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淇,2009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主修工業設計,現為產品設計師,專長永續設計,以及促進社區與環境共融的藝術和設計項目。 作品包括2017年為「城市藝裳計劃:樂坐其中」創作的麼地道《文化後花園》,為2018年「未.共研社——眾.樂樂園」項目創作荃灣二陂坊遊樂場設計。 2018年「文化後花園-麼地道花園」獲得「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2018 -優異獎」及2021年「設計再生:鹹魚」獲得韓國的「亞洲設計獎2021- 張瑋晉2025 GOLD WINNER」。 KaCaMa Design Lab 的三名年輕設計師,擅長將回收物料「升級再造」,再由社會企業及本地工匠生產,製成別具一格的生活趣味用品。 例如收集用完的宣傳橫額,裁剪成小塊,再用人手縫製成色彩斑斕的立體燈罩。
- 而參與「YES! KIDS CAN 敢創校園計劃」的創作成果亦會在PMQ YES!
- 第二回「藝術宵夜」請來盧宜均、劉榮豐和伍宇烈同台輕鬆對談。
- 演出陣容包括爵士鋼琴家林天銘和陳健聰,結他手黃觀富和色士風手 Brian Yip,在五個指定地點奏起妙曼樂聲,歡迎大眾前來享受免費表演,拍照「打卡」。
- 除了造過塑膠糧油箱喇叭,Kevin也試過用裝修剩下的牆紙造銀包。
- 「在市集中接觸到的客戶,看見我的作品便說:『我的家中也有這東西,可以怎樣處理?可以放到哪裡回收或再用?』」Kevin與客人溝通時,明白到很多人也有心推動環保。
- 沿下山小徑穿過樹到半島西面海邊,我們可見岩石灘上仍矗立着一座堅實的建築,它就是鶴咀炮台(Former Cape D’Aguilar Battery)。
另外,要讓升級再造的產業可持續的話,原來他早年申請成為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升級再造中心駐場設計師,讓庇護工場的復康人士協助生產,一方面讓復康人士貢獻社會,更可解決生產的人力問題。 同時他透過「好鄰居計劃」,得以將工作室進駐灣仔藍屋,改善藍屋及附近社區生態,也為工作室找到一個絕佳的落腳點。 在社會互動方面,他提到年多前申請MaD「創意產業工作者亞洲交流計劃」,到日本四國德島上勝町,在那裏體驗到村落居民奉行「邁向零垃圾」宗旨,嘗試將當地體驗帶到藍屋社區。 【本報訊】全球垃圾問題日益嚴重,每年數以億噸計垃圾威脅環境。
張瑋晉: 標籤 : 張瑋晉 下的文章
今次就利用咗洗衣機滾桶轉動嘅原理,係滾桶上唔同嘅位置裝咗啲”牙仔”,轉動一週就會敲出一段音樂,轉動嘅速度就控制拍子快慢 。 《腳踏投影機》互動裝置展出於IFVA 2020 影像嘉年華。 踏上這台被視為現代單車始祖的大小輪腳踏車,重溫舊時單車於我城街道遊走的影像。
Klook Event發送每周公開發售演唱會、音樂會和相關活動,不論是預先購票抑或即場觀賞,只要是香港最新音樂活動資料,都可以在這裡一次找到。 K11 Musea致力孕育本地藝術及文化發展,Klook Event為大家帶來K11 Musea 2021下半年活動、展覽等資訊。 以古靈精怪見稱的二高在舞蹈注入他獨有的幽默,大量使用廣東文化圈熟悉的事物與意象,如飛龍、打邊爐、流行曲等,拼湊記憶中1980和90年代的黃金時代,和這個大環境下家庭關係的微妙變化。 「舞渡平台」為「自由駐:城市當代舞蹈團2021──舞渡假期」其中一個節目。 三位本地舞蹈創作菁英,包括廖月敏、馬師雅、陳偉洛,帶領你向三個短篇「舞渡」場景進發,飽覽本地新銳編舞的創意和視野,踏一場充滿異想的奇幻歷險。 創作日營為「青年夏祭」的一環,由跨界別創作人帶領,與「M+青年部」成員一同引導參加者深入觀察及了解各種創作媒介。
張瑋晉: 藝術公園
這架由Kevin製造的「音樂三輪車」可容納一位單車手和兩位表演者,設計師希望三輪車能將不同的歷史連結,因此選用了不少香港五六十年代的舊物來打造這個互動裝置。 2014年Kevin在「雨傘運動」金鐘佔領區看到有穿著校服的學生正在進行環保回收,那一刻他感到十分觸動:「小朋友都那麼熱心,我作為一個畢業幾年的大人,其實有甚麼可以參與的呢?」當他經過金鐘夏慤道時,看到街邊被丟棄的爛傘,便撿了一些回去研究設計產品。 「我發現傘骨有彈性,可以彈出聲,就聯繫到非洲的拇指琴。」非洲部族在三千年前便有了這種傳統樂器,在森林中撿到的椰子殼上加上竹枝、鐵支,透過振動發出聲音,這個「改良版」的拇指琴則用傘骨和木酒箱製成。 值得高興的是,世界各地的客戶都對The 張瑋晉2025 張瑋晉 Billie System新系統感興趣,好像半島酒店將回收的床上布藝,循環再造成新紗線。 封曉彤 – 畢業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其後創立碎念工房和流動架生房,現為社區項目及藝術策展人。
- 由最初參與一些可持續發展和社區建築相關的計劃開始,如今工作室項目已擴展至藝術裝置、社區營造、建築及室內設計。
- 工作室中的膠桶喇叭(boombottle)是Kevin的「成名作」,曾經設計過喇叭的他觀察到一間士多的店員拿著糧油膠桶出來,膠桶發出很大的聲音,他就想是否可以將其變成喇叭?
- 他起初租用觀塘工廈,4年前由聖雅各福群會庇護工場生產後,獲借一張枱工作。
- 他熱衷於透過運用設計,改構公園櫈、電車、平台花園、社區廚房、城中後巷等不同類型的空間元素。
- 「設計思維」的練習系統,由「Empathize 心」、「Define 釋」、「Ideate 想」、「Prototype 做」以至「Test 試」,引導小朋友以同理心及多角度思考出發找出問題、構想以至動手做,經歷嘗試、失敗到解決問題,並體驗團隊溝通及合作精神。
Denim Case 是一系列用廢棄牛仔布加入樹脂製成的電話保護殼。 牛仔褲是一種十分耐用的衣物,隨年月穿著,布上會慢慢形成不同的紋理和痕跡,這些獨特的痕跡能夠記載住穿著者的生活習慣,經歷,甚至曾經去過的地方。 但當牛仔褲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後,這些依然耐用的布料就可以再次做成貼身的電話殼,而且每個都會有它獨特的故事。
張瑋晉: 張瑋晉 — Upcycle設計師背後的人情故事
回收袋的作用有點類同,街坊們看見彼此一起回收,才會有動力堅持,回收袋令整件事的形象非常鮮明;而且計劃的回收廠的確能回收這類塑膠,切切實實地完成這件事。 在七、八十年代時,它本被用來取代象牙,出發點是價廉物美,但現時它已成為「即棄」的標誌,而「即棄」其實就是製造氣候危機的轉捩點。 早前愛馬仕舉行的petit h香港站展覽,Kevin被邀請構思場景,他運用竹枝及絲綢製成絲巾竹樹,貫穿中環專門店的三個樓層。
張瑋晉: 環保與社運難以分割 抗衡本港消費主義
我們相信公共空間和設計應該對所有人開放,包括貧困人群和有特殊需求的人。 社聯於2017年開始向大眾推廣「照護食」,並於2020年成立了「照護食專責小組」,請來學界、醫護界、社福界、商界代表,就制訂當地語系化「照護食標準指引」及「照護食」整個項目的未來發展提供專業意見及指導。 在政策倡議方面,我們將繼續收集業界聲音,向相關持份者反映意見。 透過專利沖泡技術,LIFY智慧沖泡系統可以根據不同茶飲口味,用最合適的溫度、沖泡時間和壓力,於一分鐘內輸出最佳的健康飲料。 每個茶餅內盛載經科研調配的天然草本原材料,均來自認證茶農及供應商,並在香港獨立包裝,保證新鮮可靠。 最新研發的四款全天然草本無糖氣泡茶,100% 香港製造,符合都市人的追求便利的生活方式。
張瑋晉: 受運動歌曲感染 利用雨傘「發聲」
這些燈飾由KaCaMa的合作夥伴「家縫」負責生產,出自一批曾從事本地製造業的縫紉機操作員之手。 張瑋晉 油街實現以創意啟發對綠色生活的想像,迎向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伙拍張慧婷、方韻芝及梁棨豪,在面對當下眾多環境危機之時,為油街實現擴展計劃打開這個話題匣子。 計劃邀請七組創意工作者,聯同多位研究與創作伙伴,憑藉自身的創作實踐,透過研究實驗、創作展出及公眾參與項目,在各自的修行中尋找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發掘環保概念於日常生活的可行性。 Moldflip – Moldflip兩位主理人Mig Lau及Joe Ma早於修讀建築學碩士時,已開始以水泥創作。 他們希望透過此媒介作不同嘗試及突破,並藉此與大眾分享水泥的美學與概念。
張瑋晉: 音樂錄影帶(MV)
首部分《廢棄巔峰》展區以時間軸展示香港以至全球的近代廢棄歷史,其中一個裝置為「樽蓋鏈」,作品由超過6,600個樽蓋製成,全部樽蓋於英格蘭康沃爾郡(Cornwall)冬季時在各個海灘上收集得來。 張瑋晉 來自時裝界的Stella McCartney、Adidas和Bethany Williams亦展出其設計的可持續物料。 藝術家張瑋晉設計這輛獨一無二的三輪車,利用循環再造材料親手製造,並放上一台於1960年代香港製造的老鋼琴。 「個體.源流.表現」展現藝術家和作品所構成的複雜關係網,交織出跨越時空、結合個人與共同經驗的視覺藝術故事。
張瑋晉: 【雨傘發聲】6.12催淚遮骨製拇指琴 產品設計師:它盛載香港故事
所以他希望可以從教育着手,透過workshop形式教其他人製作。 張瑋晉2025 「在市集中接觸到的客戶,看見我的作品便說:『我的家中也有這東西,可以怎樣處理?可以放到哪裡回收或再用?』」Kevin與客人溝通時,明白到很多人也有心推動環保。 2011年,一個盛載白醋用的塑膠糧油桶,經過張瑋晉改造,製成了燈箱喇叭boombottle。
張瑋晉: 升級再造設計師 創意產品「We Connect」
汽車側面的大開窗可以創造一種開放的感覺,使小型車更加寬敞舒適。 從汽車外部和內部的設計也能看出,我們充分考慮了城市小家庭的需求,確保了最大的舒適度和可操作性。 通過將幾個部件外化(例如,發動機包含在車輪內)並限制運動部件的數量,還可以減少可能影響乘客的部件數量。 Lify Company Limited 是一間創新健康生活科技公司,揉合了東西方草本智慧的健康科技平臺,提供創新的健康飲品方案。 LIFY Wellness 是全球首創的智慧草本茶飲平臺,願景是為全球顧客提供智慧、便利及個人化的養生方式。 公司由李港慧和李明心兩姊妹創辦,這兩位充滿活力和創新思維的年輕創業家運用她們在設計方面的經驗,以及對健康生活需求的國際視野,研發結合設計、創新和科技三個元素並以用家為中心的日常健康生活產品。
張瑋晉: 設計中:創新演練
她將都市常見的棄置物料,如木材、鐵罐、紅酒箱等一系列可循環再造物料,變為環保樂器及玩具,目的是想將升級再造融入生活之中。 透過作品可以感受到她對生活中小事物的熱誠,每樣設計都極具創意,更帶出樂觀向上的心態。 正如Alize的品牌名稱「認真做無聊事」,再無聊的事情,只要認真做就會變得有趣好玩。 至於另一個「經典重塑」系列,就將品牌主理人嚴格篩選的中古包二次創作成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張瑋晉: 物件 · 空間 · 互動
演出陣容包括爵士鋼琴家林天銘和陳健聰,結他手黃觀富和色士風手 張瑋晉2025 Brian Yip,在五個指定地點奏起妙曼樂聲,歡迎大眾前來享受免費表演,拍照「打卡」。 活動稍後將邀請本地不同音樂家,為香港新生代爵士樂手提供一個與市民分享音樂的流動平台。 工作後發現市面上的產品大多沒有靈魂,用壞了便被拿去堆填區,而當中的固體垃圾近乎全都是設計師的產品……我便開始思考,自己的責任是否就是在為了賺錢而利用資源去製造這些被遺棄的產品。
在已持續近半年之久的香港民主運動中,這首歌已成為其非官方主題曲。 免責聲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為本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並無參與項目。 在本刊物/活動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均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通訊及創意產業科、創意香港、創意智優計劃秘書處或創意智優計劃審核委員會的觀點。 校內老師及學生會於活動後整合創作,創意團隊亦會提供支援以完成作品,其成果暫定在8 月17 至25 日於「YES! KIDS CAN 敢創教育節」向公眾展示,同學將進行分享。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院長王麗蓮期望展覽能啟發學生、公眾探索設計如何轉化廢棄物成為有價值資源,從而推廣與地球共存的生活新方式。
張瑋晉: 香港人反抗》回收抗爭破傘製琴 感受主人的痛
「青年夏祭:逆行」是他們的心血結晶之一,為期兩週的項目涵蓋一系列為年輕人設計的活動,靈感源自M+以往的夏令營。 公館的庭院和花園充滿歷史文化氣色,將建築物的悠久歷史和獨有魅力立體地呈現於公眾及旅客眼前。 「1881公館」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富衛參與保育這重要香港地標,並透過舉辦一連串文化活動,加強與社區具意義的交流。 這款時尚、價格實惠的全電動汽車,擁有碳纖維車身和簡約的內飾。 車身外殼是由輕質複合材料(包括碳纖維)和鋁橫樑製成的,帶有一體式透明車頂和擋風玻璃。
Violet的多模式設計旨在減少在改造衛生間上的昂貴開銷,同時為有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張瑋晉2025 Violet還可以追蹤用戶的心率、血氧飽和度和體溫,融入健康跟蹤功能,可以確保日常連續的健康記錄和反饋,有助於預防保健和及時護理。 朝創科 由設計師木下無為和工程師禤俊傑共同創立,致力為社會各階層提供多樣化的空氣淨化方案。 他們所開發的其中一款產品(空氣淨化燈 – Airluna)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
張瑋晉: 個人音樂會
英鎊兌美元回落至1.2以下,低見1.1926,跌幅近0.9%。 英倫銀行總裁貝利表示,就未來加息問題仍未作出任何決定,令到市場對加息預期降溫。 澳元及新西蘭元兌美元都下跌,澳元兌美元低見0.6707;新西蘭元兌美元曾跌1%,低見0.62。 美元兌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均重上6.9以上,分別曾高見6.9165及6.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