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年曾透過各種住屋計劃,例如租者置其屋計劃,分批出售若干公屋單位。 這些單位的折扣率,按照發售市值及政府政策隨時而變。 因此,讀者如早年購入公屋,想補地價,則須向房委會申請。
- 屆時業主要先填妥「評估補價申請書」向房委會申請補地價,並要繳交手續費,目前為6,230元。
- 若果沒有依照相關程序自行將居屋單位出租或售出,屬違法行為,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1年!
- 通知書當中的估價為期兩個月,業主需在這段期間完成補價。
- 至於「已補地價」的居屋買賣,是與自由市場出售單位無分別,業主可按單位的樓齡查看補地價的條件及限制,再申請補地價後在公開市場買賣。
當居屋攪珠成功「中籤」被抽中的白表申請人,才能夠購買二手居屋。 順帶一提,是申請白居二時,只需填妥基本資料,暫未提交入息和資產證明,要留待中籤後才會審查,屆時需向房委會提交入息資產證明文件。 居屋折扣率在30%或以上,有些更高至50%,假設市值500萬,最少要付150萬,這筆錢也許足夠支付另一層樓首期,這解釋了為何居屋盤源集中於未補地價的居二市場。 為了想套現資金,很多業主都會加按,不過如果公屋或居屋未補地價,都不可以加按,但可以轉按。 買補地價居屋2025 例如有些業主會平手轉按,將餘下貸款額轉去另一銀行,想借機將資金幫補地價,而房署大多都批出。
買補地價居屋: 最新文章
本文將討論有關申請居屋第二市場四個範疇,包括申請未補地價居屋資格、如何買賣未補地價居屋、如何申請補地價,以及申請未補地價居屋按揭要注意的地方。 在取得了補價通知書後,業主需要在通知書發出日起計 2 個月內繳付補價,但業主不要以為時間很多。 因為業主除了直接用現金支付補地價的金額外,亦可透過揭支付補地價金額,情況就如把物業加按一般,需要通過壓力測試,亦可以申請按揭保險,最長還款年期為30年,但以按揭形式補地價,必須經律師樓進行。 現時購買未補價資助房屋人士申請按揭,持綠表和白表人士可分別獲批最高九成半和九成按揭,按揭利率以P(最優惠利率)計算,最高還款年期25年,並獲得政府擔保。
當然每個單位的實際補地價折扣率都不可以一概而論,都要看看當時正式買賣合約所訂明的購入價、當時市值等條款計算,估價方面則不能以銀行估價作準,這是由政府評定的。 若果不想補地價﹐可以考慮售予持有「購買資格證明書」的合資格人士,如綠表或白表人士。 透過第二市場轉讓單位至合資格人士,業主毋須補地價,但不能夠自行定物業價格。 剛才提及到公營房屋的目的主要是自住作用,如果想要出售的話,就要視乎買家的身分決定是否要補地價。 假如買家是合資格的綠表/白表人士(公屋租戶或合資格買居屋的人士),即符合公營房屋業主的要求的話,賣家就不需要在這次買賣中補地價。
買補地價居屋: 【康城首都疑改主力牆】點解會發生? 按揭、轉手有何影響?
除非單位是轉讓予房委會認可之合資格人士,例如「綠表」客及「白居二」配額持有人;否則所有未補地價的公營房屋出售或出租均屬違法,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1年,而有關的物業轉售或轉讓均屬無效。 公居屋業主不一定要在公開市場轉讓單位,可以選擇轉讓予政府認可、持有「購買資格證明書」之合資格人士,如綠表白表人士,如此就不用補地價。 買補地價居屋 本港樓價高企,資助房屋,包括居屋、房協樓及首置上車盤等,每每是年輕家庭的上車出路,但由於資助房屋以折讓價出售,為免申請者利用政府資源圖利,故往往都設有轉售及放租限制。
居屋有轉讓限制,業主想賣走單位時,須視乎是否已屆滿年期限制,而決定是否有「補地價」的需要,即向政府退還當初所享樓價折扣。 買補地價居屋 另外,仍未屆滿5年轉讓限制期的單位,業主要提交評估補價申請書 (申請書 HD1066C,向房委會同時提交回售申請及補價申請,讓房委會拒絕接受回售申請,才處理補價申請。 已屆滿轉讓限制期的單位的業主,可填妥評估補價申請書 (申請書 HD1065C),並將表格及6,230元的申請費用提交到房署。 居屋業主想要在公開市場出售居屋或出租單位,便要先補地價。 上述提到,若打算在公開市場出售居屋單位,便要「補地價」。
買補地價居屋: 按揭專區
兩項計劃會分別進行攪珠,以決定『居屋2022』的選樓優先次序和『白居二2022』的配額分配。 不過銀行為未補地價居屋承造按揭時,多數只會批出較穩定的P按,建議買方考慮加息等因素,預留充足資金周轉。 根據房委會去年入息要求,如果一人申請,月入不可超過33,000元,資產不逾85萬元。 如果兩人以上申請,月入不可超過66,000元,資產不逾170萬元。 同時,單身人士及家庭組合的人士均可申請,申請人必須年滿18歲,以家庭組合申請的人士,申請人及家庭成員必須有親屬關係。
買補地價居屋: 二手居屋買賣|「未補地價」居屋 為何平一截?
不過研究報告指出,首季豪宅成交量升價跌,受利率上升影響,近幾季豪宅成交持續放緩。 英國移民及投資諮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的《私人財富遷移報告》預測,今年全球將有12.2萬富人移民,創2019年後新高。 單計中國,今年預計有1.35名手握百萬美元以上高淨值人士離開中國,估計內地有多達82.38萬名富豪,但富豪移民趨勢或加劇經濟放緩情況。 據知,原業主於2019年4月以未補地價336.34萬元買入單位,持貨僅4年,現轉手帳面獲利295.46萬元離場,單位期內升值88%。 新買家為外區客,鍾情單位景觀開揚,議價後即拍板入市自用。 至於對上一宗同類成交單位為A座高層3室, 實用面積477平方呎,以655萬元沽出。
買補地價居屋: 出售居屋方法
除了免費推薦裝修公司外,我們更提供免費工程顧問服務,由報價、上門度尺、工程開始到完成驗收我們都會為你貼心跟進,以防裝修工程「爛尾」。 不過,在買家的立場來說,沒有寫明補地價價錢的買賣可能會影響他們本身的預算。 例如本身可能只預了150萬作補地價之用,但房署最後評估出200萬地價,假如買家已經簽好了臨約的話,就只可以「硬食」額外50萬地價。 另一個很多人會問的問題,就是要補的地價應該是由哪一方負責?
買補地價居屋: 居屋公屋補地價 計算需知兩點:折扣率及市況
即使發展局上個月不得已推遲期限一年後再接獲一宗申請,六塊地皮加起來也只是27公頃,距離原本設下的150公頃上限甚遠,反應冷淡。 用李家超的「提速、提量、提效」框架來說,目前公布的內容只是「提速」。 兩塊土地本身已在房屋局的發展計劃之中,柴灣地皮原本預計在2026/27年度可供建屋,東涌則是2025/26或之前,因為填海土地不用平整。 現在政府打算招標給地產商興建,如意算盤是提前2個月至10個月落成。 買補地價居屋 何永賢續指,項目屬大投資,看不到為何要犧牲質素,最終令項目「賣唔出」,不能回本,她相信發展商都希望項目完成後「貨如輪轉」,而且不會影響自己的品牌。
買補地價居屋: STEP 4:簽訂臨約 + 申請補地價及按揭
如果是近年的五二折公屋,補地價就達到 買補地價居屋2025 800萬 X 48%,即384萬元。 房署收妥業主補回的地價之後,就會發出收據及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要正式除去轉讓限制,就要主動帶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前往土地註冊處辦理手續。 房署同意補地價申請後,會委託測量師行到單位驗樓及估價,大約一個月後便會發出評估補價通知書,通知業主須繳補的地價。
買補地價居屋: 【二手居屋2021】未補地價居屋懶人包 申請資格+按揭須知+補地價教學
簡單而言,算式就是單位目前的房委會估價,再乘以購入單位時的折扣率。 將官地批給地產商興建居屋,相當於請多個麵包師傅,加快烘焙出麵包。 但如果私人發展商不積極交出土地,那麼我們的麵粉始終沒有增加多少,能夠炮製出的麵包只能有限。
買補地價居屋: 獨家A.I.按揭評估
料全年錄約3,800宗及170億元,將較2020年的2,422宗及108.76億元,分別按年上升56.9%及56.3%。 估計2022年後,綠置居二手買賣陸續増加,第二市場成交量將會高企。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政策不會推低未來幾年的第二市場成交量,因為將會有近年新出售的綠置居及居屋踏入滿2年的解禁期,第二市場買賣仍然活躍。 但長遠而言,延長轉售年期,將會抑制第二市場的長遠發展。 由於政府首次發售居屋的定價是以折扣價格定價,近年有些屋苑(例如啟德啟朗苑)更以市價的五二折訂價,若沒有補地價機制,將導致市民可以以出售居屋圖利,令政府資助未能協助真正用家。 簡單而言,在屆滿轉讓限制後,業主填妥「評估補價申請書 」表格,連同6,230元申請費,提交到房委會或房協,視乎所屬屋苑由哪一個機構發展。
買補地價居屋: 資助房屋售價具折扣
政府推出私人參建居屋先導計劃「樂建居」,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希望計劃可「激活」發展商手上逾千公頃農地,並將以三分一補地價作為誘因,吸引發展商提供私人土地興建「樂建居」單位。 任何人就其單位作出非法讓與即屬犯罪,將面臨《房屋條例》(第283章)第27A 條下之刑罰。 若單位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仍處於五年轉讓限制期內,業主必須在房委會接納其補價申請後(即業主提出申請將單位回售予房委會並在房委會拒絕該回售申請後),方可訂立其單位的買賣協議(包括臨時協議)。 何永賢指,現時私人發展商據悉有約1,000公頃農地,當局計劃以三分一補地價為誘因,吸引私人發展商提供手上的私人土地,希望激活有關農地和未發展的住宅用地。 但申請人及所有名列於申請表內的家庭成員必須在截止申請日期當日起計的過往24個月內及直至簽署本銷售計劃單位的臨時買賣合約當日,在香港並無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間接擁有任何住宅物業。
買補地價居屋: 買賣未補地價居屋
以一個補價時市值$2,100,000,以30%折扣率(7折)購入的單位為例,補價等於$2,100,000(補價時市值)乘以30%(買入單位時的折扣率),業主要支付的補價,便是$630,000。 買補地價居屋 另早前林鄭月娥更宣布將放寛輪候公屋逾一年者可抽綠置居貨尾! 買補地價居屋 假設單位目前的房委會估值為800萬元,當年購入居屋的折扣為七折,不用理會當年的買入價,現時的補地價金額就是等於800萬 X 30%,即240萬元。
買補地價居屋: 【居屋補地價】甚麼是補地價? 申請、程序都有學問﹗
亦因如此,二手居屋一般會於簽臨約前便請好律師,不同於私樓,最遲可等到簽正式買賣合約才上律師樓。 有按揭需要的買家,亦可憑臨約,前往銀行申請居屋按揭。 但凡屆滿 5 – 10 年的居屋轉讓限制,皆可申請補地價後在公開市場出售。 所有市民都可透過補地價的方式,買入該等居屋單位,無任何資格限制,亦無須事先申請。 買補地價居屋2025 若果居屋單位快將到了轉讓限制期,業主可以提出補地價申請,讓單位可以在自由市場發售。 現時居屋大部分轉讓期限為5年,即5年後申請補地價完成後,才可以在自由市場買賣,跟私樓無異,銷售對象已經不再是綠表人士和白表人士。
據房委會資料,由1982年居屋第三期乙起,設立禁售期,居屋業主要在禁售期屆滿時繳付補地價後,才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 之後推出的出售公屋和綠置居計劃,亦同樣規定設立禁售期,以及轉售需繳付補地價。 但如果在居屋第二市場買賣,則可免補地價,只可售予合資格人士,如持綠表和白表人士。
買補地價居屋: 申請補地價程序手續:
通知書當中的估價為期兩個月,業主需在這段期間完成補價。 房署在收到申請書後,會派員到單位實地視察及進行估價。 由評估補價通知書發出起 ,業主須於2個月內補地價,否則便要重新遞交申請,6,230元的申請費亦不會獲退還。
買補地價居屋: 按揭計算機
【房委會】及【房協】發出的「購買資格證明書」所提供的資格均有所不同,亦只能用於當局轄下的屋苑項目,不能夠混合使用。 當初市值及當時購入價均記載於首次轉讓契據或最近由房委會 / 房協重售單位的轉讓契據(只適用於重售單位)。 物色心水二手居屋單位,可到千居的居屋專頁,比較不同放盤的樓齡、面積、售價和呎價,亦可留意二手居屋成交紀錄,一看該屋苑的樓價走勢。 白表中籤人士需在「批准信」發出四星期內填妥附帶確認書,之後遞交負責小組,以申領「購買資格證明書」。 中籤人士只可選擇申領上述一份(房委會或房協),亦可一次過申領兩份,惟若果其中一份簽約買樓,另一份便會自動失效。 居屋補地價的關鍵就是「折扣率」,計算方式是:[(單位初售時市值-單位初售時售價)/單位初售時市值] X 單位現時市值= 補地價。
為協助中下階層人士置業上車,政府會以折扣價推售資助房屋,售價扣除地價,讓合資格市民(綠表或白表人士)可以較容易置業。 但政府會設立轉讓限制(即禁售期),限期過後,如業主有意在公開市場售出單位,便需要繳付補地價,之後才可以在公開市場正式買賣,跟私人住宅無異。 業主可隨時選擇向房委會繳付補價後把單位在公開市場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轉讓;或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第三年起,把單位在居屋第二市場轉售予合資格人士,而無須向房委會繳付補價。 居屋及綠置居等資助出售房屋限5年內不能轉讓,直到向房委會補地價,才可在市場轉讓、出租或出售。 理論上如果將未補地價公營房屋出售或出租都是犯法,嚴重者可最高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1年,而將單位轉讓予綠表人士、白居二配額持有人等房委會認可之合資格人士就例外。
【Now新聞台】政府推出「樂建居」私人參建資助房屋計劃,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私人發展商提供私人土地補地價只需市值三分之一,認為他們對項目持正面觀望態度。 業主須在無須繳付補價的情況下,在居屋第二市場以不高於列於首次轉讓契據的原來買價(註)出售單位予房委會提名的人。 買補地價居屋 【房委會】會根據合資格人士的優先次序,向成功通過審查的申請者發出「批准信」。
買補地價居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補地價的意思是指如果你想在該塊地皮上面做一些建設,例如是建私人物業出售等,都要先補一筆錢給政府,當作買起該地的使用權。 補地價是買賣資助房屋的重要一環,要考慮樓價、折扣率、銷售對象等多種因素,若嫌太過麻煩,不妨考慮二手私樓,即上千居搜尋各區心水靚盤。 如沒有補地價及取得政府許可,自行將居屋單位出租或售出,即屬違反《房屋條例第27A條》,最高可被罰款$500,000及監禁一年。 買補地價居屋 但就算將農地補地價改劃了成住宅用地,後續進度也輪不到政府控制。 例如跟One Innovale用地同樣在2017年完成補地價的上水市地段第263號地皮,最近才向規劃署申請改則,也就是六年過去仍不知何時能夠落成入伙。
買補地價居屋: 樓市資訊 香港置業
政府邀請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出售房屋,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出,計劃以三分一補地價作誘因,吸引發展商提供私人土地興建居屋。 買補地價居屋 律師會負責草擬樓契條款和處理按揭契據,並將樓契送往土地註冊處登記。 買家會於此日收到單位鎖匙,正式收樓成為新業主,雙方完成所有買賣二手居屋的流程。 居屋第二市場樓宇買賣的運作,大致上與公開市場上的模式相同,買賣雙方可自行磋商,或透過地產代理進行交易。
要留意律師樓處理文件需要1.5個月,而銀行按揭審批最快亦要約1至2星期,所以當收到評估補價通知書後,就要立即找律師樓辦理,以及同步申請銀行按揭。 如2個月內未能補地價,則要重新申請和評估估價,同時早前繳交6,230元,亦會被抹收。 雖然居屋業主只要持有2年,即使不作補地價,亦能在白居二市場出售,但是卻只能售予取得白居二配額的買家以及公屋住戶。 相對而言,當居屋補地價後,居屋的業主就不受轉售以及放租的限制,能夠出售予任何的買家,亦不受擔保期影響,新買家亦可以通過按保以高成數買入,在流動性上會較佳。 聲明﹕ROOTS上會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買補地價居屋: 最新中銀按揭計劃 一文睇清P按H按
發展商過去年多積極在大坑、中西區收購舊樓,亦反映發展商謹慎運用資源押注具叫座力的傳統豪宅區項目。 所以說,房屋局多找幾個麵包師傅來「提速」,不是不好,但問題核心始終在麵粉。 中原地產首席分區營業經理程智聰表示,是次成交為凱樂苑A座高層5室,實用面積477平方呎,屬兩房間隔,單位新以未補地價631.8萬元沽出,呎價13,245元。 近年整體樓價出現回落情況,不過被稱為「居屋王」的長沙灣凱樂苑,依然有業主能夠大賺一筆! 凱樂苑有業主以近632萬元沽出兩房戶,持貨4年,帳面大賺295.46萬元離場,期內升值88%。
如果持有未補價的資助房屋,有事急須套現,但不符合房委會的要求,可考慮利用市面上一些相關的業主貸款,在不涉及按揭性質下提取現金周轉,惟需要注意有關利息水平及個人的財政能力。 剛也談到補價的實際金額取決於單位目前的市值及購入時之折扣率。 折扣率於購入時已成定局,無法更改,故能影響到補價金額的只有市值,而能左右市值的就是樓市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