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必須正視這些舊式樓宇結構老化的危險性,嚴懲視物業安全如無物的業主,並強化物業的定期保養工作,釋除公眾安全疑慮,構建高齡物業的「健康身體」。 現有法例規定若業主沒有合理辨解而不遵從強制驗樓的通知,經定罪後可被判罰款港幣5萬元及監禁1年,惟過去罰則過輕,且成功檢控次數有限,使公眾輕視後果。 過去半個月,九龍區多幢大廈石屎相繼剝落,擊毀多架汽車,傷及途人,其中旺角寶安大廈經政府檢驗後數日再有石屎剝落,政府檢驗成效成疑。 30年以上樓齡的大廈存在各種老化問題,天台滲水、外牆剝落、結構出現裂縫等「症狀」常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如沒有得到適切的處理,將會造成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後果,危害社會安全。
- 梁熙介紹,該行動首先會針對區內樓齡達40年以上的「三無大廈」、其次是已收到驗樓令但未完成修葺的大廈,透過紅外線科技為大廈外牆結構進行「快測」,檢查外牆是否存有中空或裂痕等風險,若發現有風險會通報相關部門進場處理。
- 該計劃獲政府注資20億元,市建局已原則上批准約7,500份申請,已發放或已承諾發放的金額約3.2億元。
- 而樓宇在「公用地方維修資助」及/或「強制驗樓資助計劃」下的資助金額/資助上限,亦會因應樓宇於參與第三輪2.0行動下獲批准的自住單位業主的數目而按比例下調。
- 上述計劃當中的樓宇安全貸款,主要協助業主繳付改善樓宇結構、外牆安全、消防安全、屋宇裝備、清拆違例建築物等維修支出。
- 屋宇署發言人強調,業主有責任確保其樓宇安全;而適時維修和保養私人樓宇是業主的基本責任;若因樓宇失修而導致他人財物損失或人命傷亡,業主有機會負上民事法律責任。
- 有學術研究反映,在沒有任何誘因情況下,大部分業主不願出資檢修樓宇。
曾經有買家以低水價,向一名不想處理維修事宜的業主,購入一間樓齡逾30年的港島區舊樓。 環顧本港一些已發展多年的舊區,如土瓜灣、深水埗、北角及筲箕灣等,總會看到一些外觀殘舊、甚至日久失修的大廈。 除了收樓重建外,要改善舊區環境,便是為這些舊樓進行復修。 樓宇維修2025 至於書面查詢,如當局無法在10天內向申請人作出實質回應,便會先作初步答覆。
樓宇維修: 相關影片
不少人認為,與其不斷投放資源為高樓齡的大廈檢修,倒不如直接進行市區重建,將破舊失修的樓宇重建成符合現代標準的新式樓宇。 惟市區重建需要大量土地資源和資金,且放寬強拍門檻、原區安置等問題未有共識。 有見及此,在未有相關計劃前,筆者建議政府先引入「預防性維修保養」的工作,強調「保養為本」的重要性,以取代現時樓宇維修的策略。
樓宇維修保養周期須視乎每幢樓宇的個別情況(例如樓宇用途、等級及狀況)、使用者的期望及負擔能力而定,並因應某些特殊情況和預期達致的水平而作出調整。 但對於涉及住戶及公眾安全或衛生的重要項目的維修保養周期,或一些法定要求的檢查及測試,其保養周期則不應延長,例如外牆飾面、消防安全設施、消防裝置及設備、電力及電梯裝置等等。 民政總署透過製作電視宣傳短片、派發專題單張以及舉辦樓宇維修講座,就大廈管理及樓宇維修進一步加強公眾教育,鼓勵業主維護自己的權益,積極參與法團業主大會及樓宇維修工作,並遵照《建築物管理條例》的規定聘請工程顧問及樓宇維修承辦商。
樓宇維修: 大廈管理日常運作
幸好,政府現時均有提供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減輕各位小業主經濟負擔。 計劃有不同的貸款及資助項目,業主只須填妥申請表格,便能作出多項申請,以便進行樓宇及窗戶的修葺工程。 參加2.0行動和招標妥服務的西環金陵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周先生和前秘書林女士表示,其大廈樓齡約60年,大部分業主是長者,當收到強制驗樓法定通知時,一度感到不知所措。 幸好2.0行動和招標妥提供財政和技術支援,加上市建局舉行的講解會,為他們在維修工程上提供清晰方向,幫助他們揀選合適的工程方案和承建商。 樓宇維修 樓宇維修 原本大廈外牆批盪剝落,走廊窗戶損壞,電線亦有待整理。
市區重建局除推出了“樓宇復修平台”的樓宇維修資源網站,並已推出「「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加強對業主進行樓宇維修工程的技術支援。 獲批准參加第三輪2.0行動的合作社,該合作社社員可以就其自住之合作社樓宇單位申請上述自住業主/長者自住業主的資助。 就今日筲箕灣道33至35號麗灣大廈有石屎剝落,屋宇署接獲警方通知後隨即派員視察,發現筲箕灣道行人路上方的樓宇2樓底部有約600毫米乘600毫米的石屎/批盪剝落,大廈整體結構沒有明顯危險。 同時,屋宇署會在民政事務總署和市區重建局的協助下,邀請其餘合資格樓宇申請2.0行動,為有心早日遵辦通知的樓宇提供支援。 目前強制驗樓通知期限已屆滿而尚未遵辦的樓宇約2,700幢,發展局和屋宇署就此制定行動策略。
樓宇維修: 安達保險 我的家居保險 – 計劃 A (高樓)
他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處理舊樓安全問題已刻不容緩,政府應因時制宜,盡快透過官商民協作模式處理全港舊樓問題,如早前他與民建聯港島東團隊聯同香港驗樓師學會,義務協助舊樓業主為大廈檢測外牆的「掃雷行動」,已經在港島東區開展。 江玉歡直言,政府相關部門在舊區重建及維修方面一直被人詬病「嘆慢板」。 雖然過去數年疫情問題對「強制驗樓計劃」造成影響,但如本月初旺角道發生冧石屎的寶安大廈,屋宇署早於2014年已向其發出強制驗樓法定通知,但至今9年仍未完成維修,所以不能算在疫情影響頭上。
我們邀請市建局一站式推行上述資助計劃,為業主提供技術和財政支援。 迄今,有關計劃已惠及約7,700幢樓宇及其住戶和商戶、另外7,500家住戶及4,000部升降機。 適時的樓宇維修保養,不但確保樓宇安全,更有助保持樓宇的價值。 市建局明白一般業主要進行樓宇復修殊不容易,因此市建局除為有需要的業主提供多項樓宇復修資助及支援計劃,以協助業主籌組及進行復修工程外,更成立了一個由相關政府部門、執法機構、專業機構和工程承建商商會等組成的「樓宇復修平台」。
樓宇維修: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
業主組織或業主只需要為其大廈或個別單位將進行的維修工程提交一份簡易申請表格,市建局就會按照相關的資格、樓宇狀況及需要,提供適切的技術及財政支援,免卻業主組織或業主需就各項資助服務提交個別申請。 市建局相信重新組合服務及簡化有關申請流程,有助鼓勵及順利展開維修工程。 妥善保養及維修是大廈業主的責任,市建局希望透過優化復修計劃,積極鼓勵業主為樓宇進行適時維修及保養工程,以改善樓宇安全及環境衛生,有效延長樓宇的使用期。 我們明白業主之間要協調大型維修工程殊不簡單,因此政府在過去五年撥出超過190億元,推行多個維修資助計劃。 發展局助理秘書長(屋宇)黃朝揚表示,計劃涵蓋強制驗樓訂明工程,例如外牆等公用部分、排水系統、消防系統、升降機,更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單位內維修工程的資助。
樓宇維修: 工程師學會籲正視樓宇維修
「預防勝於治療」,解決樓宇失修問題的長遠方法,繫於業主積極履行其樓宇維修的責任。 業主如能定期為樓宇進行檢驗,及早找出問題所在,並適時進行補救工程,便可以有效避免意外發生。 工程師學會建造分部主席謝偉正指出,一般來說,鋼筋混凝土樓宇壽命大約50年,30年樓齡是樓宇由年青踏入中年的關鍵時期,如果定期維修保護,樓宇壽命可達100年。 他指出最近多宗石屎剝落事件都是石屎表層剝落,雖然未有即時結構危險,但對途人和屋宇使用者都會構成危險。 若一直惡化下去,會造成鋼筋生鏽、膨脹、迫裂石屎,令石屎終有一天無法承受自身重量而墮下,室內室外都會發生。
樓宇維修: AXA安盛「卓越」豐盛優居樂保險計劃 – 計劃A
同日上午約7時43分,油麻地廟街119號至121號、樓齡43年的樓宇,有單位的冷氣機簷篷約10厘米乘8厘米大的石屎碎片剝落,擊毀樓下一輛私家車擋風玻璃。 警員封鎖現場,並通知大廈管理人及相關部門跟進,事件中無人受傷。 申請樓宇安全貸款,需繳付$530註冊費,至於利息,如果經濟有困難之人士,便可享有免息貸款,其條件需為綜緩或長者生活津貼受助人,又或入息及資產不超過上限(見表1)。
樓宇維修: 大廈大維修 貸款逾5萬需抵押
市區重建局推行的「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是為大廈業主提供財政資助和技術支援的一站式服務。 在綜合計劃下,業主只須填妥該計劃的一套申請表格,便能作出多項申請,以便進行樓宇及窗戶的修葺工程。 樓宇維修 建築物預防性維護工作的優勢獲得全球肯定,惟定期的保養可能拉高成本,且技術含量高,導致使用率有限。 樓宇維修 鑒於過去試點計劃具成效,筆者也建議政府可擴大預防性檢修策略至其他「中年」樓宇,以收集更多數據,對於三無大廈等更可提供設置的補貼資助,保障香港樓宇的安全。 目前樓宇維修工作主要屬反應性的「修正性維護」,透過糾正問題,讓設備恢復至正常狀態,然而卻存有頭痛醫頭,見爛補爛的問題,不利長遠的持續發展。 若物業保養得宜,結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工程的維修費用也大幅減少。
樓宇維修: 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
大廈須在完成修葺工程後,相關強制驗樓通知方會被視為遵辦。 工程師學會會長李志康表示,樓宇和人一樣,當年齡漸長,少不免會出現不同毛病,維修保養以保持建築物的狀態尤其重要。 若等到出現問題時才處理,所需要的時間和金錢亦會相應增加。 他鼓勵市民平日多作監測及適時維修保養,及早處理小問題,以免問題惡化,最終損害生命安全及財產。 樓宇維修2025 學會引用政府統計數字,指2022年有超過2.6萬幢超過30年樓齡的樓宇,其中兩成、大約5,200幢屬「失修」或「明顯失修」,由屋宇署發出驗樓令,要求業聘請專業工程師評估及修葺。
樓宇維修: 樓宇欠妥之處
警務處已在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下成立專責工作小組,並透過“復安居計劃”,由所屬警區的反三合會行動組與有關法團和業主直接聯繫,邀請他們向警方提供罪案消息,加強情報收集工作。 任何人士如認為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受到恐嚇,可向警方報案,尋求警方的協助。 樓宇維修 第三輪「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現正接受申請,截止申請日期為2023年9月30日。 不論物業價值多少,私人樓宇的註冊業主均可申請有關貸款。 如獲批貸款,貸款額會視乎維修工程獲批費用和大廈業主攤分款額的方法而釐定。
樓宇維修: 服務統籌主管Care Organizer (職位編號:CO-SCC-HCS)
市建局與香港電台合作於節目《香江暖流》推出《樓宇保養手冊》電視及電台系列,展示市建局在推動樓宇復修和預防性維修方面的努力。 最後一集展示了市建局協助業主進行建築物預防性維修工作的努力。 為防治鼠患及減少冷氣機滴水引起的滋擾問題,除優先工程外,加裝或更換防鼠板及冷氣機中央排水管已包括在「樓宇更新大行動2.0」的資助工程範圍內,以鼓勵大廈業主改善居住環境。 合資格的自住業主,必須自行填寫「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個別單位業主申請表」,並於《2.0行動自住業主須知》內所述的申請期內提交其申請予市建局。 若申請人未能提供足夠個人資料,市建局/屋宇署將不能處理有關申請而可能導致有關申請被取消。 請確保所提供的資料是準確及請即通知市建局/屋宇署有關任何資料的變更。
樓宇維修: 樓宇復修計劃
就業主已委聘註冊檢驗人員的1,800幢樓宇,其中1,300幢已進行檢驗工作,有待開展或完成修葺工程。 樓宇維修 屋宇署會盡快向相關註冊檢驗人員發信,要求於一個月內向署方交代進度,並敦促加快進行檢驗及/或修葺工程。 發展局和屋宇署高度關注近日接連發生大廈外牆石屎或批盪剝落事件,以及當中顯示強制驗樓通知未能遵辦的問題。 屋宇署已覆檢公用部分尚未完成遵辦通知的樓宇名單,將重點跟進和加大執法力度。
若無合理解釋及進度欠佳,視乎個別情況,署方會發出警告信,並在今年年底前向法團或有關業主展開檢控程序。 梁熙介紹,該行動首先會針對區內樓齡達40年以上的「三無大廈」、其次是已收到驗樓令但未完成修葺的大廈,透過紅外線科技為大廈外牆結構進行「快測」,檢查外牆是否存有中空或裂痕等風險,若發現有風險會通報相關部門進場處理。 事發於昨日上午約8時,新興大廈面向彌敦道的一樓石屎簷篷,一片約50厘米乘30厘米面積石屎批盪突然剝落,墜落在對開便利店出入口與巴士站的行人路上,部分石屎大如拳頭,幸未有擊中途人。
最後,不論大家打算申請哪種貸款,均應先清楚了解當中維修費用,大家可翻閱大廈會議紀錄文件作了解。 另外,市建局亦有提供「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派專人詳細評估各大廈的維修成本,並舉辦講座,向業主們講解及提供維修資訊。 此外,政府提供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津貼最多$40,000,申請人需年滿60歲並且為業主,同時正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又或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見下圖)。 申請人必需是私人樓宇的業主,包括居屋及已自置公屋,每個單位的貸款額上限$1,000,000。 抵押方式包括提供彌償人,簽立一項在港物業的法定押記或提供本港一家持牌銀行簽發的保證書。 樓宇安全是居民,以致社會安全的先決條件,然而今日的「石屎雨」反映樓宇老化問題有跡可循,惟現行措施是否足以確保樓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