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房協廿多年,黃傑龍說他曾任職政府和私人機構,政府工作要按部就班,私人機構則只講盈利,房協則要兼顧各方面,既有社會責任,也要自負盈虧,因此房協員工組合亦由以往較接近政府,逐步演變成私人機構模式,保持靈活性。 【記者甘銘添報道】房屋協會今年成立七十周年,該會行政總裁黃傑龍接受訪問時展望未來,透露房協日後工作焦點之一是興建混合式房屋,協助政府安置受新界發展影響的居民;並希望繼續多建資助出售房屋,滿足市民置業需求。 李家超指會將「婦女事務委員會」用作促進婦女發展活動的年度撥款,在未來3年由400萬元大幅增加至1,000萬元,成立「婦女自強基金」,資助民間項目支援婦女兼顧就業和家庭並釋放潛能。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2025 另外,政府會進一步強化支援少數族裔居民,包括增加聘用少數族裔人士出任勞工處的就業助理和一般助理,以及試行設立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的服務中心。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2025 房協早前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將粉嶺百和路面積逾萬平方米的政府土地,由現時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改作混合式房屋發展,計劃提供近1500個單位,預計項目最快明年底動工,2022年落成。 該幅政府地位於粉嶺百和路欣盛苑對面,房協計劃興建混合式房屋,提供近1500個單位,包括租住單位、資助出售單位、長者屋以及安老院舍等,會優先安置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清拆戶。
- 至於另一發展區洪水橋,房協亦會在洪福邨旁興建混合式房屋,提供約二千個單位,安置受清拆影響的居民。
- 規劃署指基於公眾認為項目可滿足房屋需要,不反對申請,但需要滿足規劃條件,包括提供足夠交通及行人接駁設施,亦要提供足夠泊車位,以及提交環保更新評估。
- 現時約有780所公帑資助中小學與內地學校締結成超過2100對姊妹學校,目標是明年內把參與「姊妹學校計劃」的本地學校數目增加10%,亦會加強支援專上院校學生到內地參與交流及體驗活動。
- 政府會就重點課題展開研究,包括停車場樓面寬免安排、濕地緩衝區發展審批指引、自行核證和獨立審查安排,以及樹木移除和補種程序,明年年中陸續提出具體建議。
政府會就重點課題展開研究,包括停車場樓面寬免安排、濕地緩衝區發展審批指引、自行核證和獨立審查安排,以及樹木移除和補種程序,明年年中陸續提出具體建議。 另外,屋宇署會成立「專責審批組」,加快審批大型私人住宅項目的一般建築圖則申請,目標是約八成圖則可於首次或第二次呈交申請時獲得批准;另會就業界應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製作建築圖則並呈交部門審批訂立路線圖,於2024年第一季推出應用軟件。 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黃傑龍表示,項目採用混合式發展是因應政府建議,為受影響居民提供不同住屋選擇,因為部分人希望自置物業,部分則希望上公屋,長者亦可申請入住約260個長者居住單位,他預期項目最快可在明年第四季展開工程,2022年落成。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明年首季在荃灣南區成立「關愛隊」
措施包括全力落實港深創科園的建造工程,同時加快「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發展。 此外,由2025年起分階段完成科學園和數碼港的擴建工程,提供合共約 平方米的額外樓面面積。 我們亦正規劃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站,目標是在2033年或之前開通。 他指,會成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亦會推動與內地的文藝交流合作。 政府亦計劃每年與業界合辦「流行文化節」,並研究長遠設立「流行文化館」的可行性。
中環九記牛腩,向來名人客眾,陳奕迅、梁朝偉、何超蓮等亦是其座上客,加上有米芝蓮推介加持,向來深得內地遊客歡迎。 近月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生意再度火紅起來,即時到晚上8時,門外仍人龍不絕。 不過,日前就在從上海來港的網友,在小紅書炮轟九記牛腩「又貴又難吃」。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今年內公布首個「青年發展藍圖」成立「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
規劃署的文件指不反對有關改劃,城規會最終通過有關申請,並設附帶條件,包括長者屋設計要獲社署審批。 房協指,分析申請地點周邊環境後,混合式房屋發展的規模合適,與鄰近發展規模相若,能與周邊環境協調。 據技術評估,發展不會在交通、環境、空氣流通、視覺、排水、排污、供水、土力及園景方面構成負面影響。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2025 文件又提到,技術評估顯示,擬議發展並不會對交通、環境、空氣流通、視覺、排水、排污、供水等方面構成負面影響。 規劃署文件顯示,有關改劃項目諮詢期間共收到14份意見書,3份意見支持及3份反對。
- 黃傑龍指目前仍在研究之中,不排除另有新形式,仍與發展局商討。
- 規劃署文件顯示,有關改劃項目諮詢期間共收到十四份意見書,當中三份反對。
- 據技術評估,發展不會在交通、環境、空氣流通、視覺、排水、排污、供水、土力及園景方面構成負面影響。
- 政府最快在今年或明年在新界東北收地,據知,發展局官員上月曾往古洞與二百多名受影響村民會晤,初步介紹遷置安排,當中預計可在二○二二年入伙的房協粉嶺百和路混合房屋項目,當中有逾千個可租可售單位。
- 然而,電池級鋰的產量持堅,導致供需日漸錯位,在去年激烈爭奪供應之後,今年消費者重新獲得了定價能力。
- 另外,在未來5年,產業用地將陸續推出,支援發展創科和其他產業。
- 規劃署的文件指不反對有關改劃,城規會最終通過有關申請,並設附帶條件,包括長者屋設計要獲社署審批。
反對意見書中指出,地盤鄰近粉嶺港鐵站,擔心大型房屋項目會對行人通道及交通造成壓力,亦有意見指出粉嶺南已出現泊位不足問題,期望工程期間能提供額外短期泊車位。 地盤鄰近蓬瀛仙館,亦有意見關注香蠟冥鏹會為附近環境造成影響。 政府會優化推算方法,包括將推算周期由以往10年縮短至5年,更緊貼經濟及勞動市場趨勢。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包括公屋及資助出售樓宇
粉嶺百和路混合房屋項目,早年獲批准興建3座樓宇,作為出租單位、資助出售房屋和長者屋等用途,總樓面面積約99.25萬方呎。 房協表示,受古洞北和粉嶺北發展影響的居民,根據發展局最新的措施,合資格住戶可獲豁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到房協計劃中位於粉嶺百和路的專用安置屋邨。 當他們成為房協租戶後,將受房協適用的租住屋邨管理政策所約束,當中包括富戶政策。 規劃署指堅尼地城西部土地預期可興建二千三百四十個公營房屋以及一千個私樓單位,可紓緩房屋不足問題,明白社會關注發展密度、空氣污染、交通等問題,已建議縮減四百個單位,曾考慮其他土地作發展,包括研究新界棕地用作建屋,但短期內未能使用。 他指會強化賞罰制度,推出「行政長官表揚榜」獎勵計劃,由明年起定期公開表揚優秀並具示範作用的團隊或人員,激勵公務員不斷求進,亦會識別具潛質、表現出色的人員,加以培訓和提拔;如有表現欠佳的人員經督導和輔助後仍沒有改善,應及時終止聘用。 另外會設立「工業專員」,專責統籌和督導「再工業化」的策略工作,協助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項目設施、景觀、生活配套及社區康體設施
他說房協七十周年有多項慶祝活動,首先與民同樂,在大部分屋邨畫藝術壁畫;又會徵集舊照片巡迴展覽;十一月在駿發花園開設展覽館,展示租卡等舊物;年中又會派購物優惠券給居民,讓他們於房協商舖使用;年底則有研討會,討論房屋和城市發展。 赤柱監獄外上年12月發生擄人事件,一名女子喺兩名懲教署人員面前被人綁架帶走,兩名人員試圖阻止,叫匪徒「唔好打交」,但唔成功,事後有輿論批評二人消極行動。 懲教署署長黃國興今日首次回應事件,佢話,短片未能反映事件全貌,當時人員上前救人,但反被撞傷,負傷人員即時通報警方,協助拘捕。 佢話,明白市民對人員工作表現期望有落差,會檢視訓練安排,希望喺新嘅指引下,符合公眾期望。 項目在2017年2月初獲城規會通過有關改劃申請,在2019年3月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並於2021年7月完成補地價。 另外,2025年起陸續有不少地契到期,政府明年會提交條例草案,以一致方式定期為到期地契續期,免卻個別業權人逐一簽立續期的繁複手續和繳付昂貴費用,大幅減少續契時間。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增加土地儲備
消息指,當局會放寬申請門檻,在出售單位方面,定價參照居屋按市價七折,村民毋須入息及資產審查,政府亦擬為村民提供最高五十萬元「過渡津貼」。 政府最快在今年或明年在新界東北收地,據知,發展局官員上月曾往古洞與二百多名受影響村民會晤,初步介紹遷置安排,當中預計可在二○二二年入伙的房協粉嶺百和路混合房屋項目,當中有逾千個可租可售單位。 據安排,受影響村民將獲優先安置,毋須接受入息及資產審查,即可以折扣價購買單位,估計可能為市價七折,惟必須非私人物業業主。 據了解,選擇購買資助單位的村民,可獲政府提供最高五十萬元「過渡津貼」,最終金額按家庭成員人數釐定。 在出租單位方面,消息指申請人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參照房協乙類屋邨出租單位相關要求,但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可獲酌情安排,有機會免資產審查。 古洞北村代表藍少虎說,政府近日向他們簡介計畫,有村民支持有關項目,認為地點方便;但亦有村民關注,區內租金高企,希望當局考慮在古洞興建類似百和路項目,並按通脹調高特惠金金額。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擬提高亂拋垃圾和店鋪阻街等定額罰款 今年內諮詢立法會
旅發局會推出新一輪「賞你遊香港」及「賞你住」,並會增加名額。 他指出,為促進香港與內地醫療合作,會參考國家藥監管局及其他合適的藥物監管機構發出的註冊證明,讓已在內地及相關地區註冊的藥物,在符合安全、效能及質素標準等方面的嚴謹要求後獲批在香港註冊及銷售。 亦會與內地就「港澳藥械通」保持聯繫,讓更多香港註冊藥物和醫療儀器在大灣區使用。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規劃署倡堅尼地城西減建400單位
他又指,會邀請貿發局透過優化「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並會研究措施支持業界進行更廣泛的版權交易活動,促進文藝創意商品化和產業化。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2025 此外,會加強跨專業「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及早識別和安排有需要學生接受專業支援。 醫管局會增撥資源以加強社區精神科服務,並在精神科專科門診試行公私營協作計劃。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 工作涉四大領域
【彭博】– 高盛集團稱,近幾個月來,中國汽車行業對鋰的需求下降了一半以上,這種巨大變化將導致作為重要電池金屬的鋰價格進一步下滑。 在去年鋰價格暴漲的後期階段,高盛屬悲觀者,預計供應將會攀升,遭到了業內一些知名專家的反駁。 而現在,隨著中國鋰價從上周的峰值下跌了超過30%,高盛再次警告,還有很大的下跌幅度。 Aditi Rai牽頭的高盛分析師在一份電郵報告中稱,12月份以來,隨著電動汽車補貼取消、疫情干擾和新年假期遏制了汽車行業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活動,中國鋰需求大幅走低。 然而,電池級鋰的產量持堅,導致供需日漸錯位,在去年激烈爭奪供應之後,今年消費者重新獲得了定價能力。 高盛稱,儘管隨著中國經濟重新開放,價格可能暫時獲得支撐,但年底前供應的進一步飆升將令碳酸鋰價格承壓,在未來12個月內降至34,000美元/噸。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發展「北部都會區」
會研究在大埔創新園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以及通過「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 政府亦會提升陸路口岸的基礎建設,包括在跨境貨運「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布局下,完善陸路口岸和清關安排,以及在規劃重建沙頭角口岸及發展「港深西部鐵路」和北環線支線時,研究採用「一地兩檢」及「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安排。 李家超表示已要求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聯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進行地方行政檢討並作出建議,確保未來安排符合《基本法》及「愛國者治港」原則,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未來3年,會在額外7000個政府建築物停車位提供充電設施。 另外明年會試行新一代電動的士和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並在2025年或之前公布推動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的路線圖,及制訂陸上運輸使用氫能的長遠策略;並會在2027年年底前投入約700輛電動巴士和約3 000輛電動的士。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專用邨最快2023年落成 新界東北清拆戶可住公屋過渡
房協擬建三幢樓高約三十多層的大廈,單位數目合共一千四百六十七個。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2025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前期撥款在2014年通過,政府最快明年開始收地,預料區內超過1000戶居民將受影響。 房協獲邀在粉嶺百和路一幅佔地11434平方米的政府用地,發展混合式房屋,提供1467個可租可售單位,將因應需求優先編配予受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受影響居民,是政府首次有明確位置用來安置受東北發展影響的居民。 房協申請書指,將於粉嶺介乎百和路、蝴蝶山村、欣盛里及田心休憩處間一幅政府土地,發展為混合式房屋發展,以加快全港房屋土地供應。 擬建的1500個單位包括510個租住公屋、696個資助出售樓宇、261個長者居住單位及可提供206個床位的安老院舍。
城規會通過有關申請,基於申請用途符合公眾使用,同時配合附近建築物及現有發展需求,技術上亦可行。 為減低收地阻力,發展局今年五月公布新措施,放寬政府清拆行動的特惠補償及安置安排,受影響住戶可免審查入住房屋協會的專用安置屋邨及加大特惠津貼額。 不過,原來該批居民入住房協屋邨後,同樣會受富戶政策影響,十年後須申報入息及資產,超出最高限額便要搬走。 當局估計古洞北/粉嶺北約有四分一、即約三百戶獲得上樓資格。 他指香港多個行業正面對人力短缺問題,相關政策局會聽取業界意見,並因應不同行業情況提出解決方案,勞福局會在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前提下,在明年推出特別計劃,適度容許輸入院舍護理員、放寬輸入護理員的比例和精簡申請審批程序,協助業界提升服務質素。 發展局和運輸及物流局則會分別檢視建造業和運輸業的勞工短缺情況,並考慮解決方案。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 成立「特首政策組」 引入紅隊概念扮演批判反對角色
除放寬上樓限制,當局亦計劃豁免入息及資產審查,讓受影響居民購買房協百和路居屋,但不可持有物業,申請人亦可享有折扣特惠津貼。 劉國勳指房屋預計2022年落成,建議當局為受影響居民提供租金津貼或暫住房委會公屋以作過渡。 至於有關長者房屋會否按房協現行「長者安居樂計劃」,以終身租住模式推出。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2025 黃傑龍指目前仍在研究之中,不排除另有新形式,仍與發展局商討。 他又指項目由房協自資興建,仍在估算建築成本,粗略估計大約20多億至30億元。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2025 政府發展新區時,往往遭居民強烈反對,當局指未來十五至二十年的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新界北等,涉及八千戶,新措施下安置賠償涉及開支將由三億一千萬港元增至五億五千萬港元。
即將成立的「人才服務窗口」會提供一站式服務,統籌入境事務處處理輸入人才計劃的申請,並提供支援服務,以及制訂服務承諾以提升審批效率。 「北部都會區」未來工作重點包括:全力推進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等已啟動工程的大型項目。 目標是五年內為所有發展項目啟動收地程序,十年內完成平整新發展土地和落成新增單位各四成;「北部都會區」住宅用地會以最高地積比率6.5倍為指引(較早期新市鎮如沙田的5倍為高),而商業用地則為9.5倍。 粉嶺百和路混合式房屋2025 另外,在未來5年,產業用地將陸續推出,支援發展創科和其他產業。 其中洪水橋和元朗一帶的物流及新興工業園首批工業大廈用地將於明年起推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定位為現代服務業樞紐,毗連洪水橋站的商業用地亦會在2026年完成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