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7.2或以下$0.5成人49順天邨↔九龍城碼頭$3.9以上$0.5成人$3.9$0.3優惠細則撮要: 1.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2025 通車初期,宋皇臺站設三大出入口,其中一個出入口(B出口)用行人隧道連接世運花園一帶,再細分為三個分支出口,方便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及真善美村一帶居民使用。 通道寬闊平坦,近天花板處有設施方向及出口指示牌,兩個月台均設有多組上、落的自動電梯、梯級、一部無障礙升降機連接大堂(L1層),黑色觸覺引路帶沿著整個月台兩側伸延,有分支伸延至無障礙升降機前、梯級前。 土瓜灣站出口 作為日後觀塘綫及屯馬綫的轉綫站,鑽石山站將成為東九龍的鐵路樞紐。
而港铁沙中线土木工程总经理黄智聪表示,已指示承建商凿开涉事两幅墙壁总约320平方米墙身,以确保符合图则[24]。 另外,由车站启用当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间,于土瓜湾站使用八达通出入闸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币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长者、残疾人士及学生)的车费扣减[17]。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根据九广铁路公司[9]对沙中线的最终方案,车站会与原计划中的宋皇台站合并(当时分别称为“马头围站”及“土瓜湾站”),并命名为马头角站。 但在2007年7月的运输及房屋局的合并方案建议中,重新建议采用原来方案,分别兴建车站及宋皇台站。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港鐵觀塘綫
首輪參觀時間為早上10時15分,入場人士須使用「安心出行」或填寫個人資料。 而於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此站獲標示為宋皇臺站[11],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12]。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2025 而同年11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視察沙中線工地,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對外回應時仍繼續使用原稱[13]。 C出口原計劃以行人隧道接駁至北帝街,但受發現古蹟影響臨時擱置興建,並計劃以行人天橋取代,該行人天橋預計於2023年動工,目標在2026年竣工[4];而A、D出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內[2][5]。 由於車站設置於繁忙的馬頭圍道地底,兩旁樓宇非常密集,因此興建車站的施工空間十分有限,故車站須採用側疊形式興建兩個月台,但每層月台仍然各有約8米的寬度,候車空間亦較何文田站觀塘綫月台寬敞[4][5]。 當中上層月台為1號月台(往屯門);而下層月台則為2號月台(往烏溪沙),而屯馬綫列車並藉著該設計進行軌道疊落交換[6]。
- 當區議員查詢監測點資料時,港鐵以大廈沉降資料屬私隱為由,稱監察點數據不適合公開。
- 自屯馬綫全綫開通後,服務土瓜灣區的巴士綫班次被削減,部分路綫(如九巴11號綫、85B綫)更被要求取消,令區內居民需要支付較高車費出行。
- 另外站台墙身焗漆板亦印有前地铁公司退休建筑师区杰棠所书写的站名书法大字。
- 經修改此站設計及施工方法,將通風設施及機房選址移離J1井及周邊房基遺存後[16],土瓜灣站建造工程於2015年3月起全面恢復。
而連接世運公園的部分行人隧道並同樣被翻新及重建,以接駁B出口,同時亦加建升降機連接行人隧道。 而車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9]。 現時宋皇臺站設有一組車站藝術品位於車站月台,均為由香港藝術家黃麗貞創作的《大地陶詞》;另外,B出口通道設有攝影拼貼展示藝術品的研究、準備及創作過程。 而車站的地面出入口原設有玻璃,以讓天然光射進出入口內,惟由於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未啟用的宋皇臺站亦被破壞,港鐵其後以鐵皮遮蓋原玻璃位置,並在鐵皮髹上代表車站的黃色,及印上車站的名稱(當中其中文站名為書法字)。 大堂亦設有兩個展櫃展示逾400件文物,當中包括宋代貨幣、陶瓷器,建築構件以及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車站一帶的地圖、照片及日常用品。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出入口
土瓜灣站為一座地底車站,L1層為車站大堂;L2層為1號月台(屯馬綫往屯門);L3層為機電層;而L4層則為2號月台(屯馬綫往烏溪沙)[1]。 在港鐵網絡之中,側式疊式月台於港島綫以外相當罕見,另一個港島綫以外的疊式側式月台車站為青衣站,港鐵宣稱如此設計是由於車站所在地的地下空間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此站後,將由原屯馬綫一期(馬鞍山綫)所採用的右上左落,回復成原西鐵綫的左上右落。 土瓜湾站为一座地底车站,L1层为车站大堂;L2层为1号月台(屯马线往屯门);L3层为机电层;而L4层则为2号月台(屯马线往乌溪沙)[1]。 宋皇臺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 作品亦等同将车站成为时光锦囊,在环境变迁中将该区街坊的“家”中物件保存,并与每位乘客分享回忆。
- 而古物古蹟辦事處表示,鑑於考古發現重大,已要求港鐵擴大考古範圍至周邊土地,港鐵亦決定將研究範圍擴至啟德工地內的宋皇臺站及地底車站,當時預計考古工作於2014年第3季完成[15]。
-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土瓜灣站出口 小童八達通特惠車費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而特惠單程票或二維碼車費則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因應此站建造時掘出大量古代文物,港鐵於車站大堂已入閘區近洗手間的位置設置兩個展櫃,供古物古蹟辦事處放置此站興建期間出土的文物。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港鐵港島綫
此站原计划名为马头围站(英语:Ma Tau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Wai Station),而政府于2010年11月宪报刊登的沙田至中环线铁路方案中仍继续显示其原称马头围站。 以其所在的马头围道而得名,唯车站实际上远离马头围邨,加上邻接的宋皇台站更接近马头围邨,以马头围作为车站名称并不能达至指向作用,更被区内人士指出将会误导乘客及公众,引起争议。 2009年5月21日,香港多份报章报导港铁推出马头围至启德一段走线之修订方案,车站将改设于马头围道落山道游乐场及土瓜湾市政大厦暨政府合署对出位置。
宋皇臺站與附近街道宋皇臺道皆用上「皇」字;而宋王臺石碑,其所在的宋王臺花園以及附近的宋王臺遊樂場,皆從「王」字。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自港鐵於2009年5月摒棄沿土瓜灣道興建沙中綫的「下路方案」,將土瓜灣站改設於鄰近宋王臺的位置起,已有居民認為此站應改名為「宋王臺站」[18]。 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土瓜灣站」可能改名為「宋王臺站」,以車站附近的地標宋王臺命名;「馬頭圍站」則可能以附近公共屋邨樂民新村之名改稱「樂民站」,從而徹底解決兩站站名與所處地名不符的問題。 宋皇臺站的前身可追溯到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中,建議於北帝街興建的馬頭圍站,是沙田綫的其中一站。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港鐵東鐵綫
該站屬於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工程的一部分,於2021年6月27日啟用。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車站鄰近馬頭涌宋王臺與世運道[2],主要服務啟德發展計劃2A及2B區、馬頭涌、馬頭圍及九龍城南角道一帶。 2022年1月3日,隨上述車費優惠結束,港鐵在欣榮商場設置適用於此站及宋皇臺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優惠。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2025 上層月台為1號月台(往屯門);而下層月台則為2號月台(往烏溪沙),而列車並藉著這個設計進行軌道疊落交換。 沙中綫九龍城段,即此站及宋皇臺站的車站及隧道土木工程合約於2012年8月1日批予「三星—新昌合營」。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车站命名
建議修訂後的走綫,可以服務更多土瓜灣、九龍城及啟德新發展區的人口,讓區內大部分的住宅、學校和工商業區,都位處車站出入口附近500米的步行範圍之內。 自屯馬綫全綫開通後,服務土瓜灣區的巴士綫班次被削減,部分路綫(如九巴11號綫、85B綫)更被要求取消,令區內居民需要支付較高車費出行。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據港鐵提交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的文件,在全綫共131個超標的沉降監測點中,在36個位於土瓜灣站的監測點錄得沉降超標,一半涉及附近樓宇,受影響樓宇共有14座,最嚴重的一座港鐵錄得實際沉降40.4毫米。 土瓜灣站出口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2025 2018年8月16日,九龍城區議會下午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事件。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車站色系
A、B、C、D出入均是一條上行的電梯,由大堂上行至入口地面層;大堂與月台之間亦設數條電梯,頂、底部兩端各設有不銹鋼圍欄作疏導人流、上方近天花板處有視像指示器提示移動方向;有發聲訊號提示,頂、底兩端設有觸覺警告帶。 管狀不銹鋼結構,直徑、高度適中,頂、底兩端有平行地面延伸0.3米,有觸覺點字說明前往大堂或月台、樓層及方向的凸字資料標誌。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2025 通道是一條筆直及短小的半露天斜道,頂上有玻璃簷篷;側邊設有指示牌註明「升降機」及前往目的地,斜道闊約2.4米,斜度適中,兩邊有不銹鋼扶手;黑色觸覺引路帶由斜道頂部伸延至無障礙升降機按鈕掣前。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港鐵路綫圖
路政署在同月11日再去信港铁,不满港铁未能及时通报有关事故,对此感失望及不能接受。 兩鐵於2007年正式合併後,港鐵在2009年5月21日宣布經修訂的沙中綫九龍城段走線,由早期建議的土瓜灣道「下路」方案,改為經馬頭涌道和馬頭圍道的「上路」定綫。 新方案下土瓜灣站改設於世運道對出啟德新發展區邊陲(即香港飛行會舊址),走綫更靠近馬頭圍及九龍城舊區,方便更多區內市民使用東西走廊(已於2018年5月正名屯馬綫)。 後來啟德機場落實搬遷,因應當局提出的東南九龍發展計劃,1994年提出之《鐵路發展策略》將東九龍綫外移以服務九龍灣填海區,建議在填海區設置兩站,當中「九龍灣填海區南」站可視為土瓜灣站之雛形。 2000年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首次提出沙田至中環綫的概念,九龍灣填海區南的車站正式命名為土瓜灣站。 港鐵於2020年12月提出以興建一條橫跨宋皇臺道的天橋連接北帝街,取代行人隧道方案。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月台類型
何文田體育館位於何文田忠義街和孝民街交界(毗鄰愛民邨),於1999年12月啟用。 土瓜灣(浙江街)(To Kwa Wan )小巴總站,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土瓜灣浙江街益豐大廈A座外,是一個專綫小巴總站。 東鐵綫服務預計於2022年6-7月延伸至港島區,為乘客帶來更便捷的鐵路服務! 在香港九龍 Kowloon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City,Moovit幫助你找到搭巴士地鐵去土瓜灣體育館的最佳路線。 為配合屯馬線全線通車,紅磡站已加建兩層全新月台,並將在屯馬線全線通車前一個星期(6月20日),安排西鐵線率先使用靠站,當日起並會實施新轉線安排。 須先於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出閘時掃瞄二維碼支付轉綫前車費,然後在另一車站(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再掃瞄二維碼入閘繼續餘下車程,並於目的地出閘時支付這第二程的車費。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扶手電梯數目
截至今年六月三十日,沙中線總體工程進度為七成半,其中東西走廊工程完成約八成九,預計可於二○一九年年中通車,而南北走廊工程則完成五成半,預計二○二一年完工。 土瓜湾站及宋皇台站项目合约由“三星—新昌合营”取得,集团负责工程主要包括建造两个铁路车站以及全长约1.6公里的铁路隧道[14]。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2025 而车站最初预计2018年启用,然而受沙中线偷工减料丑闻影响而须延期。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最终车站土木工程已于2019年12月底完成[15],并于2021年6月27日随屯马线全线通车而启用[16]。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港鐵將軍澳綫
另外站台墙身焗漆板亦印有前地铁公司退休建筑师区杰棠所书写的站名书法大字。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除了不少現有車站外,當時未啟用的宋皇臺站出入口亦在同年10月初被示威者破壞[22]。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2021年2月16日,屯馬綫一期列車由當日起來回烏溪沙站與紅磡站進行營運測試,列車會繼續在烏溪沙站至啟德站之間載客。 往啟德站的列車將於到達啟德站1號月台後清客,然後不載客繼續駛往紅磡站方向,中途途經土瓜灣站,最後在紅磡站新建月台折返往烏溪沙站方向,並於啟德站2號月台起載[10]。 土瓜灣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土瓜灣地鐵站出口: 通車前開放日
事實上,港鐵內部不遲於2009年7月,已將「土瓜灣站」與「馬頭圍站」分別改稱「宋皇臺站」和「樂民站」[19],但向外發佈多份沙中綫文件時,皆刻意遮掩圖則上的內部車站新名稱。 不過港鐵與承建商或商業伙伴之溝通中,卻使用新名稱[20],多份技術文件及招標文件皆如是[21][22]。 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在場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綫圖將此站顯示為「宋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