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發展商表示,整個重建地盤面積約4,000平方呎,規劃為「住宅 (甲類) 」地盤,總可建樓面約35,000平方呎,預計整個地盤的總收購價約4.18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11,943元。 有財團近年向土瓜灣美景樓第一期舊樓展開收購行動,今年5月份更提出每呎高達1.6萬元的收購價,高市價五成,冀吸引餘下小業主出售其物業。 負責為發展商進行收購的代理公司近日於大廈張貼公告,指參與業權份數僅達78.09%、即未符合強拍門檻,發展商決定放棄收購。 強拍2025 公告又指,部分業主要求每呎收購價達1.8萬元,較發展商出價再高12.5%。 不過值得留意,近年積極進行市區收購的樂風集團,在今年5月份才公布以2.8億元收購上述南京街15至17號超過八成業權,當時更指將聯同南京街11至13號地盤合併發展,計劃興建商廈,估計可建樓面逾6.6萬平方呎。 本報就此向紀惠集團執行董事湯振傑查詢,對方表示「不評論」。
- 由伯恩光學總裁楊建文持有、鄰近大型商場apm的觀塘開源道及巧明街共三幢工廈,去年9月向城規會申請重建為一幢總樓面高達約72萬平方呎、樓高200米的大型綜合商廈。
-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表示,始終目前市場處於「轉角市」,市況不明朗、不穩定,無論商業樓或住宅表現也不理想,因此發展商可能認為時機不對,而不再繼續進行收購重建,加上遇上合適出價便選擇出貨套現。
- 值得留意的是自上次強拍門檻放寬後,每年平均結案數目的升幅比送交案件量的升幅還要高,反映土審處的人手及處理機制得到理想改善,所以期望這次的「配套」也能到位。
- 侯志強出席電台節目指,目前的門檻問題,在於民政事務專員無法得到百分百業權人同意,簽署用於買賣的轉讓同意書,而非他們阻撓政府收地。
- 上訴人必須在上訴通知書送達後7天內,向高等法院的司法常務官交出有關審裁處的判決或命令的加蓋印章文本一份,以及附有理由的決定(如有的話)文本一份及兩份上訴通知書。
該政策由《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香港法例第545章)(英語:Land (Compulsory Sale for Redevelopment) Ordinance)授權,目的為改善高齡樓宇收購重建效率。 上述物業地盤面積2,144平方呎,現為一幢於1966年落成的10層高樓宇,地下及一樓為商舖。 該舊樓項目為一幢於1966年落成的8層高物業,申請人在2020年9月份入紙申請強拍時持有約87.5%業權。 據土地審裁處判詞指,該幢舊樓的維修費高達約1,033萬元,相對重建一幢規模相若的大廈,其建築費用亦只是約2,333萬元,反映維修費佔重建費用約44%,佔比偏高、亦超出合理經濟效益。
強拍: 舊樓強拍令|西營盤兩舊樓獲批強拍令 涉及總金額約7.48億
測量師應當運用專業知識,加大力度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讓受影響人士明白甚麼才是合理賠償,筆者亦希望非牟利組織及專業學會,可以從政府獲得更多資源進行公共教育,讓公眾更加了解強拍條例及賣買雙方的權益。 深水埗醫局街227至233號舊樓今日(15日)進行強制拍賣,由萬科香港在無競爭對手下,以底價2.76億元投得,統一業權。 如果審裁處拒絕這項申請,有意提出上訴的一方可以在申請被拒絕後的14天之內,向上訴法庭提出進一步的上訴許可申請。
我們發現,絕大部分強拍個案的爭拗點在於賠償金額,以及各方對法例下賠償金額的計算方式存有誤解。 對於某些強拍個案出現專業投資者,以及答辯人濫用司法程序、拖慢審訊過程的情況,我們建議土地審裁處向有關人士徵收懲罰性堂費,減少不公的情況。 強拍 老舊樓宇數目日漸增加,筆者認為,花費大量公帑及資源維修老化樓宇,並非長遠之計,加快強制拍賣程序及舊區重建,才能有效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
強拍: 土地審裁處的司法管轄權
申請人或上訴人若要重開法律程序須在程序撤銷後21天內於土地審裁處登記處發出傳召訴訟各方的傳票,才可申請重開法律程序。 假若任何一方認為某些日期不便,應在安排聆訊日期前通知排期主任。 一般來說,聆訊日期一經編定,審裁處不會更改日期來遷就任何一方的旅行計劃、工作安排或生活方式。 在編定的聆訊日如果某一方不能出庭,可委派代表前來土地審裁處處理案件。 假使需要延期或取消已編定的聆訊日期,任何一方均可以非正審申請方式申請安排一個新的日期。
- 當時發展商表示,整個重建地盤面積約4,000平方呎,規劃為「住宅 (甲類) 」地盤,總可建樓面約35,000平方呎,預計整個地盤的總收購價約4.18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11,943元。
- 項目新買家為United Endeavors Limited,最終實益擁有人為徐意(Tsui Yee),但市場消息透露,新買家為中資發展商。
- 至於另一宗強拍個案為北角馬寶道77至87號康樂大廈,地盤面積約7,680平方呎,現為一幢於1964年落成的10層高商住舊樓。
英皇國際(0163)透過強制拍賣,以底價2.59億元投得上環皇后大道西78至80號及荷李活道265至267號高陞大樓,統一項目全部業權。 強拍 西營盤高街124至126號舊樓獲批強拍令,底價為2.1億元,較兩年前估值約1.283億元高出約64%。 我們分別於2023年5月4日、5月8日及5月12日舉辦三場公眾論壇,向公眾介紹各項建議並聽取意見。
強拍: 若重建商廈地價1.62萬 住宅發展則升至2.71萬
資料顯示,發展商於2020年入稟申請強拍,當時已集合約92%業權,而上月獲批強拍時,業權已增至96%,尚餘兩個單位未收購。 該地皮現劃為「住宅(乙類)」用途,物業佔地約10,360平方呎。 若以地積比率5倍重建,料落成後樓總面約5.18萬平方呎,以底價計算,每呎樓面地價約1.95萬元。
施政報告將「強拍」的「龍門」加闊,業主們也重燃重建希望,並建議這類有結構問題的特殊個案,政府可進一步「落重藥」,將強拍門檻進一步降至60%或50%。 另外,有業主委託中原招標放售石硤尾街17A至17D號及鴨寮街108至118號舊樓逾八成業權,並於本月25日截標。 項目樓齡介乎45至63年,總地盤面積約8506方呎,可建樓面約75978方呎。 強拍 他續指,跟據舊樓現有價值比例並以2019年2月為估價日基礎的計算下,已收購和未收購單位的價值分別佔76.4%和23.6%,即申請方需付逾1.9億元收購餘下業權。 但是以上述約4.5億元的成交價和76.4%倒推粗略計算,整項目只值5.89億元;比強拍底價低27.5%,認為底價過高,「流拍」是預料之內。
強拍: 財團收購舊樓屢遇釘子戶
該8個單位在2020年4月份收到收購價介乎2,508萬至2,761萬元,直至今年7月份收購價已升至3,000萬至3,330萬元,升幅高達14%至24%。 仁孚工業大廈位於鰂魚涌英皇道1067號,地盤面積約2.48萬平方呎,為1971年落成的15層高工廈,鄰近太古站A出口。 據發展商年報資料,上述項目擬與鄰近地盤一併發展,即橫跨活道13至21號及永祥街22至30號地盤,地盤面積增至6,392平方呎,預計總樓面約70,790平方呎。
強拍: 紀惠集團佐敦南京街舊樓申強拍 估值1.87億
他預料便利祖堂地收地,將令附近其他土地更易重建,料發展潛力有機會多於祖堂地本身。 現時,雖然答辯方參與強拍過程的費用,由申請人承擔,惟小業主須事先支付測量師費和律師費,待案件審結時,才獲得申請人償還有關費用,不少小業主往往因為資金流不足,而未能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只能參考同區安置基準,做法欠缺專業。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深水埗舊區物業具重建商機,而且舊樓強拍是市區土地重要來源,強拍投資金額亦豐儉由人,遠低於競投政府土地,相信會吸引更多中小型發展商垂青。 如果申請人或上訴人沒有在編定的聆訊時間和地點出現,審裁處可撤銷有關法律程序。
強拍: 案件的排期、延期和撤銷
當時寶聲董事長陳燿璋回覆《香港01》表示,近年香港整體市況出現不少負面事情,令資產價格出現回落,但底價未有反映該些因素。 據了解,政府有意修訂俗稱「強拍條例」的《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放寬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舊樓強拍門檻,由現時須集齊八成業權降至七成半至七成。 事實上,鄧成波近年不時參與強拍項目,如7月份本來就尖沙咀加連威老道61、63、65、67、69、71及73號進行強拍,不過有人士向高等法院申請覆核,令該強拍程序未能展開。 該物業包括七幢五層高的商/住綜合用途樓宇,佔地10,840方呎,早前訂下的拍賣底價為19.262億元。
強拍: 財團高市價五成誘小業主沽貨不果 土瓜灣舊樓收購宣告失敗
參考市區舊樓物業的收購價,水漲船高,如去年8月份,市建局進行收購的九龍城盛德街/馬頭涌道的首個公務員建屋合作社重建項目,每呎收購價達至19,848元,創九龍區新高水平。 【本報訊】政府擬放寬舊樓強拍門檻,發展局指,目標在2022年第三季左右向立法會提相關建議,並且在2023年提出法例修訂。 太古地產早前表示,該公司將就華廈工業大廈(船塢里8號)及仁孚工業大廈(英皇道1067號)兩幅用地一併重建,將計劃興建作總樓面面積約77.9萬平方呎的辦公樓及其他商業用途。 而為保障小業主,發展局提出設立專責辦事處,為少數份數擁有人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
強拍: 重建後樓面升至5.18萬呎
如有關的判決、命令或決定是在各方之間展開的法律程序中作出,則上訴許可的申請必須在各方之間提出。 申請上訴許可的一方須存檔及派送表格1和支持申請上訴許可的宗教式或非宗教式的誓章,誓章內須說明所有上訴的理由。 若沒有人提交反對通知書,法庭會根據(香港法例第17A章)《土地審裁處規則》第15條規則,頒令在無反對的情況下作出判決,如果答辯人不服法庭的命令,可盡快發出傳召訴訟各方的傳票,以申請擱置法庭的命令。 她表示,發展商是以一個街號,而不是以整個項目數十位單位作為基數計算業權申請強拍,又認為收購價偏低,價錢不可在同區換同等面積單位。 上述三幢物業,分別為定富街45至47號華發樓、49至51號安賢樓、53至63號定勝樓,同為樓高6層之商住大廈,樓齡逾五十年。 翻查資料,萬科香港的相關人士分別持有上述三幢物業分別92.86%、91.67%、93.75%之業權,尚餘5伙未能收購,市場估值逾3.59億元。
強拍: 強拍條例知多些 舊樓不賤賣
今年至今有39宗新的強拍申請,相等於去年總數的八成多,由舊例的平均每月不足1宗新申請,升至新例下平均每月逾9宗。 此外,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以書面回覆有關強拍申請數字的查詢,指自2011年至今年7月31日,土地審裁處合共接獲304宗強拍申請。 當中,已完成處理有246宗,其中113宗獲發出強制售賣令,另約54%、即133宗則被終止、撤銷、駁回或循其他途徑達成和解。 土地審裁處文件顯示,有財團就牛頭角定富街三幢舊樓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以統一業權發展,市場對整個項目的估值約逾3.59億元。 樂風集團夥拍外資基金收購的尖沙咀漢口道31至37號舊樓地盤,最新向土地審裁處就其中漢口道35至37號舊樓申請強拍,項目市值逾6.3億元。 新世界於2015年展開收購,於2018年獲得超過80%的業權,並就項目申請強拍令。
強拍: 收購大不同
資深測量師陳致馨亦直指,當強拍門檻降低了,發展商便可以更早達到門檻申請要求。 由於符合樓齡的舊樓逐年上升,預計每年經強拍的住宅單位約4,000個,但這個很視乎申請地盤大小而定。 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近日亦指出,施政報告放寬強拍門檻,會刺激發展商就旗下正在收購的項目進行申請強拍,預料有關申請宗數將會上升。 自強拍門檻降低後,土審處過去5年共收到161宗根據《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作出的強制售賣土地申請,當中51宗獲發強制售賣令,其中50宗均以底價賣出。 土審處指,在發出強制售賣令後,一般會批准由獨立專業人士訂定底價,並委任信託人透過公開拍賣方式出售,底價一般會高於有關地段所有單位總計的現有用途價值。 本港房屋問題嚴峻,特首林鄭月娥下月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土地房屋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可從宇署發出的用許可證 Occupation Permit,俗稱入伙紙中見到。 (3) 第三種情況是一個工業大廈位於非工業地段,而該樓齡達30年或以上。 你可以到地政總署翻看分區計劃大綱圖, 或登入 outline zoning plan 的網站()查閱。 經過多番的交換證人供詞、專家報告及審視相關的法律文件,排期向土地審裁處進行正式聆訊後,就會決定判出或拒絕強制售賣令了。 不上訴的話,就需要於強制售賣令頒發起三個月內完成強制拍賣及將有關地段的業權轉讓給成功競投者。 要獲得Buyer Stamp Duty買家印花稅15%的退稅 ,發展商六年內便得把舊樓重建完成才獲退稅。
在收回樓宇管有權的申請中,如果反對通知書已經提交,司法常務官必須盡快為有關申請排期聆訊,然後通知各方排期聆訊的詳情。 有關通知必須在聆訊前的14天或之前發出,或在各方所同意的其他期限前發出。 據土地審裁處資料,有財團就油麻地利業街11至13號聯業樓、利業街15號東安大樓兩幢舊樓申請強拍,兩幢舊樓估值合共約1.7619億元。 資料顯示,毗連的高街124及126號紹德樓舊樓,在上周五(9日)才以底價2.1億元完成強拍程序。 該地盤面積約9,650平方呎,規劃為商業 (甲類) 地盤,總可建樓面面積約115,800平方呎,即每呎樓面地價約12,953元。 新世界發展發言人表示,對於土地審裁處批出強制拍賣令,集團表示歡迎,並期望在取得100%業權及詳細勘察建築物的結構後,積極探討保育前皇都戲院相關部分的可行性和方案。
其中,黃竹坑道52號合隆工業大廈,由會德豐提出強拍,已持有大廈業權85%。 該工廈於1971年落成,樓齡約五十一年,為一幢樓高13層的工廈,現時估值約6.9億元。 長者安居協會自2011年起受發展局委聘,為全港受《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條例》)或私人收購影響的舊樓小業主(特別是長者)提供協助。 此服務包括提供適當意見和資訊、陪同有需要的小業主與收購一方見面商議等。 協會的註冊社工團隊在跨專業顧問的支援下,協助小業主在面對物業收購或強制售賣時,作出適合其個人需要的選擇。
強拍: 【市區重建】消息指政府擬放寬舊樓「強拍」門檻 須集齊業權由八成降至七成
《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指明較低百分比)公告》2010年4月1日生效,以降低3個類別地段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售賣的門檻,由不少於90%業權降至不少於80%業權。 三個類別地段為:(一)地段上每個單位各佔該地段不分割份數的10%以上; (二)地段上所有樓宇的樓齡均達50年或以上;以及 (三)地段坐落於非工業地帶而地段上的所有工業大廈的樓齡均達30年或以上。 俗稱「強拍」的《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於2010年4月1日起,將申請門檻降低,申請人由必須擁有該地段不少於90%的不分割份數,調低至不少於80%就可提出申請。 最新由太古地產成功收購的單位為仁孚工業大廈8樓全層,在2月16日以2.88億元易手,該單位面積1.67萬平方呎,呎價約17,245元。
強拍: 個案服務
審裁處並不保證申請人能夠討回全部或任何欠租或判額,或已支付或需要支付的執達主任費用,一切視乎執達主任執行「扣押判定債務人財產令狀」的結果。 申請人須衡量追討所欠金額之機會和會涉及有關的執達主任費用,然後請自行決定所需要的執行方式。 除了提交費用外,申請由執達主任執行令狀時必須繳付按金予土地審裁處,以支付執達主任和封舖差費用。 在執行令狀完成後或申請人指令執達主任中止執行令狀時,申請人須以書面通知執達主任辦事處,要求將所餘按金發還給申請人。 當上訴許可獲得批准後,有意提出上訴的一方必須在審裁處給予許可後的7天之內,把上訴通知書派送審裁處及法律程序的各方。
強拍: 萬科就牛頭角3幢舊樓申請強拍 估值逾3.59億
申請人須衡量追討判定款項的成功機會以及執達主任執行令狀時所花費的費用,再作決定。 強拍 若法庭頒令某方須支付判給對方的款項,除非審裁處另有指令,否則須付款的一方應嘗試將判給對方的款額以及任何已確定或達成協議的訟費直接付給對方,並索取有關收據。 假若審裁處指令付款人須把款項交予土地審裁處,付款人應預留充分時間在辦公時間結束前到來會計部辦理。
強拍: 測量師:時機不對選擇出貨套現
據資料,項目地盤面積約38,960平方呎,屬住宅(丙類)地帶,最高地積比率為3倍,重建後總樓面約116,882平方呎,料可發展成低密度豪宅,涉及兩幢樓高7層的分層住宅,以6幢3層高的洋房。 此外,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將於明日(8日)進行強制拍賣,拍賣底價為47.776億元。 恒地(0012)今日(20日)透過強制拍賣,在無對手競爭的情況下,以底價逾12.13億元投得土瓜灣道68A至70C號舊樓,成功統一業權。 恒地執行董事黃浩明表示,項目將連同周邊收購地盤合併重建發展,目前地盤面積已擴展至約3.2萬平方呎。
強拍: 香港文匯網
因此,法官採納了他們的在這主要部份的意見,定出項目總發展價值14.4億元。 可是,近月銀座式商廈單位錄大幅蝕讓個案;14.4億元明顯高於現時市況水平,直接導致項目的地價底價過高。 此外,上月底獲批強拍令的九龍城衙前塱道3至13號舊樓,申請人對該舊樓的安老院部分的估值部分提出上訴,最新土地審裁處頒下判決書,駁回上述申請。 上述項目地盤面積約3491方呎,現劃為「住宅(甲類)」用途,地積比最高以9倍發展,涉及可建總樓面約31419方呎,若以強拍底價計算,每方呎樓面呎價約12095元。 要了解強拍,你先要了解何謂「不可分割業權份數」( Undivided Share of A Lot.) 強拍 一般而言,多層建築物的業權是以不可分割業權份數來表達。 當業主購買一個多層建築物內面的一個單位時,他不但擁有自己單位的獨有管有權,即是說他有權只是他一個人使用該單位,亦與其他業主共同擁有建築物的公用部分。
該申請人為卓越兆業有限公司(EXCELLENT GROUP 強拍2025 INC LIMITED),公司董事包括澳門商人羅盛宗,其餘多名董事則持有澳門護照。 堅尼地城吉席街93及95號物業,今日(1日)進行強制拍賣,由近年積極併購舊樓的永義國際(1218)在無競爭對手下,以底價1.9億元投得,成功統一業權。 近岸填海方面,發展局會審視涉及約220公頃的龍鼓灘填海和約220公頃的屯門西地區規劃,目標是在明年上半年爭取立法會撥款啟動這項開拓土地的規劃及工程研究,檢視不同的發展選項,以敲定未來路向。 侯志強出席電台節目指,目前的門檻問題,在於民政事務專員無法得到百分百業權人同意,簽署用於買賣的轉讓同意書,而非他們阻撓政府收地。 他稱,相信降低門檻會較易成功收地,但強調社會不應誤會新界人很想賣地,指祖堂地乃祖先留給他們祭祀的土地,他們只是配合政府政策,故政府應該「幫幫新界人」,例如做好交通配套、「不要盲搶地,建插針樓」。
強拍: 強制拍賣
在審裁處進行法律程序的任何一方,可以基於審裁處的判決、命令或決定在法律論點上有錯誤的理由,針對該判決、命令或決定,向上訴法庭提出上訴。 有意提出上訴的一方在向上訴法庭申請上訴之前,必須先向審裁處的法官或成員申請上訴許可。 是次強拍的漢口道35至37號恕園大樓,地盤面積約5,236平方呎,該財團已持有項目業權約93.94%。 強拍2025 該廈早於1965年落成,為一幢10層高商住舊樓,地庫至2樓為舖位,樓上3樓至8樓為住宅部分。 未來重建預計可以地積比率12倍發展,總樓面可達約6.28萬平方呎。 上述醫局街項目現為4幢樓高約5層的商住物業,於1956年落成,樓齡六十五年,地盤面積約4,617平方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