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署已在2018年4月收回所有商舖,並於2019年2月拆卸。 商場內的港鐵特惠站亦因此搬到瑞田樓4樓平台(港鐵特惠站現已重新搬到新的白田商場)。 白田邨第9座下亦設有街舖及診所,現時已陸續收回舖位,以配合大樓重建工程,其中便利店已於2021年12月遷到十一期的地舖。 在2015年,此邨第一期連同鄰近的和田邨用地正式開始平整工程,並於2017年交付房委會興建公屋。 在興建前夕,因應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政策,菁田邨的地積比獲准提升,而第一及二期可建單位數目,亦相應增加至約5,200伙及約1,000伙[6]。
- 房屋署已在2018年4月收回所有商舖,並於2019年2月拆卸。
- 第七、八期商場樓高4層(LG1到LG4),出租面積約40,000平方呎,租戶包括麥當勞快餐店、百份百餐廳、便利店、西醫、屈臣氏、爐具店、文具店、及裝修公司,其中LG2層設有佔地近一萬平方呎的惠康超級市場。
- [17] 2013年6月3日,約40名寶田邨居民到立法會外請願,要求房屋署擴大廁所,並向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栢志高提交請願信。
- 屯門西村屋林立,但近年亦有多個大型屋邨在該區落成,當中,菁田邨一共分為兩期興建,全部完工後將有七座樓宇。
另外,邨內環境衛生問題亦被指十分欠佳,商場公眾洗手間臭氣熏天,大廈走廊通道地面和牆身污漬斑斑,而七、八期平台缺乏垃圾桶,只有臨時垃圾放置區,部分垃圾更佈滿在山坡上。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2025 房屋署高級房屋事務經理(西九龍及西貢二)張玉玲表示,規劃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實際情況有落差,認為居民可以透過聯絡當區經理或利用樓宇大堂意見收集箱反映意見[32]。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直至2021年1月26日,房委會才為9-11座居民揀樓的次序進行攪珠,並預計於2月尾起進行揀樓,但揀樓日期最後略為延遲至3月1日才開始。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區議會議席分佈
2012年4月,房屋委員會宣佈於2013年起將會分三期清拆及重新興建白田邨(第七型徙置大廈部份,為香港首個七型徙置大廈重建項目),重新興建後可以提供5,650個單位。 於2016年將會拆卸白田商場(由於居民反對而延至2019年拆卸),至2021年拆卸餘下的9、10、11及13座,合共有3,500個單位。 屆時,居民可以選擇搬遷到新落成的石硤尾邨二期及五期單位,或牛頭角下邨一期單位。 同年5月,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白田邨維修成本高昂,並不符合經濟成本效益,故全面最後考慮拆卸重建[11]。 第七、八及十一期合共有6座樓宇,於2021年入伙,部分居民屬原區安置。
2022年初,香港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政府曾計劃徵用本邨及菁田邨部分大廈作檢疫隔離設施[8]。 然而,由於疫情於稍後時間緩和,最終兩邨均沒有被徵用。 興建中的第十期基座為商場二期及街市的其中一部份,並設有行人隧道連接第十一期商場,預計將於2023年啟用。 當所有商場落成後,將提供約7,300平方米的出租樓面[30]。 為興建連接兩期的地下通道,當局於2020年起將白雲街部份行車綫封閉,而該段白雲街及T形路口只維持單綫行車,三邊設有交通燈控制交通。 屯門菁田邨自去年第三季陸續入伙,但五座已經完工的公屋大廈卻因包圍祖墳而惹起爭議。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問題
除了同邨新廈及現有和諧式單位外,居民亦可選擇同區或少量新界各屋邨的翻新單位。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2025 與此同時,第7-8期四幢樓宇的部份中層單位,亦撥入了紓緩擠迫調遷計劃,於同期進行揀樓。 由於先前的驗收曾經不及格,需要進行執漏工程,康田樓、健田樓、詠田樓以及心田樓,最終延至同年8月11日正式入伙。
- 最接近菁田邨的港鐵站為兆康站,但步行需要二十餘分鐘。
- 不過有市民發現該路段使用率不高,有街坊更指在晚間上到最頂才發現閘門上鎖。
-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 公私營房屋近年在市區見縫插針地規劃,屯門區近年亦有多個大型屋邨項目落成。
- 其後新建樓宇於1993年7月至2004年4月分階段入伙。
- 由於後門佈滿障礙物,加上居民還要穿過罅隙、甚至攀欄,對於長者、需要推嬰兒車或買餸車的街坊而言有一定危險性。
前區議員姚柏良表示是基於「安全考慮」而決定開放時間為早上6時至晚上11時[8]。 第17座是1985年被揭發的「26座問題公屋」之一,混凝土強度只有6.20兆帕斯卡,遠遠低於興建樓宇最低要求的20至30兆帕斯卡,而第22座的混凝土強度亦只有標準的34%[2]。 基於這個緣故,藍田邨第17座在1988年4月便被迫展開清拆工程,而第20至24座和第16、18及19座也於1992年8月和1994年3月展開清拆工程。 雖然有關環境許可證已於2001年批出,而其中一座校舍(位於和麗樓現址)亦曾於2002年增補校舍分配工作推出,供小學申請轉全日制之用[5]。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居民指出入口不方便 生活配套欠奉
當中,位於屯門西的菁田邨已經局部落成,立即了解菁田邨位置、單位面積,以及菁田邨入伙時間。 大樓內設置了停車場、安老院等設施,並設有天橋通道連接啟田商場。 另外設有長者住屋、是採用內向合院式設計,每個單位均享有內園景色,令住客可享用清幽的居住環境。 為了使住客更有「在家」的感覺,單位經特意佈置,選用在一般家庭常見的傢俬。 這座大樓是首幢以嶄新概念設計的長者住屋,曾經視為在香港公共房屋史上的突破。 雖然寶田邨前身為中轉房屋,但單位內配有獨立廁所、廚房、水電、煤氣供應及公共天線系統等設備。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重建期間的工程圖片
而在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則屬於新界西北(LC8)選區[14][15]。 除了休憩花園及遊樂場外,菁信樓及菁善樓最低兩層將設有商場(名為菁田商場),並附設特殊幼兒中心、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 此外,菁喜樓地下將設立一所幼稚園,用作遷置同區的保良局易桂芳幼稚園。 菁田邨位於屯門第54區,前身為小坑村和青山醫院之間、1950年代初成立的政府青山試驗農場,2000年代初土地被平整用作貨櫃場之用。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廁所狹窄
雖然邨內設有公共空間,不過居民批評長者健身設施器材不足,出現等候一小時並有爭吵的場面。 而設施的分佈亦偏僻混亂,七、八期平台空間環境亦被指陰暗,缺乏燈光照明。 有長者亦指邨內缺乏靠背的公共座椅,難以找適合的位置休憩。 有居民就此問題成立「白田公共空間關注組」,並向房屋委員會反映意見,不過有關部門並沒有作出任何跟進和設立改善措施。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興建
而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本邨則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12]。 值得一提的是,和田邨連同沙田錦駿苑,獲選為房署「加強預製混凝土組件」計劃的先導項目,是繼葵涌邨百葵樓及合葵樓於2008年落成後,相隔12年之後再有房委會項目將預製組件的適用範圍擴大至大廈結構部份[11]。 有說法指出,從玄學角度看,住宅鄰近墓地未必是壞事,因為根據風水學而言,這有聚財的說法。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公共交通路線
1973年房委會成立後,新區改稱白田下邨,白田政府新邨改稱白田上邨。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第1至3座及第9至13座則於1975年至1979年間落成,並納入白田上邨;1984年合併為白田邨。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樓宇
至於暫未動工、位於菁喜樓東北面的菁田邨第二期,預計將於2024/25財政年度落成[6]。 地下設7-11便利店、薩莉亞意式餐廳、味之戀人、麵包店、跌打、港鐵特惠站及自助提取貨物櫃「順便智能櫃」[9];1樓設惠康超級市場、美容店、洗衣店、補習社和零食店;2樓設日本城、地產代理、診所、裝修工程、玩具店和報攤。 平田邨大約於1994年由房委會與房屋署建築師着手規劃設計,並為屋邨立項;最終於1997年至1998年8月期間全邨分階段落成。 第16至20座在1972年至1973年落成;第21至24座則在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在1973年至1974年落成。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本屋邨現屬於屯門區議會寶田選區[11],此選區於2003年設立,現任區議員為新民黨黨員蘇嘉雯[10]。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興建期間的圖片庫
而在設計方面,則從布局及園境規劃著手,糅合環境的局限,屋邨已在祖墳周邊提供垂直綠化圍欄,以減低墳墓對景觀影響,同時亦方便墓地後人供奉拜祭。 至2022年3月,房委會公佈菁田邨二期將由兩座樓宇組成,並將於同年12月以「設計及建造[註 1]」方式,連同鄰近另一個擬建居屋項目進行招標。 按照最新的建屋計劃,菁田邨一期預計將於2022年1月落成[7]。 此前,菁善樓其中71伙已經劃入 年度公務員公屋配額,將優先編配予基層公務員。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和田邨目前隸屬於屯門區議會的寶田選區[16][17],由新民黨黨員蘇嘉雯出任該區區議員。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2025 而在2021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中,則屬於新界西北(LC8)選區[18][19]。 白田邨得名於現址為白田街一帶的白田村(白田上村、中約、下村)[3][4],白田邨的前身是於1947年關閉的是石硤尾墳場(新九龍6號墳場)[5]。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和田邨
而觀塘區議會撥款1100萬元興建平田徑,由平田邨平旺樓,連接山下的鯉魚門道。 工程於2018年5月展開,於2019年4月29日完成啟用。 不過有市民發現該路段使用率不高,有街坊更指在晚間上到最頂才發現閘門上鎖。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 鄰近地方
寶田邨(英語:Po 裝修菁田邨單位平面圖2025 Tin Estate),原為寶田中轉房屋(英語:Po Tin Interim Housing),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之一,位於新界屯門新市鎮西北部,第29區鳴琴路99號,毗鄰良景邨及田景邨。 全邨共有9座樓宇,合共8,736個單位,於2000年6月開始入伙[4]。 和田邨(英語:Wo Tin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位於屯門區西北部第54區興貴街35號[2],鄰近菁田邨、寶田邨、欣田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負責總體設計,並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負責細部設計,安保工程承建。 在2015年,此邨連同鄰近的菁田邨用地正式開始平整工程,並於2017年交付房委會興建公屋。 因應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政策,和田邨連同菁田邨的地積比獲准提升,當中此邨可建單位數目亦相應增加至約4,300伙[7]。
不過其廁所面積較一般公共屋邨為小,僅有0.672平方米。 [15]這造成不少當區居民出入廁所時轉身困難,甚至撞傷,引起當區居民要求房屋署改善廁所空間不足的問題[16]。 同時房屋署要求租戶簽署聲明書,不得因廁所太細小為由調遷。 [17] 2013年6月3日,約40名寶田邨居民到立法會外請願,要求房屋署擴大廁所,並向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栢志高提交請願信。
2019年區議會選舉,本區加入了啟田道西面的啟田大廈。 屋邨內樓宇命名別具心思,但與其他公營房屋無異,都是由房委會房屋事務經理或物業服務經理於屋邨入伙前30個月(1995年)負責為屋邨連每座樓宇命名[3]。 大部份樓宇以中國儒家所提倡的五常及「真善美」的價值觀為命名,包括「仁、信」及「真、善、美」,命名形式及做法與李鄭屋邨及同期落成的尚德邨類近。
由於屆時蘇屋邨第二期的新單位將會落成,屆時房屋委員會會用作安置受提前清拆影響的住戶,整個重建計劃亦可提前兩年半完成,即由2025年年中提前至2023年上半年[13]。 至於第1、2、3及12座,以及白田商場,則會按照原定計劃,在2014年或者之前率先清拆。 重新興建計劃各階段完成後,房屋委員會將會於2018年至2023年在原地興建約共5,650個單位,比較重新興建前增加約2,150個單位。 發言人表示,為到受到影響的租戶的清拆安排詳情預計將會於2015年公佈,房屋署會盡量讓受到影響的租戶遷往鄰近或者其所選擇的地區的公共屋邨單位[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