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時經 AlipayHK 領取消費券的用戶會在 AlipayHK App 首頁看到「特定識別號碼」專區上方顯示「毋須登記」。 這表示現有 AlipayHK 消費券用戶毋須辦理任何手續,而政府會根據其現有登記紀錄按新的準則審核其資格。 合資格的現有登記人可在計劃下以同一個賬戶獲分期發放$5,000消費券。 2)若閣下的 AlipayHK App 首頁的「特定識別號碼」專區未有顯示「毋須登記」,請確認你是否使用過其他 AlipayHK 賬戶登記。 如登記人已成功更改登記紀錄,以另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收取第二階段的消費券,而有關工具與收取第一階段消費券的工具相同,登記人可以申請以同一個帳戶收取/使用第一階段餘下的消費券。 合資格市民由6月23日至7月23日期間,可到消費券官方網站、或政府設立的臨時登記中心登記。
市民若因特殊原因未能提供這些資料,可在覆檢表格中註明理由,秘書處亦會按登記人的實際情況酌情處理。 大家可選擇常用或最適合自己的一款支付工具來收取及使用消費券。 仲未收到消費券2025 為了防止冒認或盜用身分,每一張八達通卡或個人電子錢包只可登記一次,不能重複使用。 八達通第三期消費券昨日(16日)起發放,如市民「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在11月30日已達到4000元,可領取第三期消費券1000元。 不過,或有市民因沒為意「合資格消費」為何,而未能領取1000元消費券。
仲未收到消費券: 登記
據八達通網站列明,遺失八達通可報失,經核實後,失卡未使用的消費券金額及餘額可轉移至新卡,但須承擔報失後3小時內的交易損失。 惟陳女士表示,截至昨日仍未能領回1,800多元餘額,又憂自己無資格領取其後的消費券。 她又指,近日網上流傳,有不法之徒因消費券而偷搶八達通卡,對象趁長者出入便利店後落手。 如合資格人士在成功登記後去世,將不會獲發消費券,其家人亦不能代為收取消費券。 如合資格人士在獲發消費券後去世,已收取或使用的消費券無須退還,惟將不會獲發餘下未發放的消費券。
- 被問及如何建議政府如何從稅務方面鞏固香港的資產和財富管理競爭力,稅務學會認為,在優化本港現時基金免稅制度上,可放寬現行對香港居民投資者的反避稅規定,並繼續廣泛諮詢基金行業內不同持份者的意見。
- 首期2,000元電子消費券上周日(1日)起陸續發放,政府表示,首日已透過4間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向約550萬名市民發放消費券。
- 有市民表示,羅湖口岸深圳海關為免「逼爆羅湖橋」事件重演,竟在橋上加設「S」形鐵馬陣,減慢民眾過關速度,批評決策十分反智。
政府表示,市民在 7 月 17 日或之前完成電子方式登記,預計在 8 月 1 日獲得第一期消費券;而 7 月 18 日至 8 月 14 日完成登記(電子或書面)的市民,則會在 9 月 1 日獲發第一期消費券。 本文集合大家最關心的消費券申請資格、使用期限、使用限制、具體發放日期等常見問題,而遺失八達通或支付寶、WeChat Pay HK、Tap&Go帳戶失效的解決方法,亦可參考以下資料。 10月1日起政府透過支付寶香港、BoC Pay、PayMe 、Tap&Go 及 WeChat Pay HK 六大支付平台發放領取第二階段消費券$3,000。 2022年消費券計劃第二階段的登記期在本月23日結束後,籌備工作便會進入下一階段。
仲未收到消費券: 相關文章
但是目前只有八達通可適用於交通補貼,因此在交通使用上比其他支付工具牌更勝一籌。 值得注意的是,若市民早前曾因有意圖離港而提早取出強積金、但最終留港,又或者曾經離港但已回流,都有可能被判定為失去領取第二期消費券資格。 另一名投訴人陳女士上周三(4日)以不記名八達通領取首期消費券,惟同日中午遺失八達通。 仲未收到消費券2025 港鐵車站職員協助下,她發現八達通已被他人擅用約133元,故接納對方建議,注銷舊卡,並申請將未用的金額轉移至新卡。 然後在登記期內(2022年6月23日至7月23日)將已填妥的特定表格E連同其《豁免登記證明書》複本寄回香港郵政總局郵政信箱180005號(如在本地投寄,毋須貼上郵票)或交到任何一間臨時服務中心。 代理人必須承諾會為該無精神行為能力登記人的利益而代其收取計劃下向登記人發放的消費券,令登記人受惠於計劃。
因此Tap & Go在零售及網店商戶的覆蓋率有逾10萬個,僅次於八達通。 Tap & Go「拍住賞」亦為入選第二階段消費券表示,會為商戶提供費用寬減及推出多項優惠予市民。 政府早前宣布,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將新增2間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當中包括:中銀香港BoC Pay及匯豐銀行的PayMe。
仲未收到消費券: 八達通
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會透過應用程式推送通知(合資格登記人需已啟用應用程式內的推送通知功能)/手機短訊/電郵,提醒合資格登記人消費券已發放到其帳戶內。 詳情請瀏覽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手機應用程式、網頁或致電其熱線查詢(按此查閱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聯絡方法)。 仲未收到消費券2025 市民透過六款計劃指定的儲值支付工具收取及使用消費券並不需要向有關營辦商繳付任何費用。 有關使用各儲值支付工具的方法及條款,可瀏覽相關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網頁或致電其熱線查詢(按此查閱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聯絡方法)。 為了避免爭議,以及防止出現詐騙的情況,除非在特殊情況下,登記人不能在計劃中途更改收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
仲未收到消費券: $5000 消費券懶人包(四) 常見問題FAQ:可否夾單?如何退款?
【本報訊】中港雖然全面恢復免檢疫通關,但兩地民眾往來並非完全通行無阻。 例如內地海關要求出入境人士填表後出示「黑色二維碼」方可過關,令羅湖口岸重開首日一度有數百名過關人士因為填表問題而滯留在羅湖橋上。 有市民表示,羅湖口岸深圳海關為免「逼爆羅湖橋」事件重演,竟在橋上加設「S」形鐵馬陣,減慢民眾過關速度,批評決策十分反智。 八達通將分 3 期派發消費券,而頭兩次派發的金額都達到 $2000,而舊八達通卡本身預設的儲值上限為 $1000,用戶必須辦手續讓八達通儲值額提升至 $3000。 而新發行的八達通卡由於在發行時儲值上限已經是 $3000,故毋須辦理任何手續。
仲未收到消費券: $5000 電子消費券懶人包(二) 登記及派發日期 商戶支援 優惠及現金獎賞 「套現」買 iPhone 等是否可行
八達通用戶可透過客戶服務熱線、網站以及八達通APP,查詢「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已領取的消費券金額、尚餘未領取消費券金額以及領取消費券金額的截止日期等紀錄。 政府發言人表示,計及八月初發放的第一期,以及今日發放的第二期,上述以八達通領券的合資格市民,合共已獲發4,000元的消費券。 【消費券第二期】消費券第二期將於8月7日起分階段派發5,000元,合資格市民已陸續收到由政府發出的合資格收錢SMS確認短訊。 無論沿用舊有平台、已「轉會」,抑或作新申請,皆最快可於8月7日起領取消費券第二期。 但要留意,八達通領取時間表較其他平台多1個領取階段,即要分3次收錢。
仲未收到消費券: 以支付寶香港、Tap & Go「拍住賞」、WeChat Pay HK、BoC Pay、PayMe from HSBC 帳戶收取消費券:
整個計劃涉及約664億元財政承擔,預計措施可惠及約660萬人。 透過去年推出的消費券計劃所收集的登記資料,4月7日先向超過630萬名已成功登記「2021年消費券計劃」的市民發放5000元消費券,餘額會跟新符合資格人士的消費券一起在年中起發放。 本報日前接獲投訴,市民潘先生上月透過電子方式登記電子消費券,採用支付寶平台。 惟電子登記期間,一直未能獲得有關儲值支付工具的相關編碼,故自行填寫編碼,亦成功獲得系統認證,更收到有關確認登記訊息。
仲未收到消費券: 消費券第二期|2. BocPay:將推多項回贈優惠
此外,同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不可在2022年消費券計劃下被多於一名登記人用作登記。 如發現任何可能涉及不法行為的情況,我們會將個案轉交警方跟進。 ,政府已在2022年4月7日發放第一期4,000元消費券至你用作登記2021年消費券計劃的八達通卡。 只要在指定日期之前累積「合資格消費」總額不少於4,000元,你便可在達標後下一個月16日起拍卡領取第二期1,000元消費券。 由於八達通與其他系統結構並不相同,所以八達通會分三期發放消費券,第一期為 $2,000,隔兩個月後發放第二期消費券 $2,000,最後一期為 HK$1,000 。
仲未收到消費券: E. 收取程序
政府之後會再甄選儲值支付工具承辦商,市民可再選擇使用另一支付工具收取消費券2022餘下的電子消費券。 於2022年6月13日或之前年滿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均符合資格;另外,政府去年設「在港居住」要求,申請人須在指定日期前沒有連續24個月不在香港,最新的「在港居住」要求則有待公布。 在有關網頁(按此)下載「消費券計畫 – 更改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申請表格」,並填妥及簽署,連同身分證副本,郵寄至「香港郵政總局郵政信箱185000號消費券計畫秘書處」(郵費由政府支付,毋須貼上郵票)。
仲未收到消費券: 消費券發放日期
如用作收取第二階段消費券的八達通卡失效,市民可透過政府的指定網站(按此)更新計劃登記紀錄,申請以另一張八達通卡收取計劃下未發放的消費券。 在申請獲批後,所有相關資料會從失效的八達通卡轉移至已更新登記紀錄中的八達通卡,當中包括仍未收取的消費券(如有)及「合資格消費」紀錄,該失效的八達通卡會被註銷,並需經港鐵客務中心退回予八達通卡有限公司。 仲未收到消費券2025 有關詳情,請瀏覽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網頁或致電其熱線查詢(按此查閱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聯絡方法)。 如透過八達通卡(包括電子八達通卡)收取消費券,在指定渠道拍卡/按鍵領取已發放的消費券後,消費券會以儲值額形式直接存入有關八達通卡內。
仲未收到消費券: 消費券詳情及領取
談到消費券的效果,王學玲表示,派發第一期後,消費氣氛暢旺,亦有調查顯示市民願意花費更多金錢,認為有正面效果。 仲未收到消費券2025 她又稱,四間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多了約300萬名用戶,商戶亦增65,000間。 市民如在登記前去世,將不會獲發消費券,其家人不能在其去世後代為登記及收取消費券。
有意見認為,應該先透過不同方式進一步查核提早提取強積金供款的人是否真的不再在香港生活。 我們理解這些意見,但現行法例亦有不少保障各類個人資料的規定和限制,以致我們不能隨意查核。 我們會繼續留意社會上的不同意見,好好總結今次發放消費券的經驗。 銀行月結單、稅單、糧單、租單、電話費單、水電煤收費單、就診紀錄或醫院覆診紙等等,都可以作證明。
為減少爭議及被他人盜用個人資料等風險,我們鼓勵合資格市民應盡量以其擁有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收取計劃下的消費券。 由於同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不可被多於一名登記人登記,如發現同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已被其他登記人登記,登記系統會將後來的登記/更改登記紀錄申請視作重覆登記/申請,該登記/申請會被拒。 如登記人已成功更改登記紀錄,以另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收取第二階段的消費券,而有關工具與收取第一階段消費券的工具相同,登記人可以申請以同一個帳戶收取/使用第一階段餘下的消費券(如有[註]),詳情請參閱此頁面的例子3。 否則,登記人須更改第一階段的登記紀錄,以同一款儲值工具的另一個帳戶收取/使用第一階段餘下的消費券(如有[註]),詳情可參閱常見問題F24,並考慮是否以該帳戶收取第二階段的消費券。 合資格市民可在計劃的登記期內(2022年6月23日至7月23日)透過消費券計劃網站內的電子登記平台(按此進入)進行登記(新登記人適用)或更改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或其他登記紀錄(現有登記人適用)。
仲未收到消費券: 合資格領消費券會收到政府短訊通知
八達通昨回覆指,已與事主聯絡跟進,會盡快安排退回失卡的餘額。 仲未收到消費券2025 仲未收到消費券 八達通又指,只有低於0.1%市民因遺失卡或卡失效暫未能領取,若今月初經網站更改八達通卡,可於下周一(16日)起領取2,000元消費券。 對於因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或精神健康不宜作出聲明而無法自行進行登記或更改登記紀錄的合資格人士,政府會作出特別安排。
仲未收到消費券: 電子消費券有幾錢?
政府第2期電子消費券今日(1日)正式派發,約550萬名在7月17或之前完成登記市民可獲發放。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財政預算案及稅務政策組主任王學玲表示,第2期電子消費券在今日凌晨開始發放,過程非常暢順,凌晨一時前已全數發出。 王認為有商場商戶趁第二期消費券發放,再推出新一輪優惠,相信對經濟有正面效果。 王學玲表示,當局早前安排部分市民重新登記申領消費券,已全部處理1萬9千份申請,當中1萬7千份申請合資格,已在本月1日領取首期消費券,其餘不成功的申請,涉及重複登記、不合資格或資料不符等問題。
被問及如何建議政府如何從稅務方面鞏固香港的資產和財富管理競爭力,稅務學會認為,在優化本港現時基金免稅制度上,可放寬現行對香港居民投資者的反避稅規定,並繼續廣泛諮詢基金行業內不同持份者的意見。 在本港推行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措施時亦可參考新加坡稅務優惠,以確保有關措施具競爭力及不會受限於過度繁複的反避稅條款。 對於本港近年人才流失嚴重問題,理事馬文珊建議政府探索不同措施,鼓勵中小企業聘用香港青年,對中小企僱主就合資格的青年員工開支提供額外稅務減免或財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