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規例》(第96章第3條 ) 列明27種受保護的植物,茅膏菜是其一,「任何人無合法辯解,不得售賣、要約售賣、管有、保管或控制以下任何植物或其任何部分」。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野生動物及濕地保育總監Eric Wikramanayake講解大刀屻遠足徑如何展現香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他最喜歡的香港五大生態亮點。 行程的終點是黃金泳灘,不少人喜歡在黃昏前來到此處,觀賞夕陽映照著大海和機場的美景。 黃金泳灘是香港首個用天然海沙鋪設的人造沙灘 ,有救生員當值,確保泳客可以安全暢泳,吸引許多人扶老攜幼,一家大小前來,在優美的前灘上堆沙,享受天倫樂。 泳灘上有樹木可供遮蔭,也設有更衣室和淋浴間供泳客使用。
遊人絕不輕鬆地一口氣走上290米的高山,到達第一個高峰,景致180度轉變,在開闊的山頭,可以最廣闊的眼界欣賞蒼松翠綠中的元朗平原、錦田、十八鄉、遠及天水圍和屯門,經過兩個涼亭,再走大約1.5小時便到達大欖水塘,路段變得輕鬆。 大欖涌水塘位於新界西大欖郊野公園內,為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個興建的水塘,於1952年動工,並於1957年建成。 香港田徑短跑代表梁筠宜(左)及陳佩琦【體路專訊】大欖涌水塘本身已深受行山人士歡迎,附近大棠在紅葉盛放的冬季更是人頭湧湧。
大欖涌郊遊徑: 元朗行山路線|大欖隧道口起步行大欖涌郊遊徑 上落梯級多要留神
走到圓墩郊遊徑的終點,可依著路牌走,到永吉橋附近的草地休憩場地。 要離開這裡,有頗多不同的山路小徑可供選擇,但不少要花上個多小時的步程,一定要預留充足時間,避免日落西山後仍未走到出路。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 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 大欖涌郊遊徑2025 不過郊野公園內外亦有一些路徑,由該區的區議會所籌建或翻新。
- 由荃灣到元朗,最短的距離是經上花山、田夫仔及大欖涌水塘。
- 在地圖上只見虛線,而未有顯示路名,因為這段並非正式路線,只是由行山人士及輸水管道開闢而成的狹窄山道,這段路下山時或需要手腳並用,甚至坐下姿勢下山,建議有行山經驗人士前往。
- 除了可前往千島湖清景台,沿途會經過吉慶橋、楓香林,不過路線較長,適合年紀較大的小朋友共同前往。
- 昔日這些山徑連接著各個村落,現在則引領遠足人士前往大欖涌水塘(又稱香港千島湖)觀賞壯麗的景色。
- 起點交通:乘坐西貢市中心開出的94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96R巴士(僅在週末及公共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
- 踏石級一口氣上走至山頂,可俯瞰錦上路西鐵站一帶的景色。
- 建議行走蒲台島郊遊徑,它位於島嶼的西南部,可慢慢登山上牛湖頂,是郊遊徑最高點,景致開揚,之後再走到126燈塔拍拍照。
看到這個牌即到達清景台下方前往清景台的樓梯前有一個牌子,再往上走約200米即可抵達。 我們前往當天是周中的上午,沿途雖不是人山人海的景象,但中午抵達清景台時有約30位行山人士,足可見這裡的受歡迎程度,建議大家盡量避免周末及假期前往。 觀景台下還有一塊大石,不失是一個打卡的好位置,但由於道路並非特別修葺過,兩邊亦沒有扶手或圍欄,少不免有一點危險,大家緊記量力而為,勿勉強前往。 佛祖廟上方的石壆是一個打卡位在這裡正式告別舒服的石屎平路途中會在大棠伯公廟再遇到一個分岔路,不過這裡有路牌明確標示千島湖清景台是繼續上行,因此走錯的機會不大。 伯公廟在樹蔭遮蓋下,但再往前走卻幾乎全程無遮無掩,雖然路程不算長也不算難行(1.1公里,約半小時),但陽光普照下暴曬著走上山樓梯,消耗始終相當大,因此走這段路時切忌著急,並要適當補充水份。 由於之後沿路只有少量流動洗手間,建議大家先在燒烤場使用洗手間。
大欖涌郊遊徑: 打卡景點1︰大欖涌郊遊徑芒草
蒲台島位於香港的最南端,自然景觀豐富,有香港最南的126燈塔,像五隻手指的佛手岩,還有蒲台石刻,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是在三千多年前刻上的圖騰圖案。 接上C6312附近平路,再上又緊隨另一段竹林,友人連番嘖嘖稱奇。 至路口右轉落清快塘,又出現另一組楓香紅葉,這些紅葉相對較高人氣。 沿南方山脊進入泥徑,石砌路時間過得特別快,經風化嚴重的泥徑上斜,抵井坑山的元朗峽谷。 峽谷兩旁的紅土延伸向石崗機場及大帽山,中間沖溝約10米,就算難與美國大峽谷相比,在香港彈丸之地已很壯觀。
路途上除了觀賞侵蝕地貌、花樣植物品種,也不乏驚艷的湖光山色。 雖然登山路段梯級頗多,植樹區亦多碎石,但整體來說輕鬆易走,攝影位良多,合家歡郊遊最好不過。
大欖涌郊遊徑: 西貢及清水灣
欖隧道轉車站出發外,錦上路港鐵站亦有路徑接駁,交通十分方便,秋冬時沿路都可欣賞到蘆葦草兼且可順道參觀大棠楓香林紅葉,是十分適合秋冬時行走的路線。 大欖涌郊遊徑 楓香林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的大欖林道大棠段,其中在大棠山道和大欖自然教育徑的分叉路,再重新轉入大棠山道的兩旁的楓香樹最為密集,裁植的楓香樹一直到吉慶橋才終止。 該處成為「賞楓聖地」,紅葉處處,於秋冬更是熱爆全港,每天均有大批遊人前來欣賞紅葉。 大家可開車或是乘搭港鐵巴士K66 、元朗千色廣場乘公共小巴至大棠村,再沿大棠山道步行約30 分鐘就能到達大棠燒烤區,接著繼續前行至與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交疊路徑,跟隨指示牌便能抵達千島湖清景台。
大欖涌郊遊徑: 前往大欖郊野公園
每年約12月,楓香樹便會換上新衣,黃澄澄一片的樹林彷彿讓人置身童話世界。 雖然其他時段沒有美麗的楓香葉可欣賞,但也可在濃密的楓香樹葉遮蔽下行走於幽靜涼爽的通道上,享受山澗清新的空氣及美景。 吉慶橋建於1868年,在舊時曾是連接元朗至荃灣的重要通道,昔日河道共建有七座小渡橋,因此被居民稱為「七渡河」。 水壩興建時,吉慶橋得以重建,讓世人得以欣賞過往的歷史痕跡。 如今吉慶橋依舊是連結各條山路的主要通道,從麥理浩徑第九段通往第十段就需要經過吉慶橋。
大欖涌郊遊徑: 新界大欖郊野公園:
大部分圍繞水塘的山徑都非常輕鬆易行,加上沿途有多樣化的動植物,適合行山初哥或一家人放假郊遊親親大自然,不過要記得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田 夫 仔 村 : 此 村 的 原 居 民 姓 蔡 , 已 有 三 百 多 年 的 歷 史 , 全 盛 時 村 民 達 數 百 人 之 多 , 是 八 鄉 一 帶 其 中 一 條 大 村 , 至 今 仍 有 村 民 居 住 。 前 往 方 法 2 :由 深 井 經 清 快 塘 上 行 至 營 地 , 約 需 1.5 小 時 抵 達 營 地 大欖涌郊遊徑2025 。 備 註 ︰營 地 的 大 小 分 類 參 照 各 營 地 的 潛 在 營 位 數 目, 該 數 目 乃 基 於 四 人 營 的 尺 寸 及 所 需 的 煮 食 及 通 道 空 間 等 作 出 整 體 估 算 。 鑒於政府邀請房協研究郊野公園「邊陲土地」,十數個環保團體在五月攜手發起行山活動,當日天公造美,約三百人於馬鞍崗偶遇同遊大欖涌郊遊徑,以示保衞郊野公園意願。
大欖涌郊遊徑: 深井清快塘 交通
營 地 旁 建 有 木 橋 「 田 清 橋 」 , 橫 跨 溪 流 , 橋 面 長 度 十 四 米 , 寬 度 一 米 半 , 高 度 約 兩 米 半 。 營 地 是 元 荃 古 道 必 經 之 路 , 為 古 時 來 往 元 朗 及 荃 灣 的 人 士 提 供 歇 腳 暫 休 之 地 。 荔枝窩自然步道曾獲旅遊雜誌《Lonely Planet》推介 ,同時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單之中。 荔枝窩毗鄰船灣郊野公園及印洲塘海岸公園,是沙頭角的一條客家原住民村落,充滿歷史痕跡。 海岸有奇特岩石、紅樹林等,適合一家大細去了解歷史文化,同時親親大自然。
大欖涌郊遊徑: 路線一覽 Routes
路線:北潭涌至萬宜水庫東壩 路程長度:10公里 所需時間:3小時 難度:❋❋( 中級難度路線) 起點交通:乘坐西貢市中心開出的94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96R巴士(僅在週末及公共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 此 外 , 甲 龍 林 徑 及 甲 龍 古 道 , 由 荃 錦 坳 至 石 崗 , 途 中 可 以 觀 賞 多 樣 的 林 木 。 荃 錦 自 然 教 育 徑 、 大 欖 自 然 教 育 徑 、 大 棠 自 然 教 育 徑 、 大 棠 樹 木 研 習 徑 , 及 河 背 水 塘 家 樂 徑 , 都 是 適 合 一 家 大 小 前 往 的 路 線 。 元 荃 古 道 郊 遊 徑 、 大 欖 涌 郊 遊 徑 以 及 圓 墩 郊 遊 徑 , 則 為 精 力 充 沛 的 郊 遊 人 士 而 設 。 在 郊 野 公 園 西 陲 , 設 有 屯 門 健 身 徑 , 提 供 十 四 個 健 身 站 , 供 遊 人 及 晨 運 人 士 鍛 煉 身 體 。 香港行山路線之中,少有包覽芒草、峽谷、竹林、紅葉等打卡元素,這條由元朗至深井的行山路線卻是罕有之列。
大欖涌郊遊徑: 延伸閱讀:【屯門好去處】影相打卡玩樂熱點 | 屯門美食、隱世新景點推介
本星期的天氣預報是下雨天, 大欖涌郊遊徑2025 於是只好選擇一條簡單易走的行山路線。 想到每次我們走大欖涌郊遊徑時, 到達黃茅嶺的山頂見到有一分岔路口向大棠方向下山的, 但是就沒有走過這段路, 故此今次旅程就想走這段路看看是通往那裡的。 起點交通:乘坐西貢市中心開出的94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96R巴士(僅在週末及公共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
大欖涌郊遊徑: 香港
除了欣賞大自然的風光之外,記得到訪島上餐廳,品嚐地道特產及海鮮美食,試試馳名的紫菜餐蛋麵和海帶綠豆沙。 儲水後形成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形成一片綠意盎然的「千島湖」美景。 來自國內的東江水,從太原的抽水站(約在惠州市西南偏西 21 公里)出發,經半密封半見天的管道或人做河道到達深圳水庫,然後過境到達木湖抽水站,再水分三路,其中一路便是來到這大欖涌水塘。 這些佔香港八成供水量的東江水,其水質的好壞,對我們的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 衛奕信徑(簡稱衛徑)縱走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大陸,由赤柱峽道起點至南涌終點全長78公里,共分10段,標距柱以字母W為首(W代表Wilson Trail,即衛奕信徑),序號由W001順次增至W137。
大欖涌郊遊徑: 郊遊徑
我才知道香港人很少跨區活動的,住在港島的人要數數來過新界的次數,可能一隻手數得出來。 不過我倒很建議訪港的朋友可以嘗試遠離市中心,排個步道走走,再順道感受一下元朗、屯門不一樣的小吃和城市氛圍喔。 遠眺元朗南一帶工作人員在眺望點介紹新界西北計劃中的發展區,還有大欖隧道收費廣場以西的「邊陲土地」,而根據七月中綠色力量公佈的蝴蝶普查結果,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土地蝴蝶品種繁多,綠色力量同時強調邊陲土地對郊野公園的緩衝功能。
海濱度假小鎮愉景灣內充滿自然景色,精采活動繁多,為法籍綜合格鬥拳手Marc Guyon帶來家的感覺。 你可以直接從水缸中挑選各款生猛活捉海鮮,並根據個人口味選擇烹調方式。 大欖涌郊遊徑 其中龍蝦和螃蟹屬必嚐之選 ,推薦以鹽焗、芝士(起司)烤焗或清蒸的方式烹調,最能突出海鮮的鮮美。 蠔殼山標高柱夕陽西斜,遠處的群山在煙霞中展現一條灰黑的輪廓,山下田野和村屋相映成趣,一幅田園清幽的山水畫映入眼簾。
大欖涌郊遊徑: 西貢龍蝦灣至綠蛋島
所有位於郊野公園內並由漁護署設立的郊遊徑都設有標距柱,標距柱以字母C為首(C代表Country 大欖涌郊遊徑2025 Trail,即郊遊徑),配以四位數字組成。 各郊遊徑擁有不同的首兩位數字,其中首一位數字以郊野公園地區劃分 (如香港島為4字頭),尾兩位則從01順次增加。 例如船灣淡水湖郊遊徑的首兩位數字是26,標距柱序號由C2601順次增至C2630。 郊悠遊,大欖涌水塘,千島湖清景台,行山,郊遊大欖涌水塘位於新界西大欖郊野公園內,為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個興建的水塘,於1952年動工,並於1957年建成。 水塘面積為1.7平方公里,儲水量則為2000萬立方米,由高達150呎的主壩及3條跨越鄰近較小河谷的副壩組成。 由於水塘內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因此被稱為「港版千島湖」,及至2019年漁護署在麥里浩徑10段加建名為「千島湖清景台」的觀景台,可謂為「港版千島湖」正名,也讓本身登山人士絡繹不絕的大欖涌水塘更受歡迎。
民眾可開車或是乘搭港鐵巴士K66 、元朗千色廣場乘公共小巴到達大棠村,接著沿大棠山道步行,直至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交會處,接著跟隨指示牌便能到達千島湖清景台。 觀賞完千島湖美景後,若小朋友有剩餘體力,可繼續沿著麥理浩徑來到屯門的終點(也可選擇路徑一,在白石坑方向離開)。 要經由麥理浩徑前往大欖涌水塘,第一選擇是從屯門掃管笏沿麥理浩徑十段出發,大概一小時便能到達清景台。 可選擇乘搭專線小巴43號至掃管笏村路,並在天后廟下車,沿白石坑方向至麥理浩徑第十段,以逆行方式沿著麥理浩徑第十段前往千島湖清景台。 除了屯門市中心外,屯門還有郊遊好去處:屯門徑和藍地水塘。 屯門徑距離屯門市中心只有10分鐘路程,沿途景觀優美,還可以到打卡熱點彩虹欄杆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