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宋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張君房編。 內容主要有道教的教理教義、本始源流、經法傳授、秘要訣法、諸家氣法、金丹、方藥等,有「小道藏」之稱。 後被收於《正統道藏》太玄部。 序曰:在胎為嬰,初生曰孩。 雲笈七籤2025 嬰兒在腹中,口含泥土,喘息不通,以臍咽氣,養育形兆,故得成全,則知臍為命門。 凡嬰孩或有初生尚活,少頃輒不收者,但以暖水浸臍帶,向腹將三五過即蘇,乃知臍為命門,信然不謬。
修道者,欲求胎息,先須知胎息之根源,按而行之,喘息如嬰兒在腹中,故名胎息矣。 乃知返本還元,卻老歸嬰,良有由矣。 綿綿不閑,胎仙之道成焉。 故先序經紀體用兼明備矣。 孟冬,謂之閉藏,水凍地坼,早臥晚起,必候天曉,使至溫暢,無洩大汗,勿犯冰凍,溫養神氣,無令邪炁外至。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36
• 第二十一到三十二卷天地部、日月星辰部、十洲三島部、洞天福地部、二十四治部、秉生受命部:道教的天文學、地理學和生物學論述。 孟春,是月也,天地俱生,謂之發陽,天地資始,萬物化生。 夜臥早起,以緩其形,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君子固密,無洩真氣。
- 其來甚遠,而夏禹得之,因而傳世,非禹所以統也。
- 喘息常在臍中,水底坐經得十日、五日亦可矣。
- 凡服氣畢,即思存南方熒惑星為赤氣,大如珠,入其天關中,流入藏腑,存身盡為氣。
- 季春,是月也,萬物發陳,天地俱生,陽熾陰伏。
- 手足流汗,精氣充溢,不饑不渴,龜龍胎息。
- 前絕外境受,此絕內性受也。
胎從氣中結,氣從胎中息,久服則清氣凝而為胎,濁氣散而出,胎成可以入水蹈火。 世人或依古方,或受非道者,以秘數之,貴其息長,不亦謬乎? 殊不知五臟無常服之氣,一時閉塞關門,豈知是胎中自然之意,但煩勞形,終無所益! 雲笈七籤2025 時人服氣多閉口縮鼻,皆抑忍之,但須取息長,不知反損。
雲笈七籤: 服氣雜法秘要口訣
兩手急相叉,以腳踏地左右同。 起立,以腳前後踏左右同。 大坐,伸腳,當手相勾,所伸腳著膝上,以手按之左右同。
- 面向午,展兩手於膝上,徐按捺肢節,口吐濁氣,鼻引清氣。
- 及中惡卒急,尸注所忤,心腹切痛,瘟虐溪毒,引炁驅之,不過五六十通,無不即除。
- 内容主要有道教的教理教义、本始源流、经法传授、秘要诀法、诸家气法、金丹、方药等,有“小道藏”之称。
- 訣曰:玄氣為吾籬落,元氣為吾屋宅,始氣為吾床蓆。
是以靜形愛氣,全精寶視,道德凝密,魂魄固守。 所以含道不言,得氣之真;肌膚潤澤,得道之根。 手足流汗,精氣充溢,不饑不渴,龜龍胎息。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
術曰:因其出息,任以自然,而出未至半,口鼻俱關,徐徐而已,氣即上行,即舉首以聲咽之矣。 咽下餘息,息即丹田不隔,丹田不隔即入四肢,以意運行,即流布矣。 大底氣息不欲出於玄牝,但令通流,須出皆須調適,不得粗喘也。 若隔氣未達丹田,雖欲強為,終難致矣。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58
不者,則食氣歸諸四緣,業成淪於六趣。 南方不以意思意意者,想受也。 言存一氣以和泰和者,慎勿存想受以緣境識,當凝神湛照,令杳然空寂,使和暢於起念之前,慧發於忘知之後。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61
立春木相,春分木王,立夏木休,夏至木廢,立秋木囚,秋分木死,立冬木沒,冬至水胎。 向六旬六戊,從九九至八八、七七、六六、五五而飽,或念天蒼,或思黃帝,或春引歲星之炁,以肝受之其餘四方皆然。 初為之,頗有小瘦,行四旬已上,顏色轉悅,體力漸壯,白髮更黑,落齒更生,負重履嶮,勝於食穀時。 餘見十餘人,為之皆七八十歲,丁健體輕而耐寒暑,有真驗,非虛傳也。
雲笈七籤: 服氣雜法秘要口訣
每關節難通,若至腰關,尤難過之,當稍以氣閉,努之三兩間,突然便過,過後即氣常至腰踵。 已後筋骨常欲動用,每動有聲,是氣到無擁,常能如此,長生道也。 雲笈七籤 竊用其道,不授口訣,反受其病。 凡欲鼓腹,不在入氣是要訣。 欲過腰關,當側臥縮兩腳,兼拳兩手,偃腰極努,如此,即不覺通也。 若能常用不絕,雖在眾中密為之,用心令熟,外事不擾,尤為佳也。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
善其術者,可以攻遣百病,消逐邪風。 雲笈七籤2025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 及中惡卒急,尸注所忤,心腹切痛,瘟虐溪毒,引炁驅之,不過五六十通,無不即除。 又行炁久多而斷穀最易,唯有胎息之法獨難。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58
步九跡竟,閉氣卻退,復本跡,又進,是為三反。 即左轉身,都遣神氣綱目,直如本意,攻患害,除遣眾事,存用訖,卻閉目存神,調氣歸息於大淵宮,當咽液九過。 其禁敕符水等,請五方五帝真氣,如常言。 真師曰:先習五氣一年,乃習三步九跡星綱,一年無差,然後行諸禁法,隨意克中如神也。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61
則人之受生,皆資一氣之和,以為泰和,然後形質具而五常用矣。 故《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也。 雲笈七籤 則守本者,當外絕二受,以全生分,內存一氣,以和泰和,泰和和一而性命全矣。 如此修生養神之道,皆舍於泰和矣。 雲笈七籤 故《老子》曰:萬物得一以生。 和乃無一和言人初稟一氣以和泰和,若存和得一,則和理皆泰。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36
久久行之,口鼻俱無喘息,如嬰兒在胎,以臍通氣,故謂之胎息矣。 雲笈七籤 經三十年,以繩勒項,不令通氣,亦不喘息。 喘息常在臍中,水底坐經得十日、五日亦可矣。 此事乃是一門,不可不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