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選用銀行同業拆息按揭(H按)或最優惠利率按揭(P按) 。 首置 「H按」是以銀行同業拆息(HIBOR)為計算利率的基礎,銀行提供的按揭計劃為「H + X厘」。 港人首次上車盤只容許未曾在香港擁有任何住宅物業且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代表買須在香港居住滿7年。
- 目前區內配套可以便利市民日常生活需要,過海及出市區的交通選擇多,距離港鐵何文田站及黃埔站約10分鐘車程。
- 惟首置而自住用途的買家,則僅須繳付樓價的2.25%印花稅(90,000元),慳稅達51萬元。
- 由於首次置業計劃屬於政府資助房屋,所以政府也設下轉售及出租限制。
- 所謂「首置客」,實質定義是「簽署買賣合約時未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永久居民」。
- 需要,而且因貸款額增加,對於申請者的入息要求更高,以 $1,000 萬樓價為例,若申請 9 成按揭,壓測下的家庭月入要求需要接近 $81,200。
- 從價印花稅英文是Ad Valorem Stamp Duty,簡稱AVD,是物業轉讓時必須繳交的一種物業印花稅。
需要,而且因貸款額增加,對於申請者的入息要求更高,以 $1,000 萬樓價為例,若申請 9 成按揭,壓測下的家庭月入要求需要接近 $81,200。 放寬按揭成數,減少首期開支,令買家多了選擇餘地,準買家不妨參考不同地區盤源,物色心儀單位,即上千居尋找各區樓盤。 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14天內便簽訂正式買賣合約,需要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30天內繳付印花稅。 一旦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逾14天才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則需要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30天內支付印花稅。 照字面理解,「首次置業」的意思是指第一次買樓,不過市場對首次置業有兩種定義,分別是「真首置」及「假首置」。 「真首置」意指從未擁有過物業,是首次買樓而物業是作自住用途者。
首置: 首置人士:新例下借最高按揭成數,須符合以下條件:
施政報告宣布,首置人士可申請最高9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將提升到HK$800萬,而HK$800萬以上至HK$1,000萬的物業,則可承造最高8成按揭。 而且首置人士即使未符銀行壓力測試,仍可申請最高8成或9成按揭,但其供款與入息比率仍須不超過 50%,保費亦會因應風險因素作出額外調整。 邏輯上不算,因為首次置業是不可以擁有物業;不過「先買後賣」的情況下是可以依據不同個案來處理。 首置 假設業主本身有物業在身,但是如果業主在指定期限內將物業「先買後賣」那依然可以算是首次置業。
-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 根據「波叔Plan」的按揭保險安排,首置人士買入1,000萬以下的現樓住宅單位可以申請9成按揭,1,000萬至1125萬可以申請8至9成按揭(即貸款上限900萬元)。
- 簡單來說就是非首次置業的買家一定要支付物業價格15%的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則是在從價印花稅上徵收,如業主買入住宅物業後6個月內出售或轉讓,需多付樓價的20%稅項;如第6至12個月內出售,稅率為樓價的15%;若第12至36個月內出貨,稅率為樓價10%。 要留意,在審批按揭申請時,銀行還會一併考慮你有否其他按揭或擔保在身,及你的信貸評級表現等,嚴重不達標者,銀行有權不接受申請。 所以,如果你有置業的打算,請早於半年至1年前查閱自己的信貸報告,確保自己準時償還貸款和清還卡數,同時肯定個人身分沒有被盜用作其他貸款用途,以保持優質的信貸評級,這都有利向銀行爭取較佳的利率優惠。 一般來說,按揭還款期最長為30年,但銀行會根據「人齡」及「樓齡」而調整最終批出的年期。 不過建議最佳供款年期為25年,萬一貸款人未來遇到資金周轉不靈等問題時,都可向銀行提出延長供款期的要求。
首置: 「首次置業」定義
至於合資格的公屋輪候申請者,則可以繼續在申請公屋的同時,再以白表人士的資格申請「白居二」計劃。 首置印花稅具體稅項由0.01%至4.25%不等,隨買入單位的樓價上升而有所不同。 假設你購買的物業價值為700萬,你則需預留樓價的3.75%,即26.25萬作買樓印花稅之用。 若你是香港永久居民同時名下並無任何住宅物業,你就能以相對低的稅率支付從價印花稅AVD(從價印花稅計算方式)。 從價印花稅英文是Ad 首置 Valorem Stamp Duty,簡稱AVD,是物業轉讓時必須繳交的一種物業印花稅。 其稅率會因應買家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簡單可分為首置印花稅以及非首置印花稅兩種。
曹德明指出,敘造高成數按揭者,手上的現金流只能預備一筆首期仍不足夠。 因為除了首期外,其他支出尚包括經紀佣金、印花稅、按揭保險費、律師費和雜費(見表二)等。 以購買400萬元物業為例,除40萬元的一成首期外,另有約17.4萬元的按揭保險費,以及約14萬元的其他支出。
首置: 首次置業三大優勢
「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ong Kong Interbank 首置2025 首置 Offered Rate)(HIBOR)即本港銀行的互相借貸利率。 一旦H按計劃的利率高於封頂位,H按客戶就可用「實際封頂利率」還款。 因為H按設封頂息率,不少業主敘造按揭時都會選H按,以節省利息支出。 按照首置定義,相關人士不可持有任何本港物業,但其實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
首置: 港人首置上車盤懶人包:一文看清上車盤選擇、申請限制、流程、收樓情況
2021年樓價中位數更為家庭入息中位數的23.2倍,即港人不吃不喝也要23.2年方夠儲蓄「上車」1。 香港樓價走勢十年不斷升,在香港買樓難,彷彿已是大家的共識。 以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減去各大銀行自定的息率,現時香港最優惠利率分三種「大大P」(5.5%)、「大P」(5.25%)及「細P」(5%)。 不過,對於具實力的首置人士來說,9成按揭未必有用,因若果他們選購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這類按揭難以大派用場。 假設樓價800萬元,首置人士只需付3.75%印花稅(見下列表),即約30萬元,但非首置人士需要支付15%印花稅,即約達120萬元。
首置: 物業類型
就住宅單位而言,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首置2025 當中包括從價印花稅 (AVD)、額外印花稅 (SSD)與買家印花稅 (BSD)。 9 成按揭(乃至按揭保險計劃)只適用於私人樓宇,當中價值 $600 萬或以下之物業可為樓花,而樓花期須為 首置 12 個月內;價值 $600 萬以上的則必須為已落成住宅物業,亦即現樓。 此處之首置,不一定是第一次買樓,只要申請按揭時未持有任何本地的住宅物業,都可屬首置人士。 三類樓宇買賣的印花稅中,以從價印花稅(AVD)最常見,即根據樓價價值而得出的印花稅,不過政府為了應對樓價高企的問題,特意將從價印花稅的應用對象劃分為「首置」及「非首置」,兩者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水平並不相同。 至於關乎樓宇買賣的印花稅,一般可分為 3 類:「從價印花稅(AVD)」 、「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
首置: 首置上車盤有沒有貴價盤?
按揭保險費取決於您所申請的按揭種類、按揭年期、按揭貸款、一次過付清抑或逐年支付。 以淨息按揭(即P按及H按)為例,按揭成數為9成、還款期30年並一次付清的保費是貸款額的4.35%;借25年的話則為4.1%,借20年的話就會是3.75%。 雖然置業按揭樓價上限放寬,9成上車按揭更易申請,但供樓對不少上車人士來說仍然是一個長遠而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成功用按揭買樓,亦要確保有能力按期還款,否則一旦家庭財政狀況出現問題,便有機會招致斷供。
首置: 首置印花稅:
物業按揭是一種抵押借貸,借款人要按照與銀行或貸款機構協定的利率及還款年期,分期向承按人支付本金及利息。 透過物業按揭,買樓不需要一次過付清樓價,儲到首期就能上車。 獲批按揭貸款後,按揭借款人如中途斷供或破產,銀行就有權將已抵押出來的物業回收,作放售或出租等以補償損失。 首置2025 對於政府擬放寛首次置業按揭成數上限,王兆麒表示,目前中小型買家主要受壓力測試難度增加影響,從而對樓市有影響,而放寛借貸上限只會令壓力測試難度再度增加,未見消息會利好下半年樓市。 同時,政府會提供按揭貸款的安排予購買「首置」單位的市民,按揭貸款最高可以達到9成。 唐榮認為,「港人首置上車盤」其中一個重點是「從未在香港置業」,這跟「現時沒有持有任何物業」可是兩種定義,理論上,公屋居民最大機會符合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