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相信这也是芊芊学子能够从一所优秀的综合类大学中所能够得到的最好礼物。 政治及国际关系学开阔了我的视野、课程内容范围广泛,从政治哲学、不同国家的政治体系、政治运动、经济以至关系,每一门课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门。 香港浸大政治及国际关学系在欧洲政治研究和教学优势独特,促使我前往奥地利交流,提高我的德语水平、加深对欧洲议会议法的了解,结识了好朋友。
- 此外,到美国的交流是我最难忘的经历之一,让我亲身体会到不同的环境与文化,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
- 各学院共设有20多个研究中心,创造研究成果,并鼓励教师为政府及工商界提供专业意见和服务,广泛应用科研成果,造福社群。
- 香港浸会大学宣布,将会斥资21亿元于九龙塘联福道原李惠利校舍北部地皮,兴建全新学生宿舍及教学综合大楼。
- 教育局回覆路透社指大學國安教育是法定責任,社會期望大學能維持良好管治、對公眾負責、運作須遵守法律和符合學生與廣大社會的利益。
今日 Tutor Circle 尋補為大家介紹一下BUHK PGDE的詳細資料。 善衡校园的名字,是纪念积极推动香港浸会学院成立的商人何善衡。 校园于1966年落成启用,并曾于1990年进行局部重建。 此部份的校园占地22,000平方米,内有11座主要建筑物,共提供48,000平方米可用空间。
浸大: 香港浸會大學建設成果
大学共设有八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视觉艺术院、社会科学院及持续教育学院。 前六个学院共开设40多个本科专业及30多个高等学位修读课程。 截至2019年,大学全职教学人员851人,兼职教学人员865人,学生11,000余名。 持续教育学院则开办副学士、学士及硕士课程,同时亦提供证书/文凭及短期进修课程,每年学生达50,000人次。 香港浸会大学致力于不同层面推动校园国际化,不断扩展与海外大学的网络以促进学术及研究交流,同时于校园开拓不同的国际平台,扩阔学生视野。 学校的课程具备国际化元素,培育同学的跨文化技能及知识,使他们在全球化的社会中,成为具竞争力的公民。
浸大将继续以高考及面试成绩为评核基础,各学院内综合表现最优秀且英语成绩达120分或以上的学生可获颁发奖学金。 全额奖学金每年17万港元,半额奖学金8.5万港元,为期四年。 过去六年,学生事务处均在暑期派出学生,前往美国、台湾、内地等地的工商业机构参与义务工作。
浸大: 浸大学生
除开办香港浸会大学学位课程外,该院自1985年起更与多间海外学府合办多个学位课程。 另外,学院每年三个学期均开办超过300项晚间短期课程,部分更可以组合形式获取证书或文凭资格。 学习模式方面则灵活多变,集堂课、导修、密集研究及小组研习等,以提高教学效率配合学习的需要。 持续教育学院一直不遗馀力为社会大众设计各类课程,提供全面的进修阶梯,让社会人士能够更有弹性地安排个人的进修计划和学习进程。 除了推出短期课程、证书、文凭,学士和深造课程外,学院并为不同的政府部门及私营机构度身订造培训课程。
- 此外,亦會學習到與傳媒相關的行業,包括公關、廣告、美術設計、短片製作等基本知識及技能,從而幫助同學確定自己未來的升學及就業方向。
- 为奖励成绩优异的内地生,大学特设全额奖学金(每年港币195,000元)及半额奖学金(每年港币97,500元)。
- 我很荣幸能代表母校参加在哈佛大学举办的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和在家乡云南举办的中医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并在比赛中分别摘取银奖和冠军,也因此两度荣获了香港特区政府的才艺发展奖。
- 大学创办起,一直致力于优质教学与研究,广纳贤才、服务社会、探求学术、追求卓越。
- 申請人須就每宗申請及貸款帳戶按年繳交行政費,並為所借取的貸款繳付利息。
-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创意艺术学院于2022年成立,由浸大知名的「电影学院」、「音乐学院」及「视觉艺术院」组成。
- 舍堂提供住宿和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我们生活点缀色彩,和欣赏多元性文化。
浸大工商管理学院从2010年获得AACSB、EQUIS和AMBA认证,成为香港首家获得三重国际顶级认证的商学院,并于2018年入选“亚洲25所顶尖商学院”。 浸大中医药学院在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和抗癌领域先后取得多项国际专利,并于2021年获批成立运营香港首家中医医院。 大三期间去了加拿大的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是我本科生活里的高光时刻。 因为浸大的课程都比较与国际接轨,所以适应海外大学的课程并不算困难,但那里的课堂和学习氛围,却让我感到焕然一新。 课上遇到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不相同,其中更不少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这些同学一起上课、做小组项目让我获益良多。 在交流期间,与不同语言文化的碰撞和自由自在的生活,也让我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浸大: 香港浸會大學教學建設
毅進文憑獲自資高等教育聯盟的成員院校接納為符合副學士和高級文憑或同等課程的入學資格。 成功修畢延伸數學選修科的學員獲頒發的毅進文憑,更獲自資高等教育聯盟的成員院校接納為可報讀以中學文憑試五科(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和數學科)第二級程度為入學資格的課程。 香港浸會學院是由香港浸信會聯會於1956年創辦的私立高等學府,致力提供全人教育。 1983年,當時的香港浸會學院獲政府全面資助,成為公立專上學府,至1994年獲得正名,成為香港浸會大學(浸大)。 而中大、城大和港大民主牆有針對浸大校長錢大康的粗口標語,浸大體育中心對出的私人屋苑逸瓏外牆亦出現「不要普通話」的塗鴉。
浸大: 香港5間大學教育文憑(PGDE)
此外,為配合幼師培訓,學院亦於2000年開辦全港第一所大學附屬幼稚園,作為幼師實習及研究基地。 學院的兼讀課程每年有學生約35,000人,其中4,000人正修讀學士或深造課程。 除開辦香港浸會大學學位課程外,該院自1985年起更與多間海外學府合辦多個學位課程。 另外,學院每年三個學期均開辦超過300項晚間短期課程,部分更可以組合形式獲取證書或文憑資格。
浸大: 香港浸会大学历任校长
毗鄰港鐵石門站、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及碩門邨。 主要供浸大自資銜接學士課程及國際學院的副學士課程、副學士基礎課程作教學之用,亦為持續教育學院的其中一個教學地點。 校園設施包括室內泳池、健身室、演講廳、心理學實驗室、環境生態資源中心和傳播學實驗室等。
浸大: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办学历史
圖靈人工智能交響樂團將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為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及科學家提供一個全新且穩健的開發環境,創作一個開放式的藝術平台。 不過,郭毅可指這方面還有很多事情尚待討論,包括作品的版權、擁有權、使用權,甚至是交易的問題,當中的權力到底歸誰? 這又涉及到知識產權、法律及藝術等層面,都須與各方專家討論後才可生出解決方案。 浸大的圖靈人工智能交響樂團開啟人機共創表演,令人驚歎人工智能的厲害。
浸大: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科研平台
隨著大眾對居住環境及室內空間使用要求日漸提高,能擁有個人的住宅,有效運用空間營造具有品味及個人化的居所是新一代追求的夢想,對室內設計師的需求亦隨之而急增。 課程內容專為有志投身室內設計學員而設,除基本3D設計基本設計及繪圖知識外,學員亦會學習室內設計的專業知識、模型製作及電腦繪圖等。 從而增強學員對室內設計的興趣,以助他們確定自己未來的升學及就業方向。
浸大: 香港浸会大学第63届毕业典礼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教师团队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部专任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近90%拥有博士学位。 在校专任教师425人,其中各国院士3人,教授50人,IEEE等国际学会会士4人,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0人。 浸大 教师很多来自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世界名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浸大提供的学术资源,学习氛围通和识教育加強我的沟通技巧、公开演讲及思辨能力;教授博学包容,紧密师生交流能给予明确指引;开放且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提升了我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能力。 学校提供完善的课程结构和实用的内容,多元化的课外活动与学习资源,实习机会,全港全国商业比赛,丰富的就业咨询服务和校友资源、面试准备、履历评估及海外交流学习,使我在毕业后的首个工作中多了一分自信。
浸大: 香港浸會大學合作交流
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至今逾半个世纪,是一所获香港特区政府全面资助的公立大学。 学校以英语授课,获政府授权颁发博士、硕士、学士等学位,毕业生取得的学位均获内地及国际认可。 護理教育部旨在提供優質的護理教育,整個教學團隊均持有博士學位,並具備至少十年的臨床及護理教學經驗。 本課程除為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工作技能和應有態度,更希望培育他們成為富有能力、同理心和道德的專業護理人員。 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在中國內地的珠海市建立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合作辦學)簡稱UIC,學生成績合格畢業時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證書。 我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毅進文憑就讀傳媒學16/17年度的畢業生,及後有幸能升上原校的珠寶及櫥窗設計高級文憑課程,現正就讀浸會大學視覺藝術(榮譽)文學士。
浸大: 香港浸會大學
校園被浸會大學道圍繞,內有教學及行政大樓、持續教育大樓、中醫藥學院大樓、李兆基傳理視藝樓及學生宿舍等設施。 浸大國際學院副學士畢業生一般獲豁免通識教育科目及自由選修科目的所有學分。 同學可直接升讀第三學年,一般能以兩年時間完成浸大榮譽學士學位。 根據以往錄取學生的經驗,BUHK PGDE會優先考慮取錄兩類學生﹕浸大學生、與本科直接相關。
浸大: 香港浸會大學歷任校長
校園被浸會大學道圍繞,內有教學與行政大樓、持續教育大樓、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大樓及學生宿舍等設施。 香港浸會大學乃香港特區政府全資的大學,學位獲香港政府及國際承認。 大學的MBA課程自開辦以來,頗受企業界歡迎;MBA (香港班)校友多任職港資與外資企業,亦有部分從事中港商貿。 根據學院進行的MBA畢業生調查,平均百分之四十的同學(全部均為在職經理人員)在學習的兩年期間獲得企業內部或轉職的晉升機會。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於1975年創立,是大學七所學院之一。
浸大: 香港浸会大学学校历史
不同地区的华语作家应邀访港,与本地读者分享和交流,展示华文文学及文化的丰盛多样面貌。 除了邀请作家访校之外,还有特别为教师设计的活动、并计划出版《华语创作教学手册》,协助高中至大专的老师教授创作,培养香港的年轻一代在创作和欣赏的能力。 浸会大学利用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汇聚大都会的优势,致力促进大学国际化,开拓及加强与各国大学和机构的合作关系,推进学术研究、学生事务等范畴的交流,丰富师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对世界事务的认识和兴趣。 大学核心课程占13学分,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和可转移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在大学期间以至日后人生,得到均衡、丰盛的发展。
浸大: 校園生活
1978年5月,位於善衡校園內的「大專會堂」(即現今的「大學會堂」)落成啟用,是當時香港的一個主要藝術表演場地。 校徽於1956年創校後開始使用,由三種圖案:聖經、波浪和繩結組成。 聖經代表優質獨特的基督教育,包括學術研究和對倫理及靈性的培育;波浪代表香港以島為主的地貌,也與儒家的「智者樂水」呼應,代表大學不斷努力改善質素;繩結代表在主的懷抱中基督徒能夠聯結一起。 浸大 「从医是一条漫长的路。」钱博士是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中医临床助理教授,亦是妇科专家。
浸大: 浸大副學士課程
作为提倡全人教育的先驱者,浸大在教与学、创新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发展范畴上力臻至善。 除了提供专业和通识学科的教育外,亦不断鼓励同学实践跨学科学习并通过多元活动自我增值,以迎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世代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 浸大的跨领域博雅教育不但提供所需的事实和知识,更培养同学所需的素养,如坚毅、灵活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无论在新世代遇到任何情况,都可以从容面对,茁壮成长。
该排名涵盖了植物科学和农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超过 2,580的植物科学和农学科学家的研究被审核,张教授被列入全球排名第26位,在中国排名第4位。 马博士是杨振宁奖今年三位得奖者之一,亦是首位来自本港大学的物理学家获此殊荣。 视觉艺术院坐拥九龙塘以及一级历史建筑、前身为英国皇家空军俱乐部的启德校园,设立不同的展览厅、艺术工作室及工作坊,推动全方位的艺术教学。 • 推出「香港浸会大学新闻工作者访问学人」计划,让在职新闻工作者于浸大休假进修,促进学院与业界联系。
浸大: 香港浸会大学文艺界
由于面试名额有限,各专业竞争激烈,考获一本线的合资格申请者人数众多,面试分数线会因不同专业的情况往上调,只有少数成绩卓越的考生可获面试安排。 故此,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及所报读专业的报名情况两者同时决定考生是否有面试机会。 体育及康乐管理2010年毕业生张伟贤先生是世界首位华裔极地探险导赏员。 他于2022年荣获美国探索者协会评选为「世界50名最具影响力探险家」,是首位亚洲人获得此殊荣。
浸大: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师资力量
學習模式方面則靈活多變,集堂課、導修、密集研究及小組研習等,以提高教學效率配合學習的需要。 持續教育學院一直不遺餘力為社會大眾設計各類課程,提供全面的進修階梯,讓社會人士能夠更有彈性地安排個人的進修計劃和學習進程。 浸大2025 除了推出短期課程、證書、文憑,學士和深造課程外,學院併為不同的政府部門及私營機構度身訂造培訓課程。 路透社報道,浸會大學的國安課堂設有閉路電視監察,更有身份不明人士在課堂內拍照。 課堂由法律界選委、曾於律政司工作、大律師范凱傑教授講課,他在課堂上播放了長達200頁的投影片,當中警告學生國安法具有震懾力,違者將受到嚴懲。 學生聽課後須回答20條選擇題,例如堵塞鐵路觸犯國安法哪條罪行。
浸大: 香港浸会大学校徽
毗鄰的林護國際會議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於1996年7月正式啟用,中心的設備包括1個多用途會議廳、2間研討室、1間圓桌會議室及用作展覽的門廊。 中心除為大學舉辦的各種本地及國際會議提供場地外,也歡迎外界人士預約使用。 浸大学者获研资局协作研究金拨款 四名浸大研究人员获研究资助局(研资局)的「协作研究金」(CRF)拨款,以支持他们在不同领域的跨学科/跨学院研究项目。 浸大學者獲研資局協作研究金撥款 四名浸大研究人員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的「協作研究金」(CRF)撥款,以支持他們在不同領域的跨學科/跨學院研究項目。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共与全世界60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交换协议,直接入学协议以及暑期项目协议等。 其中包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的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韩国的成均馆大学、庆熙大学等学校。
学生于一年级上学期修读指定的大学必修科、学院必修科及通识必修科等等。 学生将于上学期末选择主修,学院会以学生的意向及学术成绩分配主入修。 每两年举办一次,奖励世界各地杰出的华文长篇小说创作,藉以提升华文长篇小说的水平,历届首奖得主包括香港作家黄碧云、内地作家莫言、贾平凹、王安忆、阎连科、刘庆和中国台湾作家甘耀明。 每年邀请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及海外作家来访,通过不同的活动,与本校师生、本地作家及社会大众交流,分享写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