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步走上梯級,很快便到達一個觀景台,欣賞優美景色。 過了觀景台,便是往下走的石級路,這裡的植被以竹叢為主;看到健身設施,亦即是此徑的終點。 鱷魚朝天設有山火瞭望台,可盡覽新界西元朗八鄉一帶。 大帽山:在龍門郊遊徑沿途可欣賞到大帽山的景色,看看那植被的變化,較高及暴露的山頂山脊都以草坡地為主,而較為茂密的樹林集中於山谷溪澗裡。 此徑的初段蜿蜒於大帽山的山腰間,慢慢往上爬升,不時又會經過溪流石澗,川龍郊遊徑設置了三條木橋,橫跨數條較大的溪流,而其餘的細小支流,則只有一些天然的石塊。 這段路較為開揚,可以遙望青馬大橋、葵涌、荃灣、青衣等一帶景色。
起點在川龍,在荃灣川龍街乘搭80號小巴,於總站下車便是川龍。 先向着彩龍茶樓的方向前進,在第二個路口隨即轉左,再由斜路上山。 途中有一些很趣緻的狗仔石雕像,村屋內也有一些惡狗,靜靜地慢步過去。 在盡頭沿左邊的斜坡上山,前面就是一個竹林,先要俯下身子爬過去,大竹林就在兩旁。
川龍行山: 農場牛奶 新鮮下午茶
接下來便是落山路段,先由比較清晰的山徑落山,大約20分鐘後便接上大路,跟住轉左,亦即是相思林徑。 再轉右往城門引水道方向落山,頭段是非常明顯的山徑,之後不要轉入明顯的松樹徑,因為會比較兜路,要向着前面很朦朧的山徑行,要很眼利才能看得出來。 來到電塔的位置轉右行,一路直行到另一座電塔,之後接上龍門郊遊徑。 然後再次走入小徑,直前方的一個缺口就是了。 此段路是全日最難行的路,到處都有塌樹,山徑幾乎是看不見,最後200米更是非常跣。
- 據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的清潭水塘容量約有10萬立方米,主要供給清潭和元崗一帶農地。
- 荃灣大帽山川龍村有兩間老字號茶樓,端記茶樓及彩龍茶樓。
- 今次介紹川龍端記茶樓,茶樓戶外面積位置較大,景觀開揚,在一樓的露台位置可望到大帽山景。
- 因爲這附近有越野單車徑,天氣好時,在車站附近總聚集了一群群的越野單車愛好者。
- 再轉右往城門引水道方向落山,頭段是非常明顯的山徑,之後不要轉入明顯的松樹徑,因為會比較兜路,要向着前面很朦朧的山徑行,要很眼利才能看得出來。
於路口前走﹝右走可沿山脊下降至龍門郊遊徑的中段﹞,途中可遠眺城門水塘、針山及獅子山一帶。 緩緩下行至路口後右走﹝左走沿相思林徑往鉛礦坳﹞,下行至龍門郊遊徑的路口後繼續前走,沿石級下降至城門道,隨後往右走至菠蘿壩的小巴站完成行程。 輕鬆漫步約一小時便到達古道另一端——雷公田。 再往前走大概十多分鐘,就會見到在1982年由英國人Mr. 在小巴站下車後,往川龍的農地走,之後轉入林中小徑。
川龍行山: 川龍行山 — 川龍至荃灣 市區 – 飲完茶輕鬆落山睇荃灣美景
走過了山邊小屋,便到達引水道 (即緩跑徑)。 在引水道左轉,走至扶輪亭,在右方豎立著指示牌的水泥梯級下走至荃錦公路畢(可在此乘車或走約10分鐘經至愉景新城)。 注意:如缺乏行走密林經驗的,就不要經大帽山的東南脊直插落山。 另有兩條簡單路線可選擇,過了石天門之後,可由官方松樹徑落山【圖63:靠右行松樹徑】,又或者經由【圖61:相思林徑直行】,經龍門郊遊徑前往城門水塘菠蘿壩落山,都是一些比較清晰易行的路線。 不經不覺已到了妙高台,大大個峰火瞭望台就在眼前。 休息過後,從右手邊的山徑離開,是面向禾秧山,不是大帽山。
行了超過半小時,終於離開叢林,到達引水道。 川龍行山 橫越引水道後,在直前方的樓梯落山,樓梯都甚長,一直落到底便是三棟屋村。 旁邊是馬路,可乘搭巴士,綠色或紅色小巴離開。 之後只有一條路,不會走失,惟出了行山徑,前往川龍的途上,沒有什麽路標,遇有疑惑,或需要問人。 但只有一个方向,不難找,十五分鐘左右就可去到川龍。
川龍行山: 荃灣行山路線|龍門郊遊徑川龍起步至城門水塘 沿途賞大帽山景色
之後左面會見到城門水塘,前面又會見到小豬石。 跟小豬親親後,由小豬石的左邊繞過整片石群,來到一舊大石之上(之後才發現這是石天門頂),可清楚地看到山脊。 「妙高台」高海拔765米,位於大帽山以南,是大帽山的南脊,緩緩垂至響石墳場。
跟住只要望着妙高台行便可,愈是近妙高台,大石就愈多,路況也變得泥濘。 不時忍不住上大石玩耍,各人站一端,構成有趣的圖畫。 本網頁所提供的遠足路線及交通資料只供參考。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請妥善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及垃圾,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 這裡可以看到荃灣、青衣、汀九橋、青馬橋等近景,而天清氣朗時,便可遠眺香港島的扯旗山、南丫島、大交椅等。
川龍行山: 芙蓉山 (川龍 – 荃灣)
若繼續前行是陡峭山路,須手腳並用才能下山,如果行山經驗不夠,不建議行此路,免生意外,請量力而為,朝原路折返。 山路陡峭,好多石頭都是三尖八角,須小心翼翼地落山,落到去平地,再穿過草叢,落山往返東龍島公眾碼頭,坐船返三家村。 川龍行山2025 聽說一樓是雀友們的秘密基地,「雀籠友」會懸掛雀籠,帶着愛鳥飲茶,而沖茶的水是大帽山泉水,而地下大廳的茶水則使用政府供水。 進入了茂密的林徑後,亦表示着龍門郊遊徑快到尾聲,此段有連綿的石級往下走,有防滑的紋理,在潮濕下雨的日子亦可安心行進。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川龍行山: 荃灣飲茶推介-川龍村隱世山腰傳統茶樓+登大帽山交通路線|親子好去處
到達東龍島公眾碼頭後,事不宜遲,我們隨即沿「石刻」方向出發,先是梯級,再是石屎路,對初學行山者來說並不難行,眼見都有不少一家大細來行山,而且沿途均有指示牌指示,指示清晰可見。 禾秧石林就在前面,到處都是大石,只要加點想像力,有些大石就像一條毛毛蟲。 記得在高處先尋找山徑落山,回望石群真是壯觀。 由於通山跑玩石時亂走一通,所以必須確認路線正確後,方可繼續前進。
川龍行山: 荃灣行山|川龍家樂徑易行短程眺望青衣 適合親子郊遊順道飲早茶
在第一個分叉路口靠右行,很快又來到另一個分叉路口,前面有絲帶的山徑是往小丑脊的,禾秧山是轉左行。 跟着會見到小丑天池,越過之後繼續面向禾秧山直去,途中會經過溪澗、大石、小竹林。 在很接近禾秧山處有一個分叉路,靠左行繞到禾秧山的後方,當見到「10」大石就轉入去。
川龍行山: 相思林徑
最後一站是繼續沿引水道前往清潭水塘,路程中可遠望大刀屻和雞公嶺兩座錦田八鄉靚山和平原農地村莊。 清潭水塘是196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增加大欖涌水塘供水量而把錦田河截流,使錦田河中游以下水量大減,而補救給農民的灌溉水塘,所以面積相對較細。 據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的清潭水塘容量約有10萬立方米,主要供給清潭和元崗一帶農地。
川龍行山: 輕鬆行一星路上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
期間要走過一條有鐵絲網在一邊的狹窄小路,及路過這個擺放棄置車輛的地方,沿車場旁邊的路前行,即可看到馬路,馬路對面就是川龍茶樓。 川龍行山2025 未認識這條路徑前,往往都是先搭小巴上川龍飲茶,然後走龍門郊遊徑,沿引水道,前往城門水塘菠蘿壩。 沿路沒什麽風景可言,有點悶,而且走的都是石屎路,不太喜歡。
川龍行山: 川龍響石 相思林徑
沿小徑前走不久即接上左方的木梯級,及後路段狹窄,兩旁雜草叢生,但上落不多,途中可俯瞰荃灣及葵涌一帶的全景。 沿荃錦公路川龍巴士站對面的行車小路進入川龍村,前走不久村屋漸少,走至漁護處的管理站後,接上左方的梯級上走至行車路旁的涼亭。 及後,踏上涼亭旁的梯級繼續上行,穿過墓地後進入泥路小徑,走出樹林後續上走。 大帽山的山體龐大,其南麓的山脊向東至東南伸延,巍峨壯觀。 從樹木的分佈,可看到隱藏的相思林徑,於其山腰橫向蜿蜒。 不少人去過川龍飲茶或聽過在川龍飲茶,但有一條絕好的行山徑,輕鬆容易走,樹木蔥蘢,約兩個小時左右走畢全程。
川龍行山: 東龍島行山|船期/交通+4小時路線推介 沿途賞芒草、絕美環海景色
小休片刻後走小路接回林徑,岔口轉走大欖越野單車徑下河背水塘,過壩後沿引水道方向,小路轉入河背村,沿村路走回大欖轉車站,約兩時完成行程,到車站後等巴士,搭車回上水午膳。 川龍行山 川龍這名字對不少行山客來說絕不陌生,也有不少愛茶者慕名而來,為的是「飲啖茶,食個包」,歎番一盅兩件。 因周邊不乏石澗溪流,居民一直以客家人擅長的農業為生,當中以西洋菜和山茶最為馳名。 如今依山而建的高山茶園雖然已成追憶,但茶樓仍屹立村中為各位山友茶客服務。 川龍農地蝶蹤處處,其中的珍蝶更是香港的特有品種。 川龍行山 行程易走之餘,出發前後更可品嘗川龍舊式茶樓的點心,是一道優閒的路線。
川龍行山: 親子好去處 荃灣The Big Things Playground室內兒童遊樂場 [附:獨家優惠]
接下來只要沿山徑直上,便來到由響石墳場上來的「S」型山徑。 由正前方的小山徑繼續上,再次接回「S」型山徑,再由對面的小山徑繼續行,路都是清晰的。 之後又會再次接回「S」型山徑,今次是比較闊的石屎路,先轉左行十米,旁邊會見到另一條上山的山徑。 交通資料起點:乘搭九巴51號(於港鐵荃灣站或荃灣西站上車)或專線小巴80號(於荃灣川龍街上車),在川龍站下車。 終點:到達城門水塘後沿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往南走,乘搭專線小巴82號回荃灣市區。 今次這條路徑較易走,適合一家大細,先沿荃錦公路向上走到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出發。
那不妨找天到這個位於荃灣大帽山山腰的鄉郊自助式茶樓,嘆山水茶食著名的本地西洋菜! 荃灣大帽山川龍村有兩間老字號茶樓,端記茶樓及彩龍茶樓。 今次介紹川龍端記茶樓,茶樓戶外面積位置較大,景觀開揚,在一樓的露台位置可望到大帽山景。 這次行程我們選擇由三家村渡輪碼頭出發,船程大概30分鐘,天色晴朗下,景致宜人。
川龍行山: 荃灣行山|川龍家樂徑易行短程眺望青衣 適合親子郊遊順道飲早茶
川龍有兩三間著名茶樓,但無論你於哪間茶樓飲茶, 飲完茶都行返上荃錦公路, 經彩龍茶樓旁這條馬路起步。 離開草叢後,來到很開揚的地方,已經可以看到妙高台上的峰火瞭望台及大帽山天氣雷達站。 川龍行山2025 假若天朗氣清,回望下去可看到葵青及大嶼山,青馬大橋、昂船洲大橋都清晰可見,風景非常遼闊。
拾級而上,當走到較開揚的扶輪徑觀景台時,記得回頭看,皆因天朗氣清下可遠眺昂船洲大橋和青洲,甚至交椅洲、喜靈洲、坪洲等多個島嶼美景。 之後穿過扶輪公園和停車場,便會到達第二個check 川龍行山 point——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由荃錦公路川龍小巴站出發,到達彩龍茶樓後經車路往川龍管理站,沿龍門郊遊徑出城門林道(水塘段),右轉往菠蘿壩,可順訪賞蝶園,終點為城門道。 前段為不太斜的上坡路,其後一直為下坡路,沿途山徑頗崎嶇,路程亦較長。
川龍行山: 川龍響石 相思林徑
下了車,往下走一分鐘左右,右手邊就是行山徑入口,其中一條行山徑,也是最右手邊的行山徑是“荃錦自然教育徑”,沿此徑而行,一路都是在林中的平路行走。 走過,繼續沿“荃錦自然教育徑”的指示前行即可。 走了一個小時後,會來到一個路口,可選擇左行往“荃錦自然教育徑”,或右行向川龍進發。 首先在荃灣西總站乘搭51號巴士(星期六日早上每隔15分鐘有一班車)上大帽山,約45分鐘車程可到達大帽山郊野公園站。 因爲這附近有越野單車徑,天氣好時,在車站附近總聚集了一群群的越野單車愛好者。 與小朋友及長輩去慣了商場連鎖式茶樓飲茶很沒有新意?
川龍行山: 輕鬆行一星路上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
行山的終點正好是川龍的茶樓,可以在此嘆茶,很值得推薦。 川龍行山2025 川龍行山2025 茶樓營業時間由上午六時至下午二時,假日有很多行山郊遊人士專程經過這裏飲茶! 另外亦可以夾到茶樓停車場可以泊車,停車場不收費,但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車場定必會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