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強調,有將「十三街」重建「放在心上」,但由於屬於超大型項目,需要時間作全盤考慮。 黃國期望,市建局積極作為,與政府有關部門坦誠溝通,和居民做好協商,共同探討加速「十三街」重建的可行方案,避免舊樓可能發生嚴重意外,危及市民安全。 2012年8月,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就市區重建的初步方案諮詢公眾後,所聘請的顧問公司在參考所收集得來的意見及社會影響評估的結果,以及與相關香港政府部門或者機構商量及討論後,調整了地區重建的初步方案。 鶴齡街(英語:Hok Ling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最後一條,為一南行街道。 駿發街(英語:Tsun Fat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10條,為一南行街道。 燕安街(英語:Yin On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9條,為一北行街道。
自成立以來,市建局已進行了超過60個重建項目,共提供約26,000平方米休憩用地和約53,000平方米政府、團體及社區設施用地,亦提供約18,000個新住宅單位及約400,000平方米新商業樓面面積。 市建局採用「小區發展模式」規劃重建項目,務求帶來更大的規劃及社會裨益,並改善區內居民的生活環境。 市建局在九龍城區以這個規劃模式共開展了六個重建項目,改善區內街道網絡及可達性,亦保留街道的活力。 鹿鳴街(英語:Luk Ming 十三街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3條,為一南行街道。
十三街: 視頻, 香港末代民主派區議員卸任在即 憂「整頓」後的區議會變「皇帝的新衣」, 節目全長 12,27
至於優化社區設施,他建議增建升降機,建立無障礙通道的社區;優化宋王臺花園和宋王臺遊樂場的方案等。 黃國表示,「十三街」有不少三無大廈,樓齡高達五六十年,「鹹水樓」令樓宇狀態更差,衞生環境之惡劣,難以用筆墨形容。 過往有不少街坊提到,父母等到過身都等不到重建,自己現時亦已頭髮斑白,不知何時才能償願,故他在會上再次促請市建局積極推動落實「十三街」重建,協助居民早日改善生活環境。 黃國昨日聯同工聯會九龍城社區主任鄧巧彤、社區幹事胡銘泰及黃文港與市建局代表會面。 居民代表在會上提到,收到部門強制驗樓、驗窗的命令,亦有參與樓宇更新大行動2.0,惟當裝修師傅到場了解情況後,唯一能做的就是粉飾外觀,對喉管漏水、鋼筋外露、石屎剝落和危牆處處這類大廈結構根本問題,裝修師傅都表示束手無策。 街道規劃可分作兩部分:九龍城道以西為住宅區,以東則為工業區,座落着一些傳統工業大廈。
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於3月25日通過初稿後,將會於4月月底展開第二階段諮詢,期間會舉行社區工作坊、專題討論、公眾論壇、簡介會、巡迴及流動展覽等[15]。 十三街2025 十三街 其中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項目」,香港政府提議撥出10億港元協助[11],惟只資助區內已經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樓宇,故此引發其餘業主不滿意[11]。 重建十三街多年來俱有熱烈的討論,地產商、居民、市區重建局及香港房屋協會等,一直對問題爭議不下。
十三街: 李慧琼盼巿建局速重建「十三街」「五街」
在海濱發展方面,甯漢豪形容九龍海濱正踏入「豐收期」,因為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會由目前的25公里持續增加至34公里,而在增加的9公里之中,7公里在九龍區,不少位於九龍城及土瓜灣。 土瓜灣有這樣一個地方,沿著馬頭角道及木廠街並排的十多條街道,都以傳統吉祥動物命名:如龍圖街、鳳儀街、駿發街、鹿鳴街等,兩旁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落成的唐樓,組成了土瓜灣區最大的舊樓群,是弱勢社群的聚居地。 至於在流動資金方面,市建局則透露最新的總流動資金達269.4億元 ,較上年度的96.2億元大增 ,預計重建項目所需的收購、收地、建築成本為62.8億元。
-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設立訪客中心,以接觸區內不同持分者、推廣步行徑、回應社區需要,中心將舉辦相關活動如放映會,工作坊等。
- [5]十三街附近一帶的馬頭角街道,多見車房的存在,以及一系列工廠大廈。
-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12日)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惟當局的流動資金僅約收購成本的一半,故要「儲夠錢」才可啟動相關大型重建項目。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九龍中地區直選參選人、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昨日約巿建局代表落區,到馬頭角「十三街」及「五街」視察(圖),他們聯同街坊一起直接向巿建局反映「十三街」及「五街」的重建訴求。
- 鳳儀街(英語:Fung Yi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2條,為一南行街道。
市區重建局早前宣布啟動九龍城重建項目,有關注團體批評當局選擇向樓齡較輕,結構較安全的九龍城區「開刀」,卻未就危機重重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交代時間表。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12日)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惟當局的流動資金僅約收購成本的一半,故要「儲夠錢」才可啟動相關大型重建項目。 隨着屯馬綫開通,九龍城區的另一熱話必然為重建問題,雖然政府至今仍未落實規劃重建,但不少居民認為重建之日指日可待,當中,土瓜灣十三街是其中一處重建討論度高的地方。 珠海學院建築學系碩士畢業生呂源偉(Frederick)早前以「土瓜灣十三街改建中的文化承傳」為題,設計出十三街重建構想圖。 他又強調要重建真善美村、馬頭圍邨,並重置民生配套、土瓜灣「十三街」重建發展、增設「牛棚(馬頭角道)歷史主題步行徑」。
十三街: 項目發展資料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龍圖街和鹿鳴街,地下店鋪多見車房,街尾可見牛棚藝術村一角。 十三街 龍圖街(英語:Lung 十三街2025 To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1條。 十三街2025 與其餘十條街一樣,一律位於木廠街和馬頭角道之間,亦同為單線單程街道。
- 由於該項目已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市建局將會按既定政策向該項目內受影響業主及租客提出收購建議及補償安排。
- 這群車房由於密度實在太高,故市區重建局仍需對重建十三街項目作更深入研究,並需予業主商討業權及賠償問題[8]。
- 2012年8月,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就市區重建的初步方案諮詢公眾後,所聘請的顧問公司在參考所收集得來的意見及社會影響評估的結果,以及與相關香港政府部門或者機構商量及討論後,調整了地區重建的初步方案。
- 至2010年,外牆翻新時才髹上不同顏色,成為土瓜灣新一代的地標。
市建局每年須擬備一份業務綱領草案,列明擬於未來五年實施的項目,以及一份周年業務計劃草案,呈交財政司司長批准。 民建聯九龍城區議員關浩洋在主題簡報環節分享了「九龍城未來社區規劃建議」中涉及海濱發展、環保綠化、交通配套發展的建議。 他認為,目前兩岸海濱長廊的發展並不平衡,而打造「全民海濱」的重點構思,是將九龍東西區的整條海濱連貫接通,目標令西九龍海濱長廊和觀塘海濱長廊互相串連,成為九龍區的特色地標。 街上的建築與附近其他街區一樣,有過50至60年的樓齡,更出現大量因樓宇嚴重失修而導致的問題,包括:外牆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等,故區內居民要求重建的聲音愈加廣泛[9]。 土瓜灣及九龍城考查之旅 過去多年來,香港著名歷史學家鄭寶鴻先生已給我們導覽過香港九龍多個區域,今次,鄭先生江將會帶領我們探索土瓜灣及九龍城一帶,與大家一起回顧這個地區的歷史和發展。
十三街: 重建發展
馬頭角「十三街」及「五街」是九龍城區較大範圍的舊式樓宇集中地,早於2014年,巿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向政府提交的「九龍城市區更新計劃」已把「十三街」及「五街」納入優先重建範圍,唯至今依然未有實際行動。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回應指,為保障「十三街」居民,不可提前公布十三街的重建計劃,但市建局一直有研究更新九龍城區,希望居民給予市建局更多時間進行規劃。 民建聯向政府提出發展建議,包括延伸東九龍高架無軌捷運系統至啟德跑道區,亦建議加快重建「十三街」舊樓。
十三街: 重建
黃先生在蟬聯街開了一間舊式理髮店,價錢便宜,吸引不少街坊光顧。 「大家都是弱勢社群,同病相憐,當然會特別關照。」在鷹揚街與父母打理水果店二十多年的林先生亦深感十三街的人情味。 「有時遇到經濟有困難的顧客,也會容許他們賒數,畢竟大家都那麼多年街坊了。」他最難忘的是一位老婆婆,每次光顧都定會帶一些貓糧,給店裡的小貓吃。 城規會已於2021年7月9日根據《城市規劃條例》第5條刊憲以公布該草圖供公眾查閱。 十三街2025 城規會於2022年1月7日舉行了聆訊會議,考慮就該草圖於公眾查閱期間所提出的申述和意見。 城規會已於2022年10月28日根據《城市規劃條例》第5條刊憲,公布該草圖供公眾查閱。
十三街: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適時公布
他們反映,即使只做一做「表面工夫」,動輒要好幾萬元,轉眼又會出現新問題,例如牆身鈣化出現鹽巴,他們形容現在的處境是「住又提心吊膽,走又無能為力」,只能寄望重建這條唯一出路。
十三街: 規劃程序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設立訪客中心,以接觸區內不同持分者、推廣步行徑、回應社區需要,中心將舉辦相關活動如放映會,工作坊等。 十三街2025 十三街2025 十三街 市區更新基金於2017年9月委任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執行本項目。 Frederick在英國回港後曾居住在土瓜灣十三街,當區獨特的文化及風土人情令他印象深刻,因此其畢業論文以十三街為題材,研究如何以自我衍生的建築理論,在重建過程中既保留原來的面貌,又能平衡發展。 Frederick表示,期望重建十三街時可保留當區的人情味和風土面貌,因此在是次設計中有不少新元素,例如在天台加建平台或公共區域。 工聯會社區幹事鄧巧彤和胡銘泰亦就少數族裔和青少年在九龍城區的未來發展分享構思,希望為九龍城區的未來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十三街: 參考資料 – 業主篇
馬頭角道(英語:Ma Tou Kok Road)為十三街街區南面外圍的主要道路,亦為馬頭角的最主要交通樞紐之一,西起馬頭圍邨,為一條雙線單程的掘頭路,終望維港。 市建局會在項目的開始實施日期(即憲報的首次刊登日期),進行凍結人口調查。 所得資料將被用作日後核實受重建影響人士可獲現金補償或安置安排的資格的基礎。
十三街: 十三街
在鷹揚街住了三十多年的楊伯楊志勤介紹,十三街中,以動物命名的街道有十一條,再加上九龍城道和土瓜灣道,組成了十三街。 由於該項目已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市建局將會按既定政策向該項目內受影響業主及租客發出收購建議及補償安排。 由於該項目已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市建局將會按既定政策向該項目內受影響業主及租客提出收購建議及補償安排。 韋志成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遠超現時市建局的260億元資金,故要「儲夠錢」才可啟動重建「超巨型項目」,當局將會在適當時候啟動重建相關區域的舊樓群。 她又指,現時「十三街」樓宇狀況較差,呼籲居民無論重建時間表如何,亦要做好樓宇維修,保障自己和他人安全。 十三街2025 十三街2025 政府現正研究以高架無軌捷運系統作為東九龍線替代方案,由寶達、經秀茂坪、順安、順利、彩雲接連港鐵彩虹站。
十三街: 馬頭角道
鷹揚街(英語:Ying 十三街 Yeung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5條,為一北行街道。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麟祥街和鵬程街,多見車房,街首可見中華煤氣中心一角。 李慧琼表示,希望巿建局能重新審視及考慮「十三街」及「五街」重建方案,盡快把該區納入重建範圍,讓居民生活環境得以改善,並使重建項目能注入更多活化更新及調適社區規劃的元素。
蟬聯街(英語:Shim 十三街2025 Luen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8條,為一北行街道。 鴻運街(英語:Hung Wan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7條,為一南行街道。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鵬程街和蟬聯街,多見車房,街尾可望翔龍灣。
十三街: 建築學學生設計 十三街重建構想圖
土瓜灣「十三街」為樓齡逾半世紀的舊樓,長年失修,坊間一直有要求市建局收購重建的呼聲。 香港文匯報訊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一直只聞樓梯響,居民的居住環境改善無期,而近期連場颱風暴雨更令居民擔驚受怕。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昨日與「十三街」居民代表一同約見市區重建局代表,反映居民對「十三街」重建的殷切期盼。
十三街: 香港01 土瓜灣 被吃掉的街道
城規會亦已於2023年4月14日舉行了會議,以考慮該草圖於公眾查閱期間所收到的申述和意見。 十三街 按可行性在路段上增設下列各項不同的公共設施「硬件」,以突顯整條步行徑的連貫性,讓使用者及旅客從這些設計細節識別步行徑的路線,並為他們提供實用的資訊及配合舉辦活動的公共設施。 被問到市建局會否研究利用部份重建單位協助年輕人上樓,韋志成反指,市建局要動用部份資源作重建補償,若要協助市民樓上樓,資金將難以維持。 至於市建局能否協助興建公屋,甯漢豪則反駁指,現時已有專責部門例如房委會負責公屋項目,若市建局在舊區重建外,亦要參與公屋工程,再難以「自負盈虧」。
該項目旨在透過重建達致重整及重新規劃土地用途,藉此提升該區的易行度及連接性,並建議將行人及交通網絡,融入毗連的市建局項目,彰顯規劃裨益及帶來協同效應。 該項目的草圖於2022年5月31日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有關決定亦於2022年6月10日刊憲,該項目的發展計劃核准圖編號 十三街2025 S/K9/URA3/2已於同日展示以供公眾查閱。 該項目的草圖於2023年9月5日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有關決定已於2023年9月8日刊憲。 該項目的發展計劃核准圖編號 S/K10/URA3/2已於同日起展示以供公眾查閱。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會上表示,九龍城區是老舊樓宇集中區,市建局先後開展14個重建計劃,合共提供1.5萬個住宅單位。 在重建土瓜灣「十三街」的問題上,她表示政府清楚聽到訴求,並會適時公布重建計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九龍中地區直選參選人、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昨日約巿建局代表落區,到馬頭角「十三街」及「五街」視察(圖),他們聯同街坊一起直接向巿建局反映「十三街」及「五街」的重建訴求。 李慧琼表示,該區域目前面臨衞生及治安等問題,希望巿建局能重新審視及考慮「十三街」及「五街」重建方案,盡快把該區納入重建範圍,讓居民生活環境得以改善,並使重建項目能注入更多活化更新及調適社區規劃的元素。
十三街: 社區文化關注 街道生活況味的背後-反思台灣的社區規劃 施媖之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已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5條的規定,於2021年3月5日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呈交該項目的發展計劃草圖(草圖)供城規會考慮。 『海心留痕‧漫步海濱』:由九龍城渡輪碼頭起,途經海心公園、崇安街至庇利街,這路段以土瓜灣海濱為主題,藉以展示海濱一帶過往的風貌,如海岸線的變化,以及讓遊客能了解海濱過往和現在的社會功能,包括區內水上交通發展歷史等。 李慧琼昨日聯同「十三街」及「五街」當區工聯會地區幹事黃文港、胡銘泰,約見市建局代表落區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