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周圍神經功能障礙也可能伴隨著周邊動脈阻塞(PAD),使得四肢末端的血液循環不良(糖尿病性血管病)。 糖尿病足潰瘍的患者中,有半數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 近來發現維生素D不足和糖尿病的足部感染有關,也會增加截肢及死亡的風險。 糖尿病足的治療並不是“單兵作戰”,往往需要多個科室協同診療。
1级:足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當傷口受感染時,醫生會在潰瘍深層組織採樣,進行細菌培養,以選擇抗生素。 只要患者妥善護理傷口和控制血糖,很多感染都能受控。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治疗
Ⅲ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的脓肿或骨髓炎。 Ⅳ级、可以表现为局限性的坏疽,经常合并神经病变,但是没有严重的疼痛,坏死组织的表面可有感染。 Ⅴ级,全足坏疽,通过糖尿病足的分级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严格控制在7%左右,同时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合并有血脂、血压异常者需要控制血脂、血压水平。
- 二级认为是局部缺血、间歇性跛行,就是走一段路之后就得停止一会,因为脚和腿很疼。
- 自体干细胞移植主要的来源有骨髓、外周血。
- 抗感染治疗是糖尿病足出现感染、溃疡、坏疽后的重要治疗措施,主要是住院通过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控制感染,防止向其他部位扩散;不推荐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 進一步的皮膚移植和皮瓣轉移有時是需要的。
所以对于糖尿病足,可以初步通过分级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同时也根据患者其他的并发症和血糖等相关感染的指标,来决定后面具体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高血糖引发外周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肌肉坏死,是糖尿病致残、致死和丧失行为能力的重要原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 神經性:周圍神經病變在病因上起主要作用,血液迴圈良好,這類足通常是麻木的、乾燥的、痛覺不明顯,足背動脈搏動良好。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高压氧治疗有效吗?
(2)溼性壞疽初期:常見面板水皰、血皰、燙傷或凍傷、雞眼或胼胝等引起的面板淺表損傷或潰瘍,分泌物較少。 糖尿病足分級 因此就UT系統和Wagner分類而言,Wagner分類就是簡單,而UT系統則是容易使用,並提供更多資訊,雖然有人認為UT系統比較複雜,但兩個都很好用,也因此這兩種至今都是全世界最常使用的分類方法。 糖尿病足分級2025 要避免糖尿足,要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及膽固醇水平,除了依從醫生指示服藥外,亦要改善飲食習慣及做適量運動,保持健康生活。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目的是喚起大眾對糖尿病的關注。 根據香港糖尿聯會的資料顯示,現請本港約有7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即每10個人便有一人為患者,患者數目亦有上升趨勢。
每天洗淨、擦乾足部,並檢查雙腳腳底以及腳趾之間有無水泡、乾裂、割傷、紅腫、傷口等現象,如有異樣,應儘速就醫。 糖尿病足分級 另外,根據不同活動及溫度的需要,有時也要同時加強保暖的功能。 有些產品甚至將襪子做成雙層,以進一步降低足部與襪子之間的摩擦。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的分類與分級
但是,不一定需要覆盖培养分离出的所有微生物。 抗菌治疗一定要覆盖毒力较强的菌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A组或B组),但多重菌群感染时,毒力较弱的病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可能不太重要。 此外,如果经验性治疗的疗效明显,但又培养出此治疗方案的耐药菌,此时可能也没有必要扩大抗菌谱以覆盖该分离株。 相反,如果患者对经验性治疗反应不佳,则可能需要扩大抗菌谱以覆盖所有分离出的微生物。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的分级方法
引起乾性壞疽,而另一部位感染化膿引起溼性壞疽。 其特點是:幹、溼性壞疽的病灶同時發生在同一個肢端的不同部位。 這種型別壞疽一般病情較重,潰爛部位多,面積大,常累及大部或全部肢端。 感染嚴重時可有全身不適,體溫及白細胞增高,發生毒血癥或敗血症。
糖尿病足分級: 病人足部衛教
(1)乾性壞疽前期:常有肢端動脈供血不足,患足涼,皮溫低,肢端面板菲薄、乾枯、麻木、刺痛或感覺喪失。 Plantar space)造成肌腱炎。 中足部間隔(mid foot compartments)的肌腱鞘可能亦有感染,這種狀況下立即的擴創術是必須的。 按截肢部位,截肢分爲低位(從跖趾關節橫斷面處截除足趾),足中部(踝關節至跖趾關節之橫斷面)及高位(小腿或大腿部位橫斷截肢)。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如何分级?
因此,若有疑問須進一步以超音波或血管攝影加電腦斷層來做最後確診。 運動神經異常則會影響足部肌肉運動,施力不良也容易讓足部變形,更容易產生運動傷害而造成皮膚的損傷。 高血糖會持續對神經造成傷害,會讓神經系統出現異常的放電情況,常出現是觸電感、針刺痛感、灼熱感和異痛感等,常發生在夜晚、嚴冷和酷熱的環境時,糖友常常會由腳逐漸蔓延到手。 了解糖尿病足的分级情况,可以更好地针对糖尿病患者自身的患病情况就行及时有效地预防及干预治疗,防止因为糖尿病足造成截肢的后果。 尤其是患者处于糖尿病足初级阶段的时候,容易掉以轻心,不以为意,最后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足病并发症才开始警醒,将对生活和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悔之晚矣。 0级:有发生溃疡高度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防治手冊(糖尿病預防、診斷與控制流程指引)-醫事人員參考
四、3级患者出现深部组织的感染,特别是出现骨骼感染,也就是常见的骨髓炎或者有深部脓肿的形成。 糖尿病足分級2025 五、4级患者就会出现骨质坏死、骨质缺血,还有其它软组织的丢失。 六、5级是最严重的,出现全足的坏疽,有时可出现干性坏疽或者湿性坏疽,这是糖尿病足最严重的情况。
糖尿病足分級: 預防
使用伤口敷料能够吸收渗出物,并创建一个湿润的环境以促进愈合。 2021年,用于治疗溃疡的敷料和伤口愈合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酶类、凝胶、水胶体、蜜剂和含碘或银盐的抗菌剂。 然而,尚没有精心设计的研究对这些制剂的疗效进行评估或对比。 避免负重通常比使用特定类型伤口敷料或软膏更重要。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診斷和分類、分級、分期
進入下一個併發症糖尿病足,以前只知道是個常見併發症,在病房遇到往往都需要反覆打抗生素清創甚至要截肢的,這篇是平常在門診評估就會看到的東西。 前半會先分析原因,包括神經病變(之後會整理)跟周邊血管狹窄。 後半則是臨床該注意的足部檢查,最後整理病人足部衛教的注意事項。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预防
据估计,全球每20秒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死亡率高达22%,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 糖尿病足部病變的表現多種多樣,治療和護理的方式也因人而異,但它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病。 相信在糖尿病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在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努力下,一定能將糖尿病足部病變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 處理:廣泛清創,切開、引流化膿組織,做細菌培養,聯合應用抗生素。
無法控制則有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全身性感染症狀,例如敗血症。 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导致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根据病因或病变性质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使用标准方法分类以促进交流、随访和再次评估。 糖尿病足分级,目前比较常用的是Wagner分级,具体如下:1、Wagner0级:通常代表存在糖尿病足的一些高危因素。 2、Wagner1级:足部出现了一些溃疡,但是没有合并感染。
此类环境适合细菌生长,并阻碍了白细胞的功能。 此外,血管疾病可造成抗生素运输受限,进一步造成细菌清除效率降低,导致局部软组织感染,甚至骨髓炎的形成。 隨著國人壽命逐漸增加以及飲食生活習慣 的改變;糖尿病的患者持續在增加當中,而糖尿病足的發生往往造成患者日常生活中很大的困擾。 因此,除了做好完善的 預防之外,正確的使用特殊輔具是十分關鍵的。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怎么分级
為及早發現潛在的糖足患者,中山醫院和金山醫院牽頭開展了此項大規模糖足篩查。 糖尿病治療是一種團隊工作,成員包含醫師、衛教師、營養師等…最重要的是病人的配合,尤其是飲食控制,飲食控制不好,再好的團隊都無法把您的血糖控制好。 由上述統計看來,有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合併洗腎患者的預後最差,膝上或膝下截肢的比例也最高。
糖尿病足分級: 傷口大師
足的大部分或足全部感染導致嚴重溼性或乾性壞死。 肢端已變黑、屍幹,常波及踝關節及小腿,一般有全身毒血癥或菌血症症狀,多采取外科高位截肢。 能够识别烫伤、外伤等可诱发糖尿病足的因素,掌握抗菌消毒等糖尿病足护理的基本技能,在家庭生活中,帮助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并帮助患者积极治疗。 表现为足创面腐肉已清,肉芽生长缓慢,久不收口,周围组织红肿已消或见疮口脓汁清稀较多,经久不愈,下肢麻木、疼痛,状如针刺,夜间尤甚等症状,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根据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中医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筋疽”、“脱疽”,有糖尿病等全身症状,也有足部的局部病变,故中医治疗强调内治法全身治疗与外治法局部治疗相结合。 疼痛是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之一,可采用度洛西汀抑制疼痛传导,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后,可选用曲马多等阿片类镇痛药进行治疗,但曲马多存在耐受及成瘾的风险。 使用前列腺素及前列腺素类似物制剂,如脂微球前列腺素E1,可改善麻木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自发性疼痛。 该类药物安全性好,口服制剂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静脉制剂可能出现静脉炎。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常常年龄较大,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因此不能一味强调将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而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设立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糖尿病足分級2025 若没有设立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如有麻木、刺痛、皮温改变、行走困难等症状而无外伤、感染、溃疡、坏疽的,可先在内分泌科就诊,再由内分泌科医师视病情推荐就诊科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全球罹患糖尿病的人數高達1億3000萬人,盛行率為2.8%。 我國衛生福利部的統計也顯示,2009年因糖尿病而尋求門診與住院治療者,高達近165萬人次。 第一級預防:由專業醫師篩檢若足部已是高危險族群,可開始穿著專為預防糖尿病足的鞋類,降低出現糖尿病皮膚潰瘍的機率。 糖尿病足分級 穿著合適的鞋具與襪子,避免光腳與穿著涼鞋,鞋具最好寬頭厚底,目前已有專為糖尿病病患開發的鞋具,可降低糖尿病足的風險。 白襪則可以調節溫度,並且能夠保暖促進足部末梢血液循環,但襪子需要有彈性,避免過度壓迫血管。 四、關節病變:異常載重會導致退化性關節炎和關節變形,產生類似感染的發炎反應,也會促成穿通性的潰瘍產生。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的分级标准
神经缺血性的临床症状往往在以上两种症状之间,患者在出现行走困难的同时也会出现局部皮肤感觉异常。 出现临床症状之后,患者应该及时对局部进行减负有助于康复。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在临床上从0-5级,一共分成6个级别:一、0级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有糖尿病足高风险的因素,但是没有出现溃疡。 二、1级患者足部出现破损、溃疡,但这类溃疡只是浅表溃疡,而且一般没有并发感染。 三、2级患者溃疡向纵深部发展,并出现感染。
糖尿病足分級: 健康影响
2.检查鞋内异物:每次穿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坚硬的异物、趾甲屑,鞋的里衬是否平整,以免磨损足部皮肤,导致足损伤。 ④用冰凉的金属体触碰足部皮肤,看是否感觉到冷凉;用37℃—37. 5℃的温水浸泡双脚,看是否感觉到温热,如没有感觉,则表示双脚已有明显的温度感觉减退或缺失。 ③将棉签上的棉花拉出长丝轻轻划过足背及足底皮肤,看自己是否感觉得到,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触觉消失或减退。 其中,负压辅助的创口闭合技术运用最频繁。 一项纳入3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随机试验对负压辅助的创口闭合技术进行了评价,并指出运用这种闭合技术的患者比不用者更常达到溃疡完全闭合(分别为43% vs 29%)。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分级标准
总之,无论哪一种分级方法,都要对糖尿病足积极处理,防止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 由于这个糖尿病足的溃疡和坏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的还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根据病因就是可以将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分为神经性、缺血性的和混合性的。 另外还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进行分级,分为零级到五级,五级是最重的,零级是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但目前没有溃疡。 糖尿病足分級2025 二级是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但是没有脓肿,或者是骨头的感染。
糖尿病足分級: 临床应用多种糖尿病足病分级/分期标准
糖尿病病人出現足部異常的狀況時:傷口、水泡、皮膚紅腫、皮膚出現異常的顏色、老繭(胼胝)、雞眼、香港腳(灰趾甲)、凍甲(嵌甲)、異常的腳臭等症狀。 糖尿病足分級 一、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患的末梢血管疾病多傾向於是兩側性的且多節段性的,這種小血管疾病會造成組織缺血及或壞死。 四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糖尿病足分級2025 水疱、血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组织,没有感染表现。 6.积极控制血糖,并戒烟:足溃疡危险性变化及足溃疡的发生、发展均与血糖密切相关,血糖值是检验干预有效与否最敏感的指标。
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抗感染治疗方法
3、Wagner2级:出现了合并感染的溃疡,但是没有累及到骨质。 4、Wagner3级:出现了深部的脓肿,同时出现了严重的软组织、筋膜以及骨质的感染。 5、Wagner4级:局部的足部出现了坏疽的表现。 糖尿病足分級2025 6、Wagner5级:代表患者出现了全足坏疽。 随着Wagner分级的进展,糖尿病程度也逐渐加重。
在中低收入国家,糖尿病死亡率增加了13%。 糖尿病患者人数从1980年的1.08亿上升至2014年的4.22亿。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患病率上升速度高于高收入国家。 44歲的高先生是哈爾濱人,去年中秋後南下來到了深圳打拼。 不久後,他發現腳上有個小潰瘍,覺得是被南方的手足癬傳染了,自己得了腳氣,情況並不嚴重,便到藥店拿了一點藥來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