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居所租住權而言,52.6%的家庭住戶為自置居所住戶(即擁有所住屋宇單位業權的家庭住戶),而43.8%為全租戶。 此外,我們歡迎任何市民透過特定的諮詢渠道,用電郵、傳真或郵寄方式,向我們提交建議。 我們亦歡迎市民瀏覽有關網頁,透過網上論壇或設於社交網絡的專頁發表意見。 香港月入中位數2025 有關諮詢工作會一直進行至二○一○年九月十七日為止,結果將提交行政長官考慮。
最多打工仔月入約2萬至2萬5千元,一共有46.8萬人,較去年同期升約1.5萬人。 在2022年的四個季度中,具有專上教育:文憑/證書的人士收入波動最大,從第一季度的20,000港元下降至第二季度的19,400港元,再回升至第三、四季度的20,000港元。 從2022年到2023年,具有專上教育:學位課程的人士收入增長速度最快,達到6.1%(從33,000港元上升至35,000港元)。 具有專上教育:副學位的人士收入增長速度次之,達到8.5%(從20,000港元上升至21,700港元)。 香港月入中位數 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士收入增長速度最慢,僅為5.96%(從15,100港元上升至16,000港元)。 例如,具有專上教育:學位課程的人士的收入增長速度為6.1%,而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士的收入增長速度僅為5.96%。
香港月入中位數: 【住戶收入】5月家庭月入中位數續報2.95萬元 住戶數目增六千(附走勢圖)
數字較2022年8月至10月的約70.91萬人相比,回落近1.8萬人。 多個行業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均有所增加,其中「進出口貿易及批發」行業及「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 香港月入中位數 商用服務」行業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高,皆為24,000元,分別較上季增加2,600元及2,000元。 政府統計處公布最新數字,於2020年5月至6月本港僱員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為$18,400,較2019年5月至6月的$18,200高1.5%。
政府的房地產政策,是順應市場需求,從土地供應入手,以勾地表制度為主軸,輔以靈活的優化安排,不定期推出土地拍賣,以期增加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有27個屋苑或選區的住戶月入中位數低於20,000元,甚至有14個屋苑或選區的月入中位數更低於15,000元。 香港地少人多,想覓得屬於自己的窩居並不容易,因此有人指在香港「有公屋是人生勝利組」,也有人認為置業住私樓才是最好的選擇,不過並非每個人都有上車的資格,這時候不禁令人好奇,到底香港人需要有多少收入,才可以成功買樓。 另外,最新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與之前一次的統計數字、以及與去年同期(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比較,皆維持不變。
香港月入中位數: 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2023必看攻略!內含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絕密資料
同期的就業不足人數亦由47,900人下跌至46,000人,減少約1,200人。 律政司司長另要求法庭下令禁止32條與「獨歌」有關的YouTube影片發布及傳播。 陳健強提到,強制執行禁制令會與相關的刑事法律有衝突,在考慮申請時須顧及言論自由權利。
- 若以收入劃分,每月收入達到10萬元或以上的就業人數有近10.5萬人;但同時亦有40萬人的收入在1萬元以下。
- 當中包括淺水灣、赤柱等豪宅區的港島南區,由2016年的第6名,跌至第9名。
- 他說,可透過內地勞務公司介紹的中介公司尋找申請人,亦可自行尋找合適人選,但最終必須透過指定的內地勞務公司申請來港工作,包括入境處審批在內等,預料內地申請來港程序也需時兩個月,故首批司機最快或要11月才到港。
- 以這個月入中位數計算,若一個香港打工仔,每個月收取25,000元的收入,到底一眾香港打工仔眼中,又係一個點樣嘅生活水平呢?
- 在北京,外交部強烈不滿美國總統拜登發表關於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言論,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的言論是極不負責任,有違基本外交禮儀,北京堅決反對。
- 若以上述綜援例子中的四人家庭計算,每月便有最高13,200元(9,000元+4,200元)應付生活開支。
- 公共小巴營辦商負責人謝先生向《香港01》表示,旗下兩間主要營運葵青區公共小巴的公司,已向運輸署申請輸入外勞,料涉及20個名額。
中國在7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對懸而未決的問題之一的房地産市場提出了「適時調整優化政策」的方針。 在7月25日的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市場上,相關股票被買進,香港恒生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出現大幅上漲。 若按港島綫、九龍、新界計,港島區月入中位數最高,達19,800元;新界區以18,000元排第二,九龍區月入中位數則為16,500元。
香港月入中位數: 香港月入中位數2021|男20,000元、女16,800元|各行各業薪酬表一覽
截至2021年,全港有接近364萬名打工仔,當中超過180萬人月入不多於17,999,佔打工仔總數一半。 假若你月入3萬元,薪金已比全港近七成半打工仔還要高,而月入5萬元或以上者,人工比全港近九成打工仔高,成為全港最高收入的一成人。 以上數據顯示,香港打工仔月入逾10萬元的人數為10.5萬人,較2018年多約1萬人。
大部分年齡層的月入中位數均有升幅,當中最多的為45歲至54歲的組別,按年升2.2%;惟15歲至24歲組別錄得跌幅,按年跌0.3%,中位數為1.36萬元。 香港月入中位數 香港月入中位數2025 香港月入中位數 2019年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35,500元,比去年多500元。 若以家庭為單位計算,去年全港有101.19萬戶家庭的每月收入不過中位數,當中有9.68萬戶的月入更不到1萬元。
香港月入中位數: 香港文匯網
可以說,在「性別定型」沒有被打破的前提下,聘請外傭分擔妻子的家務勞動並無助於男女平等,反而可能固化了刻板印象。 張家樂指出,香港人覺得做家務這件事不值錢,因為小時候母親做家務是免費的;長大後看見外傭的工資低,繼續覺得家務不值錢,也不願意多給外傭工資——這就形成惡性循環,塑造了不重視家務勞動的迷思。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於2019年的雙職家庭調查也發現,在逾八成家務項目上,多數男士都說期望做到「男女各半分工」,但事實最終幾乎都由女士主責。 由此可見,雖然時代進步,「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分工觀念看似被「雙職家庭」所取代,然而實際上只是成為了「男主外,女主內與外」。 全港有30多萬個家庭聘用外籍家庭傭工,當中不少家庭養育至少1名12歲或以下兒童,而「為了子女」正是這些家庭決心硬着頭皮聘用外傭的因由。 港府明言輸入外籍家傭是為了釋放女性勞動力;而有了全職家傭,傳統家庭制度對已婚女性「母職」和「妻職」的剝削,似乎也以低廉價格「外判」給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女性。
香港月入中位數: 入息中位數|10萬人每月搵10萬元以上
2022年9月至11月期間,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9,000元,較上一次數據(8月至10月)稍升100元。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以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最高薪。 根據政府統計處公佈2021年人口普查結果,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香港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為19,500元,較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上升了25%。 不過,香港18區貧富懸殊仍明顯,當中月入中位數最高和最低的區域,相差可高達5,000元。 另外,政府統計處在近日發表2020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全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27,000元,較2019年減少1,300元。 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 護老者所領取的津貼將由護老者/受照顧長者情況改變時的下一個曆月停止發放。
香港月入中位數: 主要香港屋苑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儘管近年生育率低迷,現有的托兒服務能提供的名額依然與兒童數量相差甚遠。 根據社會福利署提供的數據,在2021至2022年度,全港有557個幼兒中心,共能提供37,088 個托兒名額,而大多數幼兒中心每月收費都在4,000元以上。 前文提到的為管理外傭焦頭爛額的范小姐與丈夫同是大學教授,她指出全天托兒所有很大的弊端,就是接送孩子的時間是固定的,而她和丈夫的工作會不定時加班。 如果把孩子送去托兒所,就必須要改變自己的工作時間,而這對他們來說並不現實。 此外,托兒服務宣傳力度不足,今年3月工聯會調查顯示,有近9成父母「十分不了解」或「不了解」相關服務。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以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最高薪。
香港月入中位數: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綜合媒體報道,首幢「養豬大樓」已於去年10月投產,採用自動化管理,料每年可飼養120萬頭活豬,生產豬肉10萬噸以上;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旦豬隻染上疾病,擴散風險會相當高。 在北京,外交部強烈不滿美國總統拜登發表關於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言論,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的言論是極不負責任,有違基本外交禮儀,北京堅決反對。 勞工處於2023年1月至3月平均每月錄得102,065個來自私營機構的空缺,按年上升70.8%,較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的平均數字上升10.2%。 求職人士可使用勞工處的網上平台(如「互動就業服務」網站)獲取這些空缺資訊。 香港月入中位數2025 每月入息低於4,000港元的住戶數目有15.25萬戶,按月下跌16,500戶,而這個收入類別的住戶數目佔整體5.6%,五年前錄得13.53萬戶,當時佔比為5.3%。 若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家庭住戶平均人數則錄2.5人,按季沒變動,五年前報2.7人。
香港月入中位數: 家庭月入中位數排名
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 護老者擬用於自動轉賬領取津貼的指定銀行帳戶文件副本(須為護老者以個人名義開設的本地港元儲蓄/往來銀行帳戶,文件須清楚顯示帳戶持有人之姓名及帳戶號碼,例如銀行月結單或存摺首頁,但不接受提款卡副本)。 報告亦顯示,截至去年底,本港人口共約有748.2萬人,較前年減少約0.3%。 香港月入中位數2025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表示,去年5至6月本港仍在第2波疫情,最基層的工人收入減少,很大機會是受他們的工作時數減少影響,但薪金較多的僱員仍有約1.5%增長,與通脹相若,令人擔心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香港月入中位數: 統計報告
以18區劃分,按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計算,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最高的地區為灣仔區,達$55500、緊隨其後的是$52500的中西區、接下來是$45200的西貢區、然後是南區,達$41700、第五是$40300的東區。 香港月入中位數2025 按所有住戶計算,頭5位則有不同,分別是中西區($42000)、灣仔區($40400)、西貢區($37200)、南區($33000)、及荃灣區($31800)。 與2020年相比,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只微升了$500,部分區域比去年更呈現跌幅,例如中西區、東區、沙田區、北區、葵青區。 按住戶人數及每月入息劃分的家庭住戶數目,月入$15,000-$19,999的家庭住戶數佔最多,達23.46萬,佔第2多的是月入超過10萬的家庭住戶,有23.4萬。 按每月就業收入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數顯示,約有69.11萬人的每月就業收入在9,999元或以下,佔比約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