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入伙3年的啓德道55號AVA 55,提供88伙,戶型由開放式至2房,現有16個二手放盤,開放式入場費390萬元,是目前41校網唯一400萬元內選擇。 前身為港台教育電視大樓的九龍塘廣播道79號住宅地皮,去年由麗新發展以逾16億元投得,令廣播道再成樓市焦點。 昔日有「五台山」之稱的廣播道,環境清幽,並以老牌豪宅屋苑為主,樓價相對低水。 11校網2025 廣播道現有約130個二手放盤,寶能閣入場費最低,2房770萬元有交易。
11校網位處中西區,涵蓋中環、上環、西營盤、石塘咀、堅尼地城和山頂一帶,屋苑例子包括學士台、嘉兆臺、慧豪閣、翰林軒、高逸華軒、縉城峰、高樂花園、帝后華庭、荷李活華庭、加多近山等。 校網 35 的 涵蓋地區:紅磡、大環山、黃埔新邨、黃埔花園、家維邨、海逸豪園、半島豪庭、海名軒、都會軒、昇御門。 34校網內目前最平一間二手放盤,雖然講個名未必有人識,樓齡亦有返咁上下,勝在價錢取勝,冇人夠佢平,亦毗鄰港鐵站,距離土瓜灣站約7分路程,具交通優勢。 這個平絕34校網的上車盤,是馬頭圍馬頭涌道36號、57年樓的僑榮大廈中層戶,實用面積228方呎,2房間隔,業主叫價299萬元,呎價13,114元。 中原地產網站顯示,山頂現有17個二手放盤,推介2個山頂上車盤畀各位,其中一間唔使1億,就係加列山道瑞燕大廈低層C2室,實用面積1,197方呎,5房1套房間隔,叫價9,380萬元,呎價78,362元。
11校網: 香港中學
提供1至3房户型,以2房单位为主,每户都配置22尺的阳台,且大部份单位还配有16尺工作平台。 星钻配备有一个面积约7,213尺住客会所,整个屋苑中还设有占地约4,965尺的园景区。 与其他楼盘不同的是,星钻的住客会所设于住宅楼顶层的36楼及其天台,保证了所有设施使用时都能拥有绝佳的景观条件。
- 學校總數 10 所,合共提供 583 個學位供統一派位用。
- 受去年分發入學「低分高就」紅利影響,今年不少考生放棄申請入學投入分發。
- 然而,學生的功課量卻並不會很多,每天的功課都不多於六份;學業壓力也不大,例如默書不計分,可見學校務求讓學生保持愉快的學習。
- 聖公會榮真小學是一所基督教男女資助小學,創校於 1989年,校訓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 結果一個不是以何文田自居、而只屬於紅磡區的樓盤「半山壹號」,離奇地跌進了34名校網內,但偏偏以何文田自居的「何文田山畔」,卻跌出了範圍。
- 遠至啟德區的住宅群全數跌入34校網內,但經常跟啟德區比較的「譽港灣」就剛剛跌出名校網範圍。
屋苑鄰近港鐵灣仔站、電車站和巴士站,附近亦有商場街市等,無論日常生活所需,還是出入交通,於步程十分鐘範圍內已可輕鬆解決,是半新盤的其中一個熱門選擇。 港島區校網名校林立,其中第11校網及第12校網擁較多傳統中小學名校,而且位處港島商業核心地段,不少富豪更是聚居於中西區和灣仔區等等,今次介紹的第12校網,同樣是家長夢寐以求的地區。 想與富豪為鄰,除了億元豪宅外,區內亦有不少貼地選擇,幫你輕鬆進駐名校區,同時享受靜中帶旺的優質生活環境。 南元朗官立小學的升中派位優異,不少畢業生升讀聯繫中學,包括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及趙聿修紀念中學都屬地區名校英中;另外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小學亦與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聯繫,有助減輕家長將來升中的壓力。
11校網: 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
屋苑位處較高地勢,鄰近港鐵香港大學站,附近有西寶城及卑路乍灣公園,配套不俗,整體景觀亦開揚,惟臨海地段有較高的單幢樓維壹,部分低層視野或受阻。 11校網內幾間小學均設有相關的聯繫或直屬中學,例如區內兩間傳統名校嘉諾撒聖心學校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均設直屬中學,確保85%學位會預留給直屬小學,而聯繫中學則會預留25%學位。 新會商會學校更為一條龍學校,小學部的全部學生將會直接升讀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大大減低將來升中派位的煩惱。
家長可以考慮先讓子女入讀當地私立學校,讓子女適應英國的學習生活後,而同時家長用了一年的時間安頓下來,物色理想的居住環境,再把子女轉到理想的公立學校,得到免費教育。 一般英國私立中學走讀生(Day School) ,一年學費大概13,000至15,000英磅左右。 要數九龍區的名校網,不得不提41校網,是本港其中一個最受家長歡迎的焦點名校區,亦是九龍區傳統名校雲集之地,包括喇沙小學、拔萃小學及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等多家傳統名校林立。 11校網 附近景點包括香港醫學博物館,卜公花 11校網 園,文武廟及元創方等。 附近名校包括聖保羅書院,聖士提反 女子中學及英華女學校等。
11校網: 學校校網
當中的傳統名廈包括「天樂園」、「和域臺」、「新餘邨」、「龍景樓」等。 如想選配套較齊全及較新的物業,則可選長實發展,樓齡約8年的單幢物業「珏堡」,以及同系的「畢架山一號」。 廣播道一帶亦有不少新舊物業可選擇,如樓齡較高的「寶能閣」、「碧麗閣」、「雅麗園」、「金翠苑」,以及「龍翔苑」等傳統廣播道名廈。 至於半新盤,則有和黃及長實攜手發展,由前無線電視總台改建,總共有178伙的「星輝豪庭」;由和黃和奇創有限公司合作,坐落前亞視總台舊址的「尚御」,以及由前政府宿舍改建,信和置業發展的「逸瓏」。 73 校網內有元朗公園及元朗運動場,附近屋苑可享綠化景觀,周邊較具規模屋苑為朗庭園,由新鴻基發展,提供 4 座物業逾 820 伙,主打 2 房,實用面積由 320 – 860 11校網2025 呎,向南景景觀外望開揚園景。
- 另外,其中有10間為有天主教或基督教背景之學校,有相關宗教信仰家庭的子女自行收生階段或更有優勢。
- 學校總數 11 所,合共提供 798 個學位供統一派位用。
- 中上環是香港的核心商業地區,亦是城中的交通樞紐,社區發展成熟,商廈、商場和民生設施林立,應有盡有,早晚面貌各有風味,盡顯香港的活力,故區內租務需求不斷,極受本地專業人士和居港外籍人士喜迎。
- 如果家長為該小學主辦社團成員,也可獲得5分,但何謂「小學主辧社團」成員也需按不同學校查詢。
- 位於毗鄰常富街1號,由會德豐發展的「ONE HOMANTIN」,則是樓齡只約3年的半新樓,屋苑有6座共561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350至1,564平方呎,間隔由一房起,有不同戶型供選擇,可滿足不同家庭的需要。
- 部份家長就會直接選擇參加教育局統籌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41校網位於九龍城及九龍塘區,共有10間學校,當中包括多間傳統名校。 聖彼得小學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群、美、靈」,亦很重視培育基督精神,貫徹「全人教育」的理想。 由於過往入讀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的學生,大多可以升讀英皇書院、聖類斯中學、英華女學校、聖嘉勒女書院等名校,因此聖彼得小學也是區內的熱門之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是11校網中的名牌女校,以基督教為背景,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協助學生發展潛能,致力培養完美的品格。 學校的功課出名重質不重量,而且有直屬中學,當中85%的學生都可升讀,因此深受家長歡迎。 港鐵西營盤站一帶近年有不少私宅落成,當中不少屬單幢式精品樓,6年樓齡以下的選擇為數不少,包括毗鄰港鐵西營盤站的新盤「藝里坊.1號」,屋苑有240個開放式至兩房單位,實用面積由223至421方呎,適合小家庭上車。
11校網: 小學 35 校網統一派位選校概覽
“通過參加合肥高新區在中科大蘇州高等研究院組織的軟體行業實習專場招聘會,我們一次性向20余名學生發出了錄取通知,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們的人才缺口問題。 適逢暑假,國儀量子公司展廳迎來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物理學院的師生。 現場參觀的中科大師生表示,通過這次實地參觀,他們對量子技術産業有了新的認識,也對職業發展充滿期待,對未來就業充滿信心。 新華社7月18日曾報導,中國水利部組織編寫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隔天該消息則登上人民日報頭版。 11校網 報導指出,書中闡述習近平關於治水重要論述的「時代背景、思想脈絡、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等內容。 今年6月中旬,比亞迪在深圳龍崗開建全球研發中心,計劃投資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目標發展成為具全球影響力的研發中心。
11校網: 香港中學教育概況
你說得對,所有網內的一線小學,用15分來申請,被取錄的機會都不大。 不過,他亦提醒,普通小學雖然未必擁有優秀的學業成積,但若它著重培養學生品德和多項智能,亦是合宜之選。 所謂世襲超收額,是指申請人的兄姊正於該校就讀,或父母在該校工作,即俗稱的「世襲生」,校方需全數取錄這類學生。 周邊配套:區內有多間私家診所及醫院,能全面照顧生活健康;另有多座體育館及公園設施,滿足居民日常消閒需要。 周邊配套:住宅附近有加多近臨時花園、加惠民道花園可供平日散步消閒;而區內另有士美非路體育館、卑路乍街公園及堅尼地城游泳池供公眾使用。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成立華夏校區,下午舉行揭牌儀式,為首個公私校合併的案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表示,看好兩校合併,也希望成為未來公私校合併的好範本,供未來合併案參考。
11校網: 熱門搜尋
然而,學生的功課量卻並不會很多,每天的功課都不多於六份;學業壓力也不大,例如默書不計分,可見學校務求讓學生保持愉快的學習。 而「他區」是指該中學,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階段,提供學位予其他地區。 港島中西區可謂是香港傳統豪宅聚集地,位處市區核心地段,受大自然環繞,有大量的樹木和翠綠植物,提供新鮮空氣,居住環境優越。 此外,區內名校林立,坐擁堪稱港島區「校網王」的11校網,不少政商界名人亦是讀中西區小學出身,例如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就讀過11校網的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則培育過另一位前主席范徐麗泰。
11校網: 4 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
如只有15分,已經要過25、20及與15分同分抽籤這三關,所以10分可說機會極微。 而九龍塘官立小學前身是農圃道官立下午小學,建校於1956年,有63年歷史,舊生十分多。 用10分來申請應該機會不大,所以你唯有寄望統一派位,把心儀小學放在甲和乙部第一選擇,運氣好便會抽得到。 與此同時,亦應該順序報民生、培道及聖三一堂等小學作為不時之需。
11校網: 熱門葵青區小學
業主叫價方面,由299萬至逾8億元不等,呎價8,743元至21萬元,適合不同入市預算的家長們。 除了九龍城41區名校網之外,何文田34區、以及港島11區,都是家長客趨之若騖的選擇,間接推動名校網內物業的租務市場。 遠至啟德區的住宅群全數跌入34校網內,但經常跟啟德區比較的「譽港灣」就剛剛跌出名校網範圍。 結果一個不是以何文田自居、而只屬於紅磡區的樓盤「半山壹號」,離奇地跌進了34名校網內,但偏偏以何文田自居的「何文田山畔」,卻跌出了範圍。 如果並非以上選項,教育局規定要以計分方式來決定能否獲派學位,當中又會按以下三個界別評分來計算,並將三個界別的得分相加。 統一派位部分,由於名牌學府林立,競爭激烈,2020年的派位情況可能令較多家長失望,獲派首三志願比率僅有53.5%,獲派十志願之後的比率更是高達22.1%。
11校網: 申請入讀小學流程
此外,以2021年統一派位選校名單為參考,43校網的9間學府將會提供約45個學額於41校網,家長可別忘了將該些學校填入名單中,避免留空而被隨機獲派至冷門「寶校」。 灣仔及銅鑼灣均為傳統舊區,區內住宅和商廈混雜,不少是舊式單幢物業。 但近年隨著多個重建項目陸續完成,這舊區已在慢慢變身,不過這些新項目分布較為零散。 至於熱門的置業選擇,包括坐落海旁的會展中心會景閣,毗鄰香港會展中心,以及多幢甲級商廈和灣仔市中心,沿有蓋行人天橋步行約5-8分鐘可達港鐵灣仔站,日常生活相當方便。 想選擇較年輕的屋苑,則有樓齡只約4年,位於延文禮士道,由華懋發展的「賢文禮士」,有9座物業合共134個單位,實用面積由509呎至4,349呎,有多元戶型照顧不同家庭。
11校網: 香港小學教育概況
如果獲「直資小學」取錄的子女,他們並不能再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就算家長有替仔女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其獲派的學位也會被取消。 該區雖不像九龍其他熱門校網集結名牌學府,但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黃埔宣道小學、天神嘉諾撒學校、聖公會奉基小學都是自行分配學位的熱門學校。 不過其中的「世襲生」比率比「必收生」高,熱門學府可能存在超收生情況。 17間學府中,有7間為基督教學校,5間為天主教學校,其餘則無宗教背景,「計分生」可保握機會增加取錄機率。 11校網 不少學校都會為有在自行收生階段或統一派位階段填寫該校為第一志願(即「1-1-1」)的學生提供優先面試機會,但Ken Sir表示如果學校只是經網上下載或遞交表格,建議家長亦可放膽一試。
學校樓底高達十米,可容納2000人,設施包括八個羽毛球場大的禮堂、小教堂、露天足球場、25米室內游泳池、有機耕種田園等。 教學方面,喇沙小學積極與中學部保持緊密的聯繫,透過不定期的同儕觀課以及科務會議,為高小學生作好升中的準備。 「培正」系列的學校包括有幼稚園、小學及中學,是一條龍學校。 培正中學曾誕生文憑試狀元,所以令培正小學也十分受家長歡迎。 學校特色方面,培正小學與中學部有密切的關係及交流機會,雙方學生可以共用校園的設施,例如小學生可以使用中學的3D打印設備、STEM設施等。
11校網: 名校區選宅攻略 – 九龍區34校網篇
而位於大坑宏豐臺的「怡翠軒」,亦有6個實用面積由526至2,604方呎的分層單位。 樓齡只約3年,坐落大坑重士街的「雋琚」,則有119個實用面積由328至1,098方呎的單位,可供小家庭換樓。 而大坑區還有不少老牌豪宅,如有704個實用面積由568至1,024方呎單位,位於大坑道的「光明臺」,便是其中一個備受歡迎的熱門選擇。 而天后港鐵站對上還有「柏傲山」,建有358個單位,實用面積由595至3,837方呎,無論中小家庭置業,或是豪門大戶都同樣照顧到。
一聲「BNO 5+1」移居英國政策宣布推出後,BNO護照持有人子女有望進入英國公立學校,接受其免費教育,這觸發了更多BNO護照家長準備未來帶同子女移居英國留學的打算。 但大部分香港BNO家長對英國並不熟悉,甚至從未踏足過英倫,對於尋找公立學校茫無頭緒,陷入一片迷惘中。 僅在過去的幾個月,我收到了大量來自BNO父母有關英國公立學校的詢問,我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他們的疑問。 一開始大家可以一覽全港小學排名,了解一下哪間學校較為優勝。 11校網 灣仔12校網同樣是傳統名校區,灣仔、銅鑼灣、跑馬地、大坑、渣甸山、掃桿埔、肇輝台、東山台、勵德邨、玫瑰新邨、松柏新邨、柏景台及金龍台。
想找樓齡不太舊的千伙大盤,要數 2003 年入伙的帝后華庭,位於上環皇后街 1 號,由市建局、新世界及長實合作發展,3 座大廈提供逾 1,100 伙,包括 1 – 3 房戶型,面積約 320 – 630 呎,以樓景為主。 11 校網橫跨多個傳統豪宅地段,名牌豪宅多不勝數,其中位於堅尼地城的泓都,生活配套完善,前臨無遮擋海景,又靠近港鐵站,位置優越。 屋苑由市建局及新世界合作發展,於 2004 年入伙,3 座物業提供逾 1,180 伙,主打 2 房,附近亦有幾個樓齡較新屋苑,包括加多近山、Imperial Kennedy、浚峯等;較舊屋苑則有高逸華軒及加惠臺,睇樓時可作比較。 不少家長雖然希望子女入讀11校網小學,卻擔心搶不嬴而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