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環評報告就提到,地面工程可能直接影響部分生境,當局已盡可能避免對已知的具保育價值地點作直接影響。 不過,在獅子山郊野公園內約 0.16 公頃的林地,將受到永久性影響,另外約0.09公頃的林地則會暫時受影響。 報告建議在項目工地附近,根據最終林地補償計劃,提供至少0.25公頃補償性林地,作為緩解和優化措施。 至於暫時受影響的工地,會根據最終復原計劃以種植林地混合植物予以復原。 於龍翔道、義本道以及窩打老道沿線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來往港九新界多處地方。 項目是由九龍倉集團發展的分層屋苑新盤,位於九龍塘龍翔道與獅子山隧道公路交界,於2020年8月獲批建築圖則。
- 因此,香港政府於1997年於隧道裝設全香港隧道中獨有的水簾系統。
- 至於環評報告就提到,地面工程可能直接影響部分生境,當局已盡可能避免對已知的具保育價值地點作直接影響。
- 每條管道各有11道水簾,每個相隔約100米,可阻止濃煙及火勢蔓延,並有降温的效果,方便人們逃生。
- 每條管道各有11道水簾,每個相隔約100米,可阻止濃煙及火勢蔓延,並有降溫的效果,方便逃生。
- 因此,我們會按照環評報告的建議,保留兩條隧道出入口上的字體,並置於改善後的獅子山隧道出入口的相若位置。
- 由於往新界方向管道行車線改為雙向行車,事件亦影響九龍往新界的車輛。
2018年6月19日下午4時許,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有掛上交通指示牌俗稱「龍門架」的支架倒塌,未知是否有人受傷。 據悉,事發時一輛運載挖泥機的工程車行經,挖泥機疑撞到龍門架肇禍。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認為,獅隧擠塞問題持續多年,他支持相關做法,期望早日完成工程。 他又認為,在規劃上應該要更全面計劃,以免將交通樽頸轉移到其他地點,影響效益,建議同時應研究周邊發展,以評估流量變化。
獅子山隧道: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在獅子山隧道重開前,第二獅子山隧道交通督導員繼續管制並維持實施單管道雙程行車,並將車速限制降至50km/h。 獅子山隧道快線在3月12日早上6時重開,並實施「潮水式行車」:上班繁忙時間,2條行車線往九龍、1條行車線往沙田;下班繁忙時間,1條行車線往九龍、2條行車線(第二獅子山隧道整條管道)往沙田。 獅子山隧道慢線則於3月19日早上6時重開,隨着獅子山隧道的全面重開,兩條管道均全面恢復正常行車。 獅子山隧道作為首條連接九龍和沙田區的行車隧道,縮窄了香港和新界之間的距離,在推動整體經濟發展上發揮重要角色。
- 政府擬擴建獅子山隧道,由現時的雙線行車增至三線,以紓緩長年累月的塞車情況。
- 後嚟再響隧道旁邊鑿第二條兩線行車隧道(即係而家北行管道,個名叫第二獅子山隧道),1978年通車,令隧道成為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
- 在獅子山隧道重開前,第二獅子山隧道交通督導員繼續管制並維持實施單管道雙程行車,並將車速限制降至50km/h。
- 警方在上水金錢村一間村屋搗破一個大麻種植場,檢獲859棵、重70公斤大麻植物,市值約1200萬元,一名49歲男子被捕。
惟他認為,工程歷時12年太耐,因以鑽挖方式施工,鑽挖堅硬的花崗岩,需時耐且成本很高。 他建議讓承建商選擇用包括爆破在內的其他施工方式,減少工程所需時間,達致成本效益。 比起 Autotoll 更方便的是,收費系統對「車輛貼」的偵測範圍更大,讓車輛毋須要經過特定行車線才能夠被偵測到,減少了車輛不斷 Cut 線所引致的塞車。
獅子山隧道: 香港第一條行車隧道 — 獅子山隧道
由首程上述路線上車後2.5小時內轉乘次程上述路線,次程可獲HK$2.80(普通巴士)/HK$3.70(空調巴士)的折扣優惠,若次程路線車費低於HK$2.80(普通巴士)/HK$3.70(空調巴士),則免費轉車。 獅子山隧道左右兩旁的防火板及天花板會翻新,但兩條管道出入口的”LION ROCK TUNNEL”及”獅子山隧道”的文字將予保留。 此外,隧道公路適當地方將裝設噪音緩解設施,沿線屋苑部分單位的噪音水平可因此減低十分貝或以上,提升居民生活質素。
保育方面,政府在推展工程的同時,亦盡量保存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 因此,我們會按照環評報告的建議,保留兩條隧道出入口上的字體,並置於改善後的獅子山隧道出入口的相若位置。 此外,位於現有隧道行政大樓內的兩塊隧道啟用紀念碑亦會保留,放在適當位置展示。
獅子山隧道: 車輛貼收費Q&A+申請詳情|快易通停用+不停車繳費系統攻略
我們亦需要遷移及重置行政大樓、通風大樓及隧道現有設施,包括機電系統、消防系統及隧道監測系統等。 由於隧道管內設置數條供應食水至九龍和港島廣大地區的主幹食水管,因此,在考慮隧道建造方法時,我們除了需要顧及隧道結構及行車安全,亦要確保食水管不受影響。 啟用逾40年的獅子山隧道,結構已呈老化,亦未能應付繁忙時段的交通流量。 隧道歷史悠久加上使用量極高,難免出現耗損,惟路政署的同事一般只能利用深宵幾小時封閉其中一條隧道管道作例行檢查及局部維修,以盡量減低對道路使用者的影響。
獅子山隧道: 香港回歸儀式當中,中國升旗手朱濤响…
運輸署宣佈因緊急維修,獅子山隧道往九龍方向的管道慢線封閉,駕駛人士只可使用餘下行車線行車。 現時在獅子山隧道(往九龍方向)的車龍龍尾已到沙田路近威爾斯親王醫院。 (二)就交通噪音方面,路政署已按《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環評條例)(第499章)及環評研究概要(研究概要)的要求就工程項目進行環評,有關環評報告已提交予環保署審批。 環評報告審視了工程項目的細節並因應附近環境的特徵,評估項目對評估範圍內的敏感受體(例如附近屋苑)在噪音等方面的潛在影響。 路政署已按環評結果制訂了適當的緩解措施,包括在獅子山隧道公路部分路段建議設置隔音屏障/隔音罩以改善噪音水平,並確保工程項目符合環評條例的要求。
獅子山隧道: 沙田獅子山隧道公路寶馬遭泥頭車撞尾 女司機輕傷送院
(四)除獅子山隧道外,本港其他行車隧道的兩條行車管道之間均設有緊急逃生通道,在發生緊急事故時,讓隧道使用者可從發生事故的行車管道經緊急通道前往另一行車管道,離開隧道。 獅子山隧道的兩條行車隧道在不同時期建造,由於在建造第二條管道時第一條管道已通車,因此未有興建行人逃生通道連接兩條行車管道。 除了上述措施,根據《工廠及工業經營(密閉空間)規例》,在行車隧道內的地下管道內進行維修及保養工作,均被界定為在密閉空間工作,因此亦須受上述規例嚴格規管。 此外,工人進入隧道地下設施管道進行維修及保養工作,亦必須按照運輸署及隧道營辦商制定的安全指引及遵守有關安全法例,以確保工人工作時的安全。
獅子山隧道: 獅子山隧道其他路線
除了沙田路至大埔公路 - 大圍段之間路段外,其餘獅子山隧道公路納入1號幹線範圍,是連接九龍、大圍及沙田的主要幹道。 當時,隧道營辦商曾開啟水簾裝置以防止火勢於行車管道內蔓延。 在此三年間所進行的消防演習,隧道營辦商每次均有開啟並檢測水簾裝置,有關水簾裝置在所有測試中均正常運作。 獅子山隧道 1988年11月開始實行的潮水式行車計劃,將獅隧四條行車線的其中三條,開放給南行車輛使用,而另一條行車線供反方向車輛使用,逢星期一至五上午6時至7時30分生效,旨在減低早上繁忙時間南行車輛的擠塞情況。 運輸署早前宣布「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押後至5月實施,署長羅淑佩18日出席電視節目表示,原定於今年第一季實行「易通行」的城門隧道和獅子山隧道,將會順延實施日期。
獅子山隧道: 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時叫苦連天
在復修期間獅子山隧道的交通較平日略為擠塞,但大致維持正常。 林世雄稱,獅隧改善工程比興建一條新隧道更複雜,所需時間亦較長。 政府亦需要遷移及重置行政大樓、通風大樓及隧道現有設施,包括機電系統、消防系統及隧道監測系統等。 1967年11月14日,獅子山隧道往九龍方向南行線通車,由港督戴麟趾主持剪彩儀式。 結果這條南行往九龍方向的獅子山隧道比原定計劃順延了一年,在1967年11月14日通車,連接了九龍和沙田的道路,方便市區和新界東居民的交通往來。 【星島日報報道】連接九龍和新界的獅子山隧道由於未能應付繁忙時段的交通流量,港府推出一系列改善工程,包括在兩條現有隧道管道之間,建造一條長約1.4公里的3線行車隧道,並擴闊現時往九龍方向管道至3線行車道。
獅子山隧道: 香港最早通車行車隧道—獅子山隧道
政府計劃在 2022 年起,分階段推行不停車繳費服務,相關草案預計在今年 3 月向立法提交,並展開開公眾諮詢。 運輸署亦開設「不停車繳費服務」網頁,讓市民對計劃有更多認識。 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副處長張家亮表示,獅隧經常需要維修保養,為不影響通車,很多時要在深夜、短時間工作。 獅隧每日有9萬架次車輛出入,市民反映經常擠塞,而現有兩條行車線,若發生交通意外或壞車,會嚴重影響交通運作。 林世雄表示,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比興建一條新隧道更複雜,所需時間亦會較長。
獅子山隧道: 獅子山隧道擬擴闊至三行車線 路政署:安全問題決定以鑽挖方法掘新隧道
政府計劃2025年動工擴建獅隧,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稱,隧道歷史悠久加上使用量極高,難免出現耗損,盼透過工程解決隧道結構日漸老化的問題及提升隧道設計,同時擴大隧道交通容量,將南北行各由目前的雙線變成三線行車。 由於往新界方向管道行車線改為雙向行車,事件亦影響九龍往新界的車輛。 獅子山隧道疑爆水管,慢線封閉大排長龍,出九龍返工的沙田居民叫苦連天。 今日(20日)清晨6時24分,有駕駛者發現獅子山隧道出九龍方向,有個渠蓋在路面。 羅淑佩表示,有信心在5月如期推行「易通行」,但現時不是強制執行措施,如部分車主仍需觀望,或不需使用青沙管制區,毋須80萬輛車都獲得車輛貼才實行「易通行」。 她又指,本希望城門和獅子山隧道在第一季內落實計劃,但現時兩條隧道都需順延日期,其他隧道則按計畫進行土木工程。
獅子山隧道: 隧道「不停車繳費服務」2022 年推出駕易通 Autotoll 將成為歷史 ?
林世雄提到,當局已接獲北行隧道未來用途的建議,強調有關用途需考慮配套設施的限制、相關消防要求等,當局將會在改善工程的首階段設計下探討有關可行性,並與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 獅子山隧道(Lion Rock Tunnel,簡稱「獅隧」)連接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塘及新界沙田區顯田,全長約1.43公里,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隧道,亦是第一條連接九龍西和新界東的行車隧道,屬獅子山隧道公路的一部分。 2012年3月8日凌晨3時半,獅子山隧道(南行管道,往九龍方向)內路面下的水務署管道發生火警,消防處出動10條化學泡沫喉、10隊煙帽隊及140人撲救。 獅子山隧道 在現場工作的35名水務署外判承辦商工作人員,順利逃生,惟全身熏黑。 隧道內濃煙密佈,在隧道交通控制中心抽風系統及消防的鼓風機啟動下,大量濃煙從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冒出。 濃煙擴散至第二獅子山隧道(即北行管道,往沙田方向),兩條隧道全線封閉約2小時。
獅子山隧道: 已經有AutoToll,還要申請「車輛貼」嗎?
假如自動繳費不成功,或車輛沒有貼上「車輛貼」而駛過收費路段,車主須於 14個工作日的寬限期內補交。 倘若沒有在期內補繳費用,車主會收到運輸署或隧道管理公司的通知,必須補交原本費用和附加費。 假如車主的電子聯絡方式有所改變,請於72小時內以書面形式遞交已填妥的運輸署 TD559 表格,或者透過香港政府一站通的網上服務通知運輸署。
獅子山隧道: 道路平面圖
沙田獅子山隧道公路往九龍方向近紅梅谷路,今日(16日)上午7時41分,一部寶馬私家車遭一輛泥頭車從後猛撞車尾,寶馬女司機報稱頸痛,由救護車送沙田威爾斯醫院治理。 受事故影響獅子山隧道公路往九龍方向部分行車線封閉,交通擠塞。 獅子山隧道 至於北行管道,其實係喺南行管道建成之後接近10年先開始通車,當時仲興建埋一條中華煤氣管道向沙田供應煤氣,隧道亦都係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 獅子山隧道2025 時至今日,獅子山隧道行車流量早已飽和,路政署亦計劃為啟用超過40年嘅獅子山隧道進行改善工程。 進行維修及保養工作的人員每次進入隧道行車管道前,亦須向隧道營辦商提供聯絡電話,以便發生緊急事故時,隧道職員可聯絡有關的工作人員。 往九龍方向(即南行)行車管道下的地下設施管道,安放了兩條直徑1.2米及一條直徑1.4米的水管;往沙田方向(即北行)行車管道下的地下設施管道亦鋪設了兩條直徑1.5米的水管。
而隧道的開鑿工程,在當時是全亞洲最龐大的工程之一,亦是當時香港最長的隧道,建築期間有超過50名工人死於隧道內。 )是香港港鐵東鐵綫的一條隧道,位於九龍塘站至大圍站之間,貫穿筆架山。 現在使用的雙線隧道於1978年動工,並於1981年4月26日啟用(原訂1980年中完工),由日本青木建設負責興建。
工程同時擴闊連接路,將位於九龍的獅子山隧道公路擴闊為三線雙程道路。 而隧道收費廣場與豐盛苑之間的一段獅子山隧道公路,以及博康邨附近一段沙田路將擴闊為三線雙程行車道。 獅子山隧道 其他工程包括改建收費廣場,加設電子收費系統、重置受道路擴闊工程影響的行人天橋和裝設隔音屏障等。
獅子山隧道: 獅子山隧道疑爆水管 慢線封閉大排長龍 沙田居民叫苦連天
改善後的獅子山隧道可加強九龍和新界的連接,推動經濟發展,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 根據署方提交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工程會在兩條現有隧道中間,新建一條全長1.4公里往沙田方向的三線行車管道,取代現時的北行管道。 至於往九龍方向,會透過工程擴闊至三線行車,餘下的一條管道將來會留為緊急用途。
時間表方面,政府計劃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聘請顧問進行首階段設計及工地勘測,以爭取於2025年動工,並於動工後4年啟用新隧道管道,及於啟用新管道4年後開放隧道至南北行各3線行車。 前往九龍一帶的市民請考慮使用其他公共交通服務,例如港鐵服務。 運輸署早前宣布「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押後至5月實施,署長羅淑佩今日(18日)出席電視節目表示,原定於今年第一季實行「易通行」的城門隧道和獅子山隧道,將會順延實施日期。 獅子山隧道 (一)政府已於今年十月十四日就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刊憲,並計劃於明年就項目展開詳細設計。 視乎刊憲期間收到的公眾意見及詳細設計的進度,我們希望可以於二○二五年展開工程。
每條管道各有11道水簾,每個相隔約100米,可阻止濃煙及火勢蔓延,並有降温的效果,方便人們逃生。 擬建工程計劃旨在修復現有的獅子山隧道,以延長其使用期;及藉此機會在可行的情況下增加隧道及其連接路的容車量,以紓緩繁忙時段的交通擠塞情況。 在獅隧通車前,大埔道(現稱大埔公路-琵琶山段及沙田嶺段)是來往新界東與九龍市區最直接的行車途徑。 隨著沙田及新界東各新市鎮發展,更令獅隧重要性不斷提升,自八十年代起,繁忙時間就經常出現擠塞。
獅子山隧道: 增建第二獅子山隧道 改善新市鎮帶來塞車問題
為了讓駕駛人士可以輕鬆繳交隧道費,運輸署計劃推出「不停車繳費服務」,向全港車輛發放 獅子山隧道 RFID(無線射頻識別)繳費貼,以手機應用遙距繳付隧道費,計劃預計會覆蓋全港所有政府收費隧道及青沙管制區。 政府擬擴建獅子山隧道,由現時的雙線行車增至三線,以紓緩長年累月的塞車情況。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28日)在網誌撰文指,擬在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聘請顧問進行首階段設計及工地勘測,屆時亦可一同探討往沙田方向管道的未來用途。 獅子山隧道 他續指,會爭取擴建工程能如期在2025年動工,預料新隧道管道可於2029年啟用,相信再隔4年便可開放隧道至南北行各三線行車。 2012年3月8日凌晨3時半,南行管道地底水管在維修工程期間發生三級火警,焚燒9小時,引致管道路面石屎剝落、鋼筋外露;運輸署決定將起火的九龍方向南行管道封閉4天,其間只開放北行管道作單管雙程行車。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網誌撰文指,政府正積極推展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解決隧道結構日漸老化的問題及提升隧道設計,同時擴大隧道交通容量,將南北行各由目前雙線改為三線行車,以紓緩繁忙時間的擠塞情況。
車主必須提供一個「電子聯絡方式」,即香港流動電話號碼或者電郵地址,否則申請將不獲處理。 根據運輸署交代,收集「電子聯絡方式」目的是,方便運輸署及隧道費服務供應商日後透過手機短訊或電郵,向申請人發出電子信息,例如隧道繳費通知。 跟 Autotoll 獅子山隧道 大同少異,「車輛貼」屬於「不停車繳費系統」的一部分,因此在車輛駛經隧道收費亭等位置的時候,毋須停車繳費,可以「直行直過」,免於減速和停車,相應塞車得以減少。 所有車輛駛經獅隧收費一律八元,又直接通往紅磡海底隧道,貫穿香港南北,儘管大老山隧道及青沙公路隨後相繼落成,仍吸引不少駕駛者選用。 屈指一算,於1978年1月通車的獅子山隧道第二條管道都剛剛過了它的45歲「生日」,讓我趁這個機會,跟大家談談獅子山隧道的過去、現在與將來。
預計工程完成後能應對預期將來發展所帶來的交通需求,加強新界及市區之間的連接,改善往來沙田及九龍的交通情況。 項目首先需要於兩條運作中的行車隧道之間建造一條新隧道,施工空間非常狹窄,環境限制較大。 同時,亦需在維持隧道正常運作的情況下遷移及重置現有設施(包括通風大樓、行政大樓等),以騰出空間作工地。
獅子山隧道: 獅子山隧道公路泥頭車撞寶馬 女司機頸痛送院
總括而言,工程複雜且十分具挑戰性,施工方面需要十分謹慎地進行。 為維持施工期間隧道的交通運作,需先建成新北行隧道管道以暫時替代現有的南行隧道管道,並完成轉駁水管工程,始能展開南行隧道管道的擴建工程,期間,亦需要遷移及重置行政大樓、通風大樓及隧道現有設施。 由於隧道管內設置數條供應食水至九龍和港島廣大地區的主幹食水管,所以在考慮隧道建造方法時,除了要顧及隧道結構及行車安全,亦要確保食水管不受影響。 獅子山隧道最初由工務局轄下的水務局考慮興建,原意是提供一條符合經濟效益的路線,由船灣淡水湖供水計劃中的沙田濾水廠供水至九龍市區。 1960年年底,當局擴大擬建的隧道,以提供空間興建一條連接九龍及沙田之間的道路。
獅子山隧道: 甚麼是「車輛貼」?
我們會深入探討建議的可行性,包括積極與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及同時繼續與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商討善用該隧道管道的安排。 獅子山隧道公路於同日通車,以連接隧道與九龍市區及沙田的道路。 這要由建獅子山隧道的由來說起,1960年代香港屢次發生嚴重旱災,香港政府希望鑿通分隔九龍和新界的山脈(九龍坳)以容納食水輸送管連接船灣淡水湖及港九市區,順道建成一條可容納兩條行車道及三條大水管的隧道。 於是獅隧南行管道在1961年批建並動工,1967年11月14日通車,為今天獅隧的南行管道。 後來,為配合萬宜水庫工程,才再在隧道旁開鑿第二條兩線行車隧道,即第二獅子山隧道,1973年動工,1978年1月18日通車,即北行管道, 故此南行管道與北行管道建成時間相差十年。 【Now新聞台】政府計劃擴闊獅子山隧道紓緩交通擠塞,九龍及沙田方向會各加多一條行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