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如對《總覽》列載的機構資料有任何查詢,請直接與有關機構聯繫。 「疫下停課,基層家庭的孩子點樣同人爭成績?」何女士說,客廳只有一張四方桌,子女吃飯和做功課都在那,上課時姐弟倆一人佔一邊。 「同一張桌子學習真係唔方便,老師問問題就叫對方勿出聲,經常都會有爭吵的時候。」而且家裏沒WiFi,只靠流量卡上課信號不好,經常斷線,他們有時聽不清楚老師說什麼,也擔心自己成績下降。 十分關愛基金會現正進行義工招募,希望推動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及支持義工服務。 我們平日在急速忙碌的生活中,甚少有機會走進社區服務,發揮助人自助的精神。
- 2000年 以「童真童心創世紀、群策群力展未來」為主題,策劃一連串活動,如兩屆兒童發展論壇及童真童心嘉年華等。
- 1973年政府實施「少年輔導計劃」,香港小童群益會同時於5間小學內嘗試推行學校社會工作服務。
- 同時也讓孩子明白保護身體的重要,包括懂得保護自己的「私人部位」、學會尊重別人的身體及分辨「合適」和「不合適」的身體接觸方式。
- 1955年於最早期的公營屋邨(七層徙置大廈)設立天台兒童會,為兒童提供基本教育,以補當時正式教育的不足。
- 隨著社會的發展,本會提供的教育性及輔導性服務亦不斷創新和趨向多元化。
而幼稚園社工能透過駐校服務能專與兒童建立互信的關係,在校內進行預防性工作。 當發生不幸的事件時,社工能夠運用專業手法介入及輔導等補救性的工作,雙管齊下以加強保護兒童。 小童群益會 本會早於2004年開始成立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並以「兒童為本」的角度出發,組織及推行多元化服務和活動,為學前兒童及其家長提供全面的教育及支援服務。 「新地資優科學創意發展計劃」為期兩年,為150名就讀小三至中二、生活於低收入家庭的資優兒童,提供免費參與STEM增益課程,例如思維技巧、地球科學、機械工程、航天科學、山藝等,發掘他們在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範疇的潛能。 本計劃分兩期推行,第一期主要服務75名來自於天水圍及黃大仙區的學童;第二期即將展開,為75名居住於沙田及屯門區的學童服務。 本計劃透過統整知識,使學童提升思考能力,激發創意概念以解決未來社會面對的問題,培育具有STEM素質的人才。
小童群益會: 香港小童群益會「新地資優科學創意發展計劃」 學習展現日暨第二期STEM體檢日
葉柏強認為,疫情加劇了低社經(社會經濟地位低)家庭的經濟和精神壓力,基層家庭的父母需要工作更長時間才能維持日常開銷。 在疫情影響下,低收入家庭學生的整體生活質量受到影響,他們較易對不穩定的生活感到焦慮,發生心理健康和行為問題的風險更高。 葉柏強醫生及其團隊從2020年至今一直追蹤本港小朋友的身心發展情況,並作出分析。
- 社工服務能有效從不同方面進行及早介入工作,而幼兒在校內逗留時間長,在校內提供社工服務更有效防止危機的發生。
- 幼稚園兒童較為年幼,一般缺乏經驗及言語技巧去表達事件的經過及他們的內心世界,因此要了解兒童的狀況需要具備良好的兒童溝通技巧,和兒童建立互相的關係,亦可借助兒童喜歡的媒介,例如遊戲等,以了解兒童的情況。
- 由香港小童群益會及香港電台合辦的「全港兒童故事演講比賽」複賽亦於義賣活動最後一天(4月24日)在場內舉行,各組別的參加者皆施展渾身解數演繹他們的故事,爭取晉身總決賽的席位 (出線名單見附表)。
有意參與義務工作的朋友,歡迎登記成為本會義工,以行動將關愛傳到社會不同階層,締造共善社會。 小童群益會2025 香港小童群益會創立於1936年,屬本地歷史最悠久的兒童服務機構之一。 小童群益會2025 本著「培育新一代.攜手創未來」的宗旨,本會一直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均衡發展及推動營造有利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小童群益會 小童群益會2025 不同年代的兒童及青少年均面對各種成長挑戰,香港小童群益會一直竭盡所能走入社區,連繫不同持份者,同創共建有利下一代成長的社會環境。
小童群益會: 11月至2024年2月 活動通訊
其他單次性活動,例如運動會 及 步行活動,當中需要義工協助集合、領路、分站支援、搬運物資等工作。 家長可在保護兒童小冊子內有關正向管教和社區的篇章中了解更多,並善用「我有我感受」情緒活動,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孩子需要在父母的視線範圍內活動,所以應避免獨留兒童在家。 此外,亦可提醒孩子要防備陌行人,在任何情況也不應跟隨陌生人離開。 根據統計顯示家居是幼兒最常見的意外地點,而五歲或以下的兒童對「危險」這概念仍然是很模糊,因此家長應注意家居環境的安全,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活動空間。 家長可參考保護兒童小冊子內有關家居安全的篇幅,與兒童一起找出預防意外的措施。
1984年鑑於當時雙職家庭日增,家長難於照顧年幼子女,推行試驗性的「課餘託管服務」計劃,並於兩年後正式開辦有關服務。 小童群益會2025 1989年輔導中心正式成立,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輔導服務。 小童群益會 香港小童群益會主要的宗旨是關注兒童青少年身心均衡發展,培育兒童青少年成為良好的公民、促進家長對兒童青少年的關注加強家庭的功能及與服務對象社會人士爭取應有的權利和福利。 香港小童群益會經費主要來自政府津貼、香港賽馬會捐助、信託基金、會員繳費及個人捐助等。
小童群益會: 活動相片
自study leave后,每位DSE考生也努力备战,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安静舒适的温习空间,重温所学,全力应考。 唯疫情反覆不定,以往DSE考生可以温习的学校、图书馆及自修室均停止开放,他们失去了一个… 《儿童及青年友好香港》多媒体互动展于8月20日圆满闭幕,为期三天的展览录得逾 110,000 累计现场参与人次,衷心感谢合作伙伴的支持及大众的参与,一起「共创未来. 童心前行」,携手创建有利下一代身心…
今年活動得到各界的踴躍支持,早前共收集逾10萬本新書及二手書籍;而得到各方善心人士的參與,4天的義賣活動吸引了接近25,800人次進場,籌得善款超過63萬元,成績驕人。 在「BGCA Fans」 首頁按「進階搜尋」,然後在「服務單位」一欄選取「南區中心」,按「搜尋」便可查看活動。 我將會秉承「群益」這基因,深化共學共進的機構文化,長遠建立「學習型機構」,務求與時俱進,推動兒童及青年友好的共善環境,迎接未來。 香港小童群益會指今年以「希望感」為題在2月22日至3月17日以網上問卷及電話訪問形式進行調查,對象為群益會之6至17歲會員,並有755名兒童回覆。 「RBC童心竞赛」是全球一系列精彩的慈善步行跑步比赛,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筹集善款。 自2009年纽约站举办至今已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合共30多项赛事系列。
小童群益會: 专题故事・积极推动社会参与 成立社企延续目标
將這些寶貴的實務智慧、精神及價值承傳,以及推動持續創新的服務,優化系統與流程,是我心之所繫。 我將會秉承『群益』這基因,深化共學共進的機構文化,長遠建立『學習型機構』,務求與時俱進,推動兒童及青年友好的共善環境,迎接未來。 患病率的上升不仅有直接和间接的相关成本,而且目前的数据表明,近视相关的状况会增加失明和视力障碍的负担。 小童群益會2025 例如近视性黄斑病变,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其风险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寻找可改变的近视发作和发展风险因素是研究的重点。
小童群益會: 服務簡介
頒獎禮於4月23日「世界閱讀日」假太古坊ArtisTree「書出愛心 十元義賣」會場舉行,大會邀得太古地產公共事務總監林珩女士、香港郵政署長丁葉燕薇太平紳士及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羅淑君太平紳士擔任頒獎嘉賓。 20名初小組及高小組的得獎學童均獲頒獎狀、書籍及豐富禮物,而兩組冠亞季軍得獎者的作品更製作成郵票,可謂別具特色和意義 (得獎名單見附表)。 此外,活動當日設有多個故事劇場及互動工作坊,吸引大批兒童及家長參與,讓市民選購心愛書籍的同時,可享受親子快樂時光。 調查結果顯示,家長的情緒、精神健康狀況普遍較差,有41.7%受訪家長的情緒、精神健康狀況達到需要關注水平,當中基層及綜援家庭家長分別有46.4%及66.7%達到需要關注的水平,顯示在疫情下基層家庭家長的心理壓力頗大。
小童群益會: 成長體驗室
31.2%基層受訪者感到恐懼,較來自高社經(社會經濟地位高)家庭的21.6%多。 小童群益會2025 分別有56.2%和45.2%來自高社經家庭受訪者會關注自己身體和心理健康,他們會花時間去放鬆和運動,想辦法令自己心情愉悅,而會花時間關注自己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基層受訪者僅佔27.3%和18.2%。 場內設有展覽及體驗區,展出學童過去一年參與機械、航天、生態等範疇思維訓練課程的模型作品,亦設有體驗高階思維訓練攤位,讓在場人士體會學習高階思維的趣味。
小童群益會: 學校簡介
「RBC童心競賽」是全球一系列精彩的慈善步行跑步比賽,為兒童和青少年服務籌集善款。 自2009年紐約站舉辦至今已在世界各地舉辦了合共30多項賽事系列。 小童群益會 現時活動已吸引逾325,000多名參加者,為世界各地… (香港 – 2016年4月25日) 由香港小童群益會與太古地產攜手舉辦、一連4天的「書出愛心 十元義賣」慈善義賣活動,已經圓滿結束。
小童群益會: 香港小童群益会
1938年更名為香港男女兒童會所總會,分有男童會、女童會及兒童會,會所數目增至9間。 本籃球聯賽計劃旨在以CARE作為目標,藉著籃球訓練及比賽,推動正向青少年發展! 受疫情影響,本屆聯賽難以進行實體訓練及比賽,對運動員而言也是一大挑戰。 為了與青少年「疫」境同行,計劃增加了一系列線上分… 小童群益會 承蒙 社會福利署的資助,本會於2023年8月1日開始,於大埔及北區設立「陽光校園 – 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 (上水區隊)」,為北區內的幼稚園提供駐校社工服務。
小童群益會: 兒童遊戲治療證書課程
幼兒年紀幼小並未有足夠能力去保護自己,因此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分享保護自己的方法及確保孩子所身處的環境是安全。 小童群益會2025 如果能夠提供一個安全和充滿接納的環境,對幼兒腦部發展和成長有良好的影響。 自study leave後,每位DSE考生也努力備戰,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安靜舒適的溫習空間,重溫所學,全力應考。 唯疫情反覆不定,以往DSE考生可以溫習的學校、圖書館及自修室均停止開放,他們失去了一個…
小童群益會: 家長方面
1991年開辦「童心線」全港首項兒童熱線電話服務,服務對象為小四至中一的同學提供一個抒發情懷和傾訴的機會。 1992年香港小童群益會位於灣仔駱克道的總部大廈拆卸重建。 小童群益會2025 1994年初開辦一項新服務-兒童之家,為有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住宿及輔導服務。 1994年中新總部大廈落成啟用,除香港小童群益會總部的辦公室及服務單位外,新總部大廈更設有禮堂、演講廳及多間活動室供外間團體租用。 小童群益會 1995年中首間幼兒園 小童群益會2025 – 樂緻幼兒園(灣仔)於新總部大廈內投入服務及於長沙灣設立首間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根據依附理論,兒童如能與父母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才會願意和嘗試去探索世界及放膽獨立處理事情。 父母先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身體不同部分和功用,學會照顧自己。 同時也讓孩子明白保護身體的重要,包括懂得保護自己的「私人部位」、學會尊重別人的身體及分辨「合適」和「不合適」的身體接觸方式。
目前的理解是信号传导级联反应,视觉输入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的改变,最终导致巩膜重塑和眼睛生长,从而在视网膜内启动信号级联。 小童群益會2025 与此信号有关的生化物质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胰岛素、黑素视素,维甲酸、一氧化氮和γ-氨基丁酸。 新地致力推廣運動行善,鼓勵公眾培養運動習慣,以及幫助有需要的基層兒童及青少年。 小童群益會 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先生致辭時勉勵學童要努力學習,發掘自己的興趣及專長,並鼓勵他們要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積極裝備自己,遇強愈強。 香港小童群益會人事及訓練委員會委員趙崇基先生表示,過去一年,每名參與本計劃的學生均進行了共40小時的課程和28小時的網上訓練。 他十分感謝新地的支持,為基層資優學生提供了充實的學習機會,啟發他們的創意與潛能。
為響應5月至6月的母親節(9/5)、國際家庭日(15/5)和父親節(20/6),家庭支援與培育實務網絡於各區推動Joyful @ Family計劃。 參與計劃的青少年綜合活動中心及兒童中心舉辦了多元的家… 為推動閱讀風氣,本會在義賣活動前,本會特別舉辦「『書』出愛2016 – 閱讀後感郵票創作比賽」,把閱讀和藝術創作連繫起來,讓兒童發揮創意,以圖畫表達讀後感。
本計劃今天於香港小童群益會總部禮堂舉行的「學習展現日暨第二期STEM體驗日」,共有逾200名參與學童及家長出席。 為關顧受創傷經歷影響的兒童及其家庭,本會致力推廣「創傷知情.全人關懷」(Trauma-informed care and practice)的服務實踐,成立「香港小童群益會 心理創傷輔導中心」。 小童群益會 針對兒童成長創傷對身心健康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及深遠影響,專為3至21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心理創傷治療服務。 在校內危機方面,吳姑娘指出課室的秩序問題、學童面對的社交問題都要由教師處理,容易使教師感到困擾。 小童群益會2025 駐校社工服務能協助疏導教師與學童之間的問題,並就處理特殊需要學童的需要作出建議,「老師嘅包容性大啲,危機發生嘅可能性都會減少」,從多方面進行保護兒童工作。 社工亦會在校內觀察兒童的情況,發現學童表現有異時亦會主動了解情況。
小童群益會: 專題故事・積極推動社會參與 成立社企延續目標
而當時貧童普遍存在失的情況,香港小童群益會教授他們「讀、寫、算」和一些基本謀生技能,如織籐籃、縫紉等,協助他們解決基本生活問題。 因應社會環境的急速發展,本會近年的服務推動「及早介入」的概念,特別針對為學前或有特別成長需要的兒童提供服務,同時亦加強家庭及家長支援的工作。 透過遍佈全港超過181個服務點的廣泛網絡,本年度本會服務人數超過280,000名,會員人數超過11萬,力求發揚本會「群策.群力.群益」的信念。 本會致力發展義工服務,為有志參與義務工作的青少年、企業及持分者提供機會,服務社會上有需要的社群。
这些物种的眼睛和人类的眼睛之间存在差异,例如视锥感光细胞类型的数量和调节机制。 动物中有两种常见的诱导性近视模型(图2):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和晶状体诱导性近视(LIM)。 每天正常视觉输入2-4小时,FDM和LIM基本上都可以被否定。 目前尚不清楚哪种模型最适用于人类;人类近视是进行性的,与FDM相似,但人类的眼睛在正常环境中一般不会被剥夺形状。 另外,远视离焦可能发生在儿童身上,但需要几乎恒定才能诱发近视,这似乎也不太可能。
小童群益會: 香港小童群益會
同年,依據政府發表之「進入80年代的社會福利」白皮書,正式推行青少年個人輔導社會工作服務,包括外展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和家庭生活教育。 2000年 以「童真童心創世紀、群策群力展未來」為主題,策劃一連串活動,如兩屆兒童發展論壇及童真童心嘉年華等。 2001年獲禁毒處撥款開辦預防青少年濫用藥物計劃:「摯友同行計劃」及「追日行動」。 亦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與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合辦的「校園危機支援計劃」。 2002年倡議「兒童為本」社會政策,於各區服務單位設立兒童諮議員制度,讓成年人重視兒童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