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城致力成為具領導地位的學與教服務平台,鼓勵教師、學生及家長追求終身學習。 旗下的「家長童學」網站為家長提供可靠的資源及高質素的服務,協助子女成長學習,並達至均衡及全人發展。 以會員優惠價預訂之入住客人必須為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會員或國際青年旅舍聯會會員,如在登記入住時未能出示有效會員證,閣下須即場申請成為會員或支付非會員及會員收費之差價。 美荷樓喺2005年封閉,不過佢被列為歷史建築冇拆到。 擺咗幾年之後,2009年開始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同埋旗下嘅美荷樓生活館,2013年啟用。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政府為應付日益增多的隔離檢疫需求,亦四出物色檢疫中心選址。
- 【深水埗好去處】【攝影好去處】【深水埗美食】 說起深水埗,不少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桂林街的街邊小吃、黃金電腦廣場內的遊戲舖位和鴨寮街的千奇百怪的小玩意。
- 美荷樓前身是安置災民的徙置大廈,是目前香港僅存的H型大廈,位於第一代公共房屋石硤尾徒置區內。
- 愛寶遊愛寶遊 (hy.HongKongFootprint.com) 建站於 2019 年 4 月,是一個集旅遊及生活於一身的休閒網誌。
-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自2013年開始擔當整個活化及管理工作,將美荷樓由一座舊徙置大廈搖身一變,成為新一代活化項目地標,延續美荷樓的生命。
- 展館內收藏了不少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物品,逐一細看,可以對當年的老香港了解更多。
- 教城致力成為具領導地位的學與教服務平台,鼓勵教師、學生及家長追求終身學習。
負責營運美荷樓的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把樓宇最低兩層改造成「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現時開設了充滿懷舊氣息的冰室,亦有售賣老香港物品和玩具的商店。 美荷樓生活館是以公共房屋為主題的博物館,主要介紹50-80年代的香港公共屋邨歷史文化,館內有超過1200件的珍貴的歷史展品。
美何樓: 深水埗
配合政府降低新冠肺炎(COVID-19)傳播風險的指導方針,在規範期間,此住宿不接待來自特定國家的顧客。 入住 29 晚(含)以上,每間私人客房/私人宿舍房/鐘型帳篷/帳篷費用為 HKD 2,000,宿舍床位每位 HKD 500。 入住 1 至 28 晚,每間私人客房/私人宿舍/鐘型帳篷/帳篷費用為 HKD 500,宿舍床位每位 HKD 100。 請注意,如過去 7 天內接受過新冠肺炎(COVID-19)強制檢測,須出示 COVID-19 PCR 陰性檢測證明方可入住此住宿。
- 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建築風格獨特,高空下望,建築像英文字母「H」,是香港第一代公屋的標誌。
- 2010年,美荷樓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更被保留至今,活化成青年旅舍。
- 入住29晚或以上,每個獨立房間或多人宿舍 (包房)之按金為港幣2,000元;多人宿舍 (床位) 之按金則為每位港幣500元。
- 港鐵從港鐵深水埗D2出口,沿桂林街步行約10分鐘至大埔道。
- 建於1954年,深水埗「美荷樓」是香港最早期的公屋,為公共房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著香港社會發展和經濟起飛。
- 香港第一代徙置大廈,主要用作安置1953年石硤尾大火災民,為現時唯一保存下來的第一型徙置大廈,現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若您曾入住在本平台上預訂的住宿,或曾抵達該住宿但未實際入住,都可為住宿留下評語。 而您現在所看到的整體分數,是我們將所有收到的評語分數加總﹐再除以我們所收到的評語總數量而計算出。 此外,顧客也可以在其他重要項目給予分項分數,例如:位置、清潔度、員工、舒適度、設施、性價比與免費 WiFi。 請注意,顧客會分別送出分項分數與整體分數,因此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係。 是網站 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print.com) 的作者及博主。 十分熱愛旅行,攝影,打卡,食好東西及享受大自然。
美何樓: 香港
為了改善居民生活,邨內其他地方已進行重建,而這座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則於2005年關閉,直至2013年才改建成為青年旅舍,並設立了1間生活館。 當前,美荷樓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更加入口述歷史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美何樓2025 美荷樓創建於1954年,是香港僅存的第一代「H型」徙置大廈,亦是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
國共內戰前後,大批中國大陸難民湧港,石硤尾木屋區便是移民其中一個聚居地。 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 港英政府在災場原址興建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及徙置大廈。 舉辦「兩代情」徵文比賽,期望藉著訪問長輩昔日的屋邨歲月或其他居所生活情況,聆聽他們的故事,並寫成文章,描述家人之間的愛或左鄰右里守望相助之情,並重溫當年一代人拼搏奮進的香港精神。 對一眾文青而言,除美荷樓外,深水埗區內還有另一極富歷史文化氣息的必遊景點——饒宗頤文化館。 該處被冠上國學大師饒宗頤之名,大有文化承傳之意,當閣下步入饒宗頤文化館後,自可感受到其濃烈的文化氣息。
美何樓: 評語標準與準則
團體預訂 (獨立房間 / 多人宿舍 (包房/床位)) 必須為 9 個或以上之預訂,且須於入住時出示有效之團體會籍會員證。 從海外或台灣地區來港人士已免除隔離及疫苗接種要求。 香港與內地亦全面通關,包括開放全部口岸及取消出行前核酸檢測要求! 美何樓 搬入初期的50年代,因單位面積狹窄,家家必備閣仔、帆布床,還有衣車,令婦女在家中可以施展手藝、幫補家計。 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不少公屋家庭購置雪櫃、電視機、電飯煲、風扇等,皆可見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環境的改變。
美何樓: 美荷樓 – 懷舊的特色建築。以香港公共房屋為主題的博物館。
美荷樓青年旅舍地下餐廳多年來已轉手多次,從呼吸冰室、四十一冰室等,再到對上的美荷冰室,為配合其舊有歷史,原址向來以香港懷舊為主題。 而美荷樓最近有好消息,新Cafe於上周已開始試業,除了主打港式情懷,今次更大搞輕露營主題,室內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食客完全可以體驗一間餐廳,兩種感覺。 2010年,美荷樓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更被保留至今,活化成青年旅舍。 美何樓 當中有兩層更成為美荷樓生活館,展出不少關於昔日石硤尾徙置區的歷史,和居民的生活點滴。 配合是次展覽,房屋委員會特別安排局部開放樓齡超過50年的的二級歷史建築 — 石硤尾邨美荷樓,讓市民緬懷當年「第一型徙置大廈」的生活環境,瞭解其獨特的建築設計。
美何樓: 香港大廈搜尋
當時,每戶的月租是10元,另外需額外加一元的水費。 美荷樓原來並沒有名字,只是因其外型酷像英文字母「H」字而被稱為H座。 位於石硤尾的美荷樓是石硤尾徙置區內唯一被保留的徙置大廈。
美何樓: 好去處
美荷樓位於石峽尾村,但如果大家想前往的話,從地鐵深水埗D2出口過去會比較方便,只要一路直走十分鐘內便會到。 若果由地鐵石峽尾出發的話,走的路只是多一點點,也是能夠到達的(也可以順道參觀賽馬會藝術中心 JCCAC)。 美荷樓其實係全港碩果僅存的H型徒置大廈,呢座徙置大廈既歷史就要由1953年既石峽尾大火年講起。 1953年的聖誔節,本來係普天同慶的大日子,但是石硤尾寮屋區一帶發生左一場大火災,大火就將整個的徙置區吞沒,當時近5萬名的居民無家可歸,所以政府陸後迅速係石峽尾起左呢類型的徒置大廈。
美何樓: 住宿特色
公眾可參觀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徙置區,感受一屋兩伙的生活,完整地體驗當年的公屋人文價值,從而更全面地認識香港歷史和文化的變遷。 而一樓展廳則聚焦於居住環境,以街坊的口述歷史還原美荷樓初期的單位,展示徙置大廈的擠迫環境,如一屋兩戶、五人單位中的「閣仔」等。 主題展區包括:美荷樓的設計、走廊廚房、公厕及公共浴室。 新加人展區有利用大廈天台開辦的小學、家庭「手作」工業等,並簡介不同年代香港具代表性的公共房屋設計,及美荷樓舊居民網絡。
美何樓: 評語
協會由行政委員會管理,成員分別來自不同界別人士。 已成立了美荷樓旅舍工作委員會監督計劃,成員包括行政委員會管理成員及保育專家。 於後天井位置增設露天休憩空間,為入住旅客及當區居民提供欣賞文娛演出及其他功能的場地,而不影響建築物獨特的H形布局。 沉浸式互動數碼展品 全面提升參覾體驗作為展現時代變化的展覽,固然世要回應時代發展。 以天台學校為例,參觀者可透過影視體感遊戲,模擬學生在螢幕前跟隨老師做早操。
美何樓: 香港旺角帝盛酒店 ( Dorsett Mongkok Hotel )
尤其喜歡遊歷世界不同的地方及發掘新奇新鮮的旅遊祕景。 每天到了中午十二時,在香港銅鑼灣的「銅鑼灣避風塘」的旁邊,都可以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炮聲,那就是鳴放禮炮的聲音。 據說這個鳴放禮炮的傳統已有過百年的歷史,現在就由 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print.com) 為大家介紹一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 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若居民想用水電,則要到位於兩翼中央部份的廁所及淋浴間,或者是公共水龍頭。
美何樓: 分享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不過,並無民間團體願意營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等亦都拒絕接手,致使美荷樓自2005年關閉後了無寸進。 美何樓 而房屋署亦不願意投資翻修,以鐵絲網將大廈包圍,而大廈狀況亦日差,外牆油漆脫落、設施嚴重損壞,走廊出現多條長達數米的裂痕、地下糞渠爆裂,而且空置單位雜物堆積發臭,情況不堪而想。 由第一代「H型」徙置大廈活化而成,提供129個由原公屋單位改建的房間,設有懷舊主題房、懷舊冰室及士多,讓你親身體驗本地文化。 旅舍內的特色博物館「美荷樓生活館」,透過模擬單位、3D攝影區,帶你穿越時光隧道,認識香港公屋歷史,及50-70年代石硤尾區的生活故事。 建於1954年,深水埗「美荷樓」是香港最早期的公屋,為公共房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著香港社會發展和經濟起飛。 石硤尾邨多年前開始陸續清拆重建,只留下美荷樓,在香港政府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將這座碩果僅存的H型徙置大廈活化為青年旅舍,於2013年年底完成。
美何樓: 獲選項目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美荷樓旅舍
那些年制水的日子裏,居民要每日排隊接水、排隊去廁所,那種生活好似一種把左鄰右里變成一個共同生活在美荷樓的大家庭。 而為保持房間的通風和採光,家家日夜無需閉戶,每戶都在門口煮飯,彼此都可聞到鄰家的飯香。 家家互助互愛,或幫忙照看小孩,或彼此借用柴米油鹽,生活瑣事中體現出濃濃的人情味。
美荷樓青年旅舍於2015年更獲UNESCO 美何樓2025 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之榮譽獎。 美荷樓是一座有獨特歷史的建築,保存着數百萬香港市民珍貴的集體回憶。 透過活化計劃,延續美荷樓的生命,推動文化交流,繼續貢獻香港社會。
尊重他人隱私 Booking.com 會致力維護 Email、電話號碼、網站地址、社交平台帳號及其他個人資料的保密。 我們有真人與自動化的系統來專門偵測是否有假評語在本平台發送。 若發現該情況便會刪除評語,若有需要,也會針對該負責的人採取行動。 美何樓 如果也想到美荷樓逛逛,建議可乘搭地鐵到深水埗地鐵站,並在地鐵站的D2出口離開。 港鐵從港鐵深水埗D2出口,沿桂林街步行約10分鐘至大埔道。
入住多人床位房間之旅客須注意閣下攜帶之行李尺寸及數量限制並嚴格遵守各旅舍的管理規則,詳情請直接聯絡旅舍職員查詢。 年滿17歲且持有父母或監護人同意書的客人,在表明不須本旅舍照顧及負責其行為的情況下,將可單獨入住多人宿舍 (床位)。 任何17歲或以下之客人必須由一位年滿18歲之監護人陪同下入住,且必須入住獨立房間 / 美何樓 多人宿舍 (包房)。
嘉頓山是香港人的後山,走上嘉頓山,可以靜觀腳下密密麻麻如火柴盒的舊式樓宇,在嘉頓山上欣賞香港的日與夜,有一種治癒避世的感覺。 美何樓2025 由白天、日落,至萬家燈火,在深水埗嘉頓山上拍攝出來的香港,是平民百姓的香港。 沿著深水埗美荷樓後面的晨運徑走,踏上400級樓梯,就可以登上嘉頓山。 黃昏時間上山,避開烈日之餘,又可以拍到日落及夜景。 美何樓 V’air是一個香港青年人發起、提倡低碳本地遊的組織。 我們以「低碳本地遊」為切入點,利用網絡媒體與線下行動,去推動大眾關注氣候變遷與本地環境問題。
除了活化這座二級歷史建築物成青年旅舍外,其內亦設有「美荷樓生活館」,展現當年石硤尾徙置區的風貌,以及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居民的屋邨生活。 此外,協會特別成立「美荷樓舊居民網絡」,透過凝聚昔日街坊,進行口述歷史訪問,紀錄屋邨生活面貌,重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美何樓2025 美荷樓是香港現今唯一碩果僅存的「H型」徒置大廈,建築源於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的一場無情大火,令五萬多名災民頓失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