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豬油炒餸,咩都香好多!」1990年代入行做中菜、現為本農黑毛豬行政總廚的翁坤明,尚記得童年的豬油香回憶,那時家裏灶頭長備黑色瓦鉢,內有媽媽以豬肉肥膏煉出的豬油,撈飯、炒菜都用它。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 「舊時無乜餸,一撈豬油就可以拌2、3碗飯吃!」那些年,物質匱乏,還好有豬油為食材增香。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2025 譚國柱於2014年起牽頭引入黑毛豬來港飼養,3年前推出黑毛豬油。 他解釋豬油要「靚仔」,得採用新鮮豬板油(豬腩肥油)及玻璃肉(豬前腿)肥膏兩個部位,玻璃肉肥膏雪白粉嫩,彈性十足,不但能榨出豬油,還會化為香脆的豬油渣;豬板油則狀似皺皮肉糰,雖能榨出大量豬油,但油脂最後會半融得成不了渣。
由於飼養黑毛豬的成本高,暫仍未有內地豬農引入,故大家現時可以放心憑顏色分辨出本地豬。 物質匱乏,不少人在家煉豬油,用來拌飯、炒菜,務求以蔗渣價錢炮製燒鵝味道。 如今膽固醇3字讓人聞風喪膽,植物油當道,要一嘗動物脂香甚難,更遑論有人花心機榨油。 幸好,近年坊間有些有心人,煉出無添加的豬油、雞油,小小一匙足以令平凡食材脫胎換骨。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 康健坊本地新鮮食材專賣店
隨着社會愈來愈富庶,大家講究健康飲食,膽固醇讓人嚇破膽,令雞油豬油的地位今非昔比。 除少數老字號如:粗菜館、鳳城酒家等,在懷舊餸菜中為保留味道而續用動物油入饌外,大部分餐廳酒樓都已捨棄。 舜哥嘆道,人們常說現時炒碟菜無以前咁好食,不無原因。 舜哥憶述,小時候媽媽買豬肉,無法像現今般可以指定買哪些部位,「總是豬皮、肥膏與瘦肉相連,除了豬毛,所有部位也有用」。 炒餸前,先用幾塊榨出豬油起鑊,頓時滿室生香。 本地黑毛豬肉質偏實有嚼口,選用肥瘦均勻又爽口的豬頸肉部位,可以煮出香口又味美的咕嚕肉!
大公館的行政總廚陳偉庭師傅,為大家示範這道合夏天的開胃菜:黑醋子薑咕嚕肉,大家也可試做。 光聽黑毛豬的名字,第一印象多是肉香、昂貴、外國入口⋯⋯有無想過,原來香港也有出產黑毛豬?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2025 從事養豬業多達三十年的譚國柱,於三年前將台灣黑毛豬引入香港,為的就是讓市民知道,甚麼是「本地豬」。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 「其實『本地豬』幾個字,可說是無意思。本地賣的豬可以叫本地豬,真正本地養的豬都可以叫本地豬。這樣會令市民好混淆。」然後他想到,把台灣黑毛豬引入,讓市民憑豬皮上的毛色,就可以立即分辨到。 康健坊每周應市的60多支雞油,不時賣至斷貨。 眼見銷量有增無減,店家正籌備在新界另闢廠房榨油,屆時可將產量增加5、6倍。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 本地自製無添加動物油 豬油撈飯、雞油炒菜香氣四溢 重拾昔日香味
本地黑毛豬在「英明農場」第二代主人尹先生的照顧下,絕對是養尊處優,他亦一手飼養出首批本地黑毛豬。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2025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2025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2025 由於史無前例,飼養黑毛豬便成為一種挑戰,如白母豬1年生產2胎、每胎都有10至12隻以上小豬,但黑毛豬每胎只有8至10隻,加上較易難產,生產力相對較低,故豬場只能將黑白豬BB混合哺養。 此外,尹先生見台灣種黑毛豬愛跑動,為保持牠們肌肉型的身材和結實的肉質,每星期都會放牠們到「運動場」跑跑走走,給予適度鍛煉,成就出優質黑毛港豬。 談起動物油,老饕們總是滿眼神采,垂涎欲滴。
- 談起動物油,老饕們總是滿眼神采,垂涎欲滴。
- 隨着社會愈來愈富庶,大家講究健康飲食,膽固醇讓人嚇破膽,令雞油豬油的地位今非昔比。
- 由於飼養黑毛豬的成本高,暫仍未有內地豬農引入,故大家現時可以放心憑顏色分辨出本地豬。
- 雖然這種新鮮黑毛豬肉比白豬豬肉貴70%,但一樣深受香港人歡迎,「養黑毛豬的成本較高,養殖的時間長2至3個月,牠們的換肉率也較低」,所謂換肉率,是白豬用3斤飼料就可以換1斤肉,但黑毛豬則要用3.5至4公斤飼料才可以。
- (起鍋靜置五至六分鐘,再炸一次,可令咕嚕肉更香口) 4.炸好肉塊放進醬汁內拌勻,起碟。
想念雞油滋味的人,也就更易重溫這獨一無二的脂香了。 由切肉、榨油到入樽,3小時的工序全靠人手製作,每榨一回可生產150瓶160克裝的豬油,每月約銷出2000瓶,譚國柱形容這是手作仔工夫,利潤不高,勝在物盡其用。 本網站的所有資訊均由用戶提供,如有觸犯您的知識版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於接到投訴後即時處理。 Copyright ©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2025 2023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 FanPiece,版權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權。 走進街市,不少肉檔上也會掛上橫額,推銷店內的「本地豬」。 因為香港對豬肉監管嚴格,本地出產就是安心的保證。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 cici好介紹: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 [品鮮黑豬專門店]
經驗豐富的本地豬農譚國柱則認為,光用文字標榜「本地」,是店家在走精面。 明師傅把肥膏汆水後,把肥膏與冷水同時落鑊加熱,隨着水分慢慢蒸發,溫度漸增,豬油便會溢出,「豬油和水同時升溫,油不易焦,成品會更雪白」。 待豬油釋出,他勺起豬油渣,再下乾葱及洋葱添香,葱段很快變得金黃,用細孔濾網過濾,便大功告成。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 2.豬頸肉以鹽、糖、五香粉、生粉及雞蛋醃好後,每塊肉均勻沾上生粉。 (起鍋靜置五至六分鐘,再炸一次,可令咕嚕肉更香口) 4.炸好肉塊放進醬汁內拌勻,起碟。
- 從事養豬業多達三十年的譚國柱,於三年前將台灣黑毛豬引入香港,為的就是讓市民知道,甚麼是「本地豬」。
- 幸好,近年坊間有些有心人,煉出無添加的豬油、雞油,小小一匙足以令平凡食材脫胎換骨。
- 舜哥嘆道,人們常說現時炒碟菜無以前咁好食,不無原因。
- 如今膽固醇3字讓人聞風喪膽,植物油當道,要一嘗動物脂香甚難,更遑論有人花心機榨油。
暫時放下健康戒條,少吃多滋味,準保你也會為這澎湃的脂香所折服。 雖然這種新鮮黑毛豬肉比白豬豬肉貴70%,但一樣深受香港人歡迎,「養黑毛豬的成本較高,養殖的時間長2至3個月,牠們的換肉率也較低」,所謂換肉率,是白豬用3斤飼料就可以換1斤肉,但黑毛豬則要用3.5至4公斤飼料才可以。 譚先生入了養豬業達30年,對於業界眾生相,自有一番體會。 故由他主理的「本農黑毛豬專門店」供應的豬肉,全部即場切割後並獨立包裝封好,置於凍櫃內讓客人選購,盡可能不讓新鮮豬肉置於室溫過長時間;配以店內摩登裝潢及一室乾淨衞生,叫人一改濕漉漉一陣臊味的「豬肉檔」印象。 本地黑毛豬專門店2025 港孩要贏在起跑線,似乎要在某程度上犧牲快活童年,這講法套在「真‧港豬」上卻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