度設計、提供通風廊、觀景廊、在路面提供建築線後移地帶等。 在規劃新發展時,必須考慮到樓宇的設計和布局,以及對周邊環境可能帶來的影響,評估發展在景觀質素和空氣流通方面的影響。 不過有關的規劃並不適用於鐵路上蓋發展項目,城規會亦只會從數據上去審視,引致屏風樓問題至今尚未解決。
環保觸覺由無薪成員於2004年成立,其目的在於透過調查、監察,給市民揭露並剖析社會不環保的現象,來提高香港市民環保意識及觸覺。 環保觸覺2025 政府取態方面,立法會議員謝偉俊上月9日向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提問,政府過去3年有沒有出台過任何政策,改變食肆大量使用即棄式塑膠食物容器的習慣,以及教育市民從小養成自攜餐具及避免使用即棄式塑膠食物容器的習慣。 其中台北市早於2016年8月起,已禁止學校使用即棄餐具和禁售樽裝水。
環保觸覺: 環保觸覺Green Sense
「環保觸覺」在調查報告建議巴士車廂溫度調升至26℃至28℃,巴士迷網民對有關建議特別反感,直指「環保觸覺」不知所謂,部份網民更指此舉是間接「保鐵」、「唱雙簧」,不如轉投港鐵。 「環保觸覺」聯同多個環保組織質疑香港政府急於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引起鐵路迷會員對廣深港高速鐵路的激烈爭論,部份會員直斥環保組織為反對而反對。 環保觸覺2025 由於鐵路上蓋用地項目毋須經城規會審批,即使地皮規劃為綜合發展區,需經三星期收集的公眾意見。
- 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表示,綠化地帶附近的樓宇多屬低密度住宅,難發展公營房屋,供應單位數量不多,但卻要砍伐大量林木,要求當局撤回改劃。
- 譚凱邦回覆指學生以往訪問態度欠佳,又批評仁大認同學生記者可無償獲取訪問的立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並決定即使學生願意做義工,亦不再接受仁大學生的訪問。
- 自「發水樓」為各界所知後,大眾都希望政府作出改善,地產代理監管局發出通告,規定以「實用面積」而非「建築面積」表示住宅物業之面積。
- 惟香港政府對即棄餐具的規管極為緩慢滯後,只能「鼓勵和鼓勵」,連一個清晰的政策指標都欠奉,要真正減少「派膠」,可說遙遙無期。
- 環保觸覺率先反對有關工程,認為填海面積過大,白海豚棲息地將永久喪失。
舉辦「綠色聖誕學校」計劃,鼓勵學校師生於歡渡聖誕之時注意環保,例如於聯歡會減少使用即棄餐具,並避免浪費食物等。 要求政府訂立長遠而整體規劃願景,交代現有土地儲備,訂立使用現有土地的優次政策,保護生態。 與大埔區議會環境保護及優化工作小組合辦,首年推出大埔區綠色生活推廣計劃,在暑假期間設綠色生活工作坊及導賞活動,宣揚減少資源浪費、愛護大自然的訊息。 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批評政府開發綠化地,令原有住宅密度增加,加上樓宇景觀不確定因素,地價及樓價會同時向下,賣地有機會出現流標之餘,也會降低賣家賣樓意欲。 他又指政府曾諮詢市民發展策略,最多市民選擇市區重建及發展棕地,建議政府研究是否補貼市建局,並以較高價格收購棕地,對環境及市民較少影響。
環保觸覺: 活動合作
獲社會福利署受權於7月18日進行本會首個九龍區賣旗,當日達650名義工參與,善款將用作環境教育講座、生態遊及工作坊、環境問題調查及印製刊物等。 環保觸覺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推行「舊西裝回收計劃」,市民可以將舊西裝帶去The Hackney,最高可獲500元回贈,The Hackney亦會捐出50元到環保觸覺,鼓勵市民將不合身的舊西裝拿去回收。 環保觸覺表示活動期至6月30日,而收集回來之舊衣物將送往救世軍作慈善用途。
- 與大埔區議會環境保護及優化工作小組合辦,首年推出大埔區綠色生活推廣計劃,在暑假期間設綠色生活工作坊及導賞活動,宣揚減少資源浪費、愛護大自然的訊息。
- 情況就如中環的摩天大廈高聳入雲,但不會被視為「屏風樓」。
- 活動透過以少用冷氣作為切入點,令市民明白減少使用空調,節約能源的重要,從而身體力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加強環保意識。
- 福頭老師過往僅以歌聲演繹《夏日熱辣辣》一曲,但今次她卻以舞蹈去表達仲夏氣息濃烈、熱情如火的感覺,不斷舉手、擘髀和Fing頭的她活力十足,一邊挑戰高難度動作,一邊擺出「四萬咁口」的笑容,非常犀利。
- 部份網民認為其行動硬膠,「環保觸覺」被戲稱為「環保觸礁」。
漁護署於本月12日公布「豬殺令」,指會定期捕捉在市區出沒的野豬及把捕獲的野豬人道毀滅。 隨後在17日於南區深灣道以食物誘捕7隻野豬,並以藥物注射殺豬。 漁護署社交平台近日更是罵聲一片,多名市民留言怒斥該署為殺豬兇手,形容該署「滿手鮮血仲講保育」。 提交報名表後,本會有專人在五個工作天內聯絡申請者及發出確認電郵,並根據本會擬定的「業界手冊」,與申請者商討如何實行所選的環保措施。 最快完成及以電郵遞交「綠步郊野Bingo」的家庭及團體隊伍,將另獲由 The Overlander 贊助之 Nalgene 循環塑料所製的水樽。 最低捐款額為港幣2000元:可獲 4 份禮品包、團體版「綠步郊野Bingo」一份 及 團體電子證書鳴謝,其後每位新增參加者捐款額為港幣500元。
環保觸覺: 影響
在香港眾多環保團體中,目前只有環保觸覺積極關注屏風樓問題。 自2006年,環保觸覺積極關注有機會出現屏風效應的勾地地皮,公開反對興建令市民生活環境變差的屏風樓。 該團體多次發起針對屏風樓的行動,並曾就屏風樓提出司法覆核和在賣地場地抗議,反對拍售懷疑有可能興建屏風樓的地皮。
環保觸覺: 環保觸覺 本港空調巴士使用調查
環保觸覺狠批無綫電視製作的遊戲節目《大咕窿》,是「既不環保又無聊的電視節目」,要求無綫電視立即永久停播該節目。 環保觸覺項目主任孫可昕表示,該節目早前也曾食用其他的野生動物,亞視應該改變製作方針,不要再經常播映食用珍稀動物的片段時事評論員蔡子強曾喻其為「環保塔利班」。 環保觸覺譚凱邦回應指希望電視台在創作節目時,不應只顧及高收視和商業利益,而製作既不環保又品味低俗的節目。
環保觸覺: 香港情況:業界不想承擔成本 政府無心推動規條
區議員對發展計畫持不同意見,有區議員對新方案表示歡迎,認為不再起屏風樓,正面回應區議會訴求;但也有區議員認為該處應該興建居屋,供應區內居民。 秉承京都條約內減排二氧化碳的承諾精神,期望學界能透過制定長遠減開冷氣措施,與世界各國攜手保護環境。 環保觸覺 是次活動進行了多個聯合活動,如“我要班房,不要雪房”、“減少燃煤發電,支持可再生能源”繪畫比賽、“香港人夏季衣着調查”等。 是次活動得到很大回響,共156 間學校、超過十萬師生參與。 其實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政府都意識到即棄膠餐具的問題,主動推出政策配合,有時間表限制以至全面禁止使用。 惟香港政府對即棄餐具的規管極為緩慢滯後,只能「鼓勵和鼓勵」,連一個清晰的政策指標都欠奉,要真正減少「派膠」,可說遙遙無期。
環保觸覺: 環保觸覺關注項目
由於香港的光污染嚴重,多年來環保觸覺都建議立法管制光污染,政府終於二零一二年推出《戶外燈光裝置良好作業指引》,但本會對仍未展開立法工作感可惜。 極力反對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另力舉機場因「空牆」及「假飽和」問題未達預期效率,唯經環境諮詢委員會審核後,最後環保署於批出環境許可證。 第二年推出「大埔區綠色生活推廣計劃」,增加多個升級再造工作坊,透過親身接觸大自然和體驗有機農耕,讓區內居民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我們歡迎任何個人及團體合作進行環保調查,或透過本會發佈調查結果。 環保觸覺過去兩個月在網上訪問逾500人,發現逾九成受訪者支持引入環保公共交通,不過有兩成三人不願意支付更多的車資,有兩成一人表示願意多付1元至1.4元車費。
環保觸覺: 環保觸覺盡最大努力 減少元朗至上水單車徑斬樹
發展申請審批有需要具實質協調能效的「一站式」處理,發展申請批准後,各部門應以協助的態度去幫助正面落實已獲批准的發展項目,這才可減少不完善機制阻礙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指控。 環保觸覺對涉事樹木被破壞感到驚訝及憤怒,表示已要求發展局及土木工程拓展署交代事件及後續的跟進保護措施,亦促請發展商恒基地產應調查承建商是否違規,以及在事件中是否監管不力。 譚凱邦關注多項環保議題,並不時因此出現在報章或電視新聞,議題包括豐樂圍、屏風樓、新立法會綜合大樓擴建、酷熱天氣下的節約能源措施、開冷氣打邊爐、樓盤售樓書、廣深港高速鐵路規劃、公共空間等。
環保觸覺: 環保基金 清「塑」分流大行動—2022年12月3日
環保觸覺表示,海洋公園公布未來發展路向及財務安排,卻未交代園內動物保育安排,促請公園盡快交代動物的未來去向。 環保觸覺認為,公園管理層多返強調「保育」,但未清楚交代關閉海洋劇場的時間表;園方亦只簡單表示會保留山上園區的核心景點區,並無交代山上「冰極天地」的去向。 過去他們曾多次強調冰極天地需要使用極大量能源來營造極寒冷的環境,供極地動物居住,每天用電量等同990部家用冷氣機,認為在港設置一個超低溫展館是浪費能源。
環保觸覺: 反對行動成效存疑
由於其創辦的環保觸覺建議要求他人跟從其環保路向,時事評論員蔡子強曾喻其為「環保塔利班」。 ),香港中學教師、社會活動家、政治人物,前香港荃灣區議會馬灣選區議員。 環保觸覺2025 他是香港環保觸覺創辦人、現任總幹事及前主席及前新民主同盟成員。 2021年1月6日因早前參與立法會民主派初選涉嫌違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而被捕,2月底一直還押至今。
環保觸覺: 環保觸覺 建立紅灣半島拆卸資源網
《蘋果日報》及《爽報》的總編輯張劍虹亦認為,環保觸覺根本不是搞經濟,經常胡亂提出不可行的建議,他們亦不應該這樣做. 環保觸覺 2012年5月,機管局向環境保護署提交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的工程項目簡介,展開法定環境影響評估工作。 環保觸覺率先反對有關工程,認為填海面積過大,白海豚棲息地將永久喪失。 環保觸覺(英文:greensense)是香港的環境保護團體,成立於2004年,藉透過調查及監察香港社會上違反環境保護的現象,並且提出改善建議,旨在提高香港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及觸覺。
力陳豐樂圍項目虛有保育之名,興建豪宅為實,苦勸另一環團不應和發展商合作。 環保觸覺2025 最終該環團退出該項目的公私營界別合作計劃,唯城規會仍在有條件通過項目修訂。 與一群建築師及規劃師,提出以粉嶺高爾夫場替代方案,取代政府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需要拆毀現有鄉村的方案。 兒歌《夏日熱辣辣》於2009年推出,起初未有太大回響,但因為網絡紅人「達哥」林慧韡於2013年重推,後來成為網民經常在夏天翻聽、翻唱的歌曲,而作曲、填詞的福頭老師,更獲網民封為「香港搖滾歌姬」。 最近,福頭老師再次演繹這首經典兒歌,而片段昨日(17/8)亦上載至非牟利組織「環保觸覺」的Facebook專頁。 海洋公園今日(18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具體的未來發展路向,改變營運模式,集中教育及保育,但未有交代園內的動物保育安排。
有環團促請園方盡方交代園內動物的去向,以及交代關閉海洋劇場的時間表。 「環保觸覺」於2010年5月推行「護鯊校園」計劃,邀請全港一千多間中小學及幼稚園,在舉辦謝師宴等酒宴時取消魚翅菜式。 「環保觸覺」於2009年7月調查發現巴士引擎排出的熱氣平均達到37.8℃,最高更達到47.1℃,但巴士車廂內的溫度最低只有17.7℃,低於25℃。
長遠而言,則應以可重用派遞包裝(循環袋或循環箱)代替即棄包裝。 環保署則表示將會進一步制定長遠的管制即棄塑膠計劃,當中包括網購包裝。 2009年7月,本港夏天天氣炎熱,環保觸覺批評空調巴士是引致酷熱及空氣污染的元兇之一,因此建議空調巴士調高冷氣溫度,並希望市民明白在炎熱天氣下車廂內26至28度也可接受。 樓宇太密太高使天然光難以進入室內,通風亦很差,相信你對「悶熱」、「翳焗」這些形容詞 環保觸覺2025 亦不感陌生;市民只要踏進商場就看似滿足不同的需要,反而想找一個空氣清新憇靜的小公園舒展一下就很困難。 環保觸覺成立第18年,一直為多個環保及城市規劃議題發聲,並和商界展開多個環保合作項目,希望推動官商民三方能持續改善環保意識、能源效益及城市規劃,使香港能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宜居都市。
其中他們點名指又一城美食廣場的太興是「重災區」,平均每餐使用11.52件即棄餐具,數量驚人。 環保觸覺部份行動與主流市民的意見互相違背,當中有些行動更是不合理,例如反對多區興建公屋、反對電費補貼,使公眾感到反感及不滿。 環保觸覺2025 進行多次調查及記者會,揭示部分空調巴士出現過冷問題,以雨天為甚,於冬天開啟空調亦浪費能源。 開始調查及揭發影響市區通風及空氣質素的「屏風樓」問題,尤其關注西九龍一帶及鐵路上蓋物業的樓宇設計問題。
過往養不少「大懶蛇」員工的食物環境衞生署再下一城,被市民揭發西環士美非路熟食中心有通宵更清潔外判工當值時「蛇王」,工作毫不認真,躲懶不清潔該熟食中心,更全組總動員大覺瞓,甚至自備充氣床墊及眼罩幫助入眠,十分養生。 工會指,食環署監工人數太少,造成外判工有機會「蛇王」;食環署則稱會調查事件。 八萬五時代為興建住宅,批出了很多地積比極高的建築項目,一個個屏風式的樓宇項目不斷落成,但以現時市民對空氣質素的要求,已不合時宜。 環保觸覺2025 為補貼西鐵及馬鐵的建築開支,九鐵逐步落實已批出鐵路上蓋項目,包括南昌站、元朗站、大圍站及大圍車廠上蓋。 本會要求相關部門應對通風、光線及景觀做一次詳細評估,儘可能減低樓宇的數目及高度至合理水平,及調整樓宇座向及位置,使新建樓宇不會為周邊居民帶來負面影響,以及融入社區。
環保觸覺: 野豬棲息地日減 落區開餐慘遭漁署滅門 團體促停「豬殺令」
食肆開門做生意,除了在商言商賺錢,對環境也理應承擔一定責任,斷不能一句「增加成本」就繼續大量使用一些對環境有害的用具;政府對此也有不可或缺的角色,提出適當措施減低市民的使用意欲,為未來環境做好規劃。 飲食業界對停用即棄塑膠餐具的立場十分明確,一字記之曰:錢。 有餐飲集團過往曾表示,香港要仿傚法國淘汰膠餐具言之尚早,因其較紙或環保餐具便宜,增加經營成本將轉嫁消費者云云;立法會飲食界議員張宇人更直指「巿民肯畀就無問題」,換言之即「推個波」給市民,自己不想承擔減廢責任。 美國紐約前市長彭博在2013年臨卸任前亦推動禁令,外賣餐盒不准使用發泡膠,年收入少於50萬美元的企業、非牟利組織等可獲豁免。 由於禁用發泡膠後,替代物料成本平均高接近一倍,商界亦將部分成本轉嫁消費者,引起過商界和民間非議,可是政府照推不誤。
環保觸覺: VIP 計劃
不過,由於單位亦會因而減少逾兩成,當局承認難免造成地價損失。 2007年,根據香港無線電視《新聞透視》節目委託香港科技大學的風洞實驗室所做的簡單實驗和分析,越近屏風樓自然通風越受影響,但以整區去計算風速平均值,難以看見明顯影響,該大學學者認為,量度屏風樓的實際影響有一定的困難。 運輸署應設定高度限制及減低發展密度,避免過高及橫向型的樓宇,阻礙通風效能,以減低對居民的影響;亦要對興建「超高超大型建築及屏風式樓宇」有更合理和完善的設計和審批。 民主黨表示,原定今晚舉辦春茗晚宴,但酒樓在下午通知,指有突發工程而無法提供場地,春茗晚宴無法如期舉行。 羅健熙說,社會各方都應思考,為何會這麼巧合、為何會有這樣的氣氛、這樣的氣氛對社會有甚麼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