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正在急劇轉壞,負資產增加,這對信奉磚頭的香港人來說,這絕對是一場災難,中產汰弱留強,逐漸跌入低下階層,令經濟陷入死亡迴旋。 世邦魏理仕商舖部資深董事溫運強指出,本地店舖業主普遍支持通關,但零售商一般持觀望態度,較為審慎。 由於通關初期口岸將會設有配額,預計在兩地疫情下,來香港人士初期主要為商務、探親為主,遊客數量不多。 香港或需要數年時間,訪港旅客數字才能重回疫情前的水平。 今次《和你搵盤》鎖定15,000元的租金預算,看看九龍市區有何選擇,其中一個更是谷友業主盤,馬上跟大家一起看看。
投資銀行高盛指出,多項數據均反映美國經濟具備韌性,故把未來12個月陷入衰退的預測機率,由原來的35%大降至25%。 此一預測意味經濟有很大機會實現「軟着陸」,即通脹回落的同時也不會引發衰退。 美國2月綜合採購經理指數初值升至50.2,重返擴張水平並觸及8個月高位。
樓市: 份: 銀行結餘創新高
到2010年代,香港住宅樓價和租金屢創新高,引起強烈民怨。 2011年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港,警告特區政府避免讓香港的房屋問題演變成政治問題,要求特區政府加倍關注,解決市民住屋問題。 2011年8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特別關注香港房屋問題。
- 內地與香港於本周一(6日)恢復全面通關,旅客重臨,各大主要核心區出現多宗化妝品店、藥房租賃個案。
- 在回顧2020樓市的同時,如果想了解一手樓購買流程、二手樓購買流程、或其他按揭事宜,也可按下方的快速鍵直接跳往。
- 簡單來說,為結婚而買樓的年輕夫婦向來是樓市最大的剛性需求,而因為家庭成員增加要住大一點,則是啟動換樓鏈的關鍵。
紐約4月期金收市報每盎士1842.5美元,跌7.7美元,跌幅0.42%。 歐元區2月綜合採購經理指數創9個月新高,德國及法國經濟數據亦強勁,助長歐洲央行進一步加息的預期,不利股市表現。 倫敦富時指數收市報7977點,跌36點,跌幅0.46%。 巴黎CAC指數報7308點,跌26點,跌幅0.37%。 法蘭克福DAX指數報15397點,跌79點,跌幅0.52%。
樓市: 土地註冊處紀錄
由于中共高层将自身既得利益与香港紧密融合,他们无法容忍可能会威胁到香港经济地位的抗议活动,因此要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樓市2025 正是在栗潜心之父栗战书的推动下,港区国安法在随后得以迅速通过。 踏入二十世紀,於四十年代後期開始由此中國大陸的戰亂與動盪,大量內地居民湧來香港,香港人口急速膨脹,由1946年的60萬,於1949年激增至186萬,到1959年更超過了300萬,人口的急劇增加使居住成為當時社會經濟中一個嚴重問題。 由於木屋區頻頻發生火災,港府於是設立徙置區安置災民。 由於居住環境惡劣及嚴重短缺,成為當時香港社會最嚴峻的一個問題。
在美國領頭下的G7集團,表明會用財政及貨幣政策應對疫情,令市場預計利率短期內只減不加,而首季緊急減息幅度累計達1.5厘。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樓市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香港的二元化其實仍相當嚴重,很多事情也陷入意識形態之爭,正如去年忠告所說:「無論市場變化如何,大部份時間市場也被扭曲詮譯」,2022年當悲情遇上中國及香港收縮鞏固期的情形下,樓價就會出現罕見的市場機制失效並出現「市場結構並未改變下的下跌」。
樓市: 樓市早春 成交「火箭式」急彈|布少明
展望今年,星展銀行(香港) 研究部香港房地產業分析師丘卓文昨表示,內… 有買家接受單位以估價成交,也有投資人士堅持「低估價兩成」的原則吸納筍盤,認為買樓雜費多,要賣家低開,計計埋埋才有利可圖。 銀行估價可謂是物業交易過程中最重要的指標,各銀行對同一個單位的估價或有差異,買樓前建議多向幾間銀行格價。 市場預期聯儲局年底前會開始減少買債,楊海全指,雖然加息日子仍遠,但當有人開始討論收水,便成為沽貨的潛在原因,再加上樓市需求開始減弱,故此樓價將會出現調整,料9至12月下跌約3%至4%,意味今年全年樓價升約5%。 樓市2025 在「勾地」制度下,香港地政總署定期列出公開的土地儲備表《供申請售賣土地一覽表》,即是俗稱「勾地表」。
樓市: 香港樓市走勢2023|本週CCL最新報159.99點 港九新界樓市成交及平均呎價
此外,為樓市製造財富效應的股市,於近期亦開始失靈,加上美國仍然有可能提早加息,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震盪,無人可以預知未來,但置業始終要量力而為。 其實,本港樓市非全無風險,由於樓價高企,令租金回報創低位,買樓投資誘因大減,只由自住需求帶動。 樓價貴已引起中央關注,住屋問題持續成社會深層矛盾,而內地大城市如北京及深圳已出招打壓樓市,例如限制借貸,香港會否跟隨仍是未知數,這些不明朗就是風險所在。 其實樓市有幾旺,睇代理生意額幾好就知,中原香港住宅部上半年錄27億元營業額,按年大升39%,又創半年計歷史新高。 今年樓市表現非常強勁,望一望中原數據就知,整體住宅買賣合約登記,在今年上半年錄40,131宗及3,952.8億元,按半年度上升23.1%及27.5%。
樓市: 政府政策
以上數據是綜合土地註冊處的物業買賣註冊個案資料及美聯物業的物業資料庫資料統計,計算而成。 在籌備該等素材時,雖已作出合理謹慎措施,但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美聯數碼概不負責。 紐約股市低收逾2%,美國經濟數據繼續反映經濟維持強勢,投資者擔心聯儲局將加息至更高水平並維持較長時間,打擊美股。 標普全球公布,美國2月綜合採購經理指數升至50.2,8個月以來重返擴張水平,受服務業帶動。
樓市: 香港地產業
作者簡介:汪敦敬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同時創立的「龍市理論」準確推演到市場的變化,得到廣泛認同及高度評價。 新鴻基地產(00016)屯門兆康NOVO LAND第2B期,昨日公布首張價單,涉及146伙,折實平均呎價約13,288元,較對上於去年8月推出的第1B期首批折實呎價低約5%。 樓市2025 日本電子部件巨頭京瓷的社長谷本秀夫表示,隨着美國政府加緊管制尖端技術輸出,中國繼續擔當「世界工廠」的角色岌岌可危。 從來沒有一個地區在人口負增長的劣勢下仍能保持經濟繁榮、樓價續升,例如日本在人口萎縮下,經濟迷失數十年,南韓正步其後塵,但有半導體撐住,香港則連這點也沒有。
樓市: 份: 美國聯儲局緊急減息半厘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集團旗下藍田KOKO ROSSO累收逾2,50… 北角區雖有不少豪宅,但近期的交投量則由中小型單位帶動。 據代理統計,1月份有逾7成的交投量來自1000萬元以下的物業。 相信大家可能都有類似我朋友差不多的經歷,所以或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樓市: 按揭現金回贈 2.7%+$12,000,回贈保證全城最高!
至1984年9月,《中英聯合聲明》發表,聲明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中国政府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香港奉行的資本主義制度、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可以維持“五十年不變”。 另外《中英聯合聲明》限制每年香港土地供應不得多於50公頃,令地本身已經少的土地供應更少,直接把香港樓價推上新高。 1965年香港股災,香港爆發了銀行信用危機,恆生指數在這次股災跌了四分之一。 接著房地產價格暴跌,陷入了戰後第一次大危機之中,許多地產公司倒閉,香港房地產業一直延續到1969年才有所好轉。 有陰謀論者懷疑這是發展商刻意為之,目的是向政府施壓,逼其撤銷樓市辣招。
樓市: 數據公佈
面對樓價嚴重脫離一般人的負擔能力,越來越多香港年輕人對置業感到絕望。 在住宅以面積計價格大升而買家購買力有限的環境下,發展商興建實用面積少於200平方英尺的特小住宅單位(「納米樓」)開始成為趨勢。 前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在2017年指出香港的房屋問題已到了「禍延三代」的地步。 有意買官地的公眾人土,包括地產發展商,可向地政總署提出申請「勾地」,並報出底價。 政府收到申請,若果有關提價合乎政府估計的市場價格之十成(後降至八成),就會將該地塊按規定「勾出」,並在規定期限內組織其招標拍賣,公眾拍賣會上價高者得,提出勾地者必須參與該次競價,但其報價不得低於它申請時的底價。 若果拍賣時「不到價」,即是不達到官訂拍賣當時秘密底價,地政總署有權收回,並留作下次再拍賣,直至等於或高於政府預期的價格為止。
樓市: 樓市「大陽春」 豪宅先起動|布少明
估唔到過了咁耐,我這位朋友仍然處於「等待時機」階段,今次再聽他這一番話,令我不知應如何給他反應才是。 我們建議你使用電腦瀏覽器或恒生Mobile App登入以加強保安。 對於內地開關,該行維持「小量利好」的看法,始終本地住宅存貨愈積愈多,令發展商不得不以減價應對,就算是位於市區的啟德項目亦不能幸免。
該企今年淨利息收入指引被指加息效應減退,拖累香港股價周二倒跌近2%收場,惟「冧股東」似乎有用,倫敦股價曾漲5.3%,高見653.6便士,折合較港高7.53%,更重返睽違3年的60港元樓上。 作為滙豐控股(00005)盈利「火車頭」的香港區,去年第四季列帳基準(下同)稅前利潤20.62億美元,按年增長3.03倍。 全年計,稅前利潤按年增長4.88%至62.05億美元(約484億港元),對亞洲地區乃至整個集團的盈利貢獻,分別達45.21%及35.4%。
樓市: 甚麼是業主立案法團? 業主立案法團有何職責?
如果拍賣時無人提出等同或高於勾地者申請時的提價,政府有權沒收原先勾地者的按金。 該按金是保証是次拍賣價不會低於勾地者原先的提價。 在賣地過程中,政府不會提供任何優惠予勾地申請者,如申請者最終不能買得土地,發還按金時也不會給予利息。
樓市: 樓市新聞
簡而言之,全球精明物業投資者已不將香港放在考慮之列。 另據金管局資料,香港家庭負債率已由2005年54.3%升至最近約88%,負債主要分為住宅按揭、其他個人貸款及信用卡貸款等3部分,當中住宅按揭已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約50%。 再者,近年發展商以財務公司向旗下新盤買家提供貸款,故真實的住宅按揭佔比應更高,港人真實供款壓力更大。
上述一系列數字除反映許多買樓人士存在「掹掹緊」情況外,亦代表只要樓價跌兩至三成,便會淪為負資產,屆時若銀行「落雨收遮」,銀主盤湧現,樓市將陷入死亡漩渦。 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今年3月美國首次加息,當時CCL報178.72,比對上周CCL的171.27點,即美國四次加息期內,香港二手樓價下調4.2%,首九個月則錄7.2%跌幅,陳永傑認為,部份已反映市場對加息的憂慮。 House730搵樓大本營致力成為一個全面的搵樓平台,因此除了提供各區最新樓盤資訊外,我們同時整合香港樓市及物業成交紀錄,提供售盤及租盤的成交資訊,為用戶帶來有用的樓盤資訊。 這份調查是香港樓市走勢的月度指引,分析了住宅市場前線行家對樓市的信心指數,除了回顧過去樓市變化,更會根據行家的預測,統整成對樓市未來 1 個月、3 個月、1 年至 5 年的預期,令你能更快掌握行情,了解香港樓價走勢。
樓市: 成交紀錄 共176672個
如果已鎖定幾個心儀的屋苑,但又猶疑不決,想知道香港屋苑歷年的樓價,評估一下升值潛力,可參考該屋苑的成交紀錄。 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爆發,中共以武力鎮壓學運,部分香港人對前景失去信心,資金人才外流,樓價再度大跌,為刺激經濟及重拾港人信心,當年的港督衛奕信提出“玫瑰園計劃”,決定興建規模龐大的新機場,即今日的赤鱲角機場。 樓市 上半年整體樓宇買賣合約登記(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舖物業)錄50,336宗及4,744.4億元。 只要樓價再向上,刺激整體登記金額,全年有機見9,500億元,或又超越1997年8,680.2億元紀錄。 利嘉閣總裁廖偉強指出,2023年租金表現也可因應樓價上升而一併回升,當中中小型住宅租金於2023年料升3%;而豪宅租賃料仍相對遜色,租金來年表現料持平在原地踏步。 同系信和酒店截至去年底止中期股東應佔虧損收窄7.77%至5,150萬元,主要由於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未實現虧損3,300萬元所致,若撇除該非現金項目,集團中期淨虧損將收窄至1,805萬元。
以上價格只適用於本地二手之樓盤,海外樓盤是以上價格的4倍。 樓市2025 另外,如該放盤有違犯我們的放盤守則,我們有機會把有關費用作出調整。 內地與香港於本周一(6日)恢復全面通關,旅客重臨,各大主要核心區出現多宗化妝品店、藥房租賃個案。
樓市: 最新消息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全年寫字樓的租金跌幅最誇張,累計回落了11%;舖租也回落了10%,唯獨工廈僅微跌3%。 部份持重貨的投資者,如資深投資者鄧成波更一度傳出傳困,需要不斷沽貨離場。 在回顧2020樓市的同時,如果想了解一手樓購買流程、二手樓購買流程、或其他按揭事宜,也可按下方的快速鍵直接跳往。 過去一年美國通脹高企,息口「一加再加」,林一鳴預期,美國將會再加息一至兩次,分別0.25厘,但認為香港的最優惠利率,不會跟隨美國加息的步伐再上調。 他指,美國通脹並不是加息的最主要考慮因素,美國總統大選才是關鍵。 樓市走勢|2023年樓市十大忠告(上)今年是筆者連續第十六年為新一年撰寫樓市忠告:東升西降是時勢大局,但美國抗拒也是必然現實,在鬥爭中金融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