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聖保祿中學創立於1970 年,以全人教育為方向,以實踐「為一切人,成為一切」的聖保祿精神為目的,培養學生成為成熟、獨特而具自信的青年。 迦密中學創立於1964年,按聖經真理提供全人教育,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和靈育上,得到優質栽培,並能認識真神,明白真道,建立優良品格,長大後能熱愛國家、關心社會。 喇沙書院創立於1932年,秉承「克己復禮」的校訓,重視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並依從會祖「聖喇沙」的辦學精神──信德、熱忱和服務人群的心,為年青人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 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創立於1969 年,讓學生明白聖經真理,接受基督為生命之主,建立正確價值觀,在靈、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健全發展,成為身心靈健康、明辨是非和富責任感的公民。 將於2021年10月4日上午9時正式接受報名,家長可按此登入學校的中一入學網上申請系統,為子女辦理報名手續(截止報名日期:2021年11月30日下午5時)。 潮州會館中學創立於1987 年,成功教育:我們相信每一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有成功的願望。
本港不少中學會定期推出海外交流及參觀活動,卻甚少如培基書院般自創校以來,即以培育學生的國際視野作為一大發展重點。 由本年度起,該校更引入IAL這項在全球獲廣泛認可的國際版英國高中課程,供中四學生選讀,成功通過考試對申請入讀英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地的世界頂尖大學皆大有幫助,正能讓學生進一步拓闊眼界及提升英語水平。 學校積極推廣健康校園生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憒。
培基書院: 沙田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
學生可參加制服隊伍,接受紀律及體能訓練,培養認真負責、顧全大局的群體精神。 以教育局課程架構為指引,根據學生、學校和社會的需要發展課程,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樂於學習。 全校語文政策:全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英文科以小班教學。
- 所有課程皆以學習為主,每個課程都有一個學習重點,讓同學透過自身經歷及不一樣的學習,使同學學習課堂不能涉及的知識和人生道理。
- 另外,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組老師、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亦緊密合作,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包括與相關老師舉行個案會議,商討支援策略。
- 該校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故亦看重學生的英語能力,因為如英文能力較遜,即使入讀也會較為辛苦。
- 而該校每科目採用的教學語言,會直接影響學生應考文憑試時使用的語言。
- 著名的校友就有余香凝、簡幗儀(Lilian)。
- 語文政策上,全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英文科以小班教學。
聖羅撒書院主張簡樸生活和務實作風,令學生能和睦相處,富有歸屬感。 培基書院2025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是一間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資助男女校,而學校banding屬於1B級。 培基書院 辦學宗旨是期望他們能實踐校訓─「致知力行」,進業修德,貢獻社會。 實力可以從2019年度的文憑試顯示出來,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的比率接近90%,而在JUPAS的取錄亦有88%多,可見實力雄厚。 對於體驗式學習的成效,在培基書院執教11年的英文科主任袁綺筠感受甚深,她指「學習無疆界」的海外體驗,讓學生的眼界大為擴闊,且對學習作為國際語言的英文更具興趣。 而小班教學,有助老師對每位學生加深了解,因而可在課程設計上作出更多班本支援,如她曾為喜歡運動的班別引入英語旁述的球賽,大大提升其學習動力,成效顯著。
培基書院: - 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
賽馬會體藝中學本著「體仁藝智」的精神,以鍛鍊學生身體和藝術素養。 學校有兩名駐校社工及一位教育心理學家,以及廿多位教師組成訓導組、輔導組、學生拓展組和學生成長組,透過活動,關注學生身心發展。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是一所沙田區Band1C中學,該校辦學宗旨是引導學生認識真理,讓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6個範疇得到發展。 學校亦重視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致力培養學生定立目標,認識真理。 培基書院2025 學術以外,為了讓學生有良好的品格,校方請來教師、駐校牧師、社工、訓育和輔導處教師合力照顧和教導學生,再配合課後輔導活動,支援不同需要的同學。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是沙田的Band1C中學,學校提倡以天主教教區為宗旨,務求帶來充滿福音、仁愛的校園。
- 走上「港獨」歪路的何女時常穿着校服陪伴男友鍾翰林,在街頭激吻和煲煙,不顧形象。
- 李建鋒指學校留意到部分學生對數理特別感興趣,也希望在升學途徑上有更多選擇,所以培基在一七年申請開辦非本地課程,本學年正式與中學文憑試(DSE)課程並軌推行。
- 德信中學創立於 2000 年,秉承天主教理念,著重學生的均衡發展,品格與學術培育並重,以全人教育為目標。
- 陳瑞祺(喇沙)書院創立於 1969 年,為學生提供人本和基督的教育,並對貧困或需援助的孩童特別關注。
- 除每年兩次考試及兩次統測外,學校亦看重日常持續評估,讓學生不斷了解和改善自己的學習。
- 本校家長教師會亦積極配合學校的發展,除組織家長義工隊外,更設立家教會獎學金,鼓勵學生努力學習。
文理書院(九龍)創立於 1962 年,致力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德、智、體、群、美並重,發展學生潛能,培養他們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承擔精神。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學校的收生安排和準則:本校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0 年9月升讀中一)。 本校自行收生,入學申請按學生之學業成績、操行、課外活動和面試表現進行甄選。
培基書院: 香港中學搜尋
她介紹,當學生獲得面試機會後,第一關需過訓導老師,家長需呈交子女小五、小六的成績表及手冊,面試老師也會檢查同學的功課,了解學生平日的學習態度。 同時,學校在個人面試外,亦會安排學生與其他面試同學玩合作遊戲,從而觀察他們的性格及合作性。 透過分組參觀傳承與美學結合的非標準校園設施,參與各學科、體藝及興趣類等多元的小組活動,期望出席資訊日的小學生可以﹕ 優化深層思維,發展探究精神、 拓闊學習視野,活出正向態度、 增加課外知識、 體驗特色運動。 此外,亦設有多項表演,包括合唱團、樂器演奏、英語集誦、話劇、舞蹈等。
培基書院: 基督教宣道會廣恩堂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培基書院2025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創立於 1973 年,以基督的教導和福音價值,建立充滿喜樂與關愛的環境,幫助學生確立生命的方向及真義。 重視健全人格及六育發展,融會知識與生活,回饋社會,熱愛生命。
培基書院: 文憑試 (HKDSE) 成績或其他相關資訊
本校榮幸邀得熱心積極的教育學者及專業人士擔任榮譽顧問,包括前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蔡元雲醫生、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教授及冼明熹大律師,就課程發展、學生成長、學校持續發展、法律範疇及行政財務等方面,給予學校意見。 學習無疆界是培基書院的一個試後活動,全校學生必須參與。 通常會在六月底至七月初,有一個星期的時間讓學生走出校園,到其他地方學習,學校會提供約30個課程,當中約一半為海外課程。 培基書院 ,簡稱SPKC)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小瀝源路56號的中學,是一所由香港神託會於2004年以直接資助辦學模式創辦的基督教中學,佔地5,915平方米。
培基書院: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Stewards Pooi Kei College)
在 2019 年度的文憑試中,獲本地及非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就有54%,超過一半學生成功升讀大學,維持在沙田區中學排名的頭10%。 著名的校友就有余香凝、簡幗儀(Lilian)。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創立於1971 年,提供愉快而互動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養成努力、認真及投入的學習態度,考取優異成績。
培基書院: - 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
因應時代趨勢,作均衡有效的施教及德育陶冶,推行均衡的教育及品德培育。 德信中學創立於 2000 年,秉承天主教理念,著重學生的均衡發展,品格與學術培育並重,以全人教育為目標。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創立於 1978 年,以提供基督化全人教育為辦學使命,讓莘莘學子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上得以均衡發展。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創立於2004年,開創一個充滿愛意關懷的環境,培養學生自尊自愛,樂觀進取。
培基書院: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迎新活動方面,所有中一學生於開學前均參加適應課程。 通過參與有趣的沉浸活動,同學對中學教育的認識有所提升,並能盡快適應全方位的學習環境和校園生活。 賽馬會體藝中學是Band1尾Band2頭的資助中學,亦是全港唯一一間可於自行收生階段全數中一學額自行取錄學生的政府津貼英文中學。 培基書院2025 培基書院 學校除了正規文法中學課程外,還有針對體育發展、藝術的課程,重視其才能發展。
培基書院: ‒ 文憑試 (HKDSE) 資訊
何忻諾居於大圍新村的700呎村屋,據家傭所說,過去兩年未曾見過何父回家探女,其母則忙於工作,晚上才回家。 何忻諾的房間與同齡女孩無異,擺放公仔和旅遊書籍,不過書櫃不乏「獨」書或政治書籍,包括反中亂港媒體大紀元出版的《中大理大保衛戰》及政治文學《動物農莊》等。 中聖書院創立於 1976 培基書院 年,本著聖經的真理,幫助學生成長,建立良好品格及增進知識。 引導學生認識基督教,透過老師的關懷及見證,使學生體會基督的愛。
培基書院: 教學語言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的班級結構是中一5班,中二5班,中三5班,中四5班,中五5班,中六5班,總計全校共開30班。 有一點疑惑:大家知道培基實際上多是band幾的學生嗎? 我肯定它的學生是一屆比一屆收 …這個疑感我也曾有過 , 培基書院2025 但參考多方意見及查看有關這校資料后 , 確定簽這校 . 獻主會聖母院書院創立於1967 培基書院2025 年,以「勤、忠、孝」為校訓,傳授知識、頌揚福音、照顧弱勢、敬主愛人等為辦學目的。 12月19日踏入19歲的Candy,以《全民造星IV》第8名畢業,比賽未完已獲邀拍攝兩個廣告,又參與師兄193新歌《再見PuppyLove》MV拍攝。 截止申請日期為2022年12月5日(星期一)(書面申請)及2022年12月14日(星期三)(網上申請)。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學校查詢。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德貞女子中學創立於 1923 年,遵循天主教辦學宗旨,培養學生明禮義、知廉恥、力學不懈的精神,使校內充滿和平友愛、誠實公正、互信互諒的氣氛。 培基書院 內容:工作坊、學校簡介會、親子游繩下降、校園導賞、「全港學界HEBOCON廢柴機械人大戰及公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