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簡任技正伍婉華指出,小犬於屏東縣恆春鎮鵝鑾鼻登陸約停留5分鐘後又離開陸地出海[123],但當初中央氣象署的颱風警報單並未說明,僅表示掠過鵝鑾鼻[124]。 台灣颱風論壇則指出該路徑「精確來說只是擦過去」[125]。 八號風球香港2025 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定小犬已登陸雷州半島,並對其發出最後一報的警告。 已購買香港故宮門票入場而受影響的訪客,所有門票有效期將由受天氣影響當天起計延長180日,持票人士可使用原有門票,於有效期內的任何一日、於門票原訂的同一時段入場參觀。 M+方面,由於博物館將於本月12日起收費,受影響訪客可使用原有預約電郵,於本月11日或之前參觀博物館,毋須重新預約。
- 因此當一熱帶風暴襲港,可能因烈風範圍太小未能令香港吹烈風,要到近距離橫過香港才有機會為香港帶來烈風。
- 原定今日下午提供的「疫苗到戶接種服務」已經取消,相關醫療機構將聯絡受影響市民以作新的接種安排。
- 衞生署宣布,由於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現正生效,署方轄下供送交2019冠狀病毒病病毒測試樣本的9間指定胸肺科、皮膚科及社會衞生科診所收集點將暫停開放。
- 9月30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314,並命名「小犬」[c]。
- 香港近海平面處現正或預料會普遍受烈風或暴風從信號所示方向吹襲,持續風力達每小時63至117公里,陣風更可能超過每小時180公里,且風勢可能持續。
- 熱帶氣旋泰利令本港極端酷熱的日子暫告一段落,同時亦為本港帶來大風大雨,天文台因而需要發出今年首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其中1~8號信號表示熱帶氣旋相對於澳門的方位[3],由北方向開始順時針至西北方向。 如果這些信號的下方如同時懸有一白旗,表示熱帶氣旋正移近澳門,對澳門構成威脅[3]。 八號風球香港2025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在10月1日發出一則特別推送,並且表示「小犬」會在未來2-3日進入巴士海峽,而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小犬」可能加速進入南海,不排除會影響廣東沿岸。
八號風球香港: 發出最少八號風球的年份
由2011年至2023年間,連續13個風季都需要發出八號信號,刷新二戰後的紀錄。 2010年代共有17個熱帶氣旋引致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 除了2010年外,所有年份均有發出八號信號的記錄,是1960年代及1970年代以來發出最多八號信號的年代。 圖三 7月16至17日在長洲錄得的十分鐘平均風速,長洲今早大部分時間吹烈風(每小時63–87公里)。 對於「代表性」,局長認為是指某些氣象監測站所處地點較為空曠,錄得的數據有較大的指標作用;副局長認為是指颱風對市民的影響較大,例如連接澳門及離島的大橋監測站的數據具代表性;氣象處處長則認為大潭山、三條大橋及大炮台山所錄得的數據較有代表性。
8號信號取代3號信號後,通常在12小時之內香港普遍風力會達烈風程度。 天文台會在預計發出8號信號之前的兩小時內發出8號預警。 在上午7時,颱風泰利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約260公里,即在北緯20.1度,東經113.4度附近,預料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18公里,大致移向雷州半島至海南島一帶,並繼續增強。 同時,與泰利相關的雨帶正為廣東沿岸帶來頻密狂風驟雨。
八號風球香港: 香港天氣警告及信號
至於為何早前預報機構對尼格移動路徑有大分歧,他則解釋不同機構數據亦有差異,如部份模式會考慮人造衛星的數據比重較多,加上在深秋季節,熱帶氣旋的移動及強度變數更多。 熱帶氣旋小犬離開台灣後會橫過廣東沿岸海域,預料星期一香港有狂風驟雨,天氣較涼。 八號風球香港2025 八號風球香港2025 另外天文台預測一個廣闊低壓區在下週初為南海中部帶來不穩定天氣,市民請留意天文台最新天氣消息。
- 由於季候風的影響,澳門7日的風力會達到強風程度,並且會有驟雨。
- 由於公眾經常誤會五號至八號烈風信號之間的風力強弱有別,因此於1973年1月1日開始,五號至八號風球分別由八號西北、八號西南、八號東北及八號東南四個信號代替。
- 在6日上午11時,氣象局宣布在7日凌晨改發三號風球的機率調升至「較高」[74];在下午5時20分,氣象局表示「小犬」略為增強,並且會近距離經過澳門,所以氣象局會在7日凌晨1時到3時改發三號風球。
- 當其中半數(4個)或以上測風站錄得或預料錄得的風速達強風及烈風程度,而且風勢可能持續,便會發出相應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梁榮武指深秋有熱帶氣旋影響本港的機會相當低,主要因熱帶氣旋非很大天氣系統:「坊間叫『力牆』,其實係秋天天氣系統主要為東亞地區的反氣旋,唔畀熱帶氣旋接近華南沿岸。」他解釋,由於反氣旋會吹北風,如果熱帶氣旋想向北行就變成逆風而行。
2017年天鴿風災後,氣象局改以10分鐘平均風速作為發出熱帶氣旋信號的標準,與香港天文台看齊。 在9日凌晨1時,氣象局警告市民小犬會在未來數小時裡靠近澳門,在澳門南面約50公里內掠過,屆時澳門境內會有烈風,可能會有間接性的暴風,市民要注意當風和水浸[105]。 然而小犬開始迅速而顯著減弱,加上小犬環流小而緊密,除機場以外澳門境內未有錄得烈風,在9日凌晨3時,氣象局把九號風球和黃色風暴潮的機率分別降至「較低」和「中等」。 小犬於凌晨4時最接近澳門,在氣象局總部以南約50公里掠過。 隨著與小犬相關的颶風區逐漸遠離本港以南海域[54],天文台在晚上10時45分表示,會在晚上11時50分改發八號信號,並預料八號信號會維持至10月9日早上11時[55]。 八號風球香港 教育局亦在晚上11時07分宣佈所有學校於10月9日停課[56]。
八號風球香港: 影響
10月4日,宣佈除了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10月5日正常上班上課外,其他18個縣市停班停課。 晚上9時53分,蘭嶼測站測到最大強陣風每秒95.2米,成為臺灣氣象紀錄史上最大強陣風紀錄,打破1984年颱風亞力士所創下的每秒89.8米[12][13]。 中央氣象署於10月3日上午11時半發佈陸上颱風警報,除了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金門縣、連江縣,其他縣市都是陸上警戒範圍。 龍運 E37C及E42C 線由機場維修區開出往天水圍及沙田的班次將會提早於中午12時開出。
當尼格在澳門近距離登陸後,強度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時,氣象局仍會維持八號風球多一小時,作過渡改發三號風球,以避免立即改發較低信號影響社會正常運作。 小犬於2023年9月下旬在關島西北方對開海域形成,於台灣南部對開海域爆發性增強,刷新台灣有紀錄以來最強的最大陣風紀錄。 與此同時,小犬東側外圍雨帶與東北季候風匯聚下變得異常猛烈,令香港長時間出現狂風暴雨,不但令香港天文台繼2年前熱帶風暴獅子山後,再次於10月份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更是自1992年設立暴雨警告信號系統以來,首個與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同時生效的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氣象局在10月3日上午11時半發表一則「特別天氣消息」,表示「小犬」會在3日晚上到4日凌晨闖入澳門800公里範圍,屆時可能考慮發出一號風球;同時東北季風可能在4日抵達華南,所以颱風「小犬」的路徑仍然有不確定性。 澳門在週末可能有陣雨和強風,氣象局告誡市民要留意最新消息。 八號風球香港2025 1950年代共有16個熱帶氣旋引致天文台懸掛五至八號信號(分別用作表示西北、西南、東北及東南方向),列表中這些信號已替換至現今通用之信號。
八號風球香港: 風力未達八號風球標準的個案
其中,呂宋北部、中部及西部,如巴丹省、三描禮士省、西民都洛省等省份,以及米沙鄢群島亦受小犬帶來的降雨所影響[9]。 八號風球香港 除城巴S1及B3X號線提供有限度服務外,所有日間路線將於下午3時40分起停止服務。 鐵路及港鐵巴士服務班次正逐步加密,以應付增加的乘客量。 但是乘客請預留額外乘車時間,如天氣瞬間轉壞,有機會能影響鐵路及港鐵巴士服務。 倘若風眼直接掠過本港,風勢會停息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但具有破壞性的風力隨時會突然恢復並從另一個方向吹來。
八號風球香港: 風暴消息
受泰利帶來的風暴潮及天文大潮的共同影響,沿岸低窪地區早上可能出現淹浸,市民請儘早完成防風防水浸的措施。 海有大至非常大浪及有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截至2023年11月為止,2020年代共有10個熱帶氣旋引致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
八號風球香港: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熱帶氣旋雖然開始遠離本港,但仍有一段時間吹烈風,請繼續留在室內直至風力減弱為止。 另據醫院管理局表示,截至上午九時,共63名市民,分別為34男29女,在風暴期間受傷,前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 八號風球香港 政府1823電話中心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分別收到121宗及兩宗塌樹報告,渠務署確認18宗水浸個案。
八號風球香港: 生效時間最長的八號風球
2017年天鴿風災後,氣象局全面修訂發出熱帶氣旋信號的標準,結果在2018年為強烈熱帶風暴貝碧嘉發出23年以來風勢最弱的八號風球。 大部分網民支持氣象局的決定,認為貝碧嘉可視為「正面吹襲」,氣象局是有需要發出八號風球[12]。 八號風球香港 但亦有網民質疑氣象局發出八號風球的必要性,指氣象局忽略貝碧嘉的風力結構不均,其薄弱的東北環流難以為澳門帶來持續烈風,形容氣象局經歷天鴿事件後變得如驚弓之鳥。 澳門氣象局在2017年天鴿或以前的熱帶氣旋,一般以一小時平均風力實測達到烈風,才會宣佈懸掛八號風球。
八號風球香港: 香港天文台黑雨雨量標準是什麼?
在「普遍性」定義,氣象局局長馮瑞權是指強風範圍覆蓋澳門半島大部分地區;副局長梁嘉靜認為跨海大橋任一監測站錄得法定下限的風速便符合 「普遍性」的要求; 氣象處處長鄧耀民則認為是指有關天氣狀況不只限於某特定地點,且影響範圍較大。 中国气象爱好者透過雷達迴波表示,小犬於10月9日上午10時在广东上川岛附近登陆,风场中心已经完全移至岛上,並指出其将很快重新入海,并转向西南,向海南岛靠近[128]。 媒體梳理後表示,參照對颱風中心登陸海島的認定標準,即使中心經過海島,也要等中心進一步移動至海島旁的大陸才認定登陸,因此小犬此次登島未被国家气象中心認可為登陸[129]。
八號風球香港: 發出最多次數的年份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呼籲市民在颱風襲港期間做好預防措施。 在1987年至1994年,並非每次懸掛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前2小時都發出預警信息,天文台要在1995年颱風肯特襲港時才開始常規化此安排,當年市民普遍接受八號信號預警信息及歡迎天文台作出預警[10]。 隨後數年此安排變為正式,但1999年颱風瑪姬仍出現一次違規沒有發出「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便直接懸掛八號信號的案例。 受到2006年颱風派比安事件影響,天文台全面檢討熱帶氣旋警告系統。 由2007年風季開始,發出三號及八號信號時,由以往僅參考維港風速,擴大為參考包括啟德、青衣、長洲、沙田、濕地公園、打鼓嶺、赤鱲角、西貢合共8個近海平面處自動氣象站所組成測風網絡的風速。
八號風球香港: 發出最多方向的八號信號
例如在2015年颱風蓮花的案例中,由於預測蓮花以颱風強度正面襲港甚或橫過境內,構成嚴重威脅,而蓮花之急劇減弱實屬難料,結果在香港地下天文台的Facebook專頁上,不少網民均支持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之決定[26][27][28]。 在2022年強烈熱帶風暴尼格的例子可見,尼格的烈風範圍主要集中在其東北象限, 其他方位的風力則較弱。 雖然以最接近距離而言,尼格距離澳門(10 公里)還要比香港近(40 公里), 但由於尼格在澳門北面掠過,故未能夠受到其東北象限烈風影響, 導致吹襲澳門期間未能夠錄得烈風,而香港因其在南面掠過,不少地區錄得烈風,甚至暴風。 只要尼格較預期偏南10公里,澳門便很有機會受到烈風影響。 尼格引證了熱帶氣旋移動路徑的輕微變化, 可以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為安全計發出八號信號難言有誤。 天文台在凌晨5時45分表示,會在上午11時40分改發三號信號[60]。
八號風球香港: 港鐵打風更新
他又提醒,現時吹偏北風,故如市民前往北面較開揚的地方要小心大風影響。 強烈熱帶風暴「尼格」,天文台今早(2日)指會考慮在正午12時至下午2時之間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由昨日(1日)起多個預報一致預測尼格將十分接近本港,相信是天文台「掛波」主要原因。 香港天文台根據熱帶氣旋尼格的路徑發展,本港今日(11月2日)風勢會逐步增強,表示三號強風信號會在中午前維持,並考慮在中午12時至2時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香港天文台黑雨警告標準表示,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豪雨,而雨勢可能持續,為達至黑雨標準。 由於道路嚴重水浸及天氣情況惡劣,天文台提醒在黑雨警告下應留在安全地方暫避。
新巴城巴表示,除城巴S1及B3X號線提供有限度服務外,所有日間路線將於下午3時40分起停止服務。 九巴表示,九巴及龍運所有深宵及通宵路線,將暫停服務。 八號風球香港 日間路線除龍運S1、S64、S64C、S64P及S65維持有限度服務,以及龍運R8將於下午3時開出尾班車外,九巴及龍運其他日間路線於下午3時40起暫停服務。
當其中半數(4個)或以上測風站錄得或預料錄得的風速達強風及烈風程度,而且風勢可能持續,便會發出相應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八號風球香港 2013年風季開始,濕地公園站被剔出測風網絡,流浮山自動氣象站取代濕地公園站成為8個風速參考站之一。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英語:Gale Or Storm Signal No.8),是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一,一般市民俗稱為八號風球或八號波[1]。 該信號因應實測風向,分為四個方向:八號西北、西南、東北和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八號風球香港: 尼格風球|前助理台長解掛8號風球原因 影響或至周五:它行得慢
氣象局也警告市民8日可能有驟雨和間接性的烈風和陣風,並且低窪地區更可能發生輕微水浸,所以藍色風暴潮的機率調升為「中等」[86][87]。 天文台在10月7日晚上9時45分表示,三號信號會最少維持至10月8日中午,並會考慮於10月8日下午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47]。 天文台在10月8日凌晨4時45分表示,會考慮在8日中午12時至下午2時之間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48]。 天文台在早上7時45分預告將在下午12時40分發出八號信號[49],這是天文台繼同年9月的超強颱風蘇拉後,再次在發出「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前就表明發出八號信號的準確時間。
小犬在10月4日期間在菲律賓的巴丹群島省上方約100公里處掠過,菲律賓氣象局因此就該省最北方伊巴雅特市發出三號風暴信號(暴風警告),其餘巴丹群島省的地區則發出二號風暴信號(烈風警告),部分位處呂宋島北部的省份則發出一號風暴信號(強風警告)[6]。 小犬於翌日(10月5日)下午離開菲律賓責任區,但由於該國巴丹群島與呂宋島仍然受小犬的影響,因此一號與二號颱風信號仍然在上述地區生效[7]。 10月6日早上,小犬對菲律賓的威脅解除,除呂宋島部分地區出現零星降雨外,其餘地區的雨勢與風勢皆已緩和[8]。 以下數據以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年報》資料及天文台網站內的「警告及信號資料庫」記錄為準。 由於天文台僅提供1960年起之熱帶氣旋的數據,所以1940至50年代風速、氣壓數據,以及死亡/失蹤/受傷人數都沒有提供。
八號風球香港: 發出3號和8號信號的參考指標
另外如在非正點改發風球,澳門電台亦會在改發風球後提供一節《特別新聞報道》報道風暴消息,若深夜期間八號或更高風球仍然生效,亦會在正點提供一節《特別新聞報道》。 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指出,小犬掠過陸地之後速度稍慢,半個暴風圈籠罩陸地,有滯留情形,目前離陸地還很近,因此不能排除是否會再次登陸[126]。 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對此表示,小犬在掠過鵝鑾鼻後,於當日上午9時明確地往西北西移動,不會再回頭,沒有二次登陸問題[127]。 9日上午8時,「小犬」位於澳門西南約60公里,氣象局宣佈於上午10時改發三號風球[106]。 受「小犬」帶來強降雨影響,消防於9日上午8時接獲市政署人員報案,路環石排灣馬路近聯生圓形地總站對面發生山泥傾瀉,到場發現山坡沙石滑下面積約3米乘10米,波及數輛停泊在路邊的輕型汽車[107]。
天文台警告市民,受風暴潮影響,大澳及尖鼻咀水位會在正午十二時左右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3米左右。 海面仍有非常大浪及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切勿進行水上活動。 小犬在北部掠過期間,增強了西南季風對該國的影響,為菲律賓帶來中等至大程度的降雨。
八號風球香港: 颱風消息
在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澳門期間,由於山竹對澳門構成嚴重威脅,氣象局提前超過三小時預告表示,將在9月16日凌晨2時改發八號東北風球,在發出八號風球時,山竹集結於澳門之東南約430公里。 在發出八號風球時,澳門風力僅維持強風下限風力,直至4小時後才有站點錄得烈風風力。 八號風球香港 而在2020年颱風海高斯吹襲澳門期間,氣象局則提前約三小時作出預告,表示8月18日晚上11時半改發八號東北風球。 八號風球香港2025 由於海高斯環流緊密,在發出八號風球時,澳門境內所有站點連強風程度之風力均未有錄得,直至九號風球生效一段時間後,才錄得烈風風力[7] 八號風球香港 。 顯示氣象局會對澳門具威脅性較高的熱帶氣旋,除了提前更長時間預告改發時間,同時會在烈風錄得前數小時已懸掛八號風球。 在晚上11時,氣象局表示「小犬」採取偏北的路徑,並且會在澳門南約120公里經過,經過議論,把八號風球的機率調升為「中等」。
因此當一熱帶風暴襲港,可能因烈風範圍太小未能令香港吹烈風,要到近距離橫過香港才有機會為香港帶來烈風。 一熱帶風暴能否為香港帶來烈風,除了烈風範圍大小,地形亦是一重要因素,所以熱帶風暴路徑上細微的改變足以令香港的風勢有很大的變化。 天文台在多次應對熱帶風暴正面襲港之處理手法均引起爭議。 香港近海平面處現正或預料會普遍受烈風或暴風從信號所示方向吹襲,持續風力達每小時63至117公里,陣風更可能超過每小時180公里,且風勢可能持續。 香港新聞網9月2日電 八號風球香港2025 隨著蘇拉進一步遠離香港,本地風力正逐漸減弱。 香港天文台會在下午四時二十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但蘇拉相關的雨帶影響海面仍有大浪及湧浪,市民切勿鬆懈防風措施。
天文台表示,預料尼格會進一步減弱,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維持的時間,會視乎尼格的減弱程度。 如尼格減弱為一個熱帶低氣壓,或本港的風力顯著減弱時,天文台會改發較低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海面有非常大浪及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八號風球香港: 颱風消息|小犬颱風路徑香港八號風球紅雨交通安排
在正午12時,強烈熱帶風暴尼格集結在香港之東南約180公里,即在北緯21.0度,東經115.2度附近,預料向西北移動,時速約10公里,靠近珠江口以西一帶。 7月17日,颱風「泰利」吹襲香港,天文台於今天凌晨零時40分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為今年首個八號風球。 隨後八號信號會否維持將取決於本地風力的變化,以及泰利雨帶的相關陣風會否持續影響本港。 隨住時代進步,市民可以由唔同途徑攞到詳細嘅風球同有關嘅天氣信息,呢啲重要嘅信息都係信號站唔能夠提供。 所以香港天文台亦由2002年起唔再「懸掛」同「除下」風球同埋信號燈,改為透過其他途徑「發出」同「取消」風球[1]。
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4W[b];同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 八號風球香港 按照最新預測,尼格會逐漸減弱,但會在今晚非常接近珠江口一帶,於本港以南約150公里範圍內掠過。 本港今日將由吹偏北風逐漸轉為吹偏東風,原本受遮蔽的地方可能會變得當風。 受尼格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預料本港風勢會在今日下午逐漸增強,天文台會在下午1時40分或以前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天文台在下午6時45分表示,小犬採取稍為偏北方向移動,逼近香港,小犬的雨帶亦有所增強,位於香港以南的黃茅洲曾錄得颶風。 天文台表示按照當時預測路徑,小犬將會在香港以南70公里內掠過,會在晚上7時發出九號信號[50]。 天文台在晚上7時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51],當時小犬最接近香港,在天文台總部以南約70公里掠過。 這是自1999年颱風瑪姬及颱風約克後,24年以來首次於同年發出兩次九號或以上信號,更是自1975年颱風愛茜以來,天文台48年以來首次於10月發出九號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