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廣東省財政廳本月中向省人大提交審議的預算報告顯示,在疫情防控開支上,3年來累計投入超過1467億元人民幣(約1703億港元),每年開支增加約5成;去年全省一共用了約711億人民幣(約825億港元),較前一年增長了57%。 而今年廣東衛生健康預算就會用2096億元人民幣(約2433億港元),按年增加大約一成,不過就未有公布當中的防疫開支佔比。 香港政府的財政狀況近年響起警號,去年外匯基金虧損2000億港元,創下最差投資紀錄;同時財政儲備急跌,大幅下降到8000億港元的水平,僅相當於約12個月的政府開支。 香港庫房 而今年度(2022/23年)預算案顯示,政府地價收入僅711億,按年跌5成。 這比原本港府的預算大幅減少4成,港府指收入減少主因是部分土地成交價較預期低,以及部分地皮流標收場。 顏寶剛指,賣地一直是港府重要收入來源,但按目前樓市發展,對港府財政收入會帶來影響,並可能連帶拖累降低香港的主權信用評級。
- 評論說,在香港淪陷後,習近平計畫要制服台灣,幫助台灣的立陶宛、瑞典、捷克等國都遭到了北京的霸凌。
- 發展局又指,政府推地的首要目標,是維持穩定及持續的私人房屋和商業用地供應,無論是市升或市跌,賣地目標維持不變,亦會繼續經專業判斷訂定一塊土地的底價,確保以合理的價錢推售用地。
- 事實上,早在去年2月港府的抗疫開支已達4252億元,其中7成於2020年批出,最高是923億元「保就業計劃」,其次是710億元「現金發放計劃」。
- 對此,司令指,大陸一方面吸走香港優質資源,另一方面逐步同化香港。
- 若住戶並不屬於上述可豁免類別,但部份成員正在領取傷殘津貼的住戶,即使其家庭入息或資產淨值超逾相關限額,仍可繼續居於公屋,但須按入息繳交相應的額外租金。
有捍衛和調節港元匯價功能的香港外匯基金,周一(1月30日)公布最新的投資成績表,錄得歷來最大的虧損,高達2024億港元,基金5個主要組成部分全部「見紅」。 去年基金的回報率為負4.4%,雖然不是最差的一年,但卻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的一年。 顏寶剛說:一方面就是地政總署官員應該心領神會知道,財爺的意思,所以接下來的土地賣得出就賣;另一方面發展商來說, 他們見到如果用「執死雞」(平價)都投到地,未來他們就不會高價投地,相信地價一浪低於一浪,會成為一個趨勢。 香港庫房 即將於8月15日接任房屋局常秘和房屋署署長的羅淑佩,下午有列席房委會大會,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非常歡迎對方加入,並對對方充滿信心,希望對方日後可與房委會委員加強溝通。 何永賢又指,羅淑佩將於下月底,即履新約兩周後,首度以房屋署署長身份主持房委會公開例會,並會還應委員今日的發言和建議。 新建單位今期推共9,154伙,包括安達臣安楹苑1,140伙、安樺苑990伙、安麗苑1,380伙、啟德啟悅苑2,046伙、元朗朗天苑3,080伙、 屯門兆翠苑518伙,折扣是市值62折,售價149萬元至494萬元。
香港庫房: 深圳共有產權房 香港居民今起可申購
香港主要收入比重依次分別是利得稅、地價收入、印花稅、薪俸稅及投資收入。 根據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預計全年港府總收入為7159億元。 不過,截至去年底,本財政年度首9個月收入為3901億元,僅達預算的約55%,較前一年度同期少約20%。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所做的排名顯示,台灣的民主程度名列全球第8,德國也不過排名第15,美國更僅排名第27。 而根據習近平向香港人和台灣人灌輸的荒誕民族主義論調,漢人天生不適合民主,而是注定要生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下。 而在2022年2月,政府推第6輪27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措施,另外最高預算的2022「保就業計劃」涉430億元,其餘有為較高風險群組提供病毒檢測、向各行和業提供保助等開支。 香港庫房 司令說:它和中國大陸進行各種包括通關、通商,一體化發展的時候,香港的資源只能被中國大陸所吸取,中國大陸變成香港的一個「吸血鬼」,花了那麼多錢都去哪了? 有隱性的大量資金流向中國大陸,持有中國大陸身份的人到香港,享受很多醫療資源。 香港過去3年用了6000億港元抗疫,相比整個廣東省的1703億港元高出逾3倍。
香港庫房: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香港地政總署周三(1日)公布,旺角洗衣街與亞皆老街交界大型商業地皮,由新地(0016)奪得,成交價47.29億港元。 以項目最高可建樓面152萬平方呎計算,每呎樓面地價僅約3,103元,較市場下限56.4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3,700元再低16%,比新界區的工業地皮更平。 共有產權住房實行封閉流轉制度,簽訂買賣合同之日起滿5年後還可以將住房轉讓給符合條件的對象或者退給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他認為這樣也十分方便自由。 據地政總署賣地紀錄,港府暫賣出12幅地皮,賣地收入約260.8港元,惟當中有不少以低價成交,包括屯門大欖住宅地及啟德商住地,另有多塊估值逾百億元的豪宅地流標。 香港前有線新聞財經台台長顏寶剛在本台節目《財經自由講》表示,香港的財政結構性問題,是未來一個很明顯的隱憂。
- 這塊土地去年2月估值182億至228億元,到去年底的73.2億至121.9億元;到今年2月正式推出招標,估值已跌至約56.4億至109.7億元,每方呎樓面估值約3,700至7,200元。
- 香港前《有線新聞》財經台台長顏寶剛周四(2日)對本台表示,洗衣街地皮估值變化追不上發展商的出價,最後新地以超低價投得,結果令人意外,為樓市投下一顆「震撼彈」,並反映「賤價賣地」可能成為趨勢。
- 對於香港市民對龐大的抗疫支出感不滿,司令認為,事件側面反映香港公共衛生政策制訂的透明度,以及經濟自由度都大不如前。
- 分析認為,港府「賤價賣地」恐成趨勢,憂慮打擊香港庫房收入,一旦香港財政儲備跌破12個月開支警戒線,更有機會被調低主權評級,甚至衝擊聯匯制度。
對於習近平而言,台灣更是眼中釘,而且這是出於和曾經自由的香港相似的理由:台灣是全球最為成功的民主政體之一。 翻查港府資料顯示,疫情爆發逾3年以來,政府推出多輪抗疫基金、消費券、寬減公共費用等紓困措施。 事實上,早在去年2月港府的抗疫開支已達4252億元,其中7成於2020年批出,最高是923億元「保就業計劃」,其次是710億元「現金發放計劃」。 一年前,地皮進入本年度賣地計劃時最高估值為228億元,一年之間大跌至47億元,貶值近8成。
香港庫房: 香港一商業地貶值8成賣出 分析:「賤賣」恐成趨勢衝擊庫房
這塊土地去年2月估值182億至228億元,到去年底的73.2億至121.9億元;到今年2月正式推出招標,估值已跌至約56.4億至109.7億元,每方呎樓面估值約3,700至7,200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深圳市住建設7月初頒布的《深圳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辦法》(《辦法》),今(8月1日)起正式實施,港澳台居民沒有戶籍限制但要在深圳繳交社保滿5年便可以參與。 香港庫房2025 記者看到,在南山媽灣有漢京花園,共計有數千套單位將於今年入市,價格約每平米6萬元(人民幣,下同),寶安福永新橋一有花園有3,500套,每平米2.75萬元,均為當地市場價一半,將於今年和明年分別上市。 現居新界西、任職醫管局的袁小姐第6次申請居屋,盼買入元朗朗天苑及屯門兆翠苑,因自己及小朋友在該區工作及上學。 香港庫房 她指自己是「夾心階層」不符合資格申請公屋,亦買不起私樓,只能透過抽居屋才有機會置業,現時一家4口租私樓租金要萬多元,已佔收入3分1,希望是次能夠抽中,不用再到處搬。
評論說,在香港淪陷後,習近平計畫要制服台灣,幫助台灣的立陶宛、瑞典、捷克等國都遭到了北京的霸凌。 香港發生的一切也應當為德國政府提供了足夠的佐證,體現出中國對民主國家的自由與安全構成了何等威脅;習近平政權在香港露出了真面目,因此決不能讓他在台灣得手。 評論指出,香港令人震驚的趨勢,讓鄰近的民主台灣決心盡可能地疏離中國。 香港庫房2025 儘管毛澤東和其繼任者的政權從未統治國台灣,北京卻聲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香港庫房: 委員陳正思:家庭月入十幾萬唔係對公屋最有需要人士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日(1月29日)撰文,指連續幾年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令財政儲備大幅下降到8千億的水平,相當於約12個月的政府開支,遠低於3年前、相等於20多個月開支的水平。 香港2020至2021年度出現歷來最高、多達2千多億元財政赤字;2022至2023年度赤字預計也將達1千多億。 香港庫房 香港庫房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展開諮詢,他周日(29日)在網誌指,疫情3年來,政府支出6千多億港元抗疫防疫,財政收入亦減少,令2020/21年度出現歷來最高2千多億元財政赤字,本年度赤字預計也將達1千多億。 對於旺角商業地由新地以47億港元低價奪標,地政總署指出,有關出價為地皮最高的投標者;發展局回應指,政府賣地項目估價由地政總署的專業測量師負責,以標書內所容許的發展及要求為基礎,並參考市場的土地和物業成交及最新市况作出底價的估值,在收到起碼達到底價的入標價才出售。
香港庫房: 最高瀏覽
港府財政「大出血」,外界質疑,其中一個原因是資金流向大陸。 對此,司令指,大陸一方面吸走香港優質資源,另一方面逐步同化香港。 對於香港市民對龐大的抗疫支出感不滿,司令認為,事件側面反映香港公共衛生政策制訂的透明度,以及經濟自由度都大不如前。 金融學者司令周二(31日)對本台分析,香港防疫洗費大,在於國際化程度高,例如在疫苗、醫療設備上,香港都是進口,且質量及數量都比國內高;相反廣東只能用國產疫苗,價格較低。 發展局又指,政府推地的首要目標,是維持穩定及持續的私人房屋和商業用地供應,無論是市升或市跌,賣地目標維持不變,亦會繼續經專業判斷訂定一塊土地的底價,確保以合理的價錢推售用地。
香港庫房: 【香港庫房】連年財赤及財政儲備下跌 香港庫房還能撐多久?
目前,深圳市已在羅湖福田南山寶安和龍崗等許多區安排有共有產權房,目前已有超過4.5萬套在建或者今年交付合作的共有產權房。 今日開始,深圳安居房輪候庫將停止入庫申請,與此同時,深圳安居房和可售人才房都將正式開始停建,所有的新的申請將轉向共有產權房,但共有產權房不像安居房和人才房那樣,沒有輪候庫,每次配售的時候會有輪候、抽籤、搖號、綜合評分等方式來決定選房順序。 香港交易所數據顯示,首9個月股票成交額較上年度同期跌兩成,同時印花稅收較上年同期少4成,只有504億元。 2350萬台灣人中,大部分都是漢人,他們生活在成功的民主政體下,這個事實不僅激怒了習皇帝,還讓後者擔心台灣樹立的好榜樣,會激勵被監控的中國人民也選擇民主制度,並趕走中共。 香港庫房2025 翻查房委會資料,在現行富戶政策下,若住戶全部成員均年滿60歲或以上,或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或合資格申領/正在領取社會福利署發放的傷殘津貼,或所有成員是由上述三類以不同組合組成的住戶,可獲豁免於「富戶政策」。 陳茂波早前在網誌透露,港府過去3年抗疫開支逾6000多億元,若以平均每年2000億元計,該開支已高於稅收佔比最大的利得稅。
香港庫房: 【居屋2023】新一期居屋今起接受申請 市民多心儀市區項目
她指,兒子今年出社會工作,希望趁其收入及資產仍符合限額時嘗試申請居屋,若成功也將幫兒子交首期,以之作為禮物。 在樂富房委會客務中心中午陸續有市民到場交表、取表及即場填表。 任職銷售的張小姐,是次第5次申請居屋,心儀啟德啟悅苑的一人單位,因交通好,方便工作。 她認為,居屋的一人單位配額太少,但自己又不希望因為買屋而貿然組建家庭,指「這年頭保命要緊」,形容自己「太可憐了,這麼多年都申請不到」,希望往後推售的居屋可有更多一人單位配額。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 利世民說:過去3、4年,你(港府)完全改變了香港的基調,這最終會體現於我們的公共財政,會體現於我們的貨幣,問題就是大家都答不出,你究竟可以捱多久?
香港庫房: 深圳共有產權房 香港居民今起可申購
委員之一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要求檢討,資助出售房屋預留三成單位作「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申請者的配額。 他表示,近年資助出售房屋單位面積不斷縮細,留意到過去幾期的居屋和綠置居,大部份大單位已被「家有長者」申請人包攬,其他家庭申請者獲選購較大面積單位或市區單位的機會非常低,其他類別申請者深感失望,亦表示不滿。 她認為,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市民的平均壽命亦有所上升,預料未來10年,香港年滿60歲或以上的人口將增加超過一半,認為再現行豁免60歲或以上公屋住戶資產審查,再難以維持公屋流轉。 任職公務員的邵先生首次申請居屋,指自己「年紀大,有置業需要」,惟私樓擔心難以負擔;他心儀啟德啟悅苑,認為香港市區適合用來起樓的地越來越少,希望「有得抽盡快抽」,不過他相信啟悅苑競爭大,若退而求其次會選擇安達臣的屋苑。 他提到近期銀行加息,供樓負擔較大,但自己現時租住沙田區的單位租金也要萬多元,而其亦相信明年或有機會減息,相信供樓與租屋的價錢也差不多,仍能負擔。
香港庫房: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土地的價值往往受不同因素影響,發展商亦會就其自身情况和發展策略等考慮出價。 若住戶並不屬於上述可豁免類別,但部份成員正在領取傷殘津貼的住戶,即使其家庭入息或資產淨值超逾相關限額,仍可繼續居於公屋,但須按入息繳交相應的額外租金。 不過,若住戶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即使有成員正在領取傷殘津貼,仍須遷離公屋單位。 房屋委員會今日(28)舉行周年特別公開會議,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在內等多名委員在會上,要求當局進一步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包括將公屋住戶全數滿60歲後便可豁免資產審查的做法,以及富戶雙倍租金的做法。 在北京的眼中,自由世界只對香港問題提出了很少的抗議,因此習近平認為採取進一步行動是安全的;正因為如此,自由世界必須堅持不引渡任何人給北京的專制政權。
香港庫房: 香港一商業地貶值8成賣出 分析:「賤賣」恐成趨勢衝擊庫房
位於樂富房委會客務中心,有居屋模型展示區,大批市民到場了解。 本財年地價收入原本目標為1200億,惟目前首9個月只有415億元,僅達預期的35%,較去年同期少約5成。
翻查資料,港府2019至2020年截至3月31日的財政儲備逾1.1萬億港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數據,香港政府總儲備為9779億港元;而至現時更降至只剩8千億。 評論說,即便在台灣之外,中共對包括香港人在內反對者的所作所為,也應該讓自由世界敲響警鐘。 中國設立了秘密警察站,追踪並脅迫中國流亡異議人士返回中國;偽裝成文化機構的孔子學院,其員工對中國留學生進行恐嚇,威脅說如果他們在當地批評習近平的獨裁統治,其中國國內的家人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