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888年建成的大潭上水塘水壩,與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和大潭篤水塘,共四個水塘組成的大潭水塘群,為香港島居民供應飲用水。 文物徑全長五公里,涵蓋21項橫跨1883年至1917年間建成、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的水務歷史建築,包括由花崗石及混凝土建造的水壩、石橋、水掣房和抽水站。 沿 港 島 徑 第 六 段 , 由 柏 架 山 道 出 發 , 登 上 大 風 坳 , 繼 而 南 行 下 坡 , 便 可 走 進 這 片 綠 色 天 地 , 湖 光 山 色 盡 收 眼 底 。
- 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宣佈,為配合路氹城區持續發展,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落實,計劃開闢一條橫跨大潭山的行車隧道及九澳隧道,方便駕駛者往返澳門半島及路氹城外,同時減低澳門國際機場周邊道路及氹仔島一帶的交通負擔。
- 戰 後 , 經 過 當 局 有 系 統 地 進 行 植 林 工 作 , 成 功 地 將 瘦 瘠 的 荒 山 , 變 為 翠 綠 的 茂 林 。
- 沿 港 島 徑 第 六 段 , 由 柏 架 山 道 出 發 , 登 上 大 風 坳 , 繼 而 南 行 下 坡 , 便 可 走 進 這 片 綠 色 天 地 , 湖 光 山 色 盡 收 眼 底 。
- 故此,若興建大潭山隧道落實,希望能盡快推出實際的諮詢方案,並且要拿出項目中的的環保設施與設想作諮詢,讓諮詢在正規、公正的情況下諮詢,最重要還是諮詢要有實際性,針對項目進行細化諮詢,不再是空對空的諮詢[17]。
- 自大潭水塘於百多年前落成及擴建後,為了收集乾淨雨水,通常水塘四周都不准居住,以免水源受到污染,所以直到今天,還是人煙稀少,大自然環境得以保存。
- 其 中 最 普 遍 的 樹 木 品 種 , 是 既 能 耐 乾 , 亦 可 防 風 的 台 灣 相 思 及 愛 氏 松 。
– 大潭郊遊徑資訊
大潭峽: 台灣需要更創新的長照政策
在大潭水塘行山,沿途都是平路及上山斜路,共有10個文物徑資料站牌 | 路程約5km | 需時約2 hrs,慢遊加拍攝約4 hrs。 大潭峽是香港東區和南區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東部的大潭,柏架山與歌連臣山之間,峽上建有大潭道,為連接柴灣至大潭及石澳的主要通道。 劉培東也說,縣府爭取前瞻經費修繕51處、新建7處長照據點,包括已落成的竹崎義仁社區、鹿草重寮社區、溪口溪北村後港社區,施工中的民雄松山社區、太保東勢社區,以及剛核定民雄東榮及中樂聯合社區活動中心,與今日動土的新港潭大社區。 典禮後,林鄭月娥及其他嘉賓聽取胡英明介紹大潭峽懲教所內如何將不同科技項目融入日常管理及保安範疇,提升運作效率及推動人性化管理。
在 寧 靜 的 郊 野 公 園 內 , 仍 可 發 現 一 些 高 射 砲 台 、 彈 藥 庫 及 機 槍 堡 等 戰 爭 遺 跡 。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時 , 英 軍 與 日 軍 曾 在 這 裏 激 戰 , 漫 天 烽 火 。 「智慧監獄」由四個主要系統組成,包括「保安及監察系統」、「運作及管理系統」、「在囚人士自我管理系統」及「強化職員能力系統」。 這條由香港島北至南的登山徑,橫跨大樓林立的鰂魚涌、綠林茂密的柏架山、大潭郊野公園及淺水灣,是一條輕鬆易行的路線。
大潭峽: 澳門大潭山碎屍案
其 他 常 見 的 野 生 植 物 , 計 有 野 牡 丹 、 銀 合 歡 、 鵝 掌 柴 ( 鴨 腳 木 ) 、 楠 樹 、 香 港 茶 及 各 類 蘭 花 等 。 2013年12月下旬,聽說大潭中水塘的燒烤場有數棵楓香,特意再度行走此路線。 那幾棵楓香的確高大,但似乎已錯過紅葉時節,有點凋零呢。
2012年,經活化後,紅磚屋變成了香港首個生物多樣性自然教育中心。 中心設有三個主題展覽廊,介紹本地珍貴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大潭峽 時間充裕的話,不妨走走中心附近長約一公里的鰂魚涌樹木研習徑,途中除了可以欣賞到20多種樹木的知識外,也會認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城市防禦工程所遺留的爐灶古蹟。 大潭的南邊是白筆山,該半島大部分土地興建成低層豪宅如紅山半島、紅山花園、龜背灣、皇府灣及玫瑰園的所在地;西邊是大潭水塘和大潭郊野公園;北邊是大潭篤。 現在的大潭比以前殖民地時期初期所指的範圍少,所以「大潭篤」和「大潭頭」分別是指以前大潭的北端和大潭半島的南端。 2011年4月11日,時任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賈利安表示,大潭山近偉龍馬路的私人住宅項目沒有改變用途,當中已要求發展商,為大潭山未來興建隧道預留空間,但位置和尺吋,需由政府提供資料再作決定。
大潭峽: 行政長官主持「智慧監獄」開幕典禮
大潭水塘群包括大潭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分別建於1889、1907及1917年,是港島早期食水供應的主要來源。 二次大戰期間,附近一帶的植物曾遭嚴重破壞,經漁護署多年努力植林,那裡的翠綠景觀得以復修。
這也是他們最後放棄南岸,而選擇在北岸建設維多利亞城的其中一個原因。 自大潭水塘於百多年前落成及擴建後,為了收集乾淨雨水,通常水塘四周都不准居住,以免水源受到污染,所以直到今天,還是人煙稀少,大自然環境得以保存。 懲教署現正推行公事探訪電子預約系統,供註冊用戶於懲教署網頁預約各懲教設施的公事探訪。 大潭峽2025 大潭峽 公事探訪電子預約系統能提供大潭峽懲教所未來七天的日期作選擇,從而省回以電話預約的時間。 在水壩旁邊小小的休息區有紅葉樹(楓香樹), 還可以看到大潭副水塘全景, 包括大潭副水塘水掣房、大潭上水塘 石砌輸水道。
大潭峽: 設施
橫過短小的紫崗橋後,左走(直走可登上孖崗山至赤柱峽道;右轉可往淺水灣道) 塘邊小徑,直往大潭水塘道。 最後沿著右方水塘邊車道行走,再經過數道古橋後抵達大潭道。 位於附近的大潭灣(Tytam Bay)曾經作為18世紀代表香港島的一個港口[1],而維多利亞港在當時的航海記載中只是港島北部的一個海峽,而且地勢險要及海盜猖獗。 因此當時大潭灣亦稱作「香港港口」(Hong-kong Harbour)。 離開大潭上水塘石橋向終點黃泥涌峽道進發, 約2公里 需時45分鐘(慢行約80分鐘), 沿途都是上行斜坡行車路, 一點也不難行。 在步行約15分鐘後,便到達一個涼亭, 一個有楓香樹(紅葉)的地方, 這裡的楓香樹很高大, 要舉頭向天仰望才可看到。
大潭峽: 推觀光 台灣好行關子嶺線、菱波官田線增站點
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林煒浩指,項目在該年起啟動初步設計,完成後就啟動設計連建造的招標。 按現時偉龍公屋項目規模估算,遠期的第二和第三期發展,必須要有該隧道才能疏導到增加的交通流量,當局會加緊推進[8][9]。 署方根據不同科技項目的測試成果,就大潭峽懲教所的地理環境及運作需要,將多個系統整合構建一個嶄新的管理模式。
大潭峽: definition – 大潭峽
途經古雅英倫愛德華式建築風格的前糖廠紅磚屋,以及涵蓋21項香港法定古蹟的大潭水務文物徑,包括雄偉水壩、古老石橋與輸水道等,為愛拍照的你提供大量打卡素材與佈景。 行程以景色宜人的淺水灣泳灘作結,感受清涼海風之餘,更可以到海邊露天餐廳享用美食,非常圓滿。 大 潭 水 塘 道 兩 旁 及 柏 架 山 以 南 一 帶 , 草 木 繁 茂 , 極 為 適 宜 本 土 野 生 動 物 繁 衍 生 長 。 在 這 裏 , 不 時 可 以 聽 見 赤 麂 及 豹 貓 的 叫 聲 ; 靈 活 的 赤 腹 松 鼠 , 則 常 在 樹 上 穿 梭 往 來 。 其 他 經 常 出 沒 的 哺 乳 類 動 物 包 括 針 毛 鼠 、 箭 豬 、 鼬 獾 、 果 子 狸 、 小 靈 貓 等 。 回到目錄
大潭峽: 大潭峽懲教所
石橋是橫跨昔日溢洪道的通道, 溢洪道現在依然可見, 因大潭副水塘建成, 現在狀似副水塘與上水塘連成一體。 石砌輸水道是用作把西南面山丘集水區的雨水引入大潭上水塘。 在第四座石橋旁邊, 燒烤區四號場有一排十數棵楓香樹(紅葉), 在秋冬季節,樹葉會轉成紅色, 這裡是香港觀賞紅葉的景點之一。
大潭峽: 交通
這路段途經多個二次大戰時的軍事遺跡,實在難以想像這裡當年曾發生激烈的戰事。 想到大潭水塘行山,就由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乘14號巴士(嘉亨灣-赤柱炮台)到大潭郊野公園落車。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 及 大潭篤水塘水壩,在落車站車尾方向右邊有一路口,沿路往下走便可到達。 2011年8月22日,時任澳門立法會民主派直選議員吳國昌冀政府在興建該隧道要盡快推出諮詢方案,並拿出項目中的的環保設施與設想作諮詢,不要再停留在空對空的構思諮詢。 吳國昌認為,政府過去的諮詢部份只是空對空的政策或構思,有時候諮詢更扭曲數據,引來反效果。
大潭峽: 淺水灣
沿橋頂飾有飛檐,護牆上有粗啄石和磨光石作蓋頂,優美細緻的建築風格,散發歐式古樸風情。 大潭峽2025 說到最佳觀賞和拍攝位置,推薦你從大潭中水塘的路段拍過去。 直至開埠初期,英國人在港島南岸(即大潭灣、香港仔和赤柱一帶)以及港島北岸(即中上環一帶)之間作研究物色軍事、行政和商業中心,結果發現南岸的海灣分散而且被不少山坡阻隔,難以發展道路基建。
大潭峽: 大潭峽
至 於 衛 奕 信 徑 第 一 、 二 段 , 則 可 謂 縱 走 整 個 大 潭 郊 野 公 園 及 其 鰂 魚 涌 擴 建 部 分 。 首 段 由 赤 柱 峽 道 出 發 , 經 孖 崗 山 、 紫 羅 蘭 山 , 至 黃 泥 涌 水 塘 , 沿 途 可 觀 賞 到 優 美 的 海 灣 風 光 。 大 潭 郊 野 公 園 位 於 港 島 東 部 ; 由 北 面 的 渣 甸 山 , 伸 延 至 南 面 的 孖 崗 山 一 帶 連 綿 山 嶺 , 以 赤 柱 峽 道 為 界 ; 西 達 黃 泥 涌 峽 , 東 臨 大 潭 道 。
繼續沿岸邊路一直走, 前往大潭篤水塘水壩,別錯過沿途欣賞大潭灣的美麗景色。 在行車道的盡頭轉入小路,走進去約2~3分鐘,可到達大潭篤水塘水壩。 大潭水塘(又名大潭篤水塘)這路線,大多數人都是由黃泥涌峽起步至大潭篤水塘,沿途是落山斜路。 大潭峽2025 選擇在大潭篤水塘起步,是因為在終點黃泥涌峽巴士路線較多,回程返市區比較容易,還可以轉車到淺水灣海灘及赤柱市集,所以推介大家由大潭篤水塘做起點。 2010年3月31日,澳門立法會舉行運輸工務範疇施政辯論,當中在重點中其中包括興建該隧道及九澳隧道,配合路氹一帶長遠未來的發展[2]。 圖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左四)、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左六)及其他嘉賓聽取懲教署署長胡英明(左五)介紹即將引入使用的智能機械人監察系統和研發中的巡邏機械狗。
大潭峽: 推觀光 台灣好行關子嶺線、菱波官田線增站點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五月二十二日)在大潭峽懲教所主持懲教署「智慧監獄」開幕典禮。 大潭峽 圖示(前排左二起)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林鄭月娥、懲教署署長胡英明、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克勤、機電工程署署長彭耀雄、建築署署長何永賢、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後排左三)及更生協作夥伴在典禮上合照。 大潭中水塘水壩建於1904年至1907年間,為最早期建成的水壩建築之一,為香港島的供水系統增加了約7.4億公升用水。 原建築物完工70年後,基於安全理由,水壩溢洪道的全段降低了三公尺,造成現時壩頂輕微內凹的外貌,別具特色。 大潭峽2025 這座紅磚屋帶古雅的英倫愛德華式建築風格,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由太古洋行於1920年代興建作為前太古糖廠的職員宿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五月二十二日)在懲教署署長胡英明陪同下主持懲教署第一代「智慧監獄」— 大潭峽懲教所開幕典禮。 淺水灣泳灘綿延292公尺,以潔白細沙而聞名,一直以來都是香港熱門的海邊休憩地點。 邊把雙腳浸入冰涼的海水中,邊啜飲沁涼啤酒;又或邊在沿海餐廳暢享美饌佳餚,邊感受海風輕拂,這裡就是你享受愜意閒適的好地方。 你亦可漫步到泳灘的東南面,造訪色彩鮮豔奪目的鎮海樓公園,參拜觀音像及天后像,拍一些極具特色的照片。 大潭峽 走到大潭中水塘與大潭篤水塘的交界處,會看到一座優美雅致、半圓拱形結構的石橋。 這是大潭篤水塘內四座石橋之一,建於1907年,位處大潭篤水塘西岸,連貫整個大潭水塘群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