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 Polar 是本地天然品牌,崇尚自然的概念,大部分產品都是自家設計及手工製。 Wood Polar 售賣一系列美容及身體護理用品,熱賣品有清潔消毒噴霧、各種手工皂、天然護髮油、浴鹽。 天然成分製造,不含 SLS 化學起泡劑、防腐劑、Sulphates 硫酸鹽和石油,包裝也盡量採用可分解及可循環再用物料。
- 雖然我去嘅時候只係四點幾五點,但見到好多街坊喺度食小菜,我打開餐牌睇吓,發覺佢啲小菜好多選擇,同埋幾抵食咁,走嘅時候行過,仲見到啲小菜幾大碟下,打算有機會再去試吓佢啲小菜。
- 這間九龍城甜品老字號,由第二代傳人接手經營,名為「茂一茂」。
- 下午茶都好多選擇,樣樣都想試,原本想叫招牌菠蘿包,店員話有火腿蛋响菠蘿包入面,不過菠蘿包啱啱賣晒,唯有轉食炸豬扒沙律,友人就食炸雞脾沙律。
- 這個隸書字樣是根據原有標誌重新製作,因為原有字型已經停產,活化修復時需要人手再倒模、一片一片貼上紙皮石,非常考究,也展現了南豐對保育紗廠的決心。
- 《明報》亦有翻查相關租約,租約除指明南豐二廠紡織有限公司以每月12萬港元的租金將四廠和五廠租給南豐作坊培育中心有限公司外,也列明四廠和五廠只可用作研究所、設計及發展中心、訓練中心或休憩、運動及文化,而不可作其他用途。
- 一朝被吹捧,隨時變得人山人海,到時,連舉機都有困難了。
南豐紡織品牌「金杯」圖案的鐵閘,以及五廠鐵閘、四廠樓梯也獲得保留。 1954年,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立南豐紗廠,選址荃灣白田壩街工業區。 紗廠投产後發展迅速,以至人手短缺,更曾因一時無法維持工人每更工作八小時的「一日三更制」而在1959年7月爆發工潮。 1960年代,南豐繼續擴展業務,收購了鄰近的地段共設立六個廠房,而紗廠的六廠、四廠及五廠分別在1961年、1962年與1970年落成。 時值香港製造業發展蓬勃的黃金年代,南豐紗廠為香港紡紗生產商龍頭,著名於每年極高的生產量,高峰時期年產3000萬磅棉紗,產量一度高居香港業界前列。 近期建成的攝影地標中,當然少不了活化後的舊南豐紡織四至六廠。
南豐餐廳相片: 南豐餐廳 沙田
2020年5月6日傍晚,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其Facebook專頁貼出照片,指曾到其中一個口罩生產點參觀。 由於照片背景與南豐紗廠脗合,口罩生產點因此被指是南豐紗廠。 南豐餐廳相片2025 南豐餐廳相片2025 事後,《香港01》的記者到南豐紗廠4樓共享空間視察時,發現其中一個工作間已被設置為銅芯抗疫口罩的生產坊,其後多名職員及保安員驅趕記者,而房間被封上膠板。
此外,市民做運動、睡滿七小時、回收廢物及自備環保杯去認證的商戶消費等,可以收集「NF種籽」,並分享給非牟利團體,南豐會將種籽兌換成捐款或相應的實質支持。 這間小店「一日之間」以純白環境為主題,給人一種舒服治癒的感覺。 店內主要提供自家花製料理及甜品,還有一些輕食料理選擇。 有南瓜濃湯稻庭烏冬、濟州甘醇抹茶忌廉蛋糕、西西里風草莓蛋糕、印度拉茶芝士蛋糕等。 活化後的南豐紗廠成為了本地少見的文創園區,匯聚大大小小的本土品牌,既然來到,不妨支持一下港人追夢的決心和理念。
南豐餐廳相片: 南豐紗廠深度遊2023:打卡秘位、靚啡Cafe、本土小店推介
■南豐去年推出「NF 南豐餐廳相片 Touch」手機應用程式,推廣綠色生活。 暫時只有 6 成的店鋪開了業,人流不算多,打算拍出漂亮照片的話就趁早了。 一朝被吹捧,隨時變得人山人海,到時,連舉機都有困難了。 已開業的商鋪中,以 DIY 設計產品為主;餐飲方面,大部份都是咖啡甜品店,提供正餐的餐廳暫時寥寥可數。
南豐集團在前年增設「業務創新部(Business Innovation Department)」,許謙讓在當中扮演重要的領導角色。 他介紹該部門在集團的角色,通過價值鏈分析、人才培訓及建立與內外持分者平等互惠關係等,多方面推動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的發展策略。 港鐵荃灣站 A3 出口,一直走到愉景新城,於愉景新城往右走,直到大家樂,穿過旁邊玻璃門,乖扶手電梯住下,轉左,前行 10 數步便會看見南豐紗廠。 這間九龍城甜品老字號,由第二代傳人接手經營,名為「茂一茂」。 新店依然承傳「原味手作」的理念,有手調中式原材料榖物飲品,健康又美味。 店內跟擺設本地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可以邊歎港式美食飲品,邊欣賞,幾寫意。
南豐餐廳相片: 南豐紗廠 Cafe 推介
除此以外,由於南豐紗廠位於荃灣白田壩街工業區,遊人可經由港鐵荃灣站A3出口沿行人天橋,或荃灣西站A2出口沿大涌道到達南豐紗廠。 南豐餐廳相片 另外,南豐紗廠對出的青山公路-荃灣段有不少巴士、小巴路線途經,遊人可乘搭相關交通,在南豐紗廠附近(如荃景圍天橋巴士站)下車再步行前往。 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位於2樓,是香港首間紡織文化藝術中心,旨在讓參觀者可以透過活動感受香港紡織業在過去與現在的創造精神,在2018年7月28日起對外開放,並在2019年3月正式開幕。
南豐餐廳相片: 南豐餐廳餐廳詳細資料:
白田壩里即是南豐紗廠地下內街,也是廠區第一個必經景點。 白田壩里外牆畫有來自本地六位藝術家的手繪作品,每幅各具特色,以不一樣的色彩、筆觸,將紗廠的輝煌往蹟烙印在牆上。 據新增名單,近四分一為酒樓及火鍋店,除了上述的美富菜館海鮮蒸氣火鍋及森城海鮮酒家,還包括元朗區金朗大廈帝豪海鮮酒家高級宴會廳、北區華明商場的皇庭匯、東區杏花新城的稻香、又一城望月樓、及順利商場的茗港酒家。 本港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周三(30日)新增54宗確診個案。 衞生及防護中心晚上公布確診者行蹤名單,新增28間餐廳有患者足跡,其中逾半報告日期或最後到訪日期,是於平安夜(24日)至聖誕節長假最後一日(27日),遍佈港九新界。
南豐餐廳相片: 南豐紗廠交通指南
LABELS Cafe + Bar位於3樓戶外區域,純白文青裝修頗受港人歡迎,其菜式味道亦頗受大家好評。 在薄餅以外,推出多款菜式美食,例如焦糖脆燉蛋、堅果紫薯意⼤利飯、紅酒燉⽜⾁中東包、蝦汁鳳尾蝦闊麵、菠菜芝士意大利雲吞等等。 如果你想發表對南豐餐廳的意見,可以Email檢舉,我們收到檢討會跟進調查。 請詳細列明檢舉理由,如有相關證據亦可一併提交,以加快調查進度。 確保用作送遞食物的工具不可用於收集餐桌上已使用的餐具及食物殘渣,可考慮以不同顏色或標示來識別工具的不同用途。 路過食個Tea~~第一次惠顧此茶餐廳,進店之後自己選擇座位,店員見我企喺其中一張卡位隔離,立即過來幫忙清理之前食客的碗碟,讓我坐下。
南豐餐廳相片: 荃灣美食
平日生活節奏急,不妨試試在這裏歎下茶飲、咖啡,享受輕食,度過一個慢活休閒的周末,好好放鬆下。 為了宣揚綠色生活,該集團在去年推出了「NF Touch」手機應用程式,市民下載及成為會員後,只要在指定商戶消費,可儲「NF Points」換領消費額和豐富禮品。 該集團近年積極發展「南豐永續發展生活圈」,故參與的商戶除了南豐旗下租戶,更有其他不同地區的非租戶店舖,例如位於中上環及荃灣區的咖啡店、裸買店和素食餐廳等,希望市民以綠色消費支持本地企業。
南豐餐廳相片: 標誌打卡樓梯 - 紗廠坊
環保雜貨店 Pimary 在紗廠打造了一個室內桃源,店內擺設了大型木材和樹枝,在窗戶透入的陽光照射下,讓人以為誤闖了別人的森林小屋。 Pimary 匯聚了世界各地的永續品牌,上至餐具、廚房用品,下至防蚊用品、護膚品都有,而且全部顏色繽紛多彩,為店內添上一片生氣。 南豐紗廠翻新之後,內部煥然一新,多了很多新店和打卡的位置,即將有新Playhouse開幕,最快明天(30日)開始網上訂飛入場。 該場參考北歐芬蘭的學習理念,也致力把北歐特有的元素放置其中,讓小孩盡情享受玩樂之餘,也有所得著。 有別於openrice複雜多功能,本網站主要目的讓用戶可以最方便地得到想要的資訊如電話和地址搜尋,更快和省時得到重點資料。 KOKO Coffee Roasters 為本土咖啡店 CoCo Espresso 的延伸品牌。
南豐餐廳相片: 南豐店堂
致力用心沖煮出高水平的咖啡, 給顧客帶來完整的咖啡體驗。 由裝修設計、擺設、環境到我們用心泡製的咖啡,客人置身於Cozy Coffee會感到身心煥然一新。 我們時尚的室內設計及放鬆的氛圍帶給客人一份溫暖及親切的感覺。 從港鐵荃灣站 A4 出口出發,在荃灣政府合署對面小巴站等候前往南豐紗廠的免費紅色小巴(每 20 分鐘一班)。 丹丘蒸留所於 2021 年初新開業,是香港首個原創本土氈酒牌子「 白蘭樹下」在紗廠開設的一家氈酒試飲室,空間佔地 1,000 呎,非常闊落,故也經常邀來本地藝術家和手作品牌到此舉辦微型展覽。 配合南豐紗廠的工業風,暗黑系的 KOKO 設計一樣有型有格,粗獷的水泥咖啡吧枱和牆身,襯上棕色木枱擺設,極具個性,冷酷而不失溫度。
南豐餐廳相片: 最新3月南豐優惠 南豐午市晚市好去處
提供超過14間特色日式小吃攤檔,引進高山名物飛驒牛、和牛壽喜燒、炭烤串燒小食及特色甜食外,更有特色攤檔即席調酒,極具特色。 除了美食吸引外,每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更設有「宮川朝市週末市集」,逾40個特色小攤檔發售自家設計的日式手作及生活百貨等,有得食有得買,定必可以滿載而歸。 位於荃灣的南豐紗廠大翻新,而在2樓專為兒童而設的玩樂天地The Big Things亦即將開幕!
南豐餐廳相片: 甜品
KOKO 南豐餐廳相片2025 外表雖然有點距離感,卻原來是家寵物友善的咖啡店,設毛孩家庭用餐專區,餐飲菜式也很適合小朋友,滋味小食選擇眾多,晚餐更提供慢煮法式油封鴨腿、美國封門柳、紅酒燴和牛臉頰等精緻西式主菜,吸引不少家庭客。 在三樓紗廠公園裏抬頭望,會見到紗廠外牆印有「南豐紡織有限公司」的標誌。 這個隸書字樣是根據原有標誌重新製作,因為原有字型已經停產,活化修復時需要人手再倒模、一片一片貼上紙皮石,非常考究,也展現了南豐對保育紗廠的決心。 「跡織繪」是一幅由香港藝術家林東鵬與新進建築設計團隊 COLLECTIVE 共同創作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位於廠區三樓紗廠公園牆身,足足有 23 米長、4 米高。 不過,闊樓梯是連接一樓與地面的主要通道,更是南豐紗廠最多人打卡的地點,人流不絕,想影張背後無人的靚相,最好先抓好鏡頭位置,耐心靜候無人之際,就可以快速完成任務。 南豐紗廠於 2018 年年底開幕,前身是建於 1954 年的「南豐紡織」紡織廠,由當年的業界巨頭、「棉紗大王」、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創設,曾是城中產量最高的紗廠,見證香港紡織業的興盛。
南豐餐廳相片: 荃灣光板田村眷村彩虹樓梯
店內衣服擺設整齊,而且每件都經過篩選,大家可以放心購物。 CHAT 六廠)不忘過去,定期舉辦不同的展覽及共學計劃,彰顯昔日香港紡織業的精神,鼓勵大家創新破格。 CHAT 六廠不時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港駐場三個月,創作及展示藝術裝置。 喜歡紡織和藝術創作的朋友,參觀免費展覽之餘,也可以參加工作坊,學習編織、手工紡紗的技巧。
除了護理用品,還有生活用品和蠟燭,設計適合喜歡簡約風的你。 許謙讓提到集團在啟德的旗艦發展項目AIRSIDE,延續了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香港首個獲得五大綠色建築證書的建築,並設有全港第一個自動單車停泊區。 許謙讓透露,該建築更配備自動垃圾收集智能管理系統,助租戶輕鬆回收,貫徹環保。
Green Ladies 透過回收優質女性服裝,為中年女性製造就業機會,在這裏消費,也許比「課金」予速食時裝更有意義。 雖然丹丘蒸留所不完全是一家 Cafe,但其實也有手沖咖啡賣,適合不太嗜酒的啡迷,而且店舖簡約俐落的設計也極賞心悅目,一場來到紗廠,絕對不可錯過。 金杯牌是南豐紡織舊時生產的知名針線品牌,其金盃標誌被鑲嵌在四廠大閘上,印證證了南豐昔日在紡織業取得的成就。 大閘獲得保存,現處於客戶服務櫃檯後,紅、黑、金的配色,襯上灰藍的混凝土建築,別有一種現代工業感。 紗廠內這條樓梯位於昔日的四廠,是當年紗廠工人上落廠房的主要樓梯通道。 這條建於 南豐餐廳相片 1960 年的舊樓梯原貌被完整保留下來,受到歲月洗禮,牆身的綠色油漆斑駁,配上暖黃色的燈光,用快門記錄這刻的懷舊感。
這間台式文青茶飲店「木衛二鑄茶所」,主打手沖現泡茶葉,每款茶飲茶味清新香濃。 自中港恢復通關,內地旅客南下本港消費購物,鬧市亦增添不少罕見奇景。 中國 RISC-V 生態發展史上最大規模會議周四(2 日)在上海登場,英特爾、Google 等科技巨擘齊聚一堂,探討如何共建 RISC-V 生態,推動第三波晶片浪潮到來,目前中國在 RISC-V 領域一馬當先。 以食用花為主題的Fleur,店內處處都看到以花作佈置,就連菜式也融入食用花,擺盤充滿藝術元素且色彩繽紛,推介鬆餅,面層滿佈雜莓生果、堅果、忌廉及食用花,少女心必定大爆發。 最方便是可以攜帶寵物入進,難怪每逢周末有不少人特意帶同寵物前來玩樂。 小朋友可以在光板上畫畫,光板上有不同動物的身體部分,讓小朋友自由發揮。
南豐餐廳相片: 南豐紗廠附近酒店 Daycation 推介
今天出九龍城辦點事在茶餐廳吃早餐兩份丁丁麵早餐麵包先上一份餐蛋包一份煙肉蛋一款雪菜肉絲另一款回鍋肉食… 南豐餐廳相片2025 「NF Touch是很好的例子,包含了慈善、社會連結、創新及科技元素,短期目標希望集團的每個物業都能做到。」長達三年的新冠疫情進入尾聲,許謙讓說希望可以將「SEWIT」願景,融入在南豐全球的物業和其周邊社區。 玻璃天橋上的標誌有個意念,看上去像是紗線,代表著香港紡織業的根。
下午茶都好多選擇,樣樣都想試,原本想叫招牌菠蘿包,店員話有火腿蛋响菠蘿包入面,不過菠蘿包啱啱賣晒,唯有轉食炸豬扒沙律,友人就食炸雞脾沙律。 雞髀同埋豬扒都頗大件,但係有點炸過龍,現場睇的話顏色比較深,影相就唔覺。 配嘅沙律有少少誠意,雖然都係罐頭水果,起碼冇薯仔,唔會話用好多薯仔沖撐場面,降低成本,而且沙律裏面有椰纖果,配埋炸嘢嚟食,感覺冇咁熱氣,不過都有一般茶餐廳嘅問題,就係太多沙律醬。 雖然我去嘅時候只係四點幾五點,但見到好多街坊喺度食小菜,我打開餐牌睇吓,發覺佢啲小菜好多選擇,同埋幾抵食咁,走嘅時候行過,仲見到啲小菜幾大碟下,打算有機會再去試吓佢啲小菜。
南豐紗廠前身是紡織工廠,後來經過活化,隨即成為文青勝地,無論外面的壁畫,還是建築內的玻璃走廊和大堂主樓梯,都是熱門的打卡熱點! 除了影靚相,南豐紗內還有多間咖啡店、特色餐廳及小店進駐,例如手作文創小店Pinkoi、藝術書店Book B、 KOKO Coffee Roaster、韓式咖啡店一日之間Between Har等,度過慢活的時光。 南豐店堂是南豐紗廠的零售樓面,佔地12.6萬平方呎,提供約60個商舖,在2018年末開幕。 場內的租戶具有特色並切合南豐紗廠新舊融合的主題;租戶的租期介乎1年至3年,而商舖租金則按行業而有不同的分成比例。
2014年,南豐集團宣佈將活化南豐紗廠,耗資7億港元將總樓面面積264,000平方英尺(24,500平方米)的四廠、五廠及六廠改建成單一建築群,並在翻新活化工程後在2018年12月6日開幕。 包括個案8514為83歲女子,居九龍灣麗晶花園4座,12月21日發病,為該病房病人,於26日確診,她報稱於23日及24日分別到過麗晶商場的大快活及南豐餐廳。 逛街累了,不如到純白咖啡店一日之間(Between Haru)抖一抖。 一日之間設計可謂簡約的極致,白色牆壁加上木質擺設,氣氛悠閒,時光彷彿靜止。 食店供應輕食料理、手工甜點和茶品咖啡,賣相簡單優雅,呷一口茶,靜坐休息,悠然自得。
南豐餐廳相片: 南豐紗廠停車場收費
Green Ladies 為達致「Upcycling」的目標,曾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和本地時裝設計師合作,改造部分回收得來的服飾,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這裡除了賣咖啡、輕食和意粉,還提供各種手工烘焙茶葉和烈酒,例如威士忌、龍舌蘭酒、氈酒等,另更會不時舉辦 live jazz 南豐餐廳相片2025 和啡迷交流會,讓客人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 南豐紗廠內的指示牌,均用上極具風韻、剛柔並重的正楷字體。 如此秀麗工整的文字,由鑿字師傅胡丁強先生一筆一劃、全手工鑿出模板,再於模板上噴漆而成,比起電腦編印的字體多了一份個性、一點溫度。
南豐餐廳相片: 文青手作嘢
2019年4月,已開業的租戶有家品店、多間時裝店和生活精品店、泰式按摩店、老字號甜品店、素食西餐廳、紫砂茶壺手沖茶飲等香港本地品牌食店進駐,設計和產品皆走文青路線。 到同年5月,2樓開設有佔地7,000呎的大自然親子樂園The Big Things,附設餐廳和料理教室。 ),位於香港荃灣柴灣角白田壩街45號,於1954年由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廠,總樓面面積264,000平方英尺(24,500平方米),當時為香港生產量最高的紡織廠。 後來,一至三廠則在1997年拍攝香港電影《十萬火急》救火場面後拆卸,成為私人住宅翠豐臺,而四至六廠則在2008年停止營運後改成貨倉。 2014年,南豐紗廠開展活化工程,並在2018年12月6日工程完成後開幕,設有工作空間、紡織文化藝術中心、零售樓面與休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