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醫療保險,保障地區為中國大陸,一般在其他地方均不受保。 但在香港購買的醫療保險,可以提供全球的保障,甚至全球各地均有合作的醫院,在重大事故時提供額外醫療服務,全球化的醫療服務成為內地人來港投保的另一原因。 無論您需要住院、危疾保險,甚或門診或意外保障,我們均設有合適計劃,全面守護您的健康。 本網站所載產品資料只供參考,並且不包括保單全部條款及細則、產品主要風險及所有不保事項。 有關權益及產品主要風險詳情,請參閱產品小冊子;有關保單詳細條款及細則及所有不保事項,請參閱本計劃保單條款。
- 在續保時,保柏會於您指定的銀行賬戶/ 信用卡( 如適用) 自動扣取保費。
- 醫保強調在醫療費用方面的支援,讓受保人向保險公司索償治療期間的醫藥費,如住院費用、手術支出、康復治療花費等,讓受保人根據指定賠償限額,選擇適切的醫療服務。
- 信諾自願醫保系列─靈活計劃﹝優越﹞更會於保單生效第1天起保障未知的已有病症,為受保人提供額外保障。
- 以18歲非吸煙者以年繳購買HK$330萬終生賠償總額的危疾基本保障計算。
- 危疾保險的賠償是用來保障患病期間投保人原有的收入,而一般重大疾病或需要2至3年時間醫治,所以保額最好設定為年收入的2至3倍。
與一般危疾保的賠償方式近似,保險公司亦是因應癌症所處的階段而支付保障額的若干百分比作賠償。 醫保危疾保2025 癌症所處的階段,也就是根據惡性腫瘤的大小、位置或擴散程度所界定,由局限於一處、未有擴散的第1期,到已擴散到遠端器官的第4期,部分癌症亦會有上文提到的第0期。 本人明白上述資料之提交即表示本人同意信諾使用及/或轉移本人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並可收到有關其產品、服務及特別優惠的直接促銷資訊。 一般保險公司都會制定一套明確指引,從而決定投保人的核保結果。
醫保危疾保: 自願醫保系列醫療保障計劃
如果受保人已經患上各種高血壓併發症,例如心臟衰竭、中風、腎衰竭等嚴重疾病,經保險公司審慎考慮後,有機會認為風險較高,而拒絕投保人的申請。 全數保障¹一系列醫療費用高達每保單年度100萬 (標準計劃)或400萬港元(特等計劃), 並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一般儲蓄型危疾保險在投保人不幸離世時會有身故賠償,投保人有需要時可向保險公司提出退保,拿回現金價值,值得留意的是一旦退保將會失去所有危疾保障。
兩者各有不同特點,消費型保單的保費可低至儲蓄型保單的六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但就不會隨時日累積現金價值。 只要受保人患上指定危疾,保險公司就會支付一筆過賠償金額,而且不會限制用途。 醫保危疾保 高血壓可區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者的成因截然不同。 原發性高血壓一般由不良生活習慣所致,例如吸煙、超重等;而繼發性高血壓就主要由其他疾病所造成,如腎病、內分泌失調。 調查也發現,近九成受訪父母及準父母擔心子女患上危疾(89%),最令他們擔憂的病況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肺炎)(40%)、皮膚疾病(如嚴重濕疹、嚴重風疹)(38%)及自身免疫系統疾病(30%)。 面對下一代的危疾風險,約五份之一受訪父母坦言目前財務狀況不足以應付子女的危疾治療費用。
醫保危疾保: 保障表
醫保和危疾的目的大相徑庭,前者旨在實報實銷醫療開支,減輕日常財政負擔;後者則在你失去工作能力時提供一筆過賠償,解決現金流問題。 自願醫保有一個好處是保費可以扣稅,每名受保人最高保費扣除額為HK$8,000。 受保人可以為納稅人本人,亦可以為其配偶及子女、納稅人或其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及兄弟姐妹。 反之,危疾保可分為儲蓄投資型,或者純保障消費型保單,前者有儲蓄效果,後者則沒有。
此小冊子不包含本計劃的完整條款及細則並只作參考之用,不能作為保誠與任何人士或團體所訂立之任何合約。 您應仔細閱讀此小冊子載列的風險披露事項及主要不保範圍(如有)。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本計劃之其他詳情、完整條款及細則,請向保誠索取保單樣本以作參考。 就以Generali 的【跨越無限保】為例,此產品為儲蓄型危疾保,以一名30歲香港非吸煙男士,投保額US$125,000,年繳保費為US$2,810(根據25年保費繳付年期)。
醫保危疾保: 指定危疾多重保障
危疾醫保 醫療保險和危疾保險都能為受保人提供健康保障,但其實它們是不同概念的保險類型,兩者的保險目的、賠償方式和保障範圍都不一樣。 今天跟大家上一節簡易保險課,助您在保險規劃時分辨出自己的真正需要,同時更清楚買保險要注意什麼。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接受投保年齡為15天至65歳,續保由65歲至100歲,投保及續保年齡視乎個別危疾保險而定。 不過,哪一些病症屬於「危疾」,便要視乎保險公司對「危疾」的定義,因此投保前必須留意條款及細則。
醫保危疾保: 內地人來港爆買保險 拆解港式醫保的吸引力
在癌症復發和遠端轉移保障方面,保柏是市場上首間只需一年等候期便再次提供100%嚴重危疾保障金額的醫療保險公司。 參考以下的範例,並嘗試判斷在這個情況下哪一種保險較為合適。 信諾危疾保險會就受保人確診患上受保危疾提供一筆過賠償,並受保人有權決定如何使用該筆金額,可用作醫病賠償或任何其他用途。 不少人購買保險前,對危疾和醫療保險的分別仍然是一知半解。 購買保險是個重大決定,受保人應具備基本知識,不宜過份依賴保險經紀。
醫保危疾保: 自願醫保與危疾保險 保費及賠償額解構
危疾醫保 MyCigna HK讓您可方便、快捷地管理您的保單。 如不幸患癌,所需面對的各種治療方法以至標靶藥物費用可以很高昂,故不少人會選購保險保障自己。 信諾癌症保障冠絕全港,賠償保障高達港幣$5,000萬,不設終生賠償上限,可全數賠償手術、電療(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等費用,按此了解更多。
醫保危疾保: 了解多一點:自願醫保 VS 危疾
兩大種類的危疾保險保費可以相差很大,儲蓄型危疾保險保費雖然較高,但好處是在將來可以提取非保證紅利/非保證的利息(如有)。 而保費較為相宜的純危疾保則適合想靈活運用收入及資產或初出社會工作的人士。 但要留意,不同計劃的賠償次數及上限並不相同,例如一些計劃訂明最多就初期癌症作最多2至3次賠償,但每次均須關於不同器官及有賠償上限;如就末期癌症而言,計劃就只會賠償1次。 自選嚴重危疾延伸保障下的部份疾病設有保障年齡限制,詳情請參閱保障表。 無論是癌症保險,抑或絕大部分醫療及危疾保險,其實都不會保障受保人在保單生效前已出現病徵或確診的所有疾病或身體狀況(即「已存在的狀況」,pre-existing 醫保危疾保 condition)。 消費者亦應留意,即使保險計劃的宣傳小冊子中提到「保障包括原位癌(早期或初期癌症)及癌症」或類似的字眼,也不代表所有原位癌或癌症都會受保,有些計劃更列明指定或特定受保原位癌的器官。
醫保危疾保: 危疾醫保: 自願醫保系列醫療保障計劃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香港人工作繁忙,加上食無定時、缺乏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都會增加患上危疾的機會。 香港最常見的危疾主要為癌症、心臟病發作及中風,大多數年輕人都以為自己患上危疾機會不高,沒有購買危疾保險的必要,但其實這些危疾可於任何年齡人士身上發生。 另外,有些保單條文亦列明「Gleason評分為2至6的前列腺腫瘤」會被界定為「早期癌症」;「Gleason評分大於6的前列腺腫瘤」會被介定為「癌症」。 醫保危疾保 雖然「早期癌症」或「癌症」同樣受保,不過可獲享的保障卻有所分別,好像有些計劃會提供「輔助療法」保障,但卻只適用於「癌症」治療,若受保人情況屬「原位癌」或「早期癌症」,接受「輔助療法」所需費用就將不獲賠償。
醫保危疾保: 注意事項|1. 了解保單條文,勿只參考小冊子等宣傳品
期間,保柏健康支援服務團隊在抗癌路上為 Nicole提供各式支援:由了解所患的癌症、提供診所及醫院名單以供參考,以至提供治療至康復期內的情緒支援及抗癌資訊,包括保健及飲食建議等,全程協助Nicole。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以傳統的醫療保險而言,最高的投保年齡一般介乎64-70歲,年滿70歲以上的長者難以投保。 同時傳統醫保普遍不會就任何先天性疾病、投保前已有疾病,及精神或心理疾病等提供保障。 危疾醫保 您可根據個人需要,從6大保障項目中(包括基本門診、門診手術、附加門診、牙科、癌症和眼科保障),靈活設計專屬自己的健康保險,您亦可自行組合以填補現有保障不足。
醫保危疾保: 醫療VS危疾,傻傻分不清?已有醫療保險,點解仲要危疾保險?
反觀癌症醫保,普遍對治療癌症所需的基本項目包括住院、手術、化療、電療、診斷化驗費用等均提供全數賠償,只設每次癌症及終身最高賠償額限制。 另一方面,一般醫保不會賠償購買或租借醫療設備及接受營養師諮詢或心理輔導等的所需費用,但癌症醫保則普遍會提供上述伸延護理費用的保障(不過設有最高賠償次數及賠償額限制)。 自願醫保計劃是由食物及衞生局所監管,保險公司可提供經認可的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以實報實銷的方式為受保人賠償實際住院所需的醫療費用。 例如,信諾自願醫保系列─靈活計劃﹝優越﹞提供每年高達港幣$3,000萬保障,無分醫療細項全數賠償,住院開支實報實銷,住私家醫院都不用擔心醫療費用。 您可以選擇單獨投保本計劃,毋須同時投保其他類型的保險產品,除非該計劃只設附加保障選項,而必須附加於基本計劃。
醫保危疾保: 健康
如購買癌症醫保,消費者亦要留意計劃所設的不同保障級別,當中有不同的最高賠償額和病房級別(普通/半私家/私家病房)等。 假如受保人選擇在其他國家如美國就醫,最高賠償額亦可能會有所調整,部分計劃更限定受保人須入住指定級別病房才可獲賠償。 醫保危疾保2025 針對癌症而設的危疾保/醫保與一般危疾保/醫保相比,最明顯的分別在於針對癌症的保障範圍。 一般危疾保/醫保會保障多種類型的疾病或意外所引致的受傷,如心臟病、腎衰竭、燒傷、骨折等,癌症通常是其中1項受保的疾病。 然而,對於比較初期的癌症甚至原位癌(第0期癌症,腫瘤仍局限於病發的位置,發展緩慢,與鄰近正常組織有明顯界限,未穿透或破壞內臟上皮組織的基底膜),就會有較大的限制,更可能未必受保。
醫保危疾保: 醫療及危疾保障
終身危疾保險向來受歡迎,受保人可得到危疾保障,而產品本身亦有儲蓄成分,倘若受保人無病無痛,亦可以「拎返啲錢」,達至「有病醫病,無病儲錢」的效果。 醫保危疾保2025 醫保危疾保 與所有其他保柏保障計劃一樣,會員可使用保柏24小時健康專線及Bupa4Life健康應用程式,並有專屬的健康顧問提供支援。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有關產品資料亦非保險產品的全部保障內容及特點,指定保險計劃受其保單條款所約束。 自願醫保其中一個賣點,是可就繳交保費申請扣稅,每年保費可作免稅額高達港幣$8,000。 再加上小朋友的保費較低,可以及早投保儲蓄型危疾保險,並於指定年期(如10年)「供斷」,繳清保費後可保障孩子終生,對他將來亦有好處。 如投保Generali的【跨越無限保】,孩子日後如不幸患有嚴重疾病包括癌症、中風及心臟病亦可獲無限次賠償保障直至100歲。
醫保危疾保: 危疾醫保: 個人預算
而住院保障則涵蓋住院期間可能牽涉的費用,例如手術費、膳食、房租、醫生巡房費等,讓受保人無須因為財政壓力而放棄治病,可以盡早尋求適切治療。 醫保危疾保 在香港,我們是醫療保險專家,提供一站式醫健方案,包括本地及環球醫療保障計劃,受超過40萬名會員及3,200間公司所信賴。 此外,現時內地的醫療保險對於受保的藥物仍有規管,特別是一些進口的藥物,可能需時更多時間審批納入醫保範圍。 相反,香港醫療保險索賠主要取決於醫生的意見,如醫生同意甚至可以採用新的治療方法。
所以,即使已有醫保,同時投保危疾保障,可提升健康的安全網。 終身危疾保險提供終身危疾保障,產品結構相對複雜,含儲蓄成份,保費較高,多數要經中介人購買。 至於定期危疾保險,結構相對簡單,純保障,沒有儲蓄成份,通常定期(每年、每5年或10年等)續保,部份產品更可以網上投保,對於普羅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可以低廉的保費得到危疾保障。 當不幸患上指定危疾時,Bupa Safe危疾全禦保計劃將提供一筆過賠償,協助受保人解決醫療或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Bupa Safe危疾全禦保計劃設計靈活,切合投保人不同的需要。 Nicole不幸確診乳癌,獲「嚴重危疾保障」的HK$50萬賠償,她停工一年,專心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