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立南豐紗廠,選址荃灣白田壩街工業區,屹立於芸芸工廠之中,高峰時年產3000萬磅棉紗,成為了本港其中一個紡織龍頭。 1960年代,南豐繼續擴展業務,收購了鄰近的地段共設立六個廠房,開創紡織王國。 2014年,南豐集團宣佈將活化南豐紗廠,耗資7億港元[6]將總樓面面積264,000平方呎(24,500平方米)的四廠、五廠及六廠改建成單一建築群[1],並在翻新活化工程後在2018年12月6日開幕[1][6][7]。 1984年香港仔田灣大生工業大廈發生大火,是其中一場最具災難性的五級大火,火警焚燒68小時始被撲熄,造成31人受傷,其中27人為消防員。
南豐作坊是位於南豐紗廠4樓一個工作空間[7]及為初創企業家和策略夥伴的培育基地[1],於2018年末開幕[11]。 工作空間佔地共15,000平方呎,設有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營辦的原型製作實驗室「南豐作坊Lab」[12]。 至於中庭的空間則可用作舉辦會議、研討會、酒會等活動[13]。 南豐紗廠在活化後以「文創×歷史×工業風」為主打,成為荃灣社區的文創空間和荃灣的打卡新景點[20]。 南豐紗廠在活化時特別邀請了著名鑿字工匠胡丁強為紗廠特製了一些鑿字模板,成為紗廠的指示標牌。
荃灣紗廠大火: 歷史
1999年2月,南豐發展正式將本廠拆卸重建,並由其士集團負責承建[3],成為今天的翠豐臺[4]。 香港在19世紀中葉開埠初期,人口只有數萬,大火在香港並不常見。 不過於1851年12月28日,在上環下街市(現今蘇杭街一帶)發生一場沖天大火災,除燒死30人外,火場面積還達19萬平方呎,損壞房屋逾400間,火勢更險些蔓延至政治經濟核心區中環。 當局為免影響中環一帶,駐港英軍決定採用100磅烈性炸藥炸掉上環附近的房屋,剩下的廢料用來填海,該地居民被迫移到石塘咀,而廢墟則開闢了蘇杭街。 1868年政府頒佈消防條例,組織第一支正規義勇消防隊[2],此前的救火工作由駐港英軍及警察負責。 踏入20世紀,香港開始發生傷亡慘重、引起社會矚目關注的大火,或與人口劇增、人們生活方式容易釀成火災與及消防條件不足有關,單在1901至1950年,已發生10宗造成幾十甚至過百人喪生的火災。
- 荃灣一帶由60、70年代起,其實是紡織界的重鎮,南豐染廠、中國染廠、南豐紗廠、中央紗廠,數之不盡的「名廠大廈」,其他如太古汽水廠、生力啤酒廠也在荃灣至深井一帶建立;但都早已經因為行業式微或遷到政府規劃的新工業村建廠。
- 另外,南豐紗廠對出的青山公路-荃灣段有不少巴士、小巴路線途經,遊人可乘搭相關交通,在南豐紗廠附近(如荃景圍天橋巴士站)下車再步行前往[29]。
- 1954年,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立南豐紗廠,選址荃灣白田壩街工業區[1]。
- 南豐紗廠亦保留咗當年紗廠工人上落廠房嘅主要樓梯通道,牆上褪色斑駁嘅綠色油漆,充滿懷感工業風嘅感覺,令人好似穿越咗去上個世紀。
- 香港在19世紀中葉開埠初期,人口只有數萬,大火在香港並不常見。
- 消防處規定在6分鐘內抵達樓宇密集地區處理火警召喚,並在9至23分鐘內抵達樓宇分散及偏遠地區處理同類召喚[270]。
香港的火警大多與人為疏忽、自然起火有關,間中亦有蓄意縱火的案件發生。 荃灣紗廠大火 若火警牽涉人命損失,一般會交由死因庭作聆訊,庭上會裁定死者死於自然、意外或他殺。 荃灣紗廠大火2025 當更嚴重的多人死亡火災發生後,港督或行政長官可委任大法官[273]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去找出意外成因、追究責任及提出改善方法避免同類火災再次發生。
荃灣紗廠大火: 荃灣南豐紗廠一度濃煙沖天 消防揭咖啡店炒豆惹虛驚
如果你鍾意睇書,想尋找一間又可以睇書、又可以食野嘅cafe,就一定要去呢間位於南方紗廠入面嘅Book B Kitchen Mealmeal啦! 店面有一半係書店,光線柔和,播輕快音樂,氣氛舒適;而另一半就係飲食區,設計簡約悠閑,擺設以淺色木系傢俬為主,係典型嘅咖啡店格局。 「⾦杯牌」是南豐紡織其中⼀個著名品牌,昔⽇其⾦盃標誌更鑲嵌在四廠⼤閘上裝飾,此⼤閘被保留下來,藏⾝在⼤堂的詢問處後⽅,等待有⼼人發現。
某日荃灣紗廠(實景為南豐紗廠一至三廠舊址,現為翠豐臺私人住宅)發生大火,慈雲山消防局也被召喚到火警現場協助支援,有水及張文傑等隊員需趕赴現場。 因工廠違法儲存大量危險品引致大爆炸,並且釋出大量毒氣,火災升為五級,有水及張文傑等,需要團結一致應對困境…… 荃灣紗廠大火2025 南豐紗廠從前為火災救火使用的亮紅色工具「太平桶」,加上以前工廠棄置的木門板,成為南豐紗廠内的指示牌的點綴,除了能展示紗廠過去的點滴以外,還能讓歷史古物不至浪費和丟棄。 1980年代,亚洲各地紛紛步入工業化階段,臺灣與东南亚國家以低廉成本招徠工人,中国大陆也開始改革開放。 外牆經典的紅字招牌是紗廠立⾜的根本,在活化過程中要原汁原味保留也花了一番功夫。 由於「南豐紡織有限公司」字型已經停產,修復時需要重新倒模,並堅持沿用式微⼯藝重新製作,以人⼿逐⽚重新貼上紙⽪石,再重置於原位,寓意南豐紗廠承先啟後,繼續立足社區。
荃灣紗廠大火: 南豐店堂
在紡織業蓬勃時期,公司政策是利潤的10%作為員工花紅,用工資底數平均分,因此員工可以在年尾拿到共13個月的花紅,即每年出25個月糧[2]。 年尾時候,很多推銷員也會到辦公室推銷保險、相機、甚至汽車[3]。 業務當時經營生產及銷售紡織製品,而在1991年,鑑於紡織市場進一步萎縮,已易手給于品海。 荃灣紗廠大火2025 其後在4月2日,更名為南海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數碼信息有限公司前身)[1]。
荃灣紗廠大火: 香港火災列表
20世紀下半葉,隨著消防條例改善及市民的防火認知水平不斷提昇,多人罹難的火警開始減少。 以下是香港開埠以來造成最少10人死亡[3]的火災,包括二戰期間唯一僅用燃燒彈空襲所造成的純火災事件。 由於香港地產業於197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南海紗廠亦於1978年6月,標售其設於荃灣的廠房一部分用地[4],並於兩個月後由長江實業為首財團以9,300萬港元投得[5],重建為「東南工業大廈」及「江南工業大廈」。
荃灣紗廠大火: 荃灣南豐紗廠地盤起火 逾百工人疏散
梁婉玲指,南豐紗廠的新方向是集創意、學習與體驗式購物於一身的平台,而內裡多數是新創和本地獨有的品牌,一般外面常見的品牌則不會在南豐紗廠內看見。 品牌設計時尚,走進我們的咖啡館體驗在家中的溫暖、舒適和漫活的感覺。 「世界之約」開設首間生活故事選物店 ─「織刻生活店」,透過企劃及邀約從產品創作中把社區中不同故事呈現。 工廠林立的景象曾為香港標誌,然而今日紗廠已絕跡於香港,不禁讓人感嘆時日變幻。
荃灣紗廠大火: 集齊全套: 壁畫長廊
近年⼤家對環保的意識提高,不少物料都有升級再造的潛力,賦予物件第⼆次生命。 在南豐紗廠的店舖外,有⼀排實⽽不華、感覺厚實的長椅,讓途⼈逛累了時休息。 不要少看這些長椅,皆因它們都是透過⽊材升級再造,用廠房的實⼼木⾨改造⽽成! 過去⼯廈有防火需要,⽊門用料特別扎實,改造出來的長椅可⾒木材的份量,更可感受到時代的重量。
荃灣紗廠大火: 南豐作坊
由於現場環境複雜,濃煙密佈,並有大量建築材料,尤其地庫1樓有大量鐵架及木板支撐,消防員進入火場時遇到極大困難,同時阻礙滅火灌救工作。 由於壁畫在外牆⾼處,想拍攝靚相最好帶備wide鏡,否則要竭⼒低炒、或要站到較遠的⾺路旁拍攝。 荃灣紗廠大火 南豐紗廠亦保留了當年紗廠工人上落廠房的主要樓梯通道,牆上褪色斑駁的綠色油漆,充滿懷感工業風的感覺,可以欣賞歷史痕跡之外,亦好適合影相打卡。 在南豐紗廠的導賞團中,參加者及團體可以了解到南豐紡織舊廠房如何活化成為嶄新的南豐紗廠,並將荃灣區的紡織歷史連接未來,邁向創新科技與時尚融合的發展方向。
荃灣紗廠大火: 【荃灣四級火】地盤大火存大量建築材料 消防花逾7小時大致救熄
70年代末期,大量新移民從中國大陸湧入,在山邊搭建大量木屋。 80年代再度陷入火災高發期,1981年的五級火警中,過半數發生在木屋區。 進入90年代,隨著木屋區清拆、工業北移;五級火宗數較六、七十年代顯著下降,惟1996年的嘉利大廈大火則創下自火警分級制設立後最多人喪生的五級火。 踏入21世紀,政府進行大量防火宣傳教育、巡查和執行大廈消防條例以及大眾普遍具有基本防火與逃生意識,使整個2000年代僅發生一宗五級大火,而2010年代更是首個沒有五級火的年代。
荃灣紗廠大火: 荃灣南豐紗廠去年底終於開幕,變身成全新的文化藝術新地標,吸引不少人專程去參觀!除了有多間特色手作精品店和食店進駐外,南豐紗廠各處充滿風格的環境和裝修,更是影相打卡靚位。今次就一數南豐紗廠10大影相位,去之前做足功課,就不用怕錯過啦!
後來,一至三廠則在1997年拍攝香港電影《十萬火急》救火場面後拆卸,成為私人住宅翠豐臺,而四至六廠則在2008年停止營運後改成貨倉。 2014年,南豐紗廠開展活化工程,並在2018年12月6日工程完成後開幕,設有工作空間、紡織文化藝術中心、零售樓面與休憩空間。 1940年代,國共內戰如火如荼,大量企業家和技術人員到香港避險創業,配合本港生產成本低廉等利好因素,造就了50年代起香港的工業新時代。 人口增長與生產技術的進步,讓香港在60至70年代踏入了製造業黃金期,其中紡紗業在產量、紗錠量和工人數目上也於1976年達至高峰。 當期時位於荃灣的南豐紗廠為本港紡紗生產商龍頭,以每年極高的生產量見稱。
荃灣紗廠大火: 【南豐紗廠開幕】荃灣紗廠的前世今生 廠房活化形成「新舊對話」
一隊隸屬及駐守於 荃灣紗廠大火2025 慈雲山消防局(實景為黃大仙消防局)消防隊,屢次行動都遇上不幸事件,故被戲稱為黑仔隊。 有水(劉青雲飾)是該消防局資深消防總隊目,因經驗豐富,常恃才傲物。 Annie因為與同是醫生的男友分手,心緒不寧,幸有有水安慰,終而Annie與有水開始往來。 荃灣紗廠大火 荃灣紗廠大火2025 與此同時消防局高級消防隊長換人,張文傑(方中信飾)調任到慈雲山,與有水意見不合,時有齟齬。
荃灣紗廠大火: 消防員及救護員殉職事件
南豐紗廠內放置了多個太平桶,其實是紗廠在未有自動滅火系統的年代,用來及時撲滅火種用,現時則保留在紗廠各處。 南豐紗廠 Fabrica X 及 富達投資攜手呈獻「蛋殼陶瓷鎖匙扣工作坊」,帶大家探索新生物料的可能性,用蛋殼作原材料,親手做出蛋殼陶瓷鎖匙扣。 消防員出動近200名消防員、37架消防車、50部救護車、10隊煙帽隊、5條雲梯以及超過20條消防喉進行灌救,大火焚燒21小時才被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