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市民都對薪金、工資、就業收入及住戶入息這一類數據感興趣,想知道自己的「搵錢能力」? 另外,最新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與之前一次的統計數字、以及與去年同期(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比較,皆維持不變。 而35至44歲人士的收入中位數為24,300元,是所有年齡組別收入最高。
- 根據最新2021年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公布最新個人入息及家庭入息數字,現時全港個人入息中位數為18,000元,意味你月入18,000元,收入已經比全港一半人還要好。
- 經過一眾網民精心計算,若一個打工仔沒有其他收入,每月收取月入中位數25,000元人工,扣除租金、生活費等,其實可以儲的錢並不多,更不要說投資。
- 這服務是由非政府機構以「自負盈虧」及「收費模式」營辦,為就讀小學的香港居民提供支援性質的服務。
- 根據統計處出版《2022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數字》最新報告當中顯示的所有住戶月入中位數,中西區住戶月入高達$42,300,連續三年成為全港「富人區」;收入最低的地區則是月入中位數$22,100的觀塘區,僅有中西區住戶月入的約一半。
縱觀全部收入類別,最多人的收入位於20,000至24,999元之間,佔45.32萬人(13.9%);其次為14,000至15,999元,有30.98萬人,佔比為9.5%。 月入中位數 經營「譚仔雲南米線」及「譚仔三哥米線」品牌的譚仔國際日前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公司亦公佈了整個成本結構,當中員工成本為4億元,佔總收入的28%。
月入中位數: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行業比較
薪酬趨勢|政府統計處近日公布2022年第二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數據顯示,全港最多人月入介乎2萬至2.4萬元;此外,報告亦發現,若以年齡層劃分,35至44歲的人收入最多,失業率亦較低。 雖然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低,工作時數卻是最長的行業,數據顯示,該行業男性每周工作時數長達50小時,女性則為45小時,男女合計為48小時。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以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最高薪,當中男的收入中位數為26,000元,女則為20,400元。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以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最高薪。 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28,000元,女士之收入則為20,500元。 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之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最低,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女則為13,000元。
電力及燃氣供應、污水處理、廢棄物管理及污染防治活動每月工資中位數排第三,有28,300元,升幅達1.1%。 最低為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工資中位數13,000,與上年同期比較亦沒有增長。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職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以「經理」職級為最高薪,男女合計達48,000元。 以指統計前7天內所有工作的工作時數計算,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各行業的就業人士工作時數中位數為40小時。
月入中位數: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根據統計處出版《2022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數字》最新報告當中顯示的所有住戶月入中位數,中西區住戶月入高達$42,300,連續三年成為全港「富人區」;收入最低的地區則是月入中位數$22,100的觀塘區,僅有中西區住戶月入的約一半。 政府統計處今日公布2021年5月至6月本港僱員的每月入息中位數及工時調查結果,去年工資中位數為18,700元,比2020年同期的18,400元高1.6%,反映僱員每月工資兩年間都有增長。 據統計處最新數字,香港2022年9月至11月就業人士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9,000元。 最新數字相較前一個「3月度」、即2022年8月至10月期間的18,900元,上升100元;相較2021年同期,則上升了1,000元。 報告顯示,2022年第3季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8,900元。
再以性別劃分,35至44歲及45至54歲兩個年齡層的男性,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皆達到25,000元。 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顯示,全港最多人月入在2萬至2.5萬元以下範圍,總共有48萬人。 另外,這份報告更顯示了各年齡組別收入情況、最多人月入範圍等等數據。 非技術工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在眾多行業中最低,當中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3,700元,女性則只有11,200元,但數字仍較上一季回升近1,000元。 政府統計處公布最新數字,於2020年5月至6月本港僱員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為$18,400,較2019年5月至6月的$18,200高1.5%。 大部分年齡層的月入中位數均有升幅,當中最多的為45歲至54歲的組別,按年升2.2%;惟15歲至24歲組別錄得跌幅,按年跌0.3%,中位數為1.36萬元。
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香港收入中位數|專業人員為最高薪
撇除22.7%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後,只有3.0%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少於8,000元。 報告中更提到,在不計算外籍傭工下,全港有超過11萬人的月入超過10萬元;同時,有超過38萬人月薪少過10,000元。 若以家庭為單位計算,家庭總收入為30,000元,即意味家庭月入高於全港約一半家庭。 假設家庭總收入達50,000元,即排名全港最高收入的25%,比全港四分三家庭收入還要高。
- 各個職業組別當中,月入最高的為教育及公共行政(不包括政府)組別,月入中位數為3萬元,按年升2.7%。
- 35歲至44歲的僱員每小時工資中位數最高,達85.3元,其次為25歲至34歲的僱員,有78.9元。
- 2022年9月至11月期間,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9,000元,較上一次數據(8月至10月)稍升100元。
- 根據政府統計處4月24日發表的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即2023年1月至3月的臨時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的3.3%,下跌至2023年1月至3月的3.1%。
- 此外,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則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低,當中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女性為13,000元。
- 而月入中位數為1.8萬元,與第二季相同,不過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7萬,當中近一成人月入少於5,000元,而男性平均月入多於女性4,400元。
若按各大行業劃分,撇除外傭入息之後,「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是收入中位數最高的行業,達到23,500元,超越了一般被認為最「好賺」的「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至於薪酬最低的為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月入中位數為14,500元。 政府統計處公佈最新就業收入中位數統計調查,發現全港打工仔的入息中位數為二萬元。 新論壇及新青年論壇以統計處1996年至2016年的數據,比較由1967年至1996年出生共6代(5年為1代)不同年代大學生收入及上流差距。 月入中位數 研究發現,扣除通脹後,過去20年整體勞工月入中位數上升28%,但擁有大學學歷者的收入中位數卻不升反跌,較20年前下跌了5.5%,收入最高10%的大學學歷人士,其入息跌幅更高達13.6%。
月入中位數: 家庭入息中位數|公屋、私樓、居屋住户一覽(不包括外傭)
35歲至44歲的僱員每小時工資中位數最高,達85.3元,其次為25歲至34歲的僱員,有78.9元。 不過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雜項活動、餐飲服務、零售等行業其時薪中位數仍低於整體,分別是47.1元、52.4元、53元、及53.7元。 此外,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則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低,當中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女性為13,000元。 上季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少的組別為60歲或以上人士,而最新一季數字顯示,收入最少的組別為15歲至24歲組別,男女合計為13,000元。
月入中位數: 美元
而月入中位數為1.8萬元,與第二季相同,不過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7萬,當中近一成人月入少於5,000元,而男性平均月入多於女性4,400元。 月入中位數 月入最低的行業為非技術工人,僅有11,000元;而最高人工則為專業人士,平均月入45,000元。 報告亦顯示,港人的工時中位數為每周45小時,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則為44小時,較第二季上升4小時。
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2022年第三季按教育程度及性別劃分的失業人數
男性僱員的每小時工資中位數為84.4元,而女性僱員則為66.9元。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即2022年10月至12月的臨時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2年9月至11月的3.7%,下跌至2022年10月至12月的3.5%。 就業不足率亦由2022年9月至11月的1.6%,下跌至2022年10月至12月的1.5%。 每月收入介乎15,000至19,999元的家庭共有23.41萬戶,佔整體比例8.7%,最多家庭的收入在這個區間;另外,收入在20,000至24,999元以及60,000至79,999元之間的家庭數量亦分別佔整體7.9%,為第二多的家庭收入區間。 所謂中產階級,根據經合組織(OECD)定義,即收入水平佔於全國中位數的75%至200%之間者。
月入中位數: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另外,今年第30周(7月30日至8月2日)錄得14宗經化驗確診流感,並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成人個案,當中有12宗病人已死亡,當中2宗為甲型(H1)、10宗為甲型(H3)流感,亦有兩宗有待分析的甲型流感,整體感染個案較上一周的16宗(包括8宗死亡個案)少。 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形容,80後是最困難一代,因他們畢業後經歷沙士和金融海嘯兩次經濟下滑,他有不少80後學生,畢業時起薪點僅7,000至8,000元;相反,近年經濟穩定,加上最低工資的漣漪效應,令90後起薪點有所改善。 大學學歷已不再是上流的保證,有研究發現,經通脹調整後,本港大學畢業生的收入中位數,20年來下跌了5.5%、而精英大學生收入中位數跌幅更大、達13.6%。 80、90年代大學學額較少,大學畢業生平均薪金自然較一般打工仔高;但近年大學學位供應增加,「大學生」已不及父母輩的時候矜貴,想有更好的議價格能力就要時刻裝備好自己。
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15歲至24歲年輕打工仔月入中位數最低
經過一眾網民精心計算,若一個打工仔沒有其他收入,每月收取月入中位數25,000元人工,扣除租金、生活費等,其實可以儲的錢並不多,更不要說投資。 月入中位數2025 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去年11月初警告,11月底政府第一輪保護就業政策結束後的9個星期內,會增加100萬人失業,很多經理級和專業工作消失,中產階級受創甚深。 月入中位數 截至2019年,全港約有385萬名打工仔,該年的月入中位數為17,100元。 經計算,超過197萬打工仔月入不多於17,999元(統計處並無劃分17,000元或以下的人數)。
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最新入息中位數1.9萬元|3個行業收入見升幅|近20%人月入不足1萬元
同期的就業不足人數亦由47,900人下跌至46,000人,減少約1,200人。 《规定》明确了单位应当履行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从健全制度措施和操作规程、消防设备设施维护管理、防火检查、“两个通道”、经营新业态和电动自行车管理等方面建立单位日常管理制度。 月入中位數 《规定》“清单式”制定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合规手册”,改革优化消防监管方式,提升单位自主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社会火灾防控基础。 歡迎追蹤我們在 月入中位數2025 月入中位數2025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主要社交媒體平台上的帳號,以獲取最新文章、和影片。 社會福利署(社署)透過為營辦課餘託管服務的部分機構提供額外的收費減免名額,以推行加強課餘託管服務,於平日晚上、星期六、日及學校假期提供延長服務時間。 服務內容包括功課輔導、家長教育、社交及發展活動、小組活動,社區服務或參觀。
月入中位數: 入息中位數|公共行政薪金超越保險金融行業
本市住宅区火灾占火灾总量近四成,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住宅小区共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管理者,承担着向居民普及消防常识、维护管理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的重要职责。 《规定》对物业服务企业日常消防工作职责和应急处置职责做了规定,没有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住宅区,由业主大会、业委会或物管会履行相关职责。 新論壇副召集人鄧咏駿指出,大學畢業人數大增,相應高技能崗位增長卻慢,學歷和職位錯配惡化,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從事文書、支援人員等低技能職位,導致收入不及昔日。 StockViva秒投 作為香港一家初創金融科技公司,基於技術及數據驅動達致快速增長,在短時間內突破50 萬活躍用戶,吸引來自香港、內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用戶加入。
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逾11萬人月入多過10萬元|38萬人搵唔夠1萬元|各年齡層收入比較
不同行業的工作時數大致上一致,其中「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為工時最高的行業,男性工時中位數達到50小時,整體工時亦達48小時。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職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以經理職級最高薪,男女合計達48,000元。 以就業人士年齡及性別劃分 (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今年第三季35歲至44歲組別中的每月就業月入中位數最高,男女合計為24,300元。
不過,生活質素如何也看個人的銀行戶口的金額,各位打工仔若不想老來為錢而愁,就應盡早為個人的理財作好準備。 且以極具代表性的東西方大都會: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為例,計一計在這4大名都力爭上游的打工仔,到底要賺到多少才能晉身中產階級。 就居所租住權而言,52.6%的家庭住戶為自置居所住戶(即擁有所住屋宇單位業權的家庭住戶),而43.8%為全租戶。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評論最新失業數字時表示,勞工市場繼續改善,隨着本地經濟活動及訪港旅遊業繼續恢復,預期勞工市場應會進一步改善;本月開始發放的新一輪消費券亦將有幫助。
按每月就業收入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數顯示,約有69.11萬人的每月就業收入在9,999元或以下,佔比約為19%。 數字較2022年8月至10月的約70.91萬人相比,回落近1.8萬人。 政府統計處發布了2020年版的《香港統計年刊》,收集香港各類型統計數據,助市民全面了解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
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8,500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00元。 月入中位數2025 若與去年同期(2021年第三季)比較,各行業合計入息整體有所上升,人均收入中位數也由去年第二季的18,000元上升至最新18,800元。 9大行業的月入中位數變幅不大,當中沒有行業的月入水平下跌,全數錄持平或上升。 所有行業當中,仍以金融及保險為月入中位數最高的行業,達35,500元,數字較上一次統計增加500元,當中男性及女性的收入中位數分別為45,000及30,000元,相差15,000元。 據統計處最新數字,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香港就業人士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20,000元,與上一個統計期間(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維持不變;不過,以性別劃分的收入水平皆見增長。
月入中位數: 行業收入中位數
按政府統計處公布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數據顯示,香港2021年第3季就業人士中,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男性月入中位數為20,000元,女性則為17,200元,男女合計後中位數為20,000元,較2021年第2季增加了400元。 月入中位數2025 據統計處最新發佈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8,800元。 若按各大行業劃分,「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是收入中位數最高的行業,達到23,000元;至於薪酬最低的為「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月入中位數為15,000元。 根據最新2021年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公布最新個人入息及家庭入息數字,現時全港個人入息中位數為18,000元,意味你月入18,000元,收入已經比全港一半人還要好。 最新數據更顯示,與2015年相比,2021年年薪過百萬的「打工皇帝」人數亦有所增加,以下即刻睇自己人工及家庭入息於全港排名。
若以家庭為單位計算,去年全港有101.19萬戶家庭的每月收入不過中位數,當中有9.68萬戶的月入更不到1萬元。 以上數據顯示,香港打工仔月入逾10萬元的人數為10.5萬人,較2018年多約1萬人。 最多打工仔月入約2萬至2萬5千元,一共有46.8萬人,較去年同期升約1.5萬人。 非技術工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在眾多行業中最低,當中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3,700元,女性則只有11,200元。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本港2021年第3季就業人士(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20,000元(男女合計),比2021年第2季的19,600元上升了400元。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為最高薪職業,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的數字為23,000元。 工作時數方面,主要行業合計共45小時(男女合計),當中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工時最長,每周工時為48小時。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指出,香港2021年第2季就業人士(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9,600萬元。 按就業人士年齡及性別分類,35歲至44歲組別中的每月就業月入中位數最高,男女合計為24,000元,其中男為25,000元,女則為20,500元。 以這個月入中位數計算,若一個香港打工仔,每個月收取25,000元的收入,到底一眾香港打工仔眼中,又係一個點樣嘅生活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