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CAT Elo 7.1 Air正如同他們名子後方所加的,7.1以及Air都是他的主打強項。 支援7.1聲道的虛擬環繞音效,在進行遊戲是可以提供細節豐富且具方位感的音訊,而Air則是在他重量部分的優勢,耳機整體的材質都相當精實,像是按鍵的品質還有頭戴與耳罩間機械的連動處等,但 Elo 7.1 Air 在拿取與配戴時卻不太會感到負擔。 這支電競耳機推薦給預算不多、但又想尋找接近旗艦級別的入門耳機玩家,幫主認為咬一點上Elo 7.1 Air 是相當值得的嘗試。 Puro Gamer 最大音量限制為 85 dB,這個音量限制可以有效地保護好聽力,經過測試,這樣的音量並在聽力正常的玩家使用下,並不會影響遊戲體感及表現。 羅技G Pro X Wireless的發表為無線電競音訊設定了更高的標準,作為市面上最好的遊戲耳機之一,這副電競耳機為玩家提供無線自由、低延遲、強大的構建質量;最重要的是,出色的聲音表現。 此外,還擁有長達20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和長達13公尺的無線範圍,這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 至於頭部追蹤功能都有助提升 3D 空間氛圍音場精準反應,即使大家以不同坐姿進行遊戲,或以頭部傾則方式配搭耳機,耳機都能實時修訂,佩戴者空間音場,無損音效元素的音場原貌。
- Cyberpunk 2077電馭叛客可能令不少PS4機主失望,不過希望在明天,踏入2021年,《香港01》科技玩物頻道盤點了各平台共20款令人期待大作。
- 一般耳機的音質以解析力、音場定位、三頻解析等要件,作為主要考量的重點。
- 憑藉鈦金屬50毫米驅動單體、透氣的Flowknit記憶海綿耳墊和Razer的HyperClear超心形麥克風等高階功能,會讓電競玩家很樂意投資這款設備。
- 為極緻化 PC 平臺的頭部定位效果,官方更附設一個 Windows 專屬程式,可對應多項聲音及空間變化微調,非常實用專業。
HyperX這款無線電競在規格及功能上可以說是前段班,特別是2.4GHz無線連線的部分,提供比藍牙更快速、更低延遲的連線,加上這次的電力提升為300小時,讓電競耳麥的方便性大幅提升。 聽音辨位在玩即時戰略和槍戰類遊戲時非常重要,因此電競耳機必須具有基本的環繞音效或空間音訊,讓玩家能夠判斷聲音從何方傳來,增加獲勝的機率。 令人沈浸其中的聲音,音質如水晶般清澈的麥克風,可自訂等化器和選用的 7.1 聲道環繞音效。 HYPERX Cloud Orbit S 在市場定位及規格配置上都刻意加入「音質」元素,令大家可置身遊戲之内時,亦可享受到睇戲及聽歌之樂,徹底打破電競耳機粗聲粗氣定律。 整體而言 Cloud Orbit S 在人聲方面呈現方面、瞬態變化或軌跡感展現上都有不俗平衡,且進階功能上都有值得大家邊用邊發掘,打算追求高音質電競體驗的話,此耳機絕對值得大家親身體驗一番。
打機耳機: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需要注意的是,這耳機沒有無線藍牙,需使用 USB-c 或 3.5 mm 音源,這款耳機的售價約79.99美元,所以整體評估下來,算是CP值很高的商品,值得推薦。 HyperX 為 Kingston 旗下電競品牌,專為遊戲玩家和 PC 組裝玩家提供高效能產品。 CP值很高的一款電競耳麥,使用3.5mm來做為連接方式,穩定連線且不會有任何延遲。 顏色有很多樣可以選擇,還有具有戰鬥感的迷彩塗裝色,是熱門的RGB燈效以外的另一種好看設計。 可收折的麥克風可以有蠻好的收音效果,重量也很輕巧不會壓頭。
就人類的感知神經來看,超過低於20ms 就無法辨別,目前真無線藍牙耳機延遲大約是 100 打機耳機2025 – 200 ms,這都還是在可以感知出來延遲。 但是有線耳機延遲,約都低於 60 ms 的時間差,所以如果是射擊遊戲,在延遲的表現上,建議選擇有線電競耳機,才能夠有較好的表現。 一些入門玩家在聽聲辨位的使用上,並沒有深入瞭解,這其實是會影響遊戲表現,一個要連殺 20 kills 的人,相信在聽聲辨位上一定有做過練習,下面這個影片就是讓我們了解,如何在槍林彈雨聲中,聽聲辨位,也可以利用這影片,測試看耳機有沒有這樣的效果。
打機耳機: Cleer ROAM SPORT 藍牙運動耳機開箱:獨特耳翼…
玩遊戲時的聲音體驗是很多玩家重視的項目,很多人都會在玩遊戲時使用耳機來收聽音效或是跟其他玩家對話,因此選擇一副具有競爭力的遊戲電競耳機是必須的,本文將提供一些遊戲電競耳機推薦重點及耳機給您參考。 Cloud Orbit S 搭載 Audeze 平面單元,在電競及聽歌間取得較佳平衡度。 經 USB 接駁訊源 Cloud Orbit S 在細節處理不會有過分冰冷數碼感。 當換上 3.5mm 端子輸入後,聲音亦有相當大變化,聲音細節相對人性化。 而經 3.5mm 端子輸入會略過 DAC 打機耳機2025 解碼模組部分,且整體動態都會有收窄及具一定壓抑感,但整體表現都算均稱。 值得一提是大家可利用專屬程式内等化器修改設定,利用 3D 立體聲調校功能自訂空間音效。
- 相信從這幾個點去考慮,要找到一副負擔得起又能玩得暢快的電競遊戲耳機絕對不是一件難事。
- 耳機續航力也提升至40小時,並支援快速充電15分鐘,能得到8小時續航。
- 由於新時代遊戲已進入 3D 立體全方位操作年代,很多遊戲元素都會在視點以外空間發生。
- CE 麥克風技術提供即時的語音濾波器,可降低噪音並讓語音更飽滿、乾淨,更有專業感。
- 而且外型上可以自訂將自己隊徽、顏色都打印哂係自己專屬耳機上,加強專業的感覺,即輸人唔輸陣也。
- 可以看看要購買的耳機,其麥克風測試有沒有在影片裡面,即可聽出該耳機的麥克風的音效。
Logitech 是來自瑞士的品牌,大家對它而熟能詳的就是鍵盤滑鼠,如果你有桌上型電腦,很有可能就是用它們家的鍵盤滑鼠。 近年來,羅技大幅增加產品線範圍,進入許多電腦週邊的領域,像是耳機、喇叭、監視器、電玩搖桿…等,其都有不錯的發展。 Razer 雷蛇是新加坡創立的遊戲周邊裝置公司,許多電競的周邊,像是高階的電競滑鼠或是鍵盤,Razer 打機耳機 都有不錯的產品,同時 Razer 也是第一批贊助企業玩家的公司之一,這也讓Razer的名氣大增。 綜上所述,西方人用的耳罩式耳機,頭戴的寬度要比東方人來小,而女生使用的耳機頭戴寬度也比男性小。 因此,在選購耳罩耳機時,耳機頭帶的內徑大約落在 13 – 15 cm 左右,加上頭戴的彈力及伸縮,才能夠有好的配戴舒適感。
打機耳機: PRO X 無線
Sennheiser 打機耳機2025 是來自德國的老牌耳機品牌,其深耕於耳機工藝很長一段時間,在市面上,一般音樂性耳機裡,有著執牛耳的地位,其聲學上著墨,比科技型耳機來的優異。 通常我們再打電玩的時候,一但進入戰鬥創況後,都會全神貫注,進入此 Flow 之後,一般來說,只要設備的舒適度不要太差,都會忘記設備的存在,完全地進入戰鬥狀況。 但其實,在遊戲的過程中,疲勞會累積,這些疲勞累積到最後,當遊戲結束,疲勞感受就會影響到下一場遊戲的表現。
電競耳機的種類及款式越來越多,廠商除了強化基本功能外,在造型上也會進行設計。 打機耳機 如果你是戰隊的一員,那麼建議選購一支酷炫的電競耳機,戴上耳機後,戰鬥氣勢立即提升。 例如下面這款耳機,在造型上,有很不錯的現代科技感,另外加上LED燈的加持,整個氣勢相當驚人。 所以如果你的預算還算充裕,可以選擇有LED燈閃亮造型的電競耳機。
打機耳機: 快速連結
選擇電競遊戲耳機要考慮的項目跟挑一副聽音樂用的耳機不太相同,重點會放在如何完美表現遊戲音效和跟他人通話的語音,以及在很長的遊戲時間中配戴的舒適度。 相信從這幾個點去考慮,要找到一副負擔得起又能玩得暢快的電競遊戲耳機絕對不是一件難事。 Razer的THX空間音訊提供精準的聲音定位和逼真的音效表現,有助於使用者以驚人的準確度偵查敵人的所在位置。 Inzone H9是Sony首次非PlayStation製造的旗艦款遊戲耳機,利用了PS5的Tempest 3D音訊技術產生身臨其境的聲音。 其也適用於桌上型電腦,帶有Inzone桌面應用程式,可讓建立和調整聲音配置。 桌電用戶還可以藉由Inzone H9 的空間聲音技術,體驗3D音效。
打機耳機: 有線或無線
其他的功能,像是伸縮麥克風,音質表現中上水平,整這款耳機綜合表現不錯,搭配外型是生活造型的設計感,也便於生活中使用,整體評估下來,是一款CP值高、功能性強的電競耳機,值得推薦給您。 由於新時代遊戲已進入 3D 立體全方位操作年代,很多遊戲元素都會在視點以外空間發生。 然而傳統耳機的空間定位會隨佩戴者視點的改變而扭曲,令玩家在反應時間和精準度上都會構成影響。 至於 Cloud Orbit S 就首度為頭戴式耳機追加頭部追蹤(Head-Tracking)功能,以提升玩家即使反應精準度。 實測場景如《盜墓者羅拉:暗影》序章一幕海嘯及《生化危機2:重製》中敵人步迫緊音效元素,在 Cloud Orbit S 上都有超預期體驗。
打機耳機: 藍牙耳機中的驅動單體是什麼?不同類型有何影響?
內附 2.4G Hz 接受器,讓延遲降低到了最低,整體而言,這款耳機在玩電玩的時候,相當好用、流暢。 一般耳機測試音場定位會使用樂團演唱會情境來測試,一首歌撥下來的時候,主唱、吉他手、鼓手、貝斯手這些人的相對位置,可以清楚地呈現。 一款好的耳機,其音場不只是左右,前後位置的距離也可精準呈現。 雖然耳機只有雙聲道的配置,但是利用聲音傳遞的速度差異、耳機內的單體,還是可以定位出前後的效果,以下就一個可以用來測試耳機音場前後定位的音效影片。 Razer BlackShark V2 Pro主要專注於聲音定位、通訊清晰度和主動降噪,是一款全方位的無線電競耳機。 憑藉鈦金屬50毫米驅動單體、透氣的Flowknit記憶海綿耳墊和Razer的HyperClear超心形麥克風等高階功能,會讓電競玩家很樂意投資這款設備。
打機耳機: PuroGamer 電競耳機
一般耳機的音質以解析力、音場定位、三頻解析等要件,作為主要考量的重點。 有一個簡單的方式評測耳機的好壞,以下面這首”四季”交響樂為例,如果整場的樂器演奏,你都可以聽出,各種樂器類型、定位,樂曲快、慢之間變化,低、中、高三頻段都能清晰的呈現,那麼這個耳機就已經算是有不錯的水準了。 【PS5/電競耳機/Gaming耳機/Steel Series/Audeze】打機開心,用良好裝備來打機就更開心! 一款好的Gaming耳機能大大提升打機時的享受各體驗,以下整理10款電競耳機的性能、價錢和特點一覽,高中低階不同價錢都有推薦,幫大家找一隻最適合自己的款式。
打機耳機: Cleer ROAM SPORT 藍牙運動耳機開箱…
這款雷蛇電競耳機 Nari Ultimate 有一個很酷的功能, HyperSense 震動功能,其震動的功能具有方位性,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聲音的位置,但是這個功能,如果開得太大,震動會很強,可能會影響聽感。 同時,內建藍芽接受器,可從耳機取出插入電腦使用,頭戴的部分,採用鋁製金屬圈,剛性比較強,整體來說,這款電競耳機是不錯值得推薦的。 這款電競耳機最大的特色就是安全音量限制,讓玩家聽到的聲音音量最大不會超過85分貝,達到保護聽力的目的。 不過,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其低音較弱,喜歡藉由重低音帶來刺激感的人可能會比較不習慣。 許多人在玩遊戲的時候,尤其是兒童或是成長中的青少年,為了追求刺激,會不自覺音量越開越大,長久下來就容易聽力受損,所以PuroGamer就能為大家把關,算是長期玩電玩又要兼顧聽力的不錯選擇,因此入選我們的推薦名單。 打電動已是現代人熱門的休閒娛樂之一,從電腦、手機到Xbox、Play Station等遊戲機,有著這各式各樣的遊戲可以玩,幾乎離不開我們的生活。
打機耳機: 無線藍牙耳機 CES創新大獎 Marley Liberat…
再加上其262克的重量,會讓使用者感覺像是在頭上進行聽覺水療。 大多數專業電競玩家通常會選擇有線耳機,因為沒有音訊延遲問題。 在動作節奏的遊戲中,延遲可能會導致錯過關鍵的聲音提示並輸掉遊戲。 打機耳機2025 音質方面,基本上其音色已算是無線打機耳機之中,尚算中上之選,不單3D立體音響突出(能充分發揮 PS5 主機的 Tempest 3D 音效技術),而重低音表現亦比想像中出色。 打機耳機2025 最重要是早前PS5的大更新之中,加入了Pulse 3D耳機的新功能「EQ等化器」調整,可以因應玩家射擊遊戲或其他類型遊戲時,調校至最合適遊戲音質。
打機耳機: 藍牙音樂眼鏡推薦|時尚又方便
如果您想專注在遊戲中不被打擾,但是如果預算又不夠,那至少有良好的被動隔音,不過建議還是盡量選擇同時有良好被動隔音跟有效主動降噪的電競遊戲耳機。 羅技 打機耳機 G 系列的遊戲耳機麥克風和音箱提供令人沈浸其中的環繞音效、水晶般清晰的麥克風語音/聊天通訊,而且可以自訂等化器進行聲學調校來呈現最佳聲音。 PRO-G 打機耳機 具備獨有的複合網格構造,提供驚人清晰、精確的聲音成像。
打機耳機: Cleer ROAM SPORT 藍牙運動耳機開箱:獨特耳翼設計提供超穩…
用家更可自行建立預設設定以及儲存最多三個自訂設定,以便快速存取選項。 記者就以試玩《Back4Blood》及《Tales of Arise》,前者就更感受到超真實臨場感,後者更可以聽到優美的音樂與人聲。 就電競耳機來說,玩遊戲時需要長時間的溝通,所以其麥克風的重要性,會比一般聽音樂的耳機來的重要,建議幾個選購重點如下。 目前電競耳機市場已經有相當不錯的幾個品牌,例如:HyperX、羅技、華碩、Sennheiser、JLab、Astro、Razer 雷蛇、MSI 微星。 由於我們希望可以將最好的電競耳機推薦給你,因此我們蒐集了ptt、Dcard、巴哈姆特等各大網路平台的資料,將其統整,讓你能更快速地找到合適自己的耳機款式。
打機耳機: 【耳機評測】睇戲打機樣樣掂!!!HYPERX Cloud Orbit S Audeze 平板磁單元 x「頭部追蹤」耳機實試
透過令人讚嘆的清晰度聽清腳步聲、槍聲和環境線索,獲得致勝所需的競爭優勢。 CE 麥克風技術提供即時的語音濾波器,可降低噪音並讓語音更飽滿、乾淨,更有專業感。 在特定耳機麥克風上使用羅技 G HUB 遊戲軟體,可獲得運用 Blue VO! Creative SXFI Gamer 電競耳機聆聽體驗有不錯的低音,50mm的驅動單體加上 SFXI 環繞技術,讓耳機的環繞體感更加優異。
打機耳機: 麥克風的收音品質
以下我們統整網路上各大平台的資料,精選出6款無線電競藍芽耳機推薦給你,從叫平價到較高價位的款式都有,希望能幫助你選購到一款你心目中的電競耳機。 環繞音效會模擬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讓使用者感覺起來很立體。 5.1環繞音效系統將具有中央聲道、右前聲道、左前聲道、右後聲道、左後聲道以及用於重低音的「低音炮」。 而7.1環繞音效系統將具有與5.1環繞聲系統相同的配置,但還多了兩個額外的右環繞聲和左環繞聲。 最後,Razer BlackShark V2 Pro擁有出色的功能集成、超長的電池續航力、出色的製造質量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音質。
G435是羅技於2021年9月推出的平價電競無線藍牙耳機,首先是價格讓人驚艷,配色多元,跳脫常見的電競經典紅綠色系,支援行動裝置、PS4、PS5,可以適用於不同的使用情境,搭配無線耳機的設計,配戴起來相當輕盈方便。 不過嚴格來講,羅技的G435音效普通,麥克風收音的效果中等,較不適合重度的電競玩家。 為了可以滿足更多元的玩家需求,700 Gen2 也推出了分別相容XBOX和PS系統的版本,兩種家機的玩家都不用擔心有不相容的問題。 電競遊戲耳機是否能夠充分利用了主動和被動降噪功能,對於增強整體遊戲體驗來說至關重要。 主動降噪技術可以防止任何環境噪音影響玩家的注意力,而被動隔音則透過物理上阻絕噪音混入遊戲音效來擾亂。
HyperX 焦點至之最是將 Audeze 平板單元「音質」及 Waves 耳機技術理念帶到電競耳機層面。 Cloud Orbit S 搭載由 HyperX 與 Audeze 聯手研發 100mm 平面磁性單元,能清晰擬真地呈現聲音空間感,大家可精準判斷移動物件所位置。 而 Waves Nx 技術則能精準追蹤玩家頭部移動,重現如實體喇叭般真實播放空間。 無論打機、睇戲或聽歌都能用上相應 Head-Track 功能。 最後,不得不提到它的CP值,以這樣的設計、質感,售價僅2千左右價位,是款值得推薦的電競耳機。 JLab 在耳機界裡面,向來以功能豐富,價格合理實在主打,這款Play Pro系列無線電競耳機也是如此,有藍牙5.0連線規格,加上最新的無線低延遲模式,讓無線的體驗感受,幾乎相當接近有線耳機了,相信未來也會有這樣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