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木製陶所由香港陶藝家許俊傑Ryan Hui及李穎儀Wy Lee成立,兩人畢業於視覺藝術院,認為陶瓷創作充滿藝術且實用,所以創作出以生活為本、能經歷時間的陶瓷器物作品。 Ryan 學陶瓷2025 和Wy 覺得,學習陶藝的過程中,必然要學會面對失敗,然後再從失敗中學習,所以不似坊間的一日體驗班,反而推出恆常陶藝課,讓大家在一連四堂裡,由基本功學起。 陶瓷班超級適合朋友或是情侶一齊體驗,2小時體驗班讓大家可以學到基本拉坯/手捏技巧,是一個非常好消磨時間的活動! 以下介紹5間拉坯/手捏陶藝班課程,既有一日體驗興趣班,亦有恆常課程,隨你程度和喜好選擇。 課程內容:陶瓷製作千變萬化,課程中,導師會因應學生的喜好與程度,從而教授不同進階的陶瓷技巧,製作不同的器物和作品,如茶壺、花器、陶偶……等等,學⽣由設計開始、選擇泥⼟、創作與施釉,從⽽製作富個⼈特色的作品。 修讀此課程必須對陶瓷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或修畢陶瓷手揑初班課程。
- 史葛拉陶定期開設陶瓷班,參加者毋須任何做陶經驗,皆因Scott Chan認為做陶瓷不應有限制,甚麼都可以嘗試,最重要是在過程中覺得好玩。
- 石下陶瓷係香港其中一間最出名嘅陶瓷教室,單單係IG Follower已有接近四千人!
-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景德镇市与利摩日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签约仪式、世界产瓷城市市长看瓷都、‘世界好手艺•绽放景德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联盟展暨陶瓷文化国际交流研讨会等活动。
- 其中手揑班更為特別,學徒能在Dorothy的專業指導下隨意製作出自己別樹一格的作品。
- 在陶除了會在官網發售自家陶藝作品外,也有開設陶瓷體驗班,讓大家可以透過製作基本杯碗和小碟來體驗陶瓷拉坯技巧。
- 本課程旨在介紹中國宋、元、明、清代陶瓷收藏與鑒賞的知識和竅門。
- 她們的作品不時得到本地餐廳和咖啡店的訂購,因為作品往往很有溫度。
在親手製作陶瓷的過程中靜下心來,專注於眼前手捏、拉胚成形的陶藝體驗,放鬆一周下來緊繃煩悶的心情。 除此之外,自己親手創作的陶瓷作品還可帶回家,美藝及實用兼具,一舉兩得! 近來不少陶藝工作室都會開設陶瓷班或工作坊,讓人一試手作陶瓷的體驗,地點偏佈灣仔、觀塘、荔枝角等,提供各式各樣不同做法和風格的陶瓷班,今個周末不妨就來做陶,感受泥土的溫度吧! 今次嘅陶瓷課程約2小時,課程中學生會學習基本陶藝技巧,手捏陶器課會由泥土的特性,學習濕度的掌控,並透過塑型及裝飾,泥板或手塑等技法完成作品。 單堂嘅體驗課中學生會親自製作器物,上色由陶瓷老師後期負責。
學陶瓷: 平台上有哪些地區的 陶瓷班 ?
課程時間 約1-1.5小時,待作品燒製完成,另約時間上課。 課程由專業導師教授,學習上秞技巧,顏色可自由選擇與配搭,令作品更富個人風格。 如果想製作多款陶瓷就可以參加 Intensive 一日自組陶課工作坊($1080/堂),除左可以學到彩繪上色技巧,更可製作2-5件不同的陶瓷作品。 如果想同小朋友放電,就可以參加可以參加親子一日陶課($1080/一大一小)。 如果想製作多款陶瓷就可以參加 Intensive 一日自組陶課工作坊($1080/堂),除左可以學到彩繪上色技巧,更可製作2-5件不同的陶瓷作品。
- Dorodorothypottery 的主理人 Dorothy 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主修純藝術陶藝科,擁有十多年陶瓷創作及教學經驗,對於想長期學習陶瓷的人,這裡就非常適合。
- HOH 亦設有陶瓷銷售平台,為工作坊學員及陶藝自習室會員出售作品,供大眾選購。
- 引導⽅方法:我們每堂也會設定⼀個特別主題,透過錄像、圖片、實物……等,增加趣味,與孩⼦分享主題的特色,增加他們對課題的了解。
「泥塵記」由三位香港女生共同創立,她們與泥結緣,喜歡手與泥巴的觸感,被釉藥的複雜變化深深吸引,對生活器物十分敏感。 她們的作品不時得到本地餐廳和咖啡店的訂購,因為作品往往很有溫度。 喜歡Kanvas的可愛手捏陶瓷器皿,就可參加手捏工作坊,創作較彈性, 可以設計花盆、陶盒、擴香石、飾物戒指碟等器皿,設計如植物、動物造型均可。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響應台灣設計展,10月6-22日推出「日光慢漫」生活陶瓷設計特展,以春、夏、秋、冬為軸線展出質感陶作。 同樣身為主場館之一的新北市立美術館,連假人潮絡繹不絕,民眾對展區規劃讚不絕口,周邊腹地廣大,還能散步遛狗,適合闔家出遊。
學陶瓷: 工作坊|軟陶工作坊即日帶走3D卡通飾物碟 75折起獨家親子手作班試堂優惠
服務款項會先由Anyone 代管,並且受到我們全方位保障,等待雙方確認完成服務後,款項才會給予專家,避免任何詐騙行為。 連假第3天,記者實地走訪陶博館,1樓「日光慢漫」展區不算大,但可駐足流連許久,細細品味每一件作品,都能從中感受到藝術家的用心。 此外,從陶博館與周邊環型步道,能遙望新北市立美術館,步行間距約10-15分鐘即可抵達。 若申請人曾于本院修畢「SA007中國清代陶瓷的鑒賞及收藏」,可申請豁免修讀「ARTS3034BP清代陶瓷鑒賞及收藏」。
Kelly認為軟陶瓷工作坊最大的得益是可以讓小朋友從零開始整個製作,由選擇顏色,到製作軟陶形狀,到製作3D卡通,全部都有他們自己控制,因而可以自由發揮,投入自己的創意。 雖然學生所學技巧相同,但只需稍作加工,便可變出不同風格的陶器。 《歲月神偷》戲中的主角一家經營鞋店,老闆一手一腳自製皮鞋,充滿香港情懷和人情味。 原來Artisan M Workshop主理人的父母都曾香港設鞋廠,所有鞋都是全人手的製作,因此對手工皮鞋情有獨鍾,近年更開始教人整手工皮鞋。
學陶瓷: 香港迪士尼樂園《魔雪奇緣》世界 獨家率先入園券優惠
Kelly分享到最令她難忘的小客人只有3歲半,與媽媽已經報名過兩次工作坊,每次來到那位小客人都會興奮主動地去挑選自己的顏色。 學陶瓷 即使她自己一個可能完成不了一個作品,但仍然會在一旁非常投入的協助媽媽。 想要享受「Me Time」的媽媽們其實這個工作坊也是不錯的選擇,工作室空間充裕,可讓小朋友自由活動,亦可讓小朋友在一旁小梳化休息,好讓媽媽專心製作。
此店舉辦的多元化 workshop,無論關於烘焙或手作都奉行天然材料! 課堂上由磅材料做起,令學員更易記得製作步驟,而且著重實習同理論兼併, 學陶瓷 讓學員上完堂後回家亦能隨意應用到。 每班均為小班,甚至一對一教學教學,導師可專注觀察每學員進度。 坊間的一日陶器製作體驗班,只會進行拉坯/手捏,不會即場風乾、素燒、上色及釉燒,所以要收到作品,一般需等一個月,大家要耐心等候。
學陶瓷: 導師作品:
大会以“瓷行天下、贸连全球”为主题,包括15项主要活动和60多项配套活动。 瓷博会在陶博城、陶溪川、陶阳里、古窑、高岭中国村等地开展活动,让市民、游客及陶瓷人共享陶瓷嘉年华。 這裏一堂的課程只需$380,就可以體驗拉坯的過程,還可以帶走自己親手做的器皿,相當划算! 學陶瓷 兩位店主阿仁、Sheung本身是室內設計師,希望大家在日常繁忙的生活中,能有機會透過雙手創作來感受慢生活,藉以減壓和與自己對話,所以設立了此工作坊集中營。
學陶瓷: 荔枝角陶瓷班推薦:泥塵記
出自她手的陶瓷保留泥土自然之感,每一個都有漩渦紋理又或凹凸觸感,簡單美麗。 上善若陶不定期舉辦拉坯陶瓷工作坊,內容包括拉坯塑形、修坯及裝飾、打磨及上釉等,讓人自製獨一無二的陶瓷作品。 主修純藝術陶藝科Dorothy從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畢業,分別教授手揑和拉坯班,讓學徒體驗不同的陶藝製作。
學陶瓷: 拉坯親子班
大家亦可包場及舉行Painting Party,一班朋友仔可以一起去畫畫減壓。 引導⽅方法:我們每堂也會設定⼀個特別主題,透過錄像、圖片、實物……等,增加趣味,與孩⼦分享主題的特色,增加他們對課題的了解。 Owl Square Co-living 學陶瓷 於核心地段位置提供先進的服務式住宅單位,替年輕靈活的住戶提供解決方案,同時為社會創造持久的價值。
學陶瓷: 陶瓷班
基本初班包括五堂,四至五人一班,會先教學手捏、泥板、拉胚的技巧和操作,著重參加者自由創作。 泥塵記除了自家製作外,近年主力開設陶瓷班,希望忙碌的香港人可以藉由陶藝創作減輕壓力,同時在創作過程中學會欣賞自己。 初階體驗班以手捏為主,但亦有常規的手捏和拉坯課,讓人循序漸進學做陶瓷。 上善若水,陶藝家 Allen Chiu 取了老子這句話而為工作室起名「上善若陶」,對她來說,陶瓷本為陶泥,勾水卻能手捏成形狀,入爐燒製成器皿,為人所用,正與上善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道理相應。
學陶瓷: 陶瓷恒常課程
陶瓷班適合不同年齡參與,當然適合小朋友,陶藝質料可塑性強,兒童可隨心所欲,按自己的喜好,個性,特點在參與兒童陶藝班時自由發揮。 不同性格,所製成陶瓷作品的風格也不同,亦能讓親人及孩童自己藉着陶瓷了解自己的個性。 學陶瓷2025 而在整個兒童陶藝班或親子陶藝班的時間中,兒童能夠專注陶藝製作,他們能培養了自製力、意志力,又陶冶了高尚的情操,而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能通過交流,說出自己的觀點,亦會接受老師的意見,指導及幫助,而完成陶瓷品,使其獲得巨大滿足感。 二部藝術工作室認為藝術必須融於生活,而二部(two parts)就包括了畫畫及陶瓷兩種藝術,所以工作室開設恆常素描及油畫班、人體寫生工作坊之餘,同時亦有陶瓷班,讓人各投其好。 陶瓷基礎課程包括五堂,每堂 2 小時,教授手捏黏合、拉坯造型、修整上釉等技巧,將會完成 3 件 700 克的作品。
學陶瓷: 學 陶藝班 有什麼需要注意 ?
導師會教授手捏法/泥板法/盤築法等技巧,用手塑造出碗/杯的形態;拉坯陶瓷則先示範拉坯機操作,再讓大家體驗拉坯製陶法。 大家也可以另加$130讓導師代加工,包括為自己的作品上釉色及燒製。 位於香港荔枝角潮流中心,Clay.thelab離地鐵站只有約3分鐘路程,位置十分方便。 Clay.thelab為香港首間軟陶工作坊,希望將軟陶文化帶比更多香港人認識。 軟陶比傳統陶瓷更易玩同快乾,導師亦會由零開始教授,所以第一次接觸軟陶嘅朋友亦可放心參加。
學陶瓷: 「環狀線的移動美學」全台首發 設計展主題列車今起上路
由設計到釉燒,每個步驟都是一手一腳精心製作,希望給生活投入養分,給生活思考的空間,以花器、戒指收納盒等小擺設,啟發日常的小確幸。 學陶瓷2025 荔枝角Kanvas 的陶藝作品可愛清新,有些畫上可愛笑容,有些油上漸變色彩,令人會心微笑。 它家的作品由小花樽擺設、飾物碟到富士山香薰碟等都深得女生歡心。
學陶瓷: 工作坊|Clay.thelab 軟陶瓷工作坊
本届大会将有来自国际和国内知名产瓷区、传统著名窑口及景德镇本土品牌陶瓷企业、艺术工作室等400多家机构参展,全国各地近4000名客商、百余位国外采购商将到会。 “景德镇邀请阿拉伯艺术家访华采风展代表、春秋大集活动外宾、‘Z时代’国际青年代表团、‘洋景漂’、境外采购商、境外参展商、参展国际陶艺家等数百位外宾外商参加。 學陶瓷2025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景德镇市与利摩日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签约仪式、世界产瓷城市市长看瓷都、‘世界好手艺•绽放景德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联盟展暨陶瓷文化国际交流研讨会等活动。
學陶瓷: 留著花朵最美一刻 香港保鮮花會
“今年瓷博会拟举办的13个专题活动中有8个是文化属性强的活动,占比超一半,并将以往开幕式前的暖场演出改为开幕式开场文艺表演。 此外,会展中心展陈展示突出文化属性,重点打造陶瓷文化传承、陶瓷文化交流、陶瓷文化创新三大板块。 學陶瓷2025 學陶瓷2025 學陶瓷2025 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主任王莲花表示,版权保护作为一种崭新的保护方式,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台灣設計展今年主題為「新北○(讀圈)起來」,展覽共分5大展區,橫跨新北市美術館、鶯歌國民運動中心、鶯歌陶瓷博物館、同慶市民活動中心及新太源藝術工坊,以及7處衛星展區、14個主題展、32場設計響應。
學陶瓷: 拉坯初階課程
課程中可以學到由拉坯基本技巧,再跟蹤個人喜好加上杯耳及上色。 熟手者更大力租用課室,利用工作室內的陶塑工具及拉坯機,隨時製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課程內容:拉坯是⼀個傳統製作器物的⼯藝,運用拉坯機與雙手互相配合,製作器物。 課程中,教授學生使用拉坯機製作杯、碗、花器……等基本造型,學習修坯和施釉技巧,由淺入深體驗拉坯的樂趣,學⽣掌握到⼀定的技巧後,便可以隨心所欲拉出喜歡的作品。 課程中,導師教導學⽣基礎的手揑技巧,如鏤空、泥板、盤條和手揑等。 學陶瓷 認識泥⼟的獨特性,從而製造不同的器物,學習陶瓷著色與上釉等基本技巧,從而製作富有個⼈特⾊的作品。
學陶瓷: 陶瓷班 適合兒童嗎?
在課程裡,你會因應個人進度及需要,製作不同的陶瓷作品,材料費和燒製費按作品燒成後的重量另外計算。 為了讓大家真正學習到陶瓷製作,梨木製陶所每四堂必需於五星期內完成。 初學者先由基礎手捏及軟硬泥板技巧開始學習,掌握陶泥的性格特質和基本功,再學習拉坯、修坯和運用不同的裝飾技巧製作不同的作品,發展岀具個人風格的作品。 泥塵記的一次性體驗工作坊,同樣分為手捏陶瓷及拉坯陶瓷,每堂課2小時,並另設2小時的上釉課(須於首堂體驗課完結後預約上釉課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