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商場頂層曾為酒樓,但酒樓於2009年10月結業,頂層平台設花園及兒童遊樂場。 康樂設施方面,有3個籃球場、2個足球場(其中一個內有跑步徑)、排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枱、緩跑徑及兒童遊樂場等等。 利東邨出租公屋部份由8座35層高Y型樓宇組成:Y1型佔2幢、Y2型佔6幢;Y型大廈雖然是房屋署的標準住宅大廈設計,但運用在利東邨時卻要因為遷就陡峭的地形而略作改動。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鴨脷洲位於港島西南面香港仔對出,與香港仔避風塘只有一橋之隔。 鴨脷洲邨2025 鴨脷洲的歷史能追溯到明朝《粵大記》,當時已有居民在島上生活,主要是漁業以捕魚為生。 鴨脷洲邨2025 在舊區一帶和近香港仔海峽仍保留了過去的漁村痕跡,能夠體驗舊香港風情。
鴨脷洲邨: 鴨脷洲邨 – 利福樓 Ap Lei Chau Estate – Lei Fook House
2003年海怡工貿中心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改作商業用途,於2009年改稱新海怡廣場,設有逾150間店鋪,以名牌折扣商場及傢具設計公司為主。 2004年位於鴨脷洲徑臨海而建的私人住宅深灣軒落成,共有過千伙單位,在同區私人住宅,規模僅次於海怡半島。 2007年香港駕駛學院由海洋公園入口處附近遷往鴨脷洲工業區近海旁位置。
- 屋邨於1989年中命名,1990年落成入伙,主要收容舊田灣邨居民。
- 現時市場以剛需盤主導,一手市場以1,000萬元以下為主,料項目開售首批單位可沽清。
- 翻新後商場已於2017年重開,主要租戶包括業主旗下公司U Home及優品360、7-11便利店、百佳超級市場、屈臣氏、藥房、中醫診所、洗衣店和髮廊等。
- 鴨脷洲除了有巴士服務來往港島、九龍其他地區外,亦有專線小巴,另外鴨脷洲大街亦有街渡來往鴨脷洲及香港仔。
- 經過多年發展,鴨脷洲成為世界人口密度第三高的島嶼,加上巴士總站位處鴨脷洲住宅區的核心地帶,交通相當繁忙。
- 鴨脷洲的形狀也有點像縮小了的香港島:南部及中部是山丘,稱為玉桂山。
而在華貴商場旁,設有華貴社區中心及升降機塔連行人天橋連接山上的華富邨。 1998年,華貴邨成為當時唯一在南區成立的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3],及首個在港島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 由於利東邨位於玉桂山旁的半山,北面有整個景色美麗及遊客常到的香港仔港口,東面有豪華遊艇聚集的深灣。 邨內各座大廈皆處於不同的海拔高度的平台之上,因此各座大樓3樓入口均有有蓋通道連接上下山,從利東邨的不同樓宇居高臨下,可飽覽香港仔及東博寮海峽海景,更可遠眺南丫島及鄰近島嶼,盡覽香港大都會以外的大自然美景。
鴨脷洲邨: 鴨脷洲邨 – 利澤樓附近的大廈
經過多年發展,鴨脷洲成為世界人口密度第三高的島嶼,加上巴士總站位處鴨脷洲住宅區的核心地帶,交通相當繁忙。 到了九十年代,鴨脷洲更是港島巴士戰國時代的主戰場,中巴和城巴為了爭奪乘客而作激烈競爭。 該盤首張價單提供3種付款計劃,除120天現金付款計劃提供最高16%折扣外,餘下2個包括「建築期付款計劃」及「建築期備用付款計劃」,提供最高折扣分別為12%及10%。
南灣是全香港繼禮頓山,寶翠園後,第三個屋苑有超過300萬一個車位的二手成交。 鴨脷洲邨 鴨脷洲大街為島上最早的道路,亦為島上最早有人定居的地方,早在明朝《粵大記》中有記載有居民定居的記錄。 2019年區議會選舉,林玉珍競逐連任,民主黨則派出陳堡明參選挑戰,但最終陳以182票差距敗於林,令本區成為南區僅餘兩個(另一個為海灣)由建制派擔任議員的選區。 2016年,華貴坊近300個車位被拆售,業主共套現約2.9億港元。
鴨脷洲邨: 鴨脷洲弦岸首批推50伙 折實均價26862元 開放式戶折實531.9萬
入場單位為5樓C室,實用面積205方呎,折實531.9萬元,折實呎價25,946元。 此外,由樂風集團夥拍新加坡房地產基金收購的鴨脷洲好景街26至28號及平瀾街2號舊樓項目,今年3月進行強拍,最終以底價1.57億元投得,成功統一業權,將興建一幢約20多層高住宅,提供約70伙,主打一房及兩房。 項目地盤面積約2,400方呎,原為兩幢5層高舊樓,地下為商舖,兩幢物業同樣落成於1965年,樓齡約58年。 莊士中國(298)鴨脷洲弦岸周二(13日)公布首張價單,涉及50伙,實用面積介乎205至317方呎,包括13伙開放式及37伙一房。 價單定價由633.1萬至1,042.1萬元,呎價介乎30,883元至33,083元。
鴨脷洲邨: 鴨脷洲邨 – 利福樓附近配套設施
同年落實興建南港島綫東段,由海怡半島、利東、黃竹坑、海洋公園至金鐘,全程約10分鐘,預計2016年底通車,是特首曾蔭權提出的「十大基建」之一。 鴨脷洲邨2025 2009年政府花費億元興建的風之塔公園落成,佔地2.62公頃,位於大街。 鴨脷洲除了有巴士服務來往港島、九龍其他地區外,亦有專線小巴,另外鴨脷洲大街亦有街渡來往鴨脷洲及香港仔。 部分機構及屋苑亦設有穿梭巴士供住戶、客戶使用,如南灣便設有來往中環、香港仔的居民穿梭巴士。 而隨着港鐵南港島綫於2016年12月28日通車[10],鴨脷洲便有鐵路直達,分別在島的西及東面設有海怡半島及利東兩站,由總站海怡半島來往南港島綫總站金鐘只需約11分鐘[11]。
鴨脷洲邨: 鴨脷洲邨 – 利福樓評論
鴨脷洲邨街市(英語:Ap Lei Chau Estate Market)於2020年9月22日完成翻新重開,改名為西邨街市(英語:APIER)。 鴨脷洲邨2025 2014年10月,南灣的一個車位以300萬售出,創南區屋苑及香港仔區車位新高,較2011年買入價150萬上升一倍。 南灣這個300萬的車位,與當時鴨脷洲,香港仔、黃竹坑的樓齡較大的小型單位價格相約。
鴨脷洲邨: 公共空間不足
在鴨脷洲北選區,楊翠珍以2,247票擊敗自民聯的阮秀維1,415票當選。 選區位於鴨脷洲北部,現時涵蓋整條鴨脷洲邨,故選區名稱亦從而得名,與其相鄰的選區有鴨脷洲北、海怡東和海怡西,更與香港仔隔海相望,投票站設於鴨脷洲社區會堂。 但到2021年6月起,民坊把街市部份關閉展開翻新工程,實際上改建為商場,於2022年1月完成,改稱利東商場三期。 2007年2月,粉飾全邨(包括已於1998年翻新的利怡樓及利添樓)外牆,以淺粉紅色及深粉紅色為主調。
鴨脷洲邨: 鴨脷洲邨 – 利寧樓 Ap Lei Chau Estate – Lei Ning House
同年5月,古物古蹟辦事處將位於鴨脷洲的洪聖古廟,建議列作法定古蹟。 10月,政府宣佈,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鴨脷洲洪聖古廟正式列為法定古蹟。 弦岸提供105伙,單位實用面積205至317方呎,包括54伙開放式、72伙一房及18伙兩房,另設12伙連平台或天台特色單位,售價平民化,相當適合後生仔女,或買來收租,預計落成後每方呎租金可達50元至60元。 項目設有住客會所「Club ARUNA」,預計入伙日期為2024年9月30日。 10月,政府宣布,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鴨脷洲洪聖古廟正式列為法定古蹟。 鴨脷洲的形狀也有點像縮小了的香港島:南部及中部是山丘,稱為玉桂山。
鴨脷洲邨: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巴士總站啟用三個月後,中巴於5月1日開辦95線,成為首條服務鴨脷洲的巴士路線,當時中巴將鴨脷洲邨巴士總站稱為「鴨脷洲新邨」。 商場於2014年被領展以5.18億港元出售後,商場改名為「華貴坊」。 新業主原本聲稱翻新街市,但2015年6月突然在沒有通知下將街市結業,20多個商戶頓失生計,街市盛傳會改建成大型超市或特賣場。 華貴邨業主立案法團指有近2萬居民受影響,長者和輪椅住戶現只能光顧超市「捱貴菜」,促盡快重開街市,盼政府介入協助[8]。 翻新後商場已於2017年重開,主要租戶包括業主旗下公司U Home及優品360、7-11便利店、百佳超級市場、屈臣氏、藥房、中醫診所、洗衣店和髮廊等。 弦岸屬單幢式項目,提供105伙,實用面積205至317方呎,包括20伙開放式及77伙一房間隔,另設8伙特色戶,預計關鍵日期是2024年。
鴨脷洲邨: 鴨脷洲邨 – 利澤樓的交通站點
該盤也是本港復常後、港島區首個開價新盤,近期同區新盤成交呎價約2.7萬元。 單是樓面地價已超越同區深灣軒及海怡半島的優質海景單位的呎價,若計及發展成本及利潤,落成呎價將超越更具規模的豪宅南灣及對岸的深灣9號。 原址發展為私人屋苑海怡半島,在1992年至1995年間落成,共9,812伙,是香港十大藍籌屋苑之一。 除康體大樓、會所、3個游泳池、多項室外球場外,另有兩所商場,分別是海怡廣場西翼及東翼。 面積僅1.3平方公里,但是前二十大的香港岛屿,2011年時住有約86,355人[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66,426人。
鴨脷洲邨: 香港巴士大典
此外,發展商亦為買家提供代繳3%印花稅,以及提供最多樓價80%的第一按揭貸款金額優惠。 陳慶光表示,項目將於明日(14日)接受認購登記,預計月內開售,而首批單位定價已參考區內同類型項目,預計可吸引年輕客群。 展望後市走勢,他認為加息對樓市影響已消化,估計樓價有約5%至10%的升幅。 地產部助理總經理陳慶光指,弦岸首批50伙實用面積介乎205至317方呎,包括13伙開放式及37伙一房。
一手焦點轉至港島區,莊士中國(298)鴨脷洲弦岸今日(13日)公布首張價單,涉及50伙,以120天現金付款計劃提供最高16%折扣優惠計,折實售價由531.9萬元起,折實平均呎價26,862元。 若與同區兩年前單幢盤逸南折實平均呎價25,228元相比,弦岸則高約6.5%。 已屆現樓的逸南,今年錄得4宗成交,全為開放式及一房戶,單位實用面積介乎183至264方呎,成交價由492.46萬至736.49萬元,呎價介乎26,910元至27,897元。 由利東站乘搭3個站,即可到達金鐘站,需時約10分鐘;與海洋公園站亦只有兩站之隔,車程只需約6分鐘。
鴨脷洲邨: 新盤開價|鴨脷洲弦岸首推50伙 開放式戶最平532萬 折實均呎26862元
1980年3月28日,第一條鴨脷洲大橋通車,通車前鴨脷洲居民只靠街渡往返香港仔;同年鴨脷洲邨落成入伙。 鴨脷洲邨2025 1987年位於鴨脷洲東部、依玉桂山而建的公屋利東邨及居屋漁安苑落成。 項目提供三種付款方法,當中包括120天現金付款計劃、建築期付款計劃及建築期備用付款計劃。
1994年7月,第二條鴨脷洲大橋落成(實際上是在原來的鴨脷洲大橋旁邊並排建橋,然後調整兩組橋的行車方向),使進出鴨脷洲的交通,從雙線雙程行車變為四線雙程行車。 1994年8月16日,一場暴雨使鴨脷洲橋道旁的山坡發生塌坡,導致鴨脷洲邨和海怡半島對外交通中斷。 當天油麻地小輪開辦一條臨時航線,接載乘客往返海怡半島與香港仔魚市場,而中巴則臨時開設95X線往返香港仔中心及香港仔魚市場。 約1940年,英軍在鴨脷洲玉桂山上修建鴨巴甸炮台(Aberdeen Battery),用作鎮守香港南面海岸及南丫島一帶。
有空的話還可以去看看公園保留下來的水月宮,是1866年由當地居民興建的一座觀音廟,歷史悠久,是香港仔景點中的歷史文物之一。 散完步有點餓的話,可以到剛翻新、融入鴨脷洲碼頭設計元素的西邨街市。 街市地下還增設了營業到12點的特色小食街,包括地道小食、熱狗、台式飲品、雞扒、泰越美食、港式包點等等,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口味。 鴨脷洲邨(英語:Ap Lei Chau Estate,代號D02)是香港南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設立,現任區議員為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成員林玉珍。 商場名為華貴商場,樓高2層,原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持有,2005年售予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 華貴邨也是繼華富邨後,另一個以市鎮概念設計的屋邨,屋邨規劃以華貴商場為中心,商場更滙聚飲食、超級市場、銀行等不同行業設施,街市則已結業,雖然規模比華富邨小,但也同樣一應俱全。
鴨脷洲邨: 公共交通車站
同時,發展商亦為買家代繳3%印花稅以及提供最多樓價80%的第一按揭貸款優惠。 另外,後市方面他表示加息對市場影響已消化,預期樓價將有5至10%升幅。 入場單位為5樓C室,實用面積205平方呎,屬開放式戶,價單售價633.1萬元,扣除最高優惠後,折實售價531.9萬元,呎價25,946元。 莊士中國(0298)旗下鴨脷洲住宅項目弦岸,繼上周上載樓書及銷售安排於本周四(15日)招標推三伙連平台特色單位後。 項目今日(13日 )公布首張價單,涉及50伙,折實平均呎價26,862元,較兩年前同區單幢盤逸南的均價25,228元,高出約6.5%。
隨著新的南港島線利東站在2016年落成,前往香港仔和鴨脷洲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而近年,鴨脷洲的玉桂山亦成為了非常熱門的行山地點,令越來越多人認識鴨脷洲! 如果你也對這個地方有興趣,又不想行山的話,就不要錯過今次介紹的香港仔景點 — 鴨脷洲必去必吃的好去處。 鴨脷洲以傳統漁業居民為主,在1982年及1985年區議會選舉都與香港仔合併為香港仔及鴨脷洲選區。 1988年人口增加,整個鴨脷洲劃為一個選區,選出兩名議員,由三人競逐,結果由原香港仔及鴨脷洲區議員兼香港公民協會成員楊翠珍及民協黃敬祥成為首任議員。 政府在2022年4月30日下午3時起利東邨東安樓(不包括)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晚午夜10時前起接受檢測,翌日中午12時正式完成行動。
華貴邨位於田灣西南部;華富邨東南部,嘉隆苑以北的華貴道3號,面向火藥洲及鴨脷洲,遠眺東博寮海峽及南丫島。 美食薈超級街市於2017年12月開業,於2018年8月13日裝修再次停止營業,再於2018年8月23日重開。 鴨脷洲邨2025 已於2021年6月開始民坊商場同街市部份關閉展開翻新工程,美食薈超級街市永久關閉。 利東商場樓高5層,分為三期,約6萬平方呎,設有停車場,亦有大家樂、麥當勞及一粥麵等連鎖快餐店進駐。
而隨著港鐵南港島綫於2016年12月28日通車[10],鴨脷洲便有鐵路直達,分別在島的西及東面設有海怡半島及利東兩站,由總站海怡半島來往南港島綫總站金鐘只需約11分鐘[11]。 2013年鴨脷洲大街中段的紅茶館酒店重建完成,另一幢達27層高的酒店及恆基的舊樓重建項目(即倚南(H.Bonaire))亦正式相繼動工。 鴨脷洲邨2025 鴨脷洲邨 2014年鴨脷洲大街一帶進行多項改善工程,促進旅遊業發展,改善社區環境。 約三億元美化鴨脷洲大街的工程,包括於現有的海濱觀景台加設多幅富地標性及透視效果的風帆,又會重鋪鴨脷洲大街一帶的行人路,堆砌成龍舟及帆船特色圖案,設置特色欄杆、特色街燈、銅像等一系列的美化。 在鴨脷洲海濱長廊興建旅客資訊中心,加裝燈籠擺設和燈塔雕塑等。
鴨脷洲邨: 香港樓宇目錄
以120天現金付款計劃提供最高16%折扣優惠計,折實售價由531.9萬至875.4萬元,折實呎價介乎25,945元至27,790元。 2011年新鴻基地產牽頭發展的豪宅南灣(Larvotto)落成,位於鴨脷洲海旁道,深灣對岸。 南灣依山臨海而建,設有花費5億興建的會所,單位平均呎價高於另一著名豪宅貝沙灣,部分分層單位的售價及租金甚至超越其他豪宅獨立屋。 項目位於鴨脷洲平瀾街8號,屬於單幢盤,涉及105伙,實用面積由205至317平方呎,戶型涵蓋開放式至一房間隔,當中開放式佔20伙、一房佔77伙,其餘8伙為特色單位。
第三期為居屋計劃樓宇—漁安苑,包括7座33層高彈性十字三型大廈。 利東邨是鴨脷洲島上第二個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建於陡峭山坡之上,佔地15.02公頃,共建有8座Y型大廈,其中6座採用Y2型大廈設計,另外兩座為Y1型大廈,為擁有最多Y2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邨內提供約7,500個租住公屋單位(可容納約29,000人),以及約1,960個出售單位(可容納約7,000人)。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弦岸首批50伙價單,平均呎價貼近二手價推售,相信承接力不俗。 區內配套日漸變天,成為年青新社區,租賃市場有保證,料呎租可達50元。 現時市場以剛需盤主導,一手市場以1,000萬元以下為主,料項目開售首批單位可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