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源人氣男子組合Mirror成員柳應廷(阿Jer)開演唱會時,其歌迷在留言區留下「MM7」,後來阿Jer表示因為歌迷想打字快一點,直接用MM7代表讚賞別人「正」。 近年愈來愈多內地過江龍食店到香港開業,尤其是川菜餐廳,餐牌上都會有「土豆」出現。 香港流行用語2025詳盡懶人包!(持續更新) 明明就是香港人講開的「薯仔」,但隨著這些餐牌的叫法,即使叫開「薯仔」,都會很自然地改口叫「土豆」,例如酸辣土豆絲、土豆片。 香港流行用語2025詳細介紹!(小編推薦) 大家上網購物,尤其是淘寶都會經常見到「性價比」這字眼,是內地用來形容性貨品的性能和價錢的比例,「性價比」愈高代表貨品愈抵用。 換句話說,即是我們所謂的CP值(cost-performance ratio)。 「很牛」一詞是用來形容人很厲害、強勁的意思,在內地經常被使用。
因為英文字母「Q」跟數字「9」寫法相近,唔少人就以「好99」表達可愛。 內地人慣用「_總」來稱呼老闆,香港暫時雖未至於在工作上經常用這稱呼,但私底下跟朋友說笑時,都會用「_總」來揶揄friend zone內有錢且愛話事的人。 除了網絡用語,很多生活上的用字漸漸都被內地用字所取代,大家用慣用熟,有機會不知道它們本身是從內地每入的講法。 香港流行用語15大優勢2025!專家建議咁做… 「網紅」即是網絡紅人(大陸叫網路紅人),除了指KOL,也指因一些短暫事件而很快在網絡上紅起來、知名度大增的人,隨著事件完結,大眾對他的認知度也會減退。
香港流行用語: 香港潮語2023丨18. FML
「LM」簡短的兩個英文字,你可以經常在各大討論區的留言中看到,「LM」則廣東話「留名」的拼音。 當大家看到有一些網絡熱話想跟進接下來的內容,網民都會「LM」,方便自己找回貼文。 香港流行用語9大優勢2025!內含香港流行用語絕密資料 「Be Water My Friend」其實是出自於李小龍的經典金句,意指提醒大家做人要因應時間、情況而做出不同的應變。
帖主第一點表示希望香港的餐廳在客人吃飯的時候,「能不能不要趕人走」,讓客人可以多留個十幾分鐘,緩緩的喝口茶消化一下,指出光速收碟的文化令遊客感到不舒服,全程也趕著吃飯、趕著離開,根本未有空檔時間可以休息一下。 源起網絡紅人Matt Leung,有日他將「R.I.P」打成「R.A.P」,被引伸出「抵死」意思,成為新一代網絡潮語。 已故男歌手「哥哥」張國榮逝世18周年那天,不少藝人都發文悼念,當中TVB女藝人莊思敏於IG出 Post將「永遠懷念哥哥」打錯成「永遠懷疑哥哥」。
香港流行用語: 內地客小紅書狠批香港3大毛病 餐廳這點超趕客!港人反擊:可以不來
意即「求包養」,源起中國內地不時流傳富婆徵求年輕男友,之後成為不少男性笑指自己甘願用肉體來換取不用工作而富足生活。 源自Facebook群組「我老婆嫁咗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因香港人氣男子組合MIRROR太受歡迎,獲不少女鏡粉支持,令一眾鏡粉老公、男友瞬間變成「前度」。 同「OK」,因為鍵盤中「J」跟「K」兩字相近,所以經常有人將「OK」打錯「OJ」,現時不少人直接打成「OJ」。 GOtrip編輯部搵齊5間人氣又抵食火鍋店,而當中比起辣雞煲,近年深圳更加流行椰子雞,即睇:火鍋店推介及深圳商場美食。 「網美」即網絡美女,尤其是那些經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拍的女性。 提起「網美」一詞,相信大家腦海中都會立即浮現出大陸「網美」的樣子,白臉、臉尖、大眼、鼻高、小嘴。
- 香港人通常會用「cute」、「可愛」、「kawaii」去形容好得意的人或物,內地則經常會用「萌」,例如讚一位可愛的小朋友「萌爆」、「好萌」、「萌萌的」。
- 香港每樣東西都是錢,香港人雖然早已習慣,但是旅客卻不這麼認為。
- 「5P」的稱呼來自論壇3男2女(3boys2girls)論壇,該論壇存在「火星文」文化,表達另類,而5P字是以「扮可愛」為目的而出現的一些非粵語正字,於該論壇帶起,故名。
- 因疫情爆發的影響下,不少公司都改變了上班的模式,轉做為「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而WFHF的意思就是指不少打工仔企求有「Work From Home Forever」(永遠在家工作)的意思。
- 源自Facebook群組「見字飲水協會」,用來提醒身邊的人見到此訊息就要多飲水,之後亦延伸出不同「見字XX」系列。
- 「綠茶婊」近幾年冒起,主要是形容外表清純可人,但其實勁有心計的女人,簡單來說就是表裡不一。
「skr」一詞一直流行於歐美Rap界,直到早前由於吳亦凡曾在《中國新說唱》中以「skr」作為口頭禪,在內地掀起「skr」的熱潮後,才為港人認識。 同樣是出自YouTube Channel「試當真」的成員MC $oHo & KidNey的歌曲《跌嘢唔好搵》,意思是東西跌了只要不去找就會重新出現,不用急躁生氣,同時亦被大量網民用來二次創作。 Firm的出處是來自YouTube Channel JFFT成員的日常用語,因為他們的觀眾以00後的年輕人為主,因此廣泛成為流行。 這個潮語其實非常簡單,主要是懶人用語,因為「笑死」諧音類近「Siu4」,所以懶得打字的人就會直接以Siu4表達好笑的情況。 胡安之分享了在台灣翻成胖吉貓的美國Pusheen案例,Pusheen是紅到變成FB官方貼圖,雖然創作者是美國人,但卻帶有日系風格,近期在抖音爆紅。
香港流行用語: 網絡潮語13. LM
源自人氣男子組合Error成員Dee哥口頭禪,Dee哥在節目中為表達出自己憤怒,但又不能講粗口。 香港流行用語好唔好2025!(持續更新) 香港流行用語12大著數2025!(震驚真相) 香港流行用語9大好處2025!內含香港流行用語絕密資料 UM9又是讀音的縮寫,意思是粗俗版的「Up乜啫」,就是聽到別人荒誕的說話時,或聽不懂對方說什麼時表達「唔知你講緊乜。」嘅意思。 源自Telegram,意思為「好Cute Cute」、「好QQ」。
由於香港地區的語言習慣,以粵語和英語為主,所以很多網絡語言也根植於這兩種語系。 一些來源於大陸的傳播,像熱點事件或綜藝節目,一些來源於英語縮寫或諧音,另外一部分是廣東話本身的不斷衍變。 台灣地區習慣使用的社交媒體跟娛樂網絡以Facebook、Line 、Youtube為主。
香港流行用語: 角色品牌
美國最新受到高度討論的Squishmallows也是類似的案例,雖是美國創作者,卻帶有濃厚的日系風格,這兩個案例值得去思考亞洲IP經過什麼樣的轉化,可能打進歐美主流。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一系列周邊活動包括「梅艷芳電影節」、「梅艷芳座談會」、精彩舞蹈及Busking演出,以及慈善義賣亦即日起同場舉行,讓大家一邊回顧梅艷芳的演藝成就及光輝事蹟,一邊從不同維度更深入了解她的經典作品及她對流行文化的貢獻。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於2008年香港中學會考中文科卷五「綜合能力」中,大量引用潮語作為閱讀資料,但不少潮語的意思被扭曲,引起網民討論及作出惡搞。 一些潮語在互聯網興起前已出現,如潛水、屈機等,現時則被網上社群廣泛使用。 但語文學者指潮語起得快,沉得亦快,部分詞語過多粗劣,沒有生命力。
香港流行用語: 酒店優惠
「中國葡萄酒」區域更是首次登場展示多款中國內地精釀美酒,囊括來自西北寧夏西鴿酒莊和美賀莊園、雲南紅和山東蓬萊仙島酒莊的佳釀。 有網民看帖後認為帖主的批評偏頗和不了解香港,先說第1點是因為香港的店租昂貴,店舖要計算好每天的翻桌率、營業額才能算好收益,所以對客人繁忙時間用餐有要求也是正常的,港人也是抱著「理解但不支持」的心態對待。 至於第2點,網民不解為何想上網不買流量卡,而是把「提供免費Wi-Fi」的責任轉移在香港商家店舖身上,對於第3點的話網民則表示認同。 帖主認為香港需要盡快重振港產片和粵語歌曲,並稱讚以上兩點才是香港最大的魅力,稱「我們以前對香港的祟拜,就是從這兩樣開始的」。
香港流行用語: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載譽重現中環海濱活動空間 一站式嘗遍各國佳釀
「牛屄」(俗寫成「牛B」、「牛逼」)都是一樣意思,但因「屄」字解作女性生殖器官,被視為不雅用語。 「skr」本身是一個擬聲詞,模仿汽車飄移時,車胎與路面摩擦所發出的聲音。 香港流行用語9大著數2025!內含香港流行用語絕密資料 網上流傳「skr」一字有另外兩個意思,一是表達不認同,另外一個是表達厲害、「屈機」的意思。
香港流行用語: 內地用語-生活篇
Simp是「Simpleton」的縮寫,原本意思是不經大腦思考的人,現在多用來形容為了得到女性歡心而經常不顧一切無條件付出的人,即是「做兵」「觀音兵」的意思。 ERROR fans應該對這個潮語毫不陌生,ViuTV節目《ERROR自肥企画》經典對白「自肥可恥但很有用」就成功令這個潮語變得流行,基本意思就是指以不正當的手段圖利自己,謀取利益以中飽私囊,主要也是搞笑用途。 若不想和朋友、親戚出現代溝,或者看Whatsapp Sticker看得不明不白,便要與時並進。 以下為你介紹18個潮語,助你成為潮語達人,走在網絡潮語的尖端。
香港流行用語: 香港潮語2023丨22. MM7
而近年大多的人會用作回應社會事件,做「Be Water」再次成為潮流,就連黃子華的電影主題曲都與「Be Water」有關。 香港流行用語12大優勢2025!(持續更新) 其實「OJOJ」則「OKOK」的意思,不過由於在英文鍵盤中,「J」與「K」就在大家旁邊,而經常有人會把「OK」打成「OJ」,因此現時不少人就將錯用錯,直接打成「OJ」算了。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2023」將於10月26日至29日於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為期四天的年度美食盛宴除能品味美酒佳餚,同時飽覽維多利亞港極具標誌性的天際線景色。 睽違五年後,在眾人引頸期盼下終於再度面世,現場將設置約300個環球美食及佳釀的攤位,為各年齡層美食愛好者舉辦系列互動工作坊,海外饕客更有機會獲贈迎賓雞尾酒乙杯。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2023」承襲往年經典匯聚環球特色風味,包括極具港式風味的街頭小食和懷舊點心,及由香港頂尖酒店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等精心製作的星級美食。 至於何時是最佳接種時期,他指「當然是愈早愈好」,由於打針後仍要兩至四星期才可以產生抗體,而一般而言,冬季流感高峰期會在明年1月至3月開始,加上不少人都會在年底外出旅遊,故建議最好在10月至11月接種疫苗。
香港流行用語: 香港潮語2023丨16. 世一
「5P」的稱呼來自論壇3男2女(3boys2girls)論壇,該論壇存在「火星文」文化,表達另類,而5P字是以「扮可愛」為目的而出現的一些非粵語正字,於該論壇帶起,故名。 5P字在大多數網路論壇都會被打壓,尤其是高登論壇及其衍生論壇,[165]使用5P字會被其他使用者討伐和封鎖,甚至會被壇主封禁。 潮流是指社會上的流行文化、或有較多人關注、參與及喜歡的活動或行為,可涉及衣、食、娛樂、消費等面向。
香港流行用語: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限量優惠專案 三天二夜機加酒只要8,888元起
流行語(在香港大多稱為「潮語」)是指目前流行於某地區的潮流用語(可理解為俚語或俗語)。 不同於日常的口語和書面語,流行語具有濃厚的時代性,甚少會被持續應用,大多會隨時間流逝而被淡忘。 相比網絡用語,流行語涉及的層面和覆蓋的使用者更為廣泛,往往與時事、政治、社會民生、潮流時尚等有密切的關係。 流行語能反映某個地區、某個時代的社會情況,承載了該代人的經歷及文化;在熱潮過後,那些流行語將成為那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有產生凝聚力及歸屬感的作用,有助建構身份認同。
香港流行用語: 香港網絡用語列表
由於七師傅本身已經經常做出搞笑行為,此口頭禪便被網民經常引用表達支持和加油的意思。 胡安之則分享她的直接行動:歐美市場其他大部分的人都對亞洲IP還是興趣缺缺,畢竟知名度和粉絲都還不高。 不過直接帶著代理角色商品衝進美國Comic-Con(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用贈獎換讚的活動方式,卻成功讓不少人產生衝動購物的效果。 其中,原本就色調鮮明的香港話,到了網路上則變得更加俏皮,例如以數字發音的諧音「加強語氣」(其實多半是罵人),或在中英文之間「狀聲」,非香港人在網路上看見這些詞彙可能一頭霧水,然一旦了解其脈絡,背後的涵義和趣味往往深長無比。 語言是個有趣的東西,同一事物的不同說法,多可以反應出在地的文化和歷史脈絡,而網路上的流行語受到了更深的文化影響,往往更加自成一格,成為一整個世代特色的縮影。 以數字發音的諧音「加強語氣」(其實多半是罵人),或在中英文之間「狀聲」,非香港人在網路上看見這些詞彙可能一頭霧水,然一旦了解其脈絡,背後的涵義和趣味往往深長無比。
香港流行用語: 香港輝煌 – 粵語流行曲與時裝
去年他在劇中與Heidi(關嘉敏飾)組成CP,亦獲得不少網民讚好,不過兩人拍拖僅短短半年,今年5月關嘉敏就宣布「離家」去拍劇,Heidi突然辭職兼嗌分手,令阿壯慘「被失戀」。 香港流行用語12大著數2025!(震驚真相) 有網民就力撐焦浩軒的做法,指一個人住酒店時若是遇上雙床房,就必須弄亂另一張空置的床,或在那張床上擺放一些物品,以通知「朋友」有人入住。 近幾年,台日感情日益加溫,兩地從人民、飲食、文化、運動等,都有更深層的交流,加上日幣走弱的利多因素,不少「台灣味」走進日本大街小巷,不只眾所皆知的珍珠奶茶、鳳梨酥,還有不少台灣品牌也在日本站穩腳步,成功擄獲日本人的心。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Disney Halloween Time」盛大回歸,以時尚女魔頭酷伊拉和迪士尼惡人們為主題的狂歡派對,搭配期間限定的主題佈置、遊行、歌舞劇和餐點,邀請旅客換上惡人服裝打扮,一同加入時尚潮流派對。 至港足八強大戰伊朗一役,上城體育中心體育場為港隊特別預備近年港足主場賽事經常播放的周國賢名曲《黃金入球》,陪伴港足昂然首度晉身四強。
香港旅遊發展局11月起將向訪港旅客送出全新100萬份「香港夜饗樂」旅客餐飲消費劵,以鼓勵旅客夜間出外消費,體驗香港美酒佳餚。 餐飲消費劵每份價值港幣100元,旅客免費領取後,憑劵可於傍晚6時後光顧參與活動的酒吧及「優質旅遊服務」計劃認可餐廳,即可享有港幣100元的餐飲消費優惠。 香港流行用語15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精彩可期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2023」為2023年底的香港美食饗宴揭開序幕,而「品味全城」將於11月接力登場推薦香港300個以上的熱門餐飲,並提供為期一個月的獨家折扣及限時菜單等優惠,再展香港亞洲美食之都榮耀。 被問到現時本港夏季流感高峰期以甲型(H3)流感為主,現時接種的疫苗會否對流行的H3病毒株沒有這麼好的防護,何家銘表示,現時接種的疫苗都是由疫苗專家委員會討論後再建議,相信現時接種的流感疫苗對於夏季流感高峰期流行的H3N1病毒株亦有保護效力。
醫管局早前表示,近日急症室求診人數已上升至逾6,000人,當中大部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個案,而昨日威院亦有病人要輪候近15小時仍未可以看醫生。 [52]不屬於首250位或不屬於YouTube界別的網絡紅人則放在再下面。 「綠茶婊」近幾年冒起,主要是形容外表清純可人,但其實勁有心計的女人,簡單來說就是表裡不一。 源自高登舊文,一名初中女生跟另一女生「鬥壞」指對方不能稱做「壞學生」,皆因自己壞過「凱婷」,更能連續食兩枝煙。 源起自電影《保持通話》,不過因「的士司機遇上醉酒港女」一事而大紅。
香港流行用語: 網絡潮語1. 世一
出自YouTube Channel「試當真」的成員MC $oHo & KidNey的當紅歌曲《係咁先啦》,歌詞非常易記洗腦,被認為是對照香港發生的移民潮,以派對作包裝說出港人心聲的意思令歌曲更受歡迎。 所謂『我推』文化指的是消費者會主動去推廣自己喜歡的商品,有意識地認為買東西就是為了要支持創作。 這也是日本很特別的文化,消費者和粉絲會把自己當作IP商品的推手,像是漫畫如果可以賣到幾萬本,就會被翻拍成動畫,拍成動畫之後又會有更多、數以萬計的觀眾加進來,喜歡該作品的人也會有更多機會及管道來接觸到自己喜愛的作品角色IP。 右邊這三隻貓之所以成為角色,在於他們擁有自己的個性和世界觀,世界觀才是核心,獨特的美學是來協助呈現出世界觀的。
日本市場特別喜歡可愛,跟有點荒謬跟惡趣味(厭世)的「角色」。 趙泰奉提出他跟文策院合作評選韓國授權展經驗分享,基本上除了從角色的原創性、世界觀、有無粉絲等基礎來評選,同時也會去考量角色有沒有具備韓國市場與文化能夠接受的特質,這就是跨海的關鍵。 話雖如此,這些流行語許多都帶有羞辱的意義,如果真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要千萬小心,否則對方可是會生氣的。 2023年度香港各大電子傳媒機構冠軍歌曲列表列出2023年間於香港各大電子傳媒機構冠軍歌曲之粵語流行音樂流行榜冠軍歌曲。 同時,為秉承梅艷芳女士生前熱衷公益的善心,展覽選定「香港關懷力量」為指定受惠機構。 展覽期間進行慈善義賣及一系列周邊活動,所有活動收益扣除成本後,將直接捐予「香港關懷力量」,協助弱勢社群,為學童提供支援,助下一代茁壯成長。
香港流行用語: 亞洲最濃厚哈囉喂氣氛 香港萬聖節全城同歡
帖主也在留言區提到自己來香港是為了「過來搵食」,但就再被網民批評「笑死,不接受就別來香港」、「你可以選擇不來」、「你都知要搵食,香港人都要搵食啊,食完就走啦,香港地貴啊,你都唔了解香港,你喺度做咩啫」。 曾經有人以潮流用語為主題編著學習教材,如中學老師蘇揚真(筆名:蘇真真)出版的潮語學習卡和嶺南大學教授彭志銘出版的香港潮語話齋。 據網民討論, 據指0尊來源自Youtube頻道「JFFT」,頻道內幾位Youtuber常使用,其後廣泛流傳到討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