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屋宇」早前向租戶講解重建細節及時間表,又做過租戶調查,但居民普遍拒絕接受方案,盼獲政府安置上公屋,或者轉購居屋。 可是大坑西新邨屬於私營廉租屋邨,非房委會管理,政府欠理據動用公共資源協助拆遷,否則對現有公屋輪候家庭,以至對居屋申請者也欠公道,當局不打算破例。 大坑西邨相片2025 住戶在簽署退租協議後6個月內搬遷,簽約當日即可優先獲發兩成租金津貼,其餘金額則會在正式遷出時發放,期間亦可享免租優惠,最後搬遷期限為2024年3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認為,有關的回遷方案合理,並建議預留部分市區過渡性房屋,以協助安置回遷居民,又希望平民屋宇為年長住戶提供更多搬遷協助。 1952年,九龙仔木屋区发生大火,烧毁大坑西邨现址一个名为“光民村”的寮屋区。 香港政府其后在现时南山邨的南面部分及大坑西新邨的位置兴建光民村平房区。 [3][4]1961年,光民村第三至五区清拆,政府以特惠地价批出土地予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兴建大坑西邨,用以安置当年受到大坑西徙置区清拆计划影响的租户,地契写明须最少提供1600个单位,廉价出租给低收入人士。 市建局其後交代指,會在重建後提供更多「首置」(首置上車盤)單位,包括約1,300個單位由平民屋宇公司用作重置現有住戶,並有約 2,000 個由市建局提供的「首置」住宅單位,以市場折扣價出售。
大坑西邨相片: 長者租樓遇困難 平民屋宇或代租酒店客房
連同民泰樓263個出租單位,未來將提供823個出租單位,而民泰樓會先翻新,希望新安排滿足到居民原邨安置要求,居民亦可選擇交回單位,換取現金補償。 至於第二階段重建計劃,該公司與居民達成共識及因應社會需要後,才會落實細節[8]。 大坑西村居民權益關注組主席歐陽潔珍表示,抗議平安屋宇未有妥善安置居民,逼迫居民遷出。 許多居住於屋邨的長者年紀較大,難以接受多次搬遷,而甚至有長者不知自己是否能夠等到五年後搬回的那一日。 她亦表示,組織曾對政府提出若能夠讓原居民搬入公屋,則待重建後,可將對應數目的屋邨交還給政府。
- 有關規劃將依照早前公布的重建目標進行,包括提供約1,300個單位由平民屋宇公司用作重置現有住戶,以及約2,000個由市建局提供的「首置」住宅單位,以市場折扣價出售。
- 消息稱「平民屋宇」已敲定回遷補償方案,在清拆重建約5年期間,居民可獲發特惠現金津貼,相當於約5年市值租金,足以暫時租住同區以至市區鐵路上蓋物業。
- 據悉「平民屋宇」擬斥資10億元現金,向擬回遷租戶發放現金津貼;當中1人家庭可獲約54萬元、2人家庭60萬元、3人家庭70萬元、4人家庭81萬元。
- 她說,希望能政府、市建局、香港平民屋宇公司能與居民一起商討,以達成共識。
倘若住戶一直不交回聲明書,或會將其當作「黑戶」,行法律程序收樓,「我們才是實際上的業主,他們只是租客。」代表指出,難以估計住戶不提交的原因,但基於公司過往接觸住戶的經驗,相信部分住戶是因為個人因素,部分亦可能自知資產已不符合回遷資格。 在時間安排方面,平民屋宇表示,住戶從昨日起有兩個月考慮期,在接受方案安排的日期後四星期內簽妥退租協議,並在簽署退租協議的半年內交還單位。 住戶在簽約當日即可獲發20%租金津貼,剩餘金額會在正式遷出時一次性發放。 石硤尾大坑西邨重建項目早在2020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時隔近3年,管理該邨的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終在昨日公布住戶資格審核結果及回遷安排。
大坑西邨相片: 預計津貼足夠承租大型老牌屋苑
同時,市建局亦在擬定項目規劃及設計的總綱發展圖,預計可於今年第三季內完成。 有關規劃將依照早前公布的重建目標進行,包括提供約1,300個單位由平民屋宇公司用作重置現有住戶,以及約2,000個由市建局提供的「首置」住宅單位,以市場折扣價出售。 大坑西邨相片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認為回遷方案對居民而言是相當「貼心」的安排,而方案中提出會透過駐邨社工隊為居民提供支援服務,包括協助轉介物業顧問以物色及租住居所,以及協助推薦過渡性房屋,有助進一步協助處理居民遷出單位後的住屋安排,釋除居民疑慮。 石硤尾大坑西邨最快後年清拆重建,據了解負責管理的「平民屋宇」,將斥資約10億元,向受影響1,200個租戶發放現金津貼,料年底公布細節。 直到2019年2月,重建计划仍没有进展,居民批评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一直未有与他们商讨重建及安置的计划,而且安置单位内破旧不堪,要求政府介入[9]。 平民屋宇代表指出,現時仍有224戶租客未提交住戶資料聲明書,如這些住戶未能盡快補交資料,平民屋宇將透過法律程序收樓。
若然最終仍未能解決住屋問題,不排除由平民屋宇承租酒店客房,讓受影響居民入住,又或與提供過渡性房屋的非牟利機構商討安置事宜,惟相關津貼也需要再作計算。 市區重建局與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屋宇)合作的「大坑西新邨重建」項目,在10月底已向城規會遞交重建方案,隨後再向受影響居民提出「先遷出後回遷」的遷置安排,不過有關注團體表示曾訪問600多戶居民,當中逾九成住戶不接受相關安排。 大坑西邨相片 民興樓互委會前主席王碧娟則指出,平安屋宇公佈的「租戶回遷安排及時間表」中有多處內容標準不明確,例如並未說明若重建時間超過五年,則會否繼續向居民發放租金津貼。
大坑西邨相片: 拉鋸至今 重建未落實
深水埗區區議會前議員譚國僑表示,雖然平安屋宇表示可通過駐邨社工隊為居民物色房屋提供幫助,但他也直言,不少社工已經向居民表示,只能夠提供有限幫助,而所物色的房屋會否接受居民申請則不能保證。 而如過渡性房屋本計畫僅限等待公屋上樓超過三年的劏房居民申請,因此難以保證接受大坑西邨的居民入住。 他補充,在原有未簽字的224戶居民中已有人陸續補簽,他強調,這部分補簽的居民亦都隨信附上聲明,表明簽字僅是回應平安屋宇公司要求,但仍堅持「一屋換公屋」的訴求。 選擇該種方案的住戶將獲得67.5萬元至232.5萬元不等的一次性津貼,以及1.5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搬遷津貼。
连同民泰楼263个出租单位,未来将提供823个出租单位,而民泰楼会先翻新,希望新安排满足到居民原邨安置要求,居民亦可选择交回单位,换取现金补偿。 至于第二阶段重建计划,该公司与居民达成共识及因应社会需要后,才会落实细节[8]。 平民屋宇於去年開始進行住戶回遷及特惠津貼資格審核工作,最終合共收回1,012份「住戶資料聲明書」,經詳細審核後,約67%的租戶完全符合或部分符合回遷資格;約32%則完全不符合資格。 主要原因包括:戶主或個別家庭成員擁有物業、正享用政府資助出租或出售房屋、並非租約登記住戶成員,或並非實質居住在該單位等。 另外,由於平民屋宇近日仍收到住戶遞交聲明書,因此尚有約1%仍在審核當中。 大坑西邨正在重建,料2029年落成,業主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今日(2日)會向合資格居民發放評審結果通知書。
大坑西邨相片: 大坑西邨遷置方案 消息︰平民屋宇設10億租津 三人家庭可獲70萬
有租戶指租金津貼是按5年計算,擔心一旦重建延期完工,要額外負擔大額租金。 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的大坑西邨,雖以「邨」命名,卻並非由房委會或房協興建及管理,而是屬於「私人屋邨」。 大坑西邨相片2025 大坑西邨共8座樓宇,其中7座均於1965年落成,至今樓齡已58年,樓宇牆壁油漆剝落痕跡明顯,亦出現房屋空置的現象。 政府早前提出重建大坑西邨,惟政府並非屋邨管理者,無法主導重建工作,而「私人屋邨」住戶亦不能獲得另一公屋單位安置,形成住戶、管理公司同政府之間的「拉鋸戰」。 話說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一個名為「光民村」(現址即大坑西邨)的寮屋區付之一炬。
大坑西邨相片: 重建
大坑西邨居民權益關注組昨反映不滿,指平民屋宇未回應居民「一屋換公屋」訴求,回遷具體安排亦欠細節,促請政府介入。 消息人士指,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負責處理租務相關工作,如安置租戶等,而市建局則協助重建工作,並會出錢或出力。 大坑西邨相片 大坑西邨相片 對於早前有指部分單位將「可租可買」,消息人士指現階段暫未有定案,料最快於數個月後會有方案公布。
大坑西邨相片: 無升降機 長者在走廊「放風」
初步计划重建后的屋邨提供逾3,300伙单位,较现时增加逾一倍。 大坑西邨相片 大坑西邨相片2025 重置现有住户约1,300个单位,其余2,000个单位作“首置”用途[11][12]。 大坑西邨相片 直到2019年2月,重建計劃仍沒有進展,居民批評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一直未有與他們商討重建及安置的計劃,而且安置單位內破舊不堪,要求政府介入[9]。 以目前深水埗、石硤尾一帶住宅租務個案來看,是次平民屋宇提供的租金津貼,加上本身租戶每月需繳交的公屋租金約1,000元至2,000元,合計金額料足夠讓受影響人士承租同區的合適單位。 參考目前南昌站的大型新盤匯璽,其一房戶月租約2萬元,開放式戶月租約1.5萬元,若受影響租戶不是選擇這些樓齡較新的樓盤,相信市場上有一定選擇,如美孚新邨等大型老牌屋苑。
大坑西邨相片: 香港文匯網
平民屋宇代表透露,現時仍有近2成住戶未登記住戶資料,如限期前仍未登記,或無法獲得賠償,甚至要被收樓。 至於項目租金津貼的申請資格,消息人士透露,平民屋宇傾向「從寬處理」,不會考慮相關居民的收入狀況,但會考慮居民會否持有多項物業或貴重物業,不過若個別居民僅持有一項物業作收租金收入用以維生,預計也會通過審查。 目前受影響的1,200戶人士中,初步估算已有超過一半人士可通過審查,其餘暫未獲通過審查的人士,主要涉及住戶並非登記用戶本人,相信釐清親屬關係後也可獲通過。 重建方案預計12月可獲城規會批准,整個項目料在5年後完成重建,就有居民拒絕接受遷置安排,據消息人士透露,期間發展商將向受影響、需要搬遷的約1,200戶大坑西新邨居民提供租金津貼。 大坑西邨相片2025 以三人家庭為例,5年租金津貼約70萬元,平均每月津貼約1.16萬元,估計整個項目涉及的總租金津貼合共約10億元。 60歲以上的住戶如擁有一個非自住物業,其全年度應課差餉租值低於17萬元,亦判定為合資格。
大坑西邨相片: 落成
而她亦指出,「一屋换公屋」可避免居民的福利援助被侵蝕和居民被欺榨問題。 對於正領取綜援、傷殘津貼和長者生活津貼的大坑西邨住戶,若接受回遷方案領取租金津貼遷出,極會因為超出福利援助的資產限額,被即時停止發放有關的福利津貼,侵蝕了相關居民領取福利援助的權利,而領取的租金津貼將要同時用作應付遷出期間的生活和相關福利需要開支。 有居民昨日表示擔心重建期逾5年,導致月均租金津貼變相減少,梁文廣回應指要「兩睇」,首先需要居民齊心配合重建工作確保過程暢順,另一方面建議回遷津貼要盡快給到居民手中。 他相信居民本意絕非為難政府,建議市建局制訂重建工程逾期的解決方案,包括屆時將如何協助居民,強調有必要釋除居民疑慮,是負責未來發展的部門要「承擔的責任」。
大坑西邨相片: 大坑西邨
有半世紀歷史的大坑西邨重建方案,正處城規會審批,料年底有結果。 平民屋宇公司夥拍巿建局推動重建,申請重建成8幢住宅,總數3,347伙,當中兩幢讓大坑西邨現住居民回遷,其餘6幢交市建局以「首置上車盤」推售,約有2,000伙,最快2027年完成重建。 在2020年11月的施政报告中,政府公布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与市区重建局合作,推展重建大坑西邨计划[10]。
大坑西邨相片: 現時樓宇
消息人士認為,上述措施並不可行,因會阻礙現時多達25萬宗的公屋申請輪候情況。 不過消息人士又指,現時有個別大坑西邨登記用戶,把現有單位用作非法私人出租用途,並早已遷出單位,預計該類人士未能通過審查。 在2020年11月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公佈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區重建局合作,推展重建大坑西邨計劃[10]。 為了興建地鐵,地鐵公司收回該座位置的地下使用權以興建石硤尾站,直至地鐵竣工後,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才能夠繼續興建民泰樓,因而民泰樓的工程押後至1980年落成,並於1981年入伙[1][5]。 根據民泰樓切面圖顯示,民泰樓下方為石硤尾站,而石硤尾站亦為民泰樓提供支承。 1965年,7座樓宇落成,單位面積由261至523平方呎,分別為民興樓、民強樓、民順樓、民利樓、民康樓、民樂樓及民安樓,而由於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6名董事均有太平紳士名銜,故此大坑西邨便俗稱為「紳士樓」。
大坑西邨相片: 消息指「先借公屋安置」並不可取
为了兴建地铁,地铁公司收回该座位置的地下使用权以兴建石硖尾站,直至地铁竣工后,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才能够继续兴建民泰楼,因而民泰楼的工程押后至1980年落成,并于1981年入伙[1][5]。 根据民泰楼切面图显示,民泰楼下方为石硖尾站,而石硖尾站亦为民泰楼提供支承。 1965年,7座楼宇落成,单位面积由261至523平方呎,分别为民兴楼、民强楼、民顺楼、民利楼、民康楼、民乐楼及民安楼,而由于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6名董事均有太平绅士名衔,故此大坑西邨便俗称为“绅士楼”。 消息人士稱,該津貼已參考私人租務市場的租務實況,認為屬務實,且以月租約12000元釐定。 領取租金津貼的居民可同時獲發兩次搬遷津貼,包括一次搬出、一次搬入,每次津貼金額兩萬多元。 如選擇交回單位並永久遷出,可按住戶成員人數,獲得相應津貼和搬遷津貼,1至10人家庭,津貼額由67.5萬至232.5萬不等。
大坑西邨相片: 施政報告2020|市建局助重建大坑西邨 居民冀「老人邨」內獲安置
另有居民爆料指,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正展开游说迁出工作,约见长者提出四项建议,包括市价7折购买李兆基与碧桂园主席合组基金于内地兴建的长者屋单位,又或以5万元作搬迁补偿等[7]。 2021年3月8日,市區重建局公佈與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預計年中將與居民交代重建方案。 大坑西邨相片 初步計劃重建後的屋邨提供逾3,300伙單位,較現時增加逾一倍。 重置現有住戶約1,300個單位,其餘2,000個單位作「首置」用途[11][12]。 大坑西邨相片2025 大坑西邨相片2025 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早前公布大坑西邨居民遷出及津貼方案,不論居民接受回遷方案與否,都需於明年3月前遷出。 租戶如不接受平民屋宇提供的遷出及津貼方案,或被列作黑戶,遭按法律程序收樓。
大坑西邨相片: 較目標遲一年 大坑西邨遷限延至年底
市建局承認,房屋單位類型的設計會著重家庭申請者需要,面積較大,故重建後整體單位數目,會較平民屋宇公司於2016年向城規會提交、擬建4,925個單位為少。 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推動和促成下,市區重建局(巿建局)與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屋宇),今天(3月8日)正式就「大坑西新邨重建」項目簽署合作備忘錄。 簽署儀式假政府總部舉行,在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先生、市建局主席周松崗先生及平民屋宇董事李國章教授見證下,由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先生和平民屋宇主席李國寶博士代表簽署。 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代表指出,目前有224戶仍然未遞交住戶資料聲明書,該聲明書的限期早於今年4月30日截止,但如果居民近日繼續補交,並且不存在資料轉移等不公平情況,公司仍會盡量考慮處理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