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將安排職員前往視察單位及估價,隨後發出「補價金額通知書」予業主,業主於兩個月內繳付補價後,將獲發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再把文件送到土地註冊處登記,即告完成。 香港房屋協會過去數十年為香港提供不同房屋項目,不少人會混淆房協樓及居屋,以為綠悠雅苑、翠嶺峰、翠鳴臺屬於居屋,其實真身為房協樓。 「私人參建居屋計劃」是政府在1977年設立,和其他居屋一樣在2002年暫停,目的是借助私人地產發展商的財力人力,加快資助房屋供應。 不過這批屋苑由於質素較高,而且樓齡比較長,很多已經補了地價流入自由市場買賣。 啟德房協 「綠置居」全名為綠表置居計劃(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Scheme),是房委會在2015年中開始推出,此計劃下每年會抽出指定的在建公屋項目並出售給主要為現有公屋租戶及合資格「綠表」人士,單位定價比傳統居屋更加低。
未來供應包括粉嶺馬會道項目、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啟德1E區1號、啟德2B區1號、洪水橋洪元路及洪平路項目,合共約9,500多伙單位,預計最早於 2023 年入伙。 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部分配有健身室等私樓級數設施,以 2020 年落成的綠怡雅苑為例,屋苑設有小型會所,以市價 7 折發售,折扣雖不及同期居屋,但以配套取勝。 人稱「房協居屋」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由香港房屋協會於 2012 年開始推行,至今總共推出了 4 個屋苑項目,計數量絕對比每年起幾個屋苑的居屋失色,但就以質素著稱,吸納抽不中居屋的中產買家。 啟德花園分為兩期,第一期為第1至第3座,在1997年6月與居屋一同公開發售,1998年落成。 第二期為第4及第5座,於2001年落成,由於當時停售居屋,該期的住宅曾經丟空一段時間,直到2007年6月自行公開發售為止。 他又指,由於政府把資助出售房屋的訂價改用負擔能力計算,令房協發展有關項目財政壓力大增,故需要與當局討論是否要調整財務上安排。
啟德房協: 時間:2019-01-09 03:17:28來源:大公報
2020年5月11日,高銀金融和潘蘇通分別持有60%及40%權益的迅富國際有限公司啟德第4B區4號地盤,以70.4億元出售予一間名為Top Family Group的公司,並預期將錄25.7億元虧損。 但在7月24日公報取消交易,改與Agile World的公司交易,並收取對方25億元現金,並將提供不多11.42元貸款,以用一筆不少於24.26億元的新融資重續其現有銀行貸款。 7月30日,高銀金融再次公佈以35.77億元售予彥佑有限公司,並訂立30%及70%的分紅協議及由買方賠償28.72億元予Agile World。 2021年3月「證實」佳兆業集團入股持有地皮公司,按2020年年報顯示上述地皮於2020年11月購入及佔一半檳益。
- 東南九龍發展修訂計劃的整理可行性研究(於1999年11月展開,於2002年完成)計劃將啟德發展為「環保城」,為回應香港市民對填海工程的意見,填海面積大幅減少至133公頃,總面積縮減至460公頃,容納人口亦縮減至260,000。
- 有關判決對於《啟德發展計劃》的填海計劃具有約束力,故此有關工程必須通過上述3項凌駕性公眾需要的測試,才能夠得以進行。
- 事實上,政府近年積極發展新界北,更提出北部都會區大計,令區內地價水漲船高,如去年中永泰地產(0369)以26.168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9208元投得粉嶺粉錦公路與青山公路—古洞住宅官地,及後更引入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家族成員及前政務司長唐英年等。
- 北角驥華苑是唯一位於港島區的屋苑,位於鄰近北角千萬豪宅海璇,居屋向東北方向坐擁維港海景。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15個因撤銷買賣協議而收回並在居屋2022重售的單位。
根據民政事務局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表示,民政事務局已經完成初步技術的可行性研究,正在處於考慮採購及融資安排的階段。 2012年9月27日,時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香港缺乏住宅土地供應,故此可以重新思考啟德發展區的發展密度及規劃安排等。 啟德房協2025 對於會否擱置興建啟德體育園區,他表示相信持份者有不同的意見,當局未有深入討論。
啟德房協: 物業編號: G087072 (代理提供)
由於啟德用地發展荒廢多時,地政總署以臨時租約型式出租土地至發展方案落實,分別用作草地滾球場和臨時賽車場。 2018年9月,颱風山竹襲港,全港多處塌樹,啟德用地亦曾用作設立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 啟德房協 為連接啟德發展區及彩虹邨一帶,2020年,土木工程拓展署斥資約1.8億元興建一條140米長的行人隧道SW4,連接啟承道和彩虹邨。 而鑽挖工程會下穿承啟道、觀塘繞道和太子道東,並下穿大量污水管、食水管等設施,大大增加建築難度。 工程效率將提升一倍和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不過造價較傳統方式多約3成。
- 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黃傑龍表示,啟德其中一塊地皮較大,除可提供約1千個單位用作啟動真善美村重建,另外再提供專用安置屋邨,約1千個單位,包括出租及出售的資助單位,亦可能包括長者單位。
- 據悉,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在兩幅地皮進行基建工程,明年才完工,房委會料明年8月才可接手地盤。
- 他續指,隨著香港經濟重回正軌,近期樓市交投亦轉趨活躍,優質項目及特色單位備受追捧,料整體樓市將拾級而上。
- 2021年4月18日承豐道21至23號一名身繫安全帶的52歲男子被發現倒臥在承豐道21至23號一個屋苑地盤,懷疑由高處墮下,送院經搶救無效不治。
- 於1965年建成的真善美村,佔地11.9萬平方呎,樓齡已有53年,共有3幢大廈合共1027個單位;而佔地41.1萬平方呎的樂民新村,在1970至74年分期建成,樓齡介乎44至48年,共有9幢大廈共3674個單位。
- 若建議得以落實,將有助增加資助房屋的供應,亦可以讓有意置業的市民多一項選擇。
- 香港政府內部和專業界別一直有意見認為,啟德發展區的規劃太浪費,尤其在香港市區地帶,並且有港鐵的沙中綫和兩座鐵路站,根本就難以再尋找到如此大片可以供予發展的新用地。
- 到了後期此計劃亦配合政府停售居屋政策而暫停,進行中之工程,也按剩餘居屋單位方式出售,而規劃中的工程則轉作房協的其他發展計劃。
另一幅啟德用地1E區1號則位於啟晴邨附近,佔地18.2萬方呎。 方面,項目地點在2011年已被劃作「綜合發展區(5)」地帶,以保育龍津石橋的遺跡,因此屋苑在設計上將與龍津石橋保育長廊互相融合。 方面,項目設有1幢2層高商場,提供多種商店、服務行業商戶及食肆。 而太子道東、衙前圍道及景福街沿線座落多間食肆及商場(越秀廣場)。 特別是持白表人士,既不可參與綠表人士專享的綠置居計劃,無論是房委會或房協版居屋的揀樓次序都在綠表人士之下。
啟德房協: 發展時序
接壤馬頭角的海濱一帶,則會發展為海濱飲食廊,設有小型商店及茶座。 車站廣場下會設兩條地下購物街,全長約1500米,分別連接九龍城、新蒲崗、沙中綫宋皇臺站及啟德站,並透過賣地條款要求發展商興建、管理及營運與其發展用地相連的地下街,須全日24小時開放供市民使用。 據悉,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在兩幅地皮進行基建工程,明年才完工,房委會料明年8月才可接手地盤。
啟德房協: 重建真善美村地盤 鄰近啟晴邨
房協轄下位於土瓜灣的樂民新村及馬頭圍真善美村,樓齡已超過40及50年,房協早前亦表明希望優先重建這兩個屋邨,今次政府批地相信可以令有關重建計劃能夠啟動。 值得留意的是,政府在今年初宣佈房委會居屋「加辣」,買家在首5年內,只能將單位以不高於原價轉售予居二市場,5年後才可在綠表市場售予綠表人士或「白居二」人士;轉售至自由市場的限制更是由10年增至15年。 啟德房協 房協發言人指出,位於啟德二B區一號用地的發展項目已於今年二月完成批地程序,地價金額為四十六億一千多萬元,每呎補價金額達四千五百五十八元。 地產業界指出,項目每呎補地價金額達四千多元,加上建築成本等,隨時八千多元,與區內啟欣苑平均呎價相若,擔心若日後樓價持續現時水平,房協隨時需要以成本價出售。
啟德房協: 出租單位面積及編配標凖
2017年5月31日,南豐集團旗下公司合裕發展有限公司以約246.1億元,投得啟德第1F區2號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6號的土地,佔地204,989平方呎,可建樓面約191.2萬平方呎,每呎樓面地價約12,863元,成為香港新商業地王,是啟德發展區地標之一。 到同年12月,集團向城規會申請在第1F區2號擬建兩幢商業大樓,其中主大樓樓高約48層,包括4層地庫,佔樓面面積117.2萬方呎;而另一幢約2層高的零售大樓,佔樓面面積70萬方呎,另提供約4萬方呎面積作為公共運輸交匯處。 珒溋(Upper RiverBank),由2座雙子住宅、1座低密度河畔洋房組成,提供667伙1至4房單位,預計2021年11月15日入伙。
啟德房協: 香港房屋協會
政府計劃把遺跡融入啟德發展計劃,當局認為龍津橋需要原址保留,還應設法跟昔日原址是九龍街的九龍寨城公園「打通」,為未來啟德發展區及九龍城營造新舊交融的效果。 政府建議斥資120億港元興建一條環保連接系統,全長9公里的高空架設單軌鐵路系統,設有12座車站,預計最快於2018年動工、2023年落成,至2031年每日載客量可以達乎200,000人次,佔九龍東發展區15%的公共運輸乘客量。 啟德城中心規劃了兩條地下街,連接新蒲崗、啟德站、啟德城中心北部商業及住宅地(包括AIRSIDE)、宋皇臺站,經港鐵站接駁九龍城,為香港首兩條地下商業街。 啟德房協 2019年1月,南豐集團旗下啟德第1F區2號商業/酒店地,獲屋宇署批建1幢38層高(於6層平台之上)、1幢8層高商廈,另設1幢2層高物業,總發展樓面約195.5萬方呎。 項目亦包括連接啟德港鐵站的地下街,項目命名為AIRSIDE,將在2023年開業。
啟德房協: 【白居二搵樓】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單位補價程序大解構
居屋2022的轉售限制收緊,如為未補地價的單位,規定業主不得以高於原價在第二市場轉售單位的年期將由現時2年延長至5年,即首5年只可最高用原價售出。 至於已補地價居屋及綠置居單位只可於購入單位15年後才可於公開市場售出。 啟德房協 屋苑最平售價僅為HK$124萬,不過是186呎納米單位,如是小家庭或1人申請者,不失為上車好選擇,啟欣苑售價為HK$124萬至HK$479萬,預計提供1,840伙單位。
啟德房協: 安達臣啟德居屋首批3700伙 料2023/24年度落成
有人認為,房協房屋供應疏落,隔幾年才有一個項目登場,有更多時間聘請設計公司,周詳考慮項目的構建;相反,房署每年趕出貨,趕工下只能採用一式一樣、欠缺特色的單一設計規律,不似房協般有「重質不重量」的本錢。 啟德房協 為紓解 1940 年代國共內戰走難抵港的難民住屋需求,香港房屋協會於同年成立,目的是整理市容、改善城市衛生環境,建設宜居、人性化的居所。 業主接獲補價通知後,需要兩個月內以銀行本票或已劃線律師行支票支付補價,否則要重新申請及支付手續費,其後房協便會把款項交回政府,及發出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 最後業主便可以交由律師,在土地註冊處登記「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
啟德房協: 「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
房協目前正進行三個市區重建安置項目,分別位於田灣石排灣道、觀塘定安街,以及啟德發展區。 其中啟德項目可提供單位數目最多,料2025年可提供逾2000個單位,項目亦最近土瓜灣。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樓宇買賣的運作,大致與公開市場的模式相同。 買賣雙方可自由議價,或透過地產代理進行交易,惟買賣雙方均須先向房協申請所需的證明文件,如買方的「購買資格證明書」及賣方的「可供出售證明書」等,才符合房協「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樓宇買賣的規定。 啟德房協2025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則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非牟利法定機構,比起房委會更早成立,政府會撥款及批地予房協,由房協推行個別資助房屋項目,好比將部分推行及管理公營房屋的工作,外判予房協一樣。 由於居屋及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單位屬於不同機構範圍,所以補價的收費及程序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