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與粉嶺、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行政區。 上水發展主要是在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由附近屋邨前往鐵路車站一般都在15分鐘步行時間內。 上水去荃灣 雖然現在上水已經發展成為新市鎮,但由於石湖墟鄰近鐵路車站及巴士總站,所以並沒有因為發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 尤其自由行政策後,經常有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往來上水及深圳購買日用品和走運水貨。 此路線設有學生長途路線即日回程半價折扣優惠,12至25歲持有「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卡的全日制學生憑該張八達通於同一天內乘搭此路線兩個不同方向;或乘搭此路線往上水方向及278A/278P線往荃灣方向(反之亦然),第二程可享有半價折扣優惠,惟兩程之間不可使用該張八達通進行超過九次金錢交易。
有關優惠可與巴士本身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共用,系統會先計算本身的轉乘折扣優惠,再計算回程半價優惠。 本線的前身是早晨特別線279P,於2001年5月28日開辦,當時中港關係日漸緊密,港人北上成風,不少的青衣居民經常北上內地消費或工作,導致接駁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的49X線及278X線的客量日趨飽和。 在市民及區議員爭取下,九巴於2002年8月3日將279P提升為全日服務,路線編號改為279X,成為第二條取道大欖隧道來往北區的全日專營巴士路線(第一條為龍運巴士A43線),亦是首條於大欖隧道轉車站設有中途站的北區巴士路線[1]。 其特別路線279B線由粉嶺(聯和墟)單向開往葵興站,途經天平邨一帶及上水後經大欖隧道直達葵芳,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雖然派車數目十分多,但直至2009年3月1日,隨着上水分廠由屯門車廠改為沙田車廠管理,本線才陸續換入超低地台巴士為指定用車。
上水去荃灣: 元朗至上水段
上水(英語:Sheung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新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 上水去荃灣2025 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與此同時,即使270B提供全日來往北區至深水埗以至九龍西的服務,但因其班次疏落,再加上北區一帶走線迂迴。 因此部份乘客(尤其是上水一帶)寧願付較多的車資乘坐此線往大欖隧道轉乘68X、69X、265B及268X線。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要到城門水塘,方法很簡單,如想舒服一點,可以在荃灣兆和街搭乘小巴至城門水塘總站,然後由小巴站走進去。
上水,香港最北的新市鎮,與深圳、落馬洲僅一河之隔,曾淪為水貨雜散地,隨着藥房、金舖於疫情期間倒閉,上水石湖墟美食、隱世低調的文青小店、人氣的上水打卡點,以至上水單車徑等上水郊遊路線等社區面貌都重見天日。 我們的上水好去處推介,透過上水一日遊,讓大家細味水洩不通的大街背後,上水原有的真實面貌。 船灣淡水湖是全球首個在海中興建的水庫,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船灣郊野公園內、毗鄰赤門,是一個儲存飲用水的大型淡水湖,為香港面積最大的水塘(約1250公頃)、容量第二大的水塘。 船灣三面環山,只要在一面加建堤壩,並將壩內海水抽乾,便可成為一個大型儲水庫。
上水去荃灣: 香港巴士大典
另外不少北區(尤其上水及石湖墟)的居民亦認為此路線來往荃灣、葵涌遠較278X線快捷,即使選乘此路線往返荃灣或葵涌途中需要轉車,但合共所需時間亦較直接乘搭後者低,尤其在繁忙時間278X線經常受到大埔公路-沙田段交通癱瘓所拖累,嚴重延誤。 但其後此路線大受青衣區居民及大欖隧道轉乘客歡迎,尤其於平日繁忙時間及在港人北上的高峰期間,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本路線於青衣段停站不多,但總站青衣站、長安邨及青衣西路的乘客對此線極為捧場,導致本線客量一直高企。 同時,本雖然此路線於北區服務範圍廣闊,走線頗為迂迴曲折,但上水站仍是此路線沿途最重要的巴士站,於該站上落的乘客往往佔全車乘客超過八成,足以載滿一輛空的巴士,當中不少是乘搭東鐵綫或過境穿梭巴士往來邊境管制站的過境旅客。
- 2018年10月中旬起,運輸署批准此路線使用12.8米巴士行走;至2019年5月起,正式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於2022年8月重新加入,至翌年短暫撤離)。
- 現時本線僅次於277X線在北區巴士路線中用車第二多的巴士路線,全線用車29輛。
- 2023年3月,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加入富豪B8L 12.8米(V6X)行走,至4個月後,加入同款車輛的12米版本(V6B)行走。
- 雖然派車數目十分多,但直至2009年3月1日,隨着上水分廠由屯門車廠改為沙田車廠管理,本線才陸續換入超低地台巴士為指定用車。
- 位於古洞以北、蠔殼圍以南的馬草壟曾經是香港與深圳之間的邊境禁區,直至2013年才開始解禁,沿途依然留有不少「禁止內入」的告示牌。
-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 如住在附近的居民,通常就直接行上去,在梨木樹、石蔭、安蔭及石梨邨等均有路可上,部分路段會穿過一些村落,猶如走進了市區中的綠洲。
- 同年8月,此路線獲得優先分配配置歐盟六型引擎的同款12.8米巴士(E6X)行走,為首批獲分配此款巴士的路線之一。
上水開經:龍琛路、新運路、掃管埔路、雞嶺迴旋處、掃管埔路、百和路、一鳴路、雷鳴路、華明巴士總站、雷鳴路、偉明街、百和路、一鳴路、百和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和宜合交匯處、和宜合道、昌榮路、昌榮路迴旋處、青山公路(葵涌段、荃灣段)及大河道。 其實,本線延長至聯和墟對上水居民來說是相當繞路和擾民,因此於2001年6月30日起推出278K線與本線的轉乘優惠,方便聯和墟居民接駁。 上水去荃灣 但轉乘計劃推出後,實際上聯和墟居民平日早上於粉嶺站中途站難以登上本線往葵涌及荃灣,因此在2002年4月29日,本線前身—278P線再度「復活」,但行車路線略有不同。 由聯和墟開出後經和睦路、粉嶺樓路、沙頭角公路、新運路及掃管埔路後,再依本線原本路線前往荃灣(如心廣場),於早上開出3班輔助本線。 此路線於1997年改為繁忙時間雙向服務後,改為獨立派車,用車以當時新出牌的丹尼士巨龍12米(3AD)為主。 1998年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及改稱278X後,加入丹尼士巨龍11米(AD)及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行走。
上水去荃灣: 上班時間 – 荃灣去上水, 有咩車係最快?
置身於雲海之中,感受仙境般的喘息空間,隱藏於雲層後,可以忘記生活中的煩囂、釋放日常的壓力,心情的確會被治癒,無論平日工作多忙、壓力有多大,都可以好好在這放鬆一下。 上水去荃灣2025 變幻多姿的雲海,絕對會讓你捨不得離開,立刻在輕盈夢幻的雲端拍照打卡,讓唯美的畫面永遠留存在回憶之中。 單車徑會途經風景優美的景點;市民沿途可欣賞自然生態,並參觀文化景點。 因此,該單車徑十分適合一家大小、三五知己或一眾單車「發燒友」使用。
- 因此在1996年至1997年九巴路線發展計劃中,九巴及運輸署建議開辦三條途經城門隧道單向往荃灣區的空調晨早特別路線,分別為248P(駿景園→荃灣碼頭,已於2013年8月24日停辦)、273P(太和→荃灣碼頭)及278P(上水→荃灣碼頭,即此路線的前身),行走當時城門隧道路線未覆蓋的地區。
- 其特別路線279A線由粉嶺(聯和墟)單向開往青衣站,起訖點與跟279X線相同,但途經天平邨一帶,不經祥華邨及粉嶺南,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 在市民及區議員爭取下,九巴於1998年11月1日把278P提升為全日服務,路線編號改為278X,成為北區唯一直接往返城門隧道和荃灣的全日專營巴士路線,最終令到城門隧道巴士空調化計劃全面上馬,在2000年9月開始實行。
- 如只想欣賞城門水塘的美麗塘景,不需要走得太高已可觀賞得到,這兒一般市民在秋冬季喜歡在附近燒烤樂,所以你會看到不少猴子馬騮在你身旁走過,記著不可拿著超市膠袋等,慎防牠們偷襲。
- 現時,本路線使用19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4輛12米ATENU、7輛12.8米3ATENU及8輛12.8米E6X) 雙層空調巴士。
屹立上水超過70年的成發餅家,與石湖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每次行過都會聞到陣陣包餅烤焗的香甜味,下午蛋撻新鮮出爐,總是吸引不少人排隊半打半打的買。 老字號餅店又何只月餅受歡迎,傳統餅食如嫁女餅、皮蛋酥、忌廉奶油筒都在此找到,還有可能只有圍村老一輩才認識的「大肚餅」白餅。 平民價的唐餅材料簡單,例如白餅只用麵粉、水、糖、鹼水及酒餅,但從發酵到搓成麵餅,就要兩日時間,每一件都是大師傳經驗心機和手藝之作,絕對是上水一日遊不能錯過的當區名物。 由於鄰近上水的鄉村部分地點被發展商收購後,興建成不同的私人屋苑,日漸城市化、融入上水新市鎮。 這類屋苑往往被劃入上水的選區範圍內,故現時以上水所包括的區議會議席亦包括部分原屬周邊鄉村的範圍。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主要以掃管埔路、馬適路以北至雙魚河及梧桐河以南的地區為範圍。
上水去荃灣: 上水郊遊好去處
此路線前身278P線開線時,用車由276P線柯打,巴士到達荃灣碼頭後,會私牌前往荃灣地鐵站,柯打一程68M線往元朗(西),再返回276P線。 其後新增回程服務時,巴士則會先行走276P線短程班次往元朗(西),然後柯打68M線一單往荃灣地鐵站,再私牌到荃灣碼頭行走此路線往上水。 其特別路線279S線,來往長青邨及和合石,途經美景花園、長康邨、青衣碼頭、青衣站、長安邨、荃灣、城門隧道,祇於清明節及重陽節提供服務。
上水去荃灣: Re: 上班時間 – 荃灣去上水, 有咩車係最快?
透過小小的展覽,你會赫然發現,上水除了「水貨客」外,還有更多的社區面貌等着你來發掘。 石湖墟街市熟食中心在石湖墟市政大廈的二樓,整層都是熟食中心,是食貨們不能錯過的上水好去處。 熟食中心座位非常多,隨便挑一張枱便可以點勻所有檔口的美食,伙計會千叮萬囑你要將不同小店的碗碟各自歸還,以免他們的碗碟流失。 雖然座位多,但早上10時至下午1時是他們最繁忙的時段,經常座無虛席。
上水去荃灣: 上水一日遊終極指南丨上水打卡/郊遊好去處推介
位於香港西貢區的萬宜水庫,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容量達2.81億立方米,而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的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所以大家可走位於萬宜水庫東壩的萬宜地質步道,這裏以優美的水庫、青翠的山巒和雄偉的六角形岩柱景觀聞名。 整個萬宜水庫興建於前寒武紀形成的火成流紋岩地形上,要在大海建造萬宜水庫,工程人員最終決定興建東、西兩條主壩。 上水去荃灣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上水去荃灣: 八達通轉乘優惠
如何前往:從上水火車站 C 出口出發,穿過彩園村,往大頭嶺方向一直行,經過大片草地後便會見到一座橋,轉右再繼續直行就會到達目的地。 如何前往:於上水港鐵站乘坐的士或自駕到麥景陶碉堡,山上有少量空位泊車,但留意古洞北正有多個地盤開發,地面情況較多變。 雖然文青咖啡店於香港越發盛行,類似的咖啡店於上水區內卻相當少見。 Let it 上水去荃灣 Be 上水去荃灣2025 店主 Dannis 是上水街坊,他希望以咖啡店連繫區內人情味,所以於小小的咖啡店內,除了會售賣咖啡及輕食之外,也會不時舉辦一些社區展覽,是適合大家來輕鬆行逛的上水好去處之一。 他們由即日起至6月30日舉辦《上水的_》社區互動展覽,讓大家分享一件喜歡上水的人事物。
上水去荃灣: 路線資訊
因此在1996年至1997年九巴路線發展計劃中,九巴及運輸署建議開辦三條途經城門隧道單向往荃灣區的空調晨早特別路線,分別為248P(駿景園→荃灣碼頭,已於2013年8月24日停辦)、273P(太和→荃灣碼頭)及278P(上水→荃灣碼頭,即此路線的前身),行走當時城門隧道路線未覆蓋的地區。 此路線是目前四條取道大欖隧道往返新界北區並於大欖隧道轉車站設站的全日服務路線之一(其餘三條為978線、A43線及A43P線)。 提升為全日服務初期,九巴以「試水溫」的態度對待此路線,只維持13至17分鐘的班次,而且使用的也是早期的空調雙層巴士,車齡偏高。 荃灣(如心廣場)開經:大河道、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昌榮路迴旋處、昌榮路、和宜合道、和宜合交匯處、城門隧道、城門隧道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百和路、一鳴路、百和路、一鳴路、雷鳴路、華明巴士總站、雷鳴路、偉明街、百和路、置福圍、百和路、掃管埔路、雞嶺迴旋處、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上水去荃灣: 八達通車費
[2]2012年期間,荔枝角車廠青衣分廠先後派出4部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米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為本線首次引入直梯巴士。 荔枝角車廠(青衣分廠)(L)派車曾於2011年3月全數低地台化,但於三年後因荔枝角車廠(L)為旗下葵青區內路線加入低地台服務而回復使用丹尼士巨龍12米(3AD),其後換入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 直至2016年6月全數改派Enviro500 12米(ATE),令全線正式低地台化,象徵北區所有巴士路線再沒有非低地台巴士上掛行走。 因應本路線客量高企及有較多乘客攜帶行李乘搭,九巴於2016年5月起陸續以設有大型「水塘位」空間的Enviro 500 MMC 12.8米取代原有的同型號車輛,新換入的車輛下層以企位為主,使下層企位增加至69人,整體載客量提升至155人,為現時專營巴士車隊中載客量最高的車款。 其特別路線279A線由粉嶺(聯和墟)單向開往青衣站,起訖點與跟279X線相同,但途經天平邨一帶,不經祥華邨及粉嶺南,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乘客若在城門隧道轉車站轉乘本線往上水,須補付車費$5.4;而往荃灣則可獲免費轉乘,另(本線可於城門隧道轉車站免費轉車往葵芳、葵盛、荔景、美孚、青衣及荃灣灣景花園)。
上水去荃灣: 香港18區媽媽會
2009年3月1日,負責此路線派車的屯門車廠上水分廠改為隸屬沙田車廠(S),同時此路線加入低地台服務,用車為一輛前龍運巴士車隊的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364/HS7949)及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21/JF6845);2016年3月加入一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取代12米ATR。 上水去荃灣 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圖書一《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 上水去荃灣2025 而根據《北區風物志》(1994年)記載,上水及粉嶺一帶古稱「雙魚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
上水去荃灣: 使用狀況
2023年3月,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加入富豪B8L 12.8米(V6X)行走,至4個月後,加入同款車輛的12米版本(V6B)行走。 2018年10月中旬起,運輸署批准此路線使用12.8米巴士行走;至2019年5月起,正式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於2022年8月重新加入,至翌年短暫撤離)。 同年8月,此路線獲得優先分配配置歐盟六型引擎的同款12.8米巴士(E6X)行走,為首批獲分配此款巴士的路線之一。 經:和泰街、和睦路、粉嶺樓路、馬適路、馬會道、百和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掃管埔路、雞嶺迴旋處、粉嶺公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荃灣路、興芳路及葵興站通道。
上水去荃灣: 荃灣海濱段
如住在附近的居民,通常就直接行上去,在梨木樹、石蔭、安蔭及石梨邨等均有路可上,部分路段會穿過一些村落,猶如走進了市區中的綠洲。 2022年7月,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以前屬龍運巴士重新加入Enviro500(ATEE,已撤離)行走。 上水去荃灣2025 上水去荃灣 南豐紗廠前身為南豐紡織,原有三幢獨立舊廠房,係香港1960年代產量最高既紗廠之一,見證咗在地製造業蓬勃發展既黃金年代。 2014年,南豐集團推出活化紗廠計劃,將舊廠房改建成集創新、文化及連結社區功能於一身既文創地標。 青衣站開經:青敬路、擔桿山交匯處、楓樹窩路、青衣西路、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汀九橋、大欖隧道)、新田公路、粉嶺公路、雞嶺迴旋處、掃管埔路、新運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掃管埔路、雞嶺迴旋處、掃管埔路、百和路、馬會道、新運路、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粉嶺樓路、和睦路、聯安街及和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