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不宜盡信聲稱,應檢視產品成分資料,並要留意使用後會否出現敏感情況。 相關生產商亦建議加入「產品含甲醛」的警示,以增加對甲醛過敏人士的保障。 頭髮凌亂飛散、乾旱、無光澤,難免令人看起來好像精神散渙,不修邊幅。 要令三千煩惱絲貼貼服服,不少人會不時使用沖洗式髮膜,敷在已清潔的頭髮上數分鐘再沖洗掉,讓頭髮看起來柔順、增添光澤而且易於梳理。
- 不過,選購和使用髮膜亦有不少注意事項,消委會為大眾拆解4大常見疑問。
- 對於沒有經過特別化學處理的頭髮,以 及髮絲較幼細人士而言,重覆地頻密使用深層修護的髮膜產品,有機會因為潤髮成分在髮絲上累積,而令頭髮看起來黏膩,反而更難梳理。
- 消委會又發現,27款樣本檢出 3 種或以上香料致敏物質,當中 8 款更檢出 6 至 9 種。
- 其餘含有 CMIT 的產品包括「PANTENE」的高濃保濕膠囊髮膜 (輕盈水潤型)、「BOTANIST」Botanical Hair Mask (Raspberry & Apricot) 及「澳寶」的一分鐘焗油。
- 另外,防腐劑 CMIT及/或 MIT 超內地及歐盟規定一倍的產品為「amika」的 Lifesaver Treatment Mask,其CMIT/ MIT 混合物總量為0.00315%(31.5ppm),超出內地和歐盟允許用於沖洗式產品的使用濃度上限(0.0015%)。
為解決頭髮乾旱、無光澤,和難以梳理等問題,不少人會定時使用沖洗式髮膜以加強護髮效果。 測試又發現5款樣本檢出的環境污染物環矽氧烷化合物D5含量超出歐盟相關規定上限;此外,5款樣本檢出致敏性較高的防腐劑CMIT及/或MIT,當中1 髮膜消委會2025 款的濃度更超出內地和歐盟相關規定上限1倍。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購護髮產品時應細閱標籤成分,並注意使用的頻密程度和使用時間,以減低致敏風險。 消委會又敦促生產商提升標籤資料的透明度,包括清楚列出所有防腐劑、香料,或可能引致過敏的成分,讓消費者知所選擇。 若按相關樣本的建議使用方法,讓產品停留在頭髮及皮膚上5至10分鐘,或會增加出現過敏的機會;其中1款樣本更標榜「超過90%天然成分」及「95%源自天然」,強調產品具有機認證的成分、「溫和無憂」及沒有添加多種化學成分。
髮膜消委會: 護理
雖使用含DEP的產品健康風險並不高,但應該特別留意其對生殖系統影響潛在的風險。 「KOSE Je 髮膜消委會 L’aime」、「TSUBAKI」和「THANN」檢出微量歐盟禁用的BMHCA香料物質。 而Leonor Grey「茉馨精華焗油」檢出的CMIT/MIT混合物總量為0.00146%(14.6ppm),雖然沒有超標,但亦相當接近規定的濃度上限。 餘下的3款樣本雖然符合內地和歐盟的上限規定,但當中2款並沒有以中文或英文詳細標示產品的成分資料。 成分以外,沖洗式髮膜的香味來源亦值得留意,消委會發現,有四款樣本檢出內地和歐盟禁用的高致敏性香料物質,其中零售價約14元的「澳寶」「一分鐘焗油」檢出「HICC」,含量為0.009%。 「KOSE Je L’aime」、「TSUBAKI」和「THANN」則檢出微量「BMHCA」,含量介乎0.0012%至0.0047%,均未能符合歐盟最新規定,其官方售價介乎108元至280元。
如果你經常漂染及電燙頭髮,頭髮強韌度會大減,所以不少人都會使用髮膜去維持髮絲的健康。 近期消委會測試市面上50款沖洗式髮膜,當中高達13款總評獲5分滿分。 今日美編為大家整理出其中8款值得入手的髮膜,無論是細軟髮質抑或受損髮質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護髮產品。 而「KOSE Je L’aime」的氨基酸海洋深層修護賦活髮膜、「TSUBAKI」的速效滲透修復髮膜及「THANN」的天然紫蘇髮膜被檢出微量 BMHCA,含量介乎0.0012%至0.0047%,均不合乎歐盟規定。 其次,屈臣氏和Naturals by watsons兩款護髮膜含游離甲醛(free formaldehyde),有機會對甲醛過敏人士引發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另有8 款樣本檢出含對羥基苯甲酸酯(methylparaben),屬懷疑內分泌干擾物;還有2 髮膜消委會 款樣本檢出微量塑化劑等,若然過量攝入,應該特別留意其對生殖系統影響潛在的風險。
髮膜消委會: 相關新聞
蘊含多款含豐富脂肪酸及甘油脂成分的天然植物油,有效滋養秀髮,回復柔軟,並增加秀髮彈性,提升豐盈效果。 來自mise en scène的沙龍級髮膜號稱能夠在短短3分鐘修護毛躁秀髮,只需$49元給你有如髮廊級別的效果,性價比超高。 主要成分為玫瑰花瓣、β-胡蘿蔔素、薰衣草,能深入潤髮護理有助頭髮回復細軟,帶來活力光澤,同時舒緩乾燥及有頭屑的頭皮。 品牌皇牌產品,新配方蘊含天使草的草本修護配方,增加頭髮強韌度、減少斷裂;葵花籽油及燕麥氨基酸鈉幫助重建和增強頭髮纖維結構,乳霜質地,用後令秀髮強韌有彈性、亮麗順滑。 韓國品牌,含7X Perfect Oil™(摩洛哥堅果油、山茶花油、馬魯拉油、橄欖油、荷荷巴油、椰子油、杏仁油),針對染燙過後嚴重受損的秀髮進行深層滋潤,有助修護7大受損現象:分叉、乾枯、脆弱、打結、毛躁、光澤、彈性,持續一整天順滑。 另外有疑似在場的設計師留言表示「此員工來我們公司工作快兩年的時間,這兩年時間當中洗頭被客人投訴過很多次,按摩也被客人投訴過很多次,甚至把頭皮精油不小心流到眼睛裡面,當下沒有擦掉,反而問客人說是不是很涼」。
- 嚴選六月採摘成份最活躍的高麗人蔘,以壓差循環法,從根、莖、葉,以至果實,萃取營養珍貴的人蔘皂苷,提煉出高效防脫韌髮的精華成份 修復受損頭皮,髮絲強韌豐盛,有效解決落髮現象。
- HICC 是國際間較多消費者投訴的香料物質之一,歐盟已經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內地國家藥監局亦已列為禁用成分。
- 髮膜蘊含100%有機認證日本山茶籽油和豐富油酸,配合印度有機米糠油,一分鐘能改善受損髮質,增加秀髮強度,有助保持頭髮健康。
- 近段時間,有關預製菜“進婚宴”“進校園”的話題頻頻引發輿論爭議。
- 桃園某美髮店驚傳員工霸凌23歲女助理,有民眾6日發文指出,經過該店時發現店內員工罰女助理半蹲、青蛙跳等,並將該段過程影片PO網,曝光後引起熱議。
- 還有氨基酸修復角蛋白技術直達髮芯,立即修復燙染髮絲損傷,重塑及強韌髮絲內部結構。
桃園某美髮店23歲女助理遭同仁集體罰半蹲、青蛙跳等方式霸凌,並將該段過程影片PO網曝光後,引發熱議。 桃園市政府勞檢處8日表示,經派員了解雇主針對此事有否做預防性措施,已依職安法向店家開出3個月內限期改善通知,如未在期間內改善,將採以罰款,以保障勞工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社會局指出,經調閱監視錄影音畫面後,發現有不妥適的照顧行為,針對該托嬰中心未善盡督導之責及2名工作人員有不當對待兒童之行為,依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合計裁處罰鍰32萬元,並要求限期改善。 國慶日前夕,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9日大談國政政見,認為終極目標是要改成內閣制,但因過程困難,所以提出7大承諾慢慢靠攏,其中包括立院行使閣揆同意權。 針對若明年立院「三黨不過半」,是否會造成閣揆人選無法通過的問題,柯文哲認為,各黨應該開始學會「如何妥協」,且閣揆要找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人選,所以過去「兇巴巴」的人就不會出現。
髮膜消委會: 沒有檢出香料致敏物質名單
此外,該公司認為樣本檢出的對羥基苯甲酸酯含量符合內地和歐盟相關規定。 「KOSE Je L’aime」的生產商回覆消委會表示,是次檢測的髮膜樣本檢出的香料致敏物質含量均低於歐盟需要標示的水平。 其中「amika」的「Lifesaver Treatment Mask」,其CMIT/MIT混合物總量為0.00315%,超出內地和歐盟允許的使用濃度上限(0.0015%),亦屬各品牌中可致敏防腐劑含量最高,但其包裝並無標示相關防腐劑成分,其官方零售價為580元。 「Leonor Greyl」的「茉馨精華焗油」則緊隨其後,錄得0.00146%,其含量雖無超標,但十分接近濃度上限,官方售價則為500元。 使用沖洗式髮膜時,只需敷在頭髮上短短數分鐘,就能讓頭髮更柔順更有光澤。
還有氨基酸修復角蛋白技術直達髮芯,立即修復燙染髮絲損傷,重塑及強韌髮絲內部結構。 法國品牌,含維他命原B5,減少髮絲分叉,保濕和修護秀髮;還有含橄欖油、摩洛哥堅果油、乳油木果油,能護色及潤澤髮絲。 此款Moist Diane髮膜萬寧有售,官方聲稱獨有200%美髮離子,覆蓋髮絲表層,吹頭、電捲、夾直髮時遇熱激發更強修護力,釋放7倍濃縮修護精華。
髮膜消委會: 今年《蘇民峰2024龍年12生肖》內容包羅萬有
消委會今次評測當中,有13款獲評分5星,其中「Mise en scène」、「ACCA KAPPA」、「La Biosthetique」未有驗出致敏性香料物質、CMIT/MIT混合物、游離甲醛,較少機會導致皮膚致敏。 配方中的高效滋養活性成分可密集修復嚴重受損髮幹,重整髮絲的深層結構,修合毛鱗片,賦予秀髮再生能力,加強柔韌彈性,預防折斷。 不論在洗頭後吹乾頭髮或要造型美髮,風筒的吹乾速度及溫度都甚為重要。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上13 款風筒,發現樣本間的吹乾速度最多可相差0.85倍,額定功率1,700W(瓦特)或以上的樣本整體上吹乾速度較快。 許多人都會使用沖洗式髮膜,讓頭髮看起來柔順、增添光澤而且易於梳理。
髮膜消委會: 健康大晒
另外,防腐劑 CMIT及/或 MIT 超內地及歐盟規定一倍的產品為「amika」的 Lifesaver Treatment Mask,其CMIT/ MIT 混合物總量為0.00315%(31.5ppm),超出內地和歐盟允許用於沖洗式產品的使用濃度上限(0.0015%)。 而「Leonor Greyl」的茉馨精華焗油,CMIT/MIT混合物總量亦十分接近濃度上限。 其餘含有 CMIT 的產品包括「PANTENE」的高濃保濕膠囊髮膜 (輕盈水潤型)、「BOTANIST」Botanical Hair Mask (Raspberry & Apricot) 及「澳寶」的一分鐘焗油。 而「Leonor Greyl」茉馨精華焗油檢出的CMIT/MIT混合物總量則為0.00146%(14.6ppm),儘管總量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但已十分接近濃度上限。 香港醫學會會董及皮膚專科醫生陳厚毅提醒,若髮膜產品中CMIT/MIT混合物含量較高,除了可能影響頭皮、額頭、耳背、頸背等位置外,在沖洗過程中亦可能影響背部及身體等不同部位,可能出現有皮膚痕癢、灼熱,嚴重者更可能出現脫髮情況。 在50款樣本中,有2款檢出微量塑化劑DEP,含量分別為0.051%和0.026%。
髮膜消委會: 健康醫思一點通
這其中就包括澱粉、鐵、鎂、鉀和維生素組等等,它們構成了天然的護髮配方,不僅撫平頭髮毛鱗片讓頭髮看起來光澤,而且能消除毛躁,還能讓頭髮更強壯生長。 新配方蘊含天使草的草本修護配方,增加頭髮強韌度、減少斷裂;葵花籽油及燕麥氨基酸鈉幫助重建增強頭髮纖維結構,用後令秀髮強韌有彈性、亮麗順滑。 深入潤髮護理有助頭髮回復細軟,帶來活力光澤,同時舒緩乾燥及有頭屑的頭皮。 主要成分玫瑰花瓣、β-胡蘿蔔素、薰衣草,有天然香氛鮮花、溫暖、樹木清香。 消委會結果顯示,5款護髮膜檢出可致敏防腐劑結果MIT 及 CMIT/MIT 混合物,當中包括amika及屈臣氏。 因為拍攝工作的原因,盧昱曉長期使用髮捲、髮膠,都容易使髮質容易受損,髮絲看起來非常乾燥,這時候她會 隨身攜帶小顆的「護髮精油」,上鏡前用來急救乾燥的頭髮。
髮膜消委會: 相關文章
普遍適用於極度乾燥和受損的頭髮,尤其在接受染燙等處理程序後使用。 逾半數樣本檢驗出多種香料致敏物,當中多達27款樣本檢出三種或以上香料致敏物質,更有8款檢出6至9種,大部份香料致敏物質均屬「苯甲醇」。 若以檢出濃度超過0.01%的香料致敏物質而言,「CHRISTOPHE ROBIN」、「ORIBE」、「john masters organics」、「 OUAI」、「 阿原 」、「JimmBENNY 和「JOSERISTINE」都檢出3至4種含量較高的香料致敏物。 消委會今次分別從百貨公司、個人護理用品店、超級市場、美容用品連鎖店、化妝品專櫃和網店,選購50款沖洗式髮膜樣本進行測試,每款售價由$14至$680不等。 結果顯示逾8成樣本均驗出含香料物質,當中亦有數款驗出含其他可致敏物質。 高濃度之植物性活性萃取、蛋白質、維他命和礦物質,有效激活髮根,從根本強韌脆弱頭髮。
髮膜消委會: 消委會|選購沖洗式髮膜4大貼士 成分列表要留神
有留意開價產品的相信對這款平價髮膜不陌生,來自日本的Moist Diane專門為經常電燙吹的女士而設,它蘊含獨有200%美髮離子,在遇熱激發更強修護力,釋放7倍濃縮修護精華,再無髮損顧慮。 日本資生堂出品,含焗油配方與蘊含毛髮保濕成份,能迅速浸透到毛髮核心,徹底解決因缺水而引起頭髮乾枯和開叉現象,幫助皮層新陳代謝,活躍血液循環,促進毛囊生長。 另富含維生素E的小麥胚芽精華加上3倍之多的護髮美容液精華,具有抗氧化效果,調理頭髮表層的毛鱗片,使髮絲變得滋潤順滑。 含植物性營養及修護成份,能修補髮絲流失的脂質,補濕並強化髮質,提升防禦力,防止水份流失和防毛躁,令頭髮回復柔軟彈性,充滿光澤。 韓國暢銷洗髮護髮品牌,50年人蔘研究RX 髮膜消委會2025 GinsenEX™呂獨家科研專利。 嚴選六月採摘成份最活躍的高麗人蔘,以壓差循環法,從根、莖、葉,以至果實,萃取營養珍貴的人蔘皂苷,提煉出高效防脫韌髮的精華成份 修復受損頭皮,髮絲強韌豐盛,有效解決落髮現象。
髮膜消委會: 利嘉敏.大學教授快活保養 選購染髮劑有甚麼要注意?揀錯用錯隨時脫髮、甚至致癌!看包裝標籤認住這5個成分!標榜「天然」未必信得過?
如果,我們希望賦予讓這種洗髮水芳香的氣味,也可以在洗米水中加入橙皮,稍微加熱即可,不用煮沸。 韓國暢銷洗髮護髮品牌,在六月採摘成份最活躍的高麗人蔘,以壓差循環法,在不加熱處理的狀態下,循環減壓與加壓,從根、莖、葉,以至果實,萃取營養珍貴的人蔘皂苷,提煉出高效防脫韌髮的精華成份。 專利韓蔘精華,能深入髮根,滋養頭皮,調節水油均衡,防治脫髮,促進頭皮健康。 獨有美髮離子覆蓋髮絲表層,吹頭、電捲、夾直髮時遇熱激發更強修護力,釋放濃縮修護精華,即吹燙熱力會喚起美髮保護層,髮絲更亮澤柔順。
髮膜消委會: 使用貼士Q&A
乳木果油、夏威夷果仁油、山茶花油和榛子油迅速滲透至髮絲深層,滋潤修護乾旱頭髮,散發獨特的淡雅香氣。 近段時間,有關預製菜“進婚宴”“進校園”的話題頻頻引發輿論爭議。 如,有消費者向媒體反映,其在知名酒店高價訂購婚宴套餐,消費後發現16道菜中近七成是預製菜,質疑商家未提前告知相關資訊。 有家長稱一些學校提供的預製菜午餐品質差、口感不佳,擔憂影響學生健康。
消委會提醒,若經常使用該等產品及長時間接觸皮膚,有機會增加皮膚出現過敏反應的風險,可能出現痕癢、灼熱,甚至有脫髮情況。 消委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抽取市面50款沖洗式髮膜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多個港人常用品牌均驗出可致敏物質,其中「amika」檢出過量可致敏防腐劑CMIT/MIT混合物,「澳寶」、「KOSE Je L’aime」、「TSUBAKI」和「THANN」則檢出歐盟禁用的香料物質。 消委會指,若經常使用含可致敏物質產品及長時間接觸皮膚,有機會增加皮膚出現過敏反應的風險,可能出現痕癢、灼熱,甚至有脫髮情況,提醒消費者慎選適合自己的產品。 環戊矽氧烷(cyclopentasiloxane,簡稱D5)可以令髮膜在頭髮上容易推展,用後會有平滑的觸感,並改善光澤。 髮膜消委會 5款樣本的環矽氧烷化合物D5的含量,未能符合歐盟相關規定上限(0.1%)。 樣本同時檢出微量的環丁矽氧烷(cyclotetrasiloxane,簡稱D4)。
髮膜消委會: 健康解「迷」
消委會解釋,若經常使用含可致敏物質產品及長時間接觸皮膚,有機會增加皮膚出現過敏反應的風險,例如痕癢、灼熱,甚至有脫髮情況,提醒消費者慎選適合自己的產品。 27款樣本檢出3種或以上香料致敏物質,當中8款更檢出6至9種。 儘管部分物質的致敏性不算高,但在接觸空氣後,經過氧化會形成致敏性較高的物質。 消費者需尤其注意相關的罐裝產品,經常打開可能增加產品氧化的機會,所以要不時留意頭部皮膚會否出現痕癢、脫皮等過敏反應。
髮膜消委會: 消費者委員會
另有1款樣本檢出的CMIT/MIT混合物總量為0.00146%(14.6ppm),雖然沒有超標,但亦相當接近規定的濃度上限。 餘下的3款樣本,雖然符合內地和歐盟的上限規定,但當中2款並沒有以中文或英文詳細標示產品的成分資料。 由於相關防腐劑的致敏性較高,生產商或進口商有責任提供詳細的成分標示,以減低消費者致敏的風險。 想改善頭髮凌亂飛散、乾旱、無光澤等尷尬情況,很多人會不時使用沖洗式髮膜,敷在已清潔的頭髮上數分鐘再沖洗掉,讓頭髮看起來柔順、增添光澤而且易於梳理。 不過,消委會是次檢測發現有沖洗式髮膜樣本檢出過量可致敏防腐劑CMIT/MIT混合物,部分檢出歐盟禁用的香料物質。 消委會檢測了50款沖洗式髮膜,發現當中42款檢出香料致敏物質,其中逾半檢出3至9種香料致敏物質、11款檢出的香料致敏物質總量較高,更有4款檢出歐盟禁用的香料致敏物質新羚蘭醛(HICC)及羚蘭醛(BMHCA)。
5無配方,不含動物性原料、礦物油、三乙醇胺、合成色素、聚丙𤉶酰胺。 桃園某美髮店驚傳員工霸凌23歲女助理,有民眾6日發文指出,經過該店時發現店內員工罰女助理半蹲、青蛙跳等,並將該段過程影片PO網,曝光後引起熱議。 對此,警方今(8)日表示,將主動調查,並通知相關人員到所說明釐清案情。
髮膜消委會: 測試及調查報告
另外,「Leonor Greyl – 茉馨精華焗油」則緊隨其後,錄得0.00146%,其含量雖無超標,但十分接近濃度上限。 髮膜產品普遍都添加了怡人的香氣,不過香味就有機會潛在致敏危機。 檢測中,4 款樣本檢出歐盟及/或內地禁用的香料物質,其中「澳寶」(#50)檢出高致敏性的致敏物新羚蘭醛(HICC),檢出量為 0.009%。 HICC 是國際間較多消費者投訴的香料物質之一,歐盟已經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內地國家藥監局亦已列為禁用成分。 消委會指,對於經過染燙等化學處理的髮絲,適當使用護髮或潤髮產品可以改善頭髮的狀況及健康。 不過,需要留意選擇產品時應留意自己的髮質、髮絲的損傷程度,以及產品所含的有效成分。
髮膜消委會: 測試樣本及項目
雖然MIT及CMIT/MIT混合物用於製造個人護理用品,可以避免細菌和微生物的滋長,延長產品的保質期 ,但頻密或長時間使用可增加致敏機會,可能出現痕癢、灼熱,甚至有脫髮情況。 經常漂染頭髮或使用卷髮器容易令髮質受損,頭髮會變得無光澤和乾旱。 市面上有不少沖洗式髮膜聲稱可以修復受損頭髮,強韌秀髮,價格有平有貴。
不過,選購和使用髮膜亦有不少注意事項,消委會為大眾拆解4大常見疑問。 肖馬者上年太歲相合年,今年又是天喜桃花年,又有吉星「太陰」,人緣感情事業都有正面影響。 秋冬天出生的你運氣會慢慢上升,春夏天出生的你就算是運程正在向下,都會因為好人緣而得到改善。 其實根據研究,在洗米或者浸泡米的過程中,米的很多維生素以及礦物質會被保留在了水裡。
消委會提醒,可致敏防腐劑CMIT/MIT混合物,可引致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可引致痕癢、皮膚灼熱,嚴重者可致脫髮;游離甲醛則可引致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至於香料致敏物質包括「HICC」和「BMHCA」為禁用香料成分,消委會建議避免選用含相關香料物質的個人護理用品。 髮膜消委會 最後,有逾8成護髮膜檢出含香料致敏物質, 4款樣本更檢出歐盟禁用香料物質,有機會引致皮膚過敏的風險,它們包含澳寶一分鐘焗油檢出「新羚蘭醛HICC」,含量為0.009%。 另外KOSE Je L’aime、TSUBAKI和THANN則檢出微量「羚蘭醛BMHCA」,含量介乎0.0012%至0.0047%,均未能符合歐盟最新規定。 香港醫學會會董及皮膚專科醫生陳厚毅提醒,消費者日常使用多種的沐浴產品可能都含有可致敏防腐劑例如CMIT/MIT混合物。
髮膜消委會: 健康醫思一點通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和使用沖洗式髮膜,按個人頭髮的性質、狀態,和使用習慣選擇適合的髮膜產品。 如產品建議可以每日使用,或者建議停留在頭髮的時間較長,消費者都應特別留意其成分列表,避免選用含有可致敏防腐劑CMIT/MIT混合物、可釋出甲醛成分,或多種香料致敏物質的產品。 「KOSE Je L’aime」的生產商表示,是次檢測的髮膜樣本檢出的香料致敏物質含量均低於歐盟需要標示的水平。 髮膜消委會2025 至於樣本檢出BMHCA,該公司認為現時本港未有禁用相關香料物質,強調產品所用的香料符合國際日用香料香精協會(IFRA)相關的安全標準要求。
髮膜消委會: 檢出游離甲醛 其中1款標榜天然
此外,羚蘭醛(BMHCA)亦是已確認的接觸性致敏物,自今年初歐盟已禁止當地供應的化妝品使用 BMHCA。 在50款本之中,有3款樣本檢出微量BMHCA,含量介乎 0.0012%至 0.0047%,不符合歐盟最新規定,分別為「KOSE Je L’aime」(#46)、「TSUBKI」(#47)和「THANN」(#48)。 另有11款樣本檢出的香料致敏物質總量相對較高,由約0.11%至約0.52%不等,當中8款所含的香料致敏物質主要為苯甲醇(benzyl alcohol),它可存在於精油成分中的香料物質,亦可作防腐劑使用。 「Naturals by watsons」的品牌商表示,檢出微量游離甲醛,相信是源自其所用原料DMDM hydantoin,包裝上已有標示相關成分。
歐洲BEUC認為,D5屬於懷疑內分泌干擾物,而D4則屬已知內分泌干擾物,動物研究指有機會影響未出生的胎兒,為安全起見,建議孕婦減少接觸。 消委會促請產品供應商跟從海外最新(包括環境保護)相關的規定,避免使用損害環境的成分。 為增加產品的吸引力,不少護髮產品亦有添加香料,但亦成為另一潛藏致敏危機。 檢測中有4款樣本檢出歐盟及/或內地禁用的香料物質,其中1款檢出高致敏性的致敏物新羚蘭醛(HICC),檢出量為0.009%。 HICC是國際間較多消費者投訴的香料物質之一,歐盟已經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內地國家藥監局亦已列為禁用成分;另外,羚蘭醛(BMHCA)是已確認的接觸性致敏物,由於其被廣泛使用,自今年初歐盟已禁止當地供應的化妝品使用BMHCA。 有3款樣本檢出BMHCA,含量介乎0.0012%至0.0047%,不符合歐盟最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