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11月月底开始,亦会在西九海滨长廊举办连串户外音乐节,包括Clockenflap香港音乐及艺术节2013、Lion Rock Music Festival 2013及JazzMe-HK Festival等。 座落于M+侧海傍的舞蹈及戏剧表演艺术场地,为西九文化区区内提供最多座席的表演场地,提供可容纳1,450个座位的大剧场、600座位的中型剧场、250座位的小剧场、驻区艺团中心及排练场地。 现时兴建方案将单一的演艺剧场吸纳原来位于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旁的一个中型剧场及当代表演中心内的一个黑盒剧场,为西九文化区区内提供最多座席的表演场地,上述两项设施因而提前两年落成[21]。 Foster+Partners《城市中的公园》方案特色之一是为西九用地兴建综合地库释放地面空间作文化艺术用途。 唯受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工程延误及西九管理局资金不足影响,西九管理局及政府当局于2014年决定将地库分阶段推展并由政府出资,政府变相额外承担约为 70 亿元的西九相关开支。
- 2012年年初,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举办西九大戏棚时旨在推广粤剧文化;及后鉴于反应热烈,于2013年起再每年举办,于该年起,除了粤剧表演,戏棚内亦加入现代音乐及中国舞蹈演出,并且增加年宵市集,让无法购票入场的公众亦可以参与活动[35]。
- 最后一次“自由野2014”于2014年11月22至23日举行,逾200位香港和国际演出者为观众带来涵盖舞蹈、音乐、形体剧场、文本艺术及街头表演的实验性表演艺术节目。
- 茶館劇場空間相對細,但予人體驗較為輕鬆,觀看期間可邊飲茶邊食點心,可以作為看戲曲的入門地方。
- 西九文化區的交通四通八達,可以乘搭港鐵和巴士,喜愛假日開車的你,亦可以開車到文化區,區內亦新設有公眾停車場,如果在藝術公園指定商戶,以電子消費滿200元,平日可獲2小時免費泊車優惠,而假日滿200元亦可獲1小時免費泊車,400元則可獲2小時的泊車優惠。
- 届时除了香港歌手外,当局亦会邀请外地表演者〈包括舞蹈家及音乐家〉参与演出,共逾25个单位将会参与表演[41],街头表演者亦有机会于大舞台上演出为配合未来位于西九公园内的自由空间表演场地的使用。
該區域將發展成為一個土地用途及組合均衡的專區,以有利於建立西九文化區發展早期的「重點區域」,並且為M+毗鄰範圍增添活力[15]。 香港政府接納了諮詢委員會的建議,於2008年2月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成立法定機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負責推動及發展計劃;同年7月2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由立法會二讀通過[7]。 同時,立法會通過了一筆過的216億港元撥款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以發展西九文化區。 同年7月4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以32票支持、10票反對及3票棄權下,通過上述一筆過的撥款申請[8] [9]。 早期為了配合西九龍填海區發展項目的需求,香港政府將西九龍一幅填海土地列入為《西九龍填海計劃》土地,以配合西九龍未來發展項目的需求。 1996年,香港旅遊協會進行了一次訪問香港旅客調查,於1998年向立法會建議興建一個全新文化表演場地。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最後一次「自由野2014」於2014年11月22至23日舉行,逾200位香港和國際演出者為觀眾帶來涵蓋舞蹈、音樂、形體劇場、文本藝術及街頭表演的實驗性表演藝術節目。 原定於今年首次收取入場費,經過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考慮後,決定再次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與,錄得破紀錄的逾43,000人進場[52]。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西九大戲棚是於興建戲曲中心的選址所舉辦的臨時文化節目,也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舉辦的首個文化節目。 2012年年初,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舉辦西九大戲棚時旨在推廣粵劇文化;及後鑑於反應熱烈,於2013年起再每年舉辦,於該年起,除了粵劇表演,戲棚內亦加入現代音樂及中國舞蹈演出,並且增加年宵市集,讓無法購票入場的公眾亦可以參與活動[35]。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築樓面面積約3萬平方米,展出有關故宮文化歷史及與宮廷生活有關的文物,亦有專門展出香港收藏家藏品的展覽。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會捐贈35億港元作資助博物館設計、建造和籌備展覽等費用。
大劇院就是當中規模最大的場館,能容納超過一千人,設計現代化,就如歌劇院般。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茶館劇場空間相對細,但予人體驗較為輕鬆,觀看期間可邊飲茶邊食點心,可以作為看戲曲的入門地方。 戲曲中心除了一般粵劇,還有南音演唱、中樂演奏等其他中式表演,不時也會有戲曲電影放映、工作坊、講座和展覽等活動,大家不如花時間前往認識一下傳統文化。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2013年12月14日至15日在西九海濱長廊舉辦「自由野2013」戶外藝術節[50],多達400個香港及海外藝團參與,長達15小時的活動包括音樂、舞蹈、戲劇及朗誦等表演[51]。 同年11月月底開始,亦會在西九海濱長廊舉辦連串戶外音樂節,包括Clockenflap香港音樂及藝術節2013、Lion Rock Music Festival 2013及JazzMe-HK Festival等。 由彭耀輝建築師事務所(VPANG),JET建築事務所及張勵繡設計[19]。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艺术广场行人天桥
我們會結合這些方面的努力,與西九管理局攜手合作實現西九文化區的願景。 戲曲中心座落西九文化區東側,位處廣東道柯士甸道交界,鄰近港鐵柯士甸站、佐敦站及高鐵香港西九龍站。 2012年,西九文化區舉辦由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及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 2013年2月23日至24日,西九文化區舉辦廣西美食文化嘉年華暨創意花燈展,24日同時舉行該會品牌活動盆菜宴,筵開2,000席,參與人數達24,000人,被列為新的世界紀錄及錄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 2012年,西九文化区举办由香港旅游发展局举行的香港美酒佳肴巡礼及Clockenflap音乐及艺术节。 西九大戏棚是于兴建戏曲中心的选址所举办的临时文化节目,也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举办的首个文化节目。
原定計劃於2012年12月月中開始在西九文化區一連兩個月舉辦環球嘉年華[35],預計設置逾70項機動遊戲設施及攤位遊戲[48],可惜但最終未能成事。 2009年12月4日至2010年2月27日期間,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在此舉行。 由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每月第二個星期六、日將舉行「自由約」,以藝術、音樂、電影為題,亦設有創意市集[18]。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自由空間音樂節
座落於M+側海傍的舞蹈及戲劇表演藝術場地,為西九文化區區內提供最多座席的表演場地,提供可容納1,450個座位的大劇場、600座位的中型劇場、250座位的小劇場、駐區藝團中心及排練場地。 現時興建方案將單一的演藝劇場吸納原來位於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旁的一個中型劇場及當代表演中心內的一個黑盒劇場,為西九文化區區內提供最多座席的表演場地,上述兩項設施因而提前兩年落成[21]。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西九管理局)於2008年根據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成立,香港政府同時向該局注資216億港元。 2011年3月,西九管理局公佈全新概念設計,發展大綱於同年12月呈交予城市規劃委員會[3]。 2012年3月,城市規劃委員會公布發展圖則草圖;2013年1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發展圖則,計劃啟動,於2013年起分階段展開工程,第一階段建設預計於2020年或者以前竣工,第二階段建設預計於2030年或者以前竣工[4][5]。 由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西九文化區設計靈感來自清明上河圖。
- 西九文化區前身是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整個區域由廣東道延伸至西區海底隧道入口,是一個匯集了世界級文化、藝術和大眾潮流的文化樞紐。
- 有传媒揭露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早于2016年已知悉新昌营造出现财政问题,质疑为甚么要到两年后才中止其合约。
- 2011年3月,西九管理局公布全新概念设计,发展大纲于同年12月呈交予城市规划委员会[3]。
- 2007年9月中至同年12月中,香港政府举行了为期3个月的公众活动,就公众解释谘询委员会的建议,搜集了公众对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计划的意见。
- 展亭在M+大樓啟用前為M+提供展覽空間,於2016年9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首個展覽為香港藝術家曾建華個展「無」[20]。
2007年9月中至同年12月中,香港政府舉行了為期3個月的公眾活動,就公眾解釋諮詢委員會的建議,蒐集了公眾對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的意見。 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透過《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將西九龍文化區項目列為《十大建設計劃》之一。 此外,西九文化區包含長兩公里的海濱長廊,並且將會設有佔地23公頃的公園。 坐落維多利亞港海旁嘅西九文化區,係全球規模最大嘅文化項目之一,集藝術、教育同公共空間於一身。 西九文化區嘅願景,係為香港創造一個多姿多彩嘅文化地帶,促進香港藝術界互動、合作同發展。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戲曲中心
餐廳以套餐型式,款式包括韓國鍋飯配法國羊鞍、清蒸韓國三春浦方頭魚、韓式香檸年糕等。 囍公館無論室內室外都可以看到整個公園,坐擁270度維港景緻,主打中高價的中菜,午市供應商務午餐及點心,晚市則供應手工中菜,招牌菜包括黑松露法葱炸子雞、煙燻片皮鴨、香草蜜豆玫瑰露叉燒、煙燻四喜素鵝等。 2004年,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以:「創地標,顯文化,添悠閒。」為計劃口號,規定計劃必須建造一塊巨形天薘。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自由空间音乐节
藝術廣場行人天橋是用於連接港鐵九龍站/圓方及藝術廣場,設有扶手電梯及升降機。 於2017年第二季動工[30],天橋已於2021年12月28日前開通,現時行人已可通過天橋直達尚在施工的藝術廣場。 2016年12月, 身兼西九管理局主席的时任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在未经谘询下突然宣布,将引入故宫文化博物馆。 原定计划于2012年12月月中开始在西九文化区一连两个月举办环球嘉年华[35],预计设置逾70项机动游戏设施及摊位游戏[48],可惜但最终未能成事。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2013年2月23日至24日,西九文化区举办广西美食文化嘉年华暨创意花灯展,24日同时举行该会品牌活动盆菜宴,筵开2,000席,参与人数达24,000人,被列为新的世界纪录及录入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 2013年1月及4月,西九文化区举办“宋冬:三十六年历”展览及“M+进行:充气!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北京降大雨 故宮九龍吐水神奇景觀再現
2007年9月中至同年12月中,香港政府举行了为期3个月的公众活动,就公众解释谘询委员会的建议,搜集了公众对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计划的意见。 时任行政长官曾荫权透过《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宣布将西九龙文化区项目列为《十大建设计划》之一。 現在不只是老一輩才喜歡看粵劇,年輕一輩也有很多人喜愛體會粵劇,這個香港的懷舊文化。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藝術廣場行人天橋
2022年7月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無疑是最新文化新地標! 7層樓高建築規劃9個展廳,展覽空間達7800平方公尺(約2359坪)。 建築設計揉合紫禁城特色之一的「中軸線」結構,並加入具現代風格的簡潔流暢線條,色系上用米金色為主調,搭配深紅、冷灰色作為點綴,能同時在此領略古今兼具的時代魅力。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2022年7月2日正式開幕,佔地約有1.3萬呎,一共分成九個展覽廳,其中七個為常設專題展覽廳,其餘兩個則作為特別展覽廳,以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及展覽。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2025 期待參觀者可從香港的角度了解故宮的歷史及文化,而每個展覽廳為期2至3年不等。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自由野
2012年年初,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举办西九大戏棚时旨在推广粤剧文化;及后鉴于反应热烈,于2013年起再每年举办,于该年起,除了粤剧表演,戏棚内亦加入现代音乐及中国舞蹈演出,并且增加年宵市集,让无法购票入场的公众亦可以参与活动[35]。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筑楼面面积约3万平方米,展出有关故宫文化历史及与宫廷生活有关的文物,亦有专门展出香港收藏家藏品的展览。 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会捐赠35亿港元作资助博物馆设计、建造和筹备展览等费用。 香港建筑师严迅奇会负责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地基及上盖建筑工程于2017年下半年至2021年中进行,博物馆原定于2022年7月2日开放。 概念设计由香港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带领荷兰园境师West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2025 8及香港傲林国际(ACLA)组成的团队设计,部份公园及海滨长廊于2017年12月起陆续对外开放,其馀部份亦已于2019年4月竣工。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西九打卡攻略3. 戲曲中心
區內將有佔地二十三公頃嘅公共空間,同埋長達兩公里、充滿活力嘅海濱長廊,並設有各種文化藝術設施,上演世界級展覽、表演節目同文化藝術活動。 位於西九文化區西北面原作大型表演場地/展覽中心的用地,有smartbike 共享單車設有草坪及表演場地並培植各類型植物。 苗圃公園於2015年7月落成啟用,不時舉辦樹木導賞團及工作坊亦為「自由約」之舉辦場地,供文化及藝術的自由工作者使用[17]。 2007年5月14日,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諮詢委員會就發展模式提出建議,決定採納立法會早前的提議,將項目內的商業及住宅用地先進行拍賣,再成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發展項目中的文娛藝術設施。 香港政府注資逾200億港元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負責建造及營運相關設施;建議中所需要的經費少於過去入圍發展商提出的300億港元。 由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設計,主題為「文化,新尺度」,將中國村落的概念融入西九文化區內,並且分為東、西和中部3條村落。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西九文化區好去處 5.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西九文化區設有多個不同類型的藝術中心,由於沿海而建,那裏可以飽覽維港景色,並且四周設有很多草地,大家可以在草地上野餐或休憩都是賞心樂事,沿著海邊散步或跑步令人心曠神怡。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另外,西九文化區有很多有格調的餐廳,可以一邊用餐,一邊欣賞海景。 此外,根據於2013年4月的最新估計,整個西九文化區造價達400至500億港元,比較預先獲得批准的216億港元超出一倍[59]。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工程图片
於九龍站下車,從E4或E5出口出站後,沿著雅翔道步行至行人天橋,橫過天橋後,即可抵達西九文化區。 2.於柯士甸/西九龍站下車,按路牌指示,步行約十分鐘至九龍站,然後再按上述路線前往西九文化區。 走高檔Asian French菜式的PANO,由本地名廚Ken Lau坐鎮,有不少名人明星都是其座上客,午市供應2-4道菜的套餐,晚市則供應7或10道菜的套餐。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西九文化區好唔好做 餐廳景色開揚,名字「PANO」,取其panorama全景觀的意思,是場內唯一處於戶外高層無阻擋的餐廳,坐擁露天觀景平台,設有室內及戶外座位,日景、夜景都一流。 2013年1月及4月,西九文化區舉辦「宋冬:三十六年曆」展覽及「M+進行:充氣!」充氣雕塑展覽[47]。
西九管理局打算接管區內現有的兩組分別為於新油麻地避風塘及藝術廣場發展區南端的公眾登岸梯級,並進行美化以便日後提供水路運輸及水上觀光團服務[29]。 西九管理局會優化現有位於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的行人隧道,並設新樓梯和增設升降機以連接港鐵香港西九龍站、柯士甸站與戲曲中心[29]。 林蔭大道貫穿整個文化區,使區內往來便捷,並提供寬闊的戶外活動空間。
预料M+定价后决定方案,最快于2013年年中决定[32]。 2007年5月14日,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谘询委员会就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决定采纳立法会早前的提议,将项目内的商业及住宅用地先进行拍卖,再成立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发展项目中的文娱艺术设施。 香港政府注资逾200亿港元予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负责建造及营运相关设施;建议中所需要的经费少于过去入围发展商提出的300亿港元。 早期为了配合西九龙填海区发展项目的需求,香港政府将西九龙一幅填海土地列入为《西九龙填海计划》土地,以配合西九龙未来发展项目的需求。 1996年,香港旅游协会进行了一次访问香港旅客调查,于1998年向立法会建议兴建一个全新文化表演场地。
2010年代,西九文化區用地舉辦過多項暫時大型活動,包括香港美酒佳餚巡禮、西九大戲棚及自由野音樂節等,吸引到大量公眾到訪參與,惟公眾只能夠遁向陸路前往西九龍海濱長廊一帶,於人潮太多時造成不便。 海濱事務委員會轄下的水域與陸地連接專責小組於3月19日討論有關建議,有關部門最早於2013年年底檢視[34]。 2006年2月21日,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於立法會宣佈,由於無發展商承諾參與,即3個財團未能夠接納由香港政府所提出的修訂模式,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邀請發展程序結束,香港政府放棄原有發展框架,不再堅持天篷設計,並且成立諮詢小組重新研究問題,審視當中的核心文化項目。 同年4月,香港政府成立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和轄下3個小組,負責重新審視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的需要,以及發展及營運設施的財務要求。 顧名思義,自由空間提供場地讓不同風格的藝術表演活動得以自由發揮、進行,實驗劇場、舞蹈、多媒體表演等新穎創作都可以欣賞到。 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包括四大室內外表演場地及餐廳,外牆畫上整幅標誌性的壁畫,藝術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