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循環線巴士搭得多,不如換換口味,試搭一條周末特別版循環渡輪線。 由觀塘出發經啟德到北角,優游享受假日——逛小店玩工作坊,在綠意盎然的草木包圍下打卡,當然擁抱維港兩岸的好風光是行程重頭戲。 九巴共派出3輛高載版富豪B9TL 12米(AVBW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同時亦有來自621線的同款車輛柯打。 觀塘碼頭去北角 怎料兩人去到觀塘碼頭詢問職員時才得知,原來在觀塘乘搭去啟德再去北角的渡輪,需要收兩程船費!
改革後,兩條新線的服務範圍更廣,能夠更仔細的走進各個小社區,漸漸擔起重要角色。 觀塘碼頭一帶,還有另外兩個碼頭,一是基業街觀塘公眾碼頭,另一是危險品汽車渡輪碼頭。 至於危險品汽車渡輪碼頭,前身是觀塘汽車渡輪碼頭,已於2006年關閉;待至2008年,碼頭改為危險品車輛專用,設有一條航線往返北角。 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在這二十年間可謂歷盡滄桑,見證著渡輪服務的興衰。 失去接駁渡輪與巴士中轉站之優勢後,現時觀塘碼頭總站從早到晚皆人跡罕至,只於下午繁忙時間有較多乘客,昔日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不再復見。
觀塘碼頭去北角: 收費資料
曾有一段時間,富裕小輪有渡輪航線由觀塘前往蒲台島,但由於有其他船公司投訴而於2006年停辦。 1950年代觀塘工業區的填海工程,使牛頭角碼頭(現址為香港綠景NEO,前九倉電訊廣場)需要拆卸。 位於海濱道旁的觀塘碼頭約於1963年落成,最初僅設有觀塘公眾碼頭,當時巴士總站位於今日汽車渡輪碼頭、基業街及駕駛學校一帶。 北角渡輪碼頭的東翼為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所擁有,由旗下成員洋紫荊-維港遊管理,其東側的泊位被富裕小輪用作經營北角至觀塘碼頭的渡輪航線。 北角渡輪碼頭的西翼由新渡輪管理,並用作經營來往紅磡碼頭及九龍城碼頭的航線。 觀塘碼頭去北角 當局把上述設施的覆蓋範圍統稱為「觀塘行動區」,佔地約4.2公頃,初步擬定兩個發展方案,分別取名「綠悠海濱」及「互聯空間」。
蛋糕是負責人Xixi親手製作,特別設計減糖版本,並以天然蔬果粉染色,也自製果乾冲調飲料。 咖啡方面,餐廳偏好使用淺焙咖啡豆,一般偏酸,保留果香和豆子原有味道,也有數款單一產地(single origin)咖啡($68至$78不等)供選擇。 觀塘碼頭去北角 2021年3月31日,運輸署連同食環署計劃將霸佔觀塘碼頭的露宿者驅趕,但遭到多個露宿者團體抗議[4],最後拖延至2023年5月執行[5]。
觀塘碼頭去北角: 中環/尖沙咀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啟德下船位置附近,除了有郵輪碼頭,也有不少綠化空間和公園,包括啟德郵輪碼頭公園和啟德跑道公園;今年5月又多了啟德空中花園,佔地約2公頃,以航空為主題,是本港第一個建於隔音屏障與行車道上的大型公園。 公園重點是把四季花圃區域分割開,每穿過一個廣場,眼前就是煥然一新的花草。 全長約1.4公里的公園,兩側景色不停變化,像一次過欣賞四時景象。 長形空中花園的兩端地面上,分別有「13」和「31」數字標示,原來是向昔日啟德機場的「一三跑道」和「三一跑道」標記致敬,它們分別代表135度和315度,也就是飛機升降的兩個方向。 公園不同位置亦設AR拍攝濾鏡,市民可以用智能手機看到昔日飛機越過頭頂的景象。
- 由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包括首尾兩日),成人可享有港幣$0.5的票價優惠; 兒童(12歲以下)/ 65歲或以上的乘客 / 殘疾人士可享受$0.2的票價優惠, 月票可享受$20的票價優惠。
- 特快路線641只於星期一至六繁忙時間行走,取道東區走廊往返灣仔及東區海底隧道,定線較其他同樣來往東九龍及中上環的過海路線(如619)直接,車資亦較高。
- 北角碼頭,全稱為北角渡輪碼頭(英語:North Point Ferry Pier),是位於香港北角海港道海旁的渡輪碼頭,地處香港島最北端。
- 楊小姐說順應大家追求少甜的口味,將糕點整體糖量減少,還有一系列不加糖的飲品,如冬瓜羅漢果茶、薏米水等($10至$12/支)。
- 觀塘至啟德船程約10分鐘,建議選景觀比較開揚的上層,露天位置還能享受撲面海風。
- 成為輔助角色的它,行走路線較為迂迴,而且容易受到東九龍走廊往尖沙咀或紅隧交通擠迫影響,服務時間亦比較短,只在平日行走十二、三小時,假日則停駛,班次也較上述路線疏落。
- 由觀塘出發經啟德到北角,優游享受假日——逛小店玩工作坊,在綠意盎然的草木包圍下打卡,當然擁抱維港兩岸的好風光是行程重頭戲。
事實上,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不少廠家開始將廠房遷往內地,使本港製造業日落西山,觀塘工業區首當其衝,廠房十室九空,人流急劇下滑。 619X於九龍區不經樂華,牛頭角及觀塘,而行經較直接的將軍澳道來往四順區,較619快捷,亦能為其分擔往返英皇道的需求,因此經常頂閘,加上近年東區走廊塞車情況惡化,令到不少619P的乘客轉投此線,令頂閘情況加劇。 縱使601線同樣往來觀塘及北角、銅鑼灣[11],但有關路段需求頗大;加上此路線服務範圍更廣,能覆蓋中上環,經常頂閘。 觀塘碼頭,全稱觀塘渡輪碼頭(英語:Kwun Tong Ferry Pier),是香港渡輪碼頭,位於九龍觀塘海旁的觀塘避風塘內。 黃色顯示的票價是富裕小輪於 2020 年 9 月 1 日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期間為三條離島渡輪航線渡輪服務提供折扣票價。 此總站於1972年落成,正值香港工業起飛,總站所處的觀塘工業區一片繁榮,帶動總站繁忙;不過隨著工業式微,加上地鐵及東區海底隧道相繼通車,引致渡輪客量大幅下跌,此站人流亦大不如前。
觀塘碼頭去北角: 交通設施
在觀塘玩完工作坊,來到今次行程的重頭戲——登上富裕小輪的「北角-觀塘」線。 此航線最特別之處,是逢周六日和公眾假期會加停啟德一站,船程設計為「北角-觀塘-啟德-觀塘-北角」循環,在觀塘渡輪碼頭上船時得格外留意班次與時間,避免去錯目的地。 「11月11日全港三罷」行動延至11月12日,全港各區交通繼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九巴和新巴也有不同路線宣布暫停服務或改道,大家去搵食都難度大增。
- 1979年地下鐵路通車,終點站設於觀塘,地鐵站一帶的觀塘市中心逐漸取代觀塘碼頭作為區內交通轉接站之地位,此總站人流開始有所下滑。
- 在全盛時期,油蔴地小輪於觀塘碼頭多條來往中環、北角、西灣河及柴灣的渡輪航線。
- 有見於紅磡和觀塘分別有不同程度的長遠發展,經過詳細研究後,巴士公司決定把119線分拆成兩條新路線,分別是過海隧道巴士115線和619線。
- 觀塘碼頭,全稱觀塘渡輪碼頭(英語:Kwun Tong Ferry Pier),是香港渡輪碼頭,位於九龍觀塘海旁的觀塘避風塘內。
- 僅餘來往北角之航線,最終於1999年停辦;同年富裕小輪以牌照形式復辦,是目前唯一靠泊此碼頭的持牌渡輪航線。
- 乘客如需攜帶物品登船(體積少於32吋闊 x 23吋高 x 12吋深的手提行李喼或行李袋除外),須攜同該物品到碼頭貨票售票處購買貨票並乘搭普通渡輪(高速船不設運貨物服務)。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由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包括首尾兩日),成人可享有港幣$0.5的票價優惠; 兒童(12歲以下)/ 65歲或以上的乘客 / 殘疾人士可享受$0.2的票價優惠, 月票可享受$20的票價優惠。 觀塘至啟德船程約10分鐘,建議選景觀比較開揚的上層,露天位置還能享受撲面海風。 觀塘工廈向來隱藏不少特色小店、工作坊,是潮遊「探險」好去處。 在「萬物皆可工作坊」的潮流中,從做甜品、手工藝,到吹玻璃、調酒都可舉辦workshop,有沒有想過連動手紋身也有工作坊?
觀塘碼頭去北角: 途經
直至年代中期,因本線早前的服務水平提升,客量一直有增無減,在平日早上的繁忙時段,城巴單方面加派車輛行走,此舉一直維持,年代末已成為觀塘區班次最頻密的巴士路線。 踏入2010年,城巴打破本線系列路線與九巴合營的框框,獨自開辦另一條特快路線619X線,服務四順前往港島北角至灣仔區的乘客(九巴亦於2013年1月起加入營辦該線)。 目前,619是唯一以上環作終點站和以來往北角至灣仔區居民為對象之全日服務東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 1988年上半年,駛經紅磡海底隧道來往順利邨及上環的119線投入服務,由九巴和中巴聯合經營。 此線開辦是為填補順利邨、樂華邨、土瓜灣道等往返灣仔、中環的交通空缺,同時舒緩行走相似路線如過海隧道巴士101線和111線的高客量。 成為輔助角色的它,行走路線較為迂迴,而且容易受到東九龍走廊往尖沙咀或紅隧交通擠迫影響,服務時間亦比較短,只在平日行走十二、三小時,假日則停駛,班次也較上述路線疏落。
觀塘碼頭去北角: 觀塘-北角渡輪:時間表+船費+懷舊小旅行
營運港九航線的珊瑚海船務就在11日宣布加開營運班次,其實要來往港島和九龍,還有不少港內線渡輪選擇。 有見於紅磡和觀塘分別有不同程度的長遠發展,經過詳細研究後,巴士公司決定把119線分拆成兩條新路線,分別是過海隧道巴士115線和619線。 前者服務土瓜灣、紅磡地區,後者則途經觀塘市中心、東區海底隧道和北角等地區,而原本淘大花園至宋皇臺沿線的服務,則由101線和111線取代。
觀塘碼頭去北角: 渡輪航線
轉為619線後,中巴以三軸巴士如丹尼士禿鷹11米和都城嘉慕12米(ML)非空調巴士作為主力,而九巴則沿用舊有車款,以及調入都城嘉慕11米(S3M),還有來自其他路線柯打用車如丹尼士喝采(N)。 以上所提及的派車,大部份的車身均披上了當年盛行的香煙、家庭電器、電子產品和輪胎等廣告。 觀塘碼頭去北角2025 該碼頭曾於2016年設有來往啟德郵輪碼頭的渡輪航線,但運作不足半年,便因為客量稀少而停航[6],之後由富裕小輪將該碼頭來往北角的航線,部分班次途經啟德郵輪碼頭取代。 由於客量不高,只開放碼頭的下層使用,以前由職員在檯面收費,之後改用入閘機,候船大堂有數排座椅,但缺乏照明,所以甚為昏暗。 特快路線641只於星期一至六繁忙時間行走,取道東區走廊往返灣仔及東區海底隧道,定線較其他同樣來往東九龍及中上環的過海路線(如619)直接,車資亦較高。
觀塘碼頭去北角: 路線數目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2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實際航行時間會受維多利亞港範圍的航速限制、海上交通,天氣及海面情況等因素所影響。
觀塘碼頭去北角: 航線資料
觀塘碼頭廣場遂成為區內交通樞紐,人流絡繹不絕;巴士公司更乘勢開辦多條路線,接駁觀塘碼頭與區內公共屋邨及住宅區。 觀塘碼頭去北角2025 北角碼頭,全稱為北角渡輪碼頭(英語:North Point Ferry 觀塘碼頭去北角 Pier),是位於香港北角海港道海旁的渡輪碼頭,地處香港島最北端。 碼頭現時設有三條公共渡海航線,分別往返九龍的紅磡、九龍城及觀塘。 在全盛時期,油蔴地小輪於觀塘碼頭多條來往中環、北角、西灣河及柴灣的渡輪航線。 1999年油蔴地小輪專營權結束後停辦,同年9月由富裕小輪投得該航線的經營牌照,不過有港鐵及過海隧道巴士的競爭,該航線的客量一向偏低。
觀塘碼頭去北角: 開辦日期
由於觀塘市中心缺乏用地,區內各巴士總站早已飽和,因此多條路線仍然維持以觀塘碼頭為總站。 觀塘碼頭(Kwun Tong Ferry,城巴地點代號為KTF)巴士總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商貿區(前稱觀塘工業區)觀塘渡輪碼頭側,旁邊設有專綫小巴總站及的士站,毗鄰觀塘碼頭熟食市場、觀塘公眾碼頭、觀塘海濱花園等。 東區海底隧道1989年通車,各條渡輪航線不敵隧道巴士等交通模式的競爭相繼停航,渡輪時代宣告結束。 僅餘來往北角之航線,最終於1999年停辦;同年富裕小輪以牌照形式復辦,是目前唯一靠泊此碼頭的持牌渡輪航線。 而現在版本的渡輪碼頭是於1963年啟用,最先是東碼頭落成。 119線開辦後,中巴派出丹拿珍寶/利蘭珍寶(LF)、丹尼士禿鷹11米(DM)行走,九巴則在客量上升後派出丹尼士巨龍11米(S3N),空調巴士用車則有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
觀塘碼頭去北角: 設有無障礙通道
事實上,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不少廠家開始將廠房遷往內地,使本港製造業日落西山,觀塘工業區首當其衝,廠房十室九空,人流急劇下跌。 全新觀塘渡輪碼頭於1972年啟用,可停泊36輛巴士的觀塘碼頭巴士總站亦於同年7月1日落成[1][註 2]。 當時正值香港工業起飛時期,觀塘工業區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受惠於區內勞動人口增長所帶動的交通需求,油蔴地小輪開辦多條航線,往返觀塘與中環、北角、西灣河及柴灣等地,加上當年地下鐵路尚未通車,造就渡海小輪的黃金年代。
觀塘碼頭去北角: 設有售票處
要收兩程船費的話,背包豬和小白就決定直接由觀塘乘船去北角,不經啟德,多出來的時間讓背包豬和小白去了觀塘碼頭一帶走走逛逛。 本線於2013年1月1日調入一輛披上2013癸巳蛇年生肖巴士廣告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ATE236)作掛牌車行走。 該碼頭前身是位於牛頭角的牛頭角碼頭,1960年代因該碼頭位置填海遷至觀塘近駿業街一帶,改稱觀塘碼頭,1972年則再遷到近開源道的現址。 乘客如需攜帶物品登船(體積少於32吋闊 x 23吋高 觀塘碼頭去北角2025 x 12吋深的手提行李喼或行李袋除外),須攜同該物品到碼頭貨票售票處購買貨票並乘搭普通渡輪(高速船不設運貨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