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镜头总共有4种卡口,索尼E口,徕卡M口,尼康Z口,还有松下&适马的L卡口。 桶狀變形常見於市面上大多數餅鏡,老蛙10mm餅鏡採用2片非球面鏡片,對光學畸變具有出色的控制能力,呈現景象的直線更接近您的預想。 作為超廣角鏡頭,這不僅可以減少後期編輯時間,亦增加此鏡頭的拍攝用途 ── 從街頭抓拍到城市美態。
我最喜欢的材质是索尼GM镜头那种看似金属的塑料,轻便、质感高级。 我多使用微距镜头来拍摄昆虫、静物等题材,偶尔还会进行一些创意摄影。 老蛙4mm 灯光是微距摄影最好的朋友,因为在近距离拍摄时,镜头的进光量会大幅度减少,这时没有补光的话,画面会是漆黑一片的。
老蛙4mm: 福倫達 Voigtlander Nokton Vintage Line 50mm f/1.5 Aspherical II MC 鏡頭 (Leica M 卡口 / 黑色)
虽然暗角通常很容易在后期软件中纠正,但暗角往往会影响这个镜头的极端边缘的颜色。 例如,白云和其他浅色物体会出现蓝色调,这可以从这篇评测中的样片中看出。 我尝试使用渐变滤镜和白平衡滑块在Lightroom软件中校正这些色彩偏差,还好大多数图像都得到了矫正。 有的人非常喜欢金属材质的镜头,但是我第一天使用时便刮花了镜身,非常明显。
- 此鏡頭擁有極廣113度視角 (相等於全畫幅13mm) ,是市場上視角最廣之中畫幅鏡頭。
- 但是因为24mm实在是很广角,所以没办法将锡纸包的特别防护,只能尽量。
- 通过实拍测试我们看到,老蛙Argus 33mm F0.95在F0.95-F2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暗角,当光圈收缩到F2.8时暗角逐渐消失。
- 老蛙最強是使用不同的特殊玻璃,非球面鏡來強化鏡頭成像,看mtf表也看到,中心解像力,神級,當然邊位有點弱。
老蛙24mm T14目前适配PL、EF、R、F、Z、E、L等主流卡口,本次理论测试全程使用老蛙24mm T14与转角前镜组搭配松下S1H拍摄。 老蛙在24mm T14一代发布后,陆续适配了市面上各种主流微单卡口,这次的升级版在发售前就给到了我们L卡口版本试用,镜头与我们常用的S1H连接紧密,几乎没有框量,做工十分精密。 箱体内部比较紧凑,除了自带的转角镜组的镜头主体外,老蛙24mm T14还保留了一代中可以直摄的前镜组,可根据场景不同,在镜头中部位置旋转拆卸前镜组。 老蛙Argus 33mm F0.95配有光圈环,对焦环,距离刻度和景深指示刻度,在镜头前段可以看到老蛙的标志和Argus的字样。 该镜头的最大光圈为F5.6,加上12mm的超广视场角,属于是与虚化无缘了,镜头内部使用了5叶光阑叶片,在F11时即可产生漂亮的十针星芒。
老蛙4mm: 视角 老蛙4mm f/2.8鱼眼镜头评测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老蛙FFII 11mm F4.5 C-Dreamer镜头画面中心的各档光圈表现都很好,当光圈收到F8时画质表现为最佳。 而边缘的分辨率相对于中心就有所下降,但作为一枚超广角镜头,边缘产生的畸变导致分辨率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最佳光圈在F8。 使用下来的大概体验就是:1.镜头真小啊,特别适合搭配轻便的无反相机,譬如A6400这种(放在FS5上很滑稽)。 2.突起的球面镜好容易误碰,所以要多备一点镜头纸,擦指纹什么的。
- 对于我们来说,拍摄视频更多会使用标准焦段与长焦焦段,对于广角的使用,更多的是用作城市、自然风光照片的拍摄或延时摄影,而12mm到24mm的焦段刚好弥补了我们广角端的焦段缺失。
- 我多使用微距镜头来拍摄昆虫、静物等题材,偶尔还会进行一些创意摄影。
- 鏡頭最近0.27,也就是說,如接上sony 神力環,可以得到更新的微距攝影效果。
- 完全能够当个微距使用,加上210度的鱼眼视角,可以拍摄很多非常有趣的微距照片。
- 镜头最大光圈下画质可以接受,最佳分辨率存在于f/5.6-f/8,f/11以后画质有所下降。
- 3.手动对焦,用的是手柄,但由于是鱼眼镜头,基本都是中远距离的对焦点。
-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心画质基本都是差不多的,边缘画质却还是有明显区别,其中15移轴和12+MSC因为相场更大,边缘画质占优势,这里并没有移轴拍摄。
镜头结构采用2片非球面镜片,和3片ED镜片,保证镜头锐度,大大降低了色散和畸变,同时提高了边缘画质。 从实际表现来看,这枚镜头的分辨率表现可以接受,毕竟M43系统的本身分辨率有限,机身的限制因素实际上是比较大的。 镜头最大光圈下画质可以接受,最佳分辨率存在于f/5.6-f/8,f/11以后画质有所下降。 镜头的镜头盖设计比较别致,是一个小型的金属桶,并且为对焦拨杆预留了位置。
老蛙4mm: 分辨率测试
这也让摄影师们都在不断期待老蛙下一款移轴镜头,因此有关老蛙要出新移轴的消息,也不绝于耳。 以上通过,重量,体积,视角,画质,畸变,支持滤镜等方面讲解了老蛙的这些个广角镜头,那么到底怎么选,大家看完这些后不知道有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呢,如果没有也没关系,下面简单用大白话给大家推荐下该如何选择这些广角吧。 然而,老蛙10-18mm F4.5-5.6也并非没有优点。 使用尼康Z7拍摄风景时,焦距在10mm时,透视效果很棒,这是尼康Z 14-30mm F4 S等其他超广角镜头所不能比的。 我真的非常希望老蛙镜头能想出一种方法能够向相机传递基本的EXIF信息,如焦距和光圈信息。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因为不能将相同的设置从一个图像复制粘贴到另一个图像,纠正基本失真和渐晕问题在后期处理中可能会很麻烦。
老蛙这支鱼眼镜头在一定的拍摄角度下出现明显的鬼影,缩小光圈后画面下方的光斑有所变小,拍摄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 通过搭配合适的转接环,可将老蛙20移轴装载到全画幅无反相机,甚至4433中画幅无反相机上使用,非常方便。 据说由于这次的镜头像场基本覆盖中画幅,因此GFX口的老蛙20移轴将与其他卡口同步发售。
老蛙4mm: 畸变测试
和老蛙60微一样,镜头是伪内对焦的结构,装上一片UV就变成内对焦可以减少镜筒进灰。 值得一提的是预售期间赠送了镜头袋、脚架环、UV保护镜,看了一下官方店,这几个配件的定价还挺高的。 老蛙先把镜头和uv保护镜发了过来,镜头袋和脚架环要再等一下,可能是安排不过来了。 24mm 老蛙4mm2025 T14二代全开光圈T14时,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暗角,收缩至T16时,暗角依然比较明显,继续收缩一档至T22时,暗角明显改善,继续收缩至T32后,暗角几乎不可见。
老蛙4mm: Laowa 14mm f4 FF RL Zero-D 全畫幅 超廣角 鏡頭
3000以内的价格很让我满意,同样的价钱很难找出各方面比老蛙百微好的镜头,这也是我购入此镜头的一大因素。 老蛙4mm2025 与老蛙以前用的那种一次性的真空保鲜袋不一样,这次装镜头用的是带抽绳的可以反复使用的塑料袋,比以前的质量要好,也摆脱了廉价感。 这也说明老蛙24mm 老蛙4mm2025 T14是一个“吃光怪兽”,虽然前镜组的补光灯能缓解一部分场景光线不足的问题,但毫无疑问,这支镜头更适合在场景可控环境下的严肃创作。 近几年,江湖上有这样一支镜头,人们冠以“神鞭”之称,第一眼看上去,与其说是摄影器材,大部分人更愿意把它当做某种医疗器械,从而联想到不好的体验,不自觉菊花一紧。
老蛙4mm: LAOWA 17mm f/1.8 MFT 鏡頭
老蛙20移轴的视场角达到94.4°,极限移轴可达117°,十分宽广。 不过其视角上与老蛙15移轴差距较大,因此已经购入老蛙15移轴的摄影师朋友,再入手一只老蛙20移轴完全不会有视角的冲突。 与老蛙15移轴不同的是,老蛙20移轴附带了可调节式的遮光罩,全金属材质打造。 遮光罩旁有旋钮可调节松紧,松开旋钮即可取下遮光罩,遮光罩锁紧在镜头上时还能360°自由旋转。 结合遮光罩内部还有贴心的螺纹消光设计,灵活调整以遮挡较垂直方向的入射杂光。 Laowa 20mm F4 Zero-D Shift採用11群16枚的光學結構設計,其中包含2枚非球面鏡片和3枚ED低色散鏡片,對於色差的控制效果十分出色,可以確保影像從中心到邊緣的清晰度始終保持一致。
老蛙4mm: 镜头主体
而下面这张照片是用老蛙9mm拍摄的,由于仰拍造成的楼的倾斜,这种叫做透视变形,任何镜头都有这种透视变形,只不过越广的镜头透视变形越明显而已。 老蛙4mm2025 听参数这只镜头最惊人的肯定就是焦段了,但是拿到手里首先比较吃惊的却是他的体积,作为目前全世界最广的全画幅镜头,居然还没有我一个拳头大,可以一只手环握过来。 将镜头安装到松下GX85机身上,再一次感受了它的小巧,与银色的机身搭配颜值上完全没有问题,带着这样一套精致的器材出门乐趣多多啊。
老蛙4mm: 镜片配置
打开快递包裹,老蛙20移轴的镜头包装盒与常规老蛙镜头别无二致,白色的包装盒上,印有详细参数,并可看到包装侧面的镜头光学结构。 老蛙4mm2025 如果一定要描述的话,大概是人眼球不动,双眼余光能达到的最大范围。 极广的视野会让画面有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和陌生感,而且对于摄影师构图的能力也是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在看到取景器之前很难想象出画面的样子。
老蛙4mm: 福倫達 Voigtlander Ultron Vintage Line 28mm f/2 ASPH Type II VM 鏡頭 (Leica M 卡口 / 銀色)
下面我们在实际场景中来对老蛙老蛙Argus 33mm F0.95的分辨率进行一个测试。 整个场景细节层次丰富,采用正面的构图也是尽量的保证画面边缘也可以在焦内,这样才能更好的反映出边缘的分辨率,做到相对客观。 对了,老蛙15和佳能17比有个最大的差别就是老蛙15没有摇摆功能,但是我试用了以后才发现广角的摇摆功能真的很鸡肋(个人觉得,具体大家怎么认为我贴图出来大家自己判断)。 大家想要用摇摆功能主要还是为了小人国效果,但是广角拍出来的小人国效果真的不明显。
老蛙4mm: 精致好玩 老蛙4mm/2.8鱼眼测评
距離刻度可調結構 該鏡頭為金屬結構,設置距離刻度調節手輪,針對不同法蘭距相機,可以做到精準調整工作距離。 鏡頭結構採用2片非球面鏡片,和2片ED鏡片,保證鏡頭銳度,又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色散和畸變,同時提高了邊緣畫質。 採用零畸變的光學設計,用直線描繪畫面,盡可能減少後期的時間成本。 老蛙60微已经很优秀了,百微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很多新技术,无论是紫边控制还是虚化都做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