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筲箕灣道開始的地帶,過去一直都被認為是西灣河的一部份,但在2005年地政署提交的「鰂魚涌分區發展大綱」及現時,卻包括嘉亨灣所在的地段。 這問題的成因,相信是由於過去的都市規劃,都以市政局的選區劃界作標準,而當時整個東區只被分為「銅鑼灣」、「北角」及「筲箕灣」三部份,「鰂魚涌」和「柴灣」是到了比較後期才出現的分區。 但直到現在,香港的學校網在東區依然是分成「北角及鰂魚涌」(14區)和「筲箕灣及柴灣」(16區,原屬第15區的筲箕灣於2007年併入第16區)。 1980年,由於政府修改地下鐵路發展藍圖,於康山地底加設康山站(即現時太古站)。 因此芬尼站附近進行填海工程,以使發展為工業區,故此芬尼站列入後期興建車站。
- 另外還有漢堡包、意粉也是人氣之選,當中的漢堡套餐,有齊餐湯、漢堡及薯條也只是$80左右,在港島區來說可謂相當抵食的鰂魚涌美食。
- 受東區海底隧道走線的限制,當時觀塘綫伸延至鰂魚涌站的走綫不能跟港島綫平行,限制了車站不能規劃成跨月台轉綫站。
-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份售賣食物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 推介Oasis,新鮮的牛油果配以水煮蛋,水煮蛋更有塊巴馬火腿,另外還配以沙律。
- 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隨港島綫通車而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保華建築有限公司。
此外,鰂魚涌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3]。 而東大堂的通道層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4]。 當中作為鰂魚涌美食熱門之選的Asiri就有供應北海道的札幌名物湯咖喱,由一對日本夫婦所開設,以木系裝潢配以牆身的北海道地圖,形成簡約風格。 推介雞髀湯咖喱,雞肉嫩滑軟腍,湯咖喱帶有雜菜的清甜味,更配以南瓜、秋葵及西蘭花等炸雜菜,有雞肉食又有菜食,配搭均勻,佐飯一流。
黃金雞鰂魚湧: 主要交通幹道
另外還設有每日廚師精選丼飯,視乎當日來貨,由廚師設計限定丼飯,夠驚喜。 相信大家都好掛住去台灣旅行的滋味,在一葉台灣料理就可嚐到地道的台式住家風味菜。 推介一葉花雕雞,雞肉帶有淡淡的酒香,肉質嫩滑,另外還配以米血糕、冬菇及雞髀菇等。 當然少不了還有肉燥飯,舖到滿的肉燥十分惹味,用來佐飯最適合不過。 還有台式菜脯炒三寶也是誠意之選,包括涼瓜、四季豆及茄子,味道恰到好處。 太古水塘原址變成了康景花園;太古船塢原址則變成了大型私人屋苑太古城。
在西灣河文娛中心出發,大約四分鐘的步程,就來到了「黃金雞」的店面。 黃金雞鰂魚湧 黃金雞鰂魚湧 由於餐廳位處於內街的小巷上,沿著電車路一直步行的話,很容易就會錯過這個路口。 較易認的地標,就是當見到大型屋苑「譽.東」,對面的小巷就是「黃金雞」的所在。
黃金雞鰂魚湧: 香港荃旅店
鰂魚涌美食亦多不勝數,尤其太古坊商業區及太古城大型屋苑,有多間食肆。 鰂魚涌公園亦是居民常到的休憩地方,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亦置於園內。 由日本人主理的日式小店坐忘,主打無添加、無味精、少油及多蔬菜的日式料理。 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慢煮七小時豬軟骨咖喱飯,豬軟骨份量豐富且煮至軟腍,非常入味,米飯還會配以粟米同吃,另外還有多款蔬菜如西蘭花、翠玉瓜、椰菜花及薯仔等,絕對健康。
站內扶手電梯外牆曾經掛上壁畫藝術品,不過在2010年代中已拆除。 直到2018年3月,太古地產首度與港鐵合作,在連接月台至東大堂(A、B出口)之間的通道加設由英國街頭藝術家Remi Rough創作的藝術品《動感清晨》[7]。 在香港歷史的分區之中,鰂魚涌是北角的一部份,包括早期分區、市政局分區以及校網分區。 但現根據規劃署劃分已獨立發展,不過部分人仍說北角是舊稱呼。 作為鰂魚涌美食的鯛魚魚湯專門店主打以十多個小時熬製的魚湯,不少食客特意前來就是為了這碗鮮甜味美的魚湯!
黃金雞鰂魚湧: 灝美連鎖式旅舍 – 北角
相對核心商業區的中上環,鰂魚涌早期是一個偏遠的商業區,但鰂魚涌地理位置鄰近北角,近年來吸引不少企業進駐。 相信不少人曾在社交平台看過這個充滿熱帶植物元素的靚靚打卡位,其實就是位於MR & MRS FOX的2樓位置。 食物質素不俗,這間鰂魚涌美食MR & MRS FOX時常座位爆滿,想去打卡的話建議一開門就要去。 鰂魚涌的具體位置,西起英皇道與渣華道交界,東至英皇道與康山道交界靠近康山道天橋。 然而很多時市民或會以區內著名地點如麗池、太古坊等地標作指示。 店面裝修也來得實用而簡約,以木色招牌為記,黃色的「黃金雞」大字猶其吸晴。
黃金雞鰂魚湧: 香港大都酒店
另外還有豚肉、炸魚柳、雜菜、蝦及牛舌的配搭,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1983年,由於政府再次修改鰂魚涌發展藍圖為商業區,以配合太古地產在太古船塢發展太古城大型住宅項目,所以芬尼站與七姊妹站合併,並改稱鰂魚涌站,與港島綫第一期同時興建。 黃金雞鰂魚湧 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隨港島綫通車而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保華建築有限公司。 由於車站設計讓步行往返大堂及將軍澳綫月台需時約5分鐘,故鰂魚涌站會於尾班車開出7分鐘前通知乘客請勿入閘,這是7分鐘前請勿入閘的其中一個車站(另一個為博覽館站),與其他車站的5分鐘不同。
黃金雞鰂魚湧: 鰂魚涌美食推薦合集2023!藍色拱門打卡Cafe/田園風網紅西餐廳/北海道湯咖喱
由於當初在車站設計時沒有考慮到轉車的需要,故此前地鐵公司在興建東區海底隧道時,額外在下層加建2個月台及3條長短不一的通道連接原有的港島綫月台。 黃金雞鰂魚湧 而車站的轉乘通道設計迂迴,對乘客造成不便,故此直到1997年前地鐵公司才在車站加建升降機,情況才稍有改善。 2002年8月4日,將軍澳綫局部通車,取代觀塘綫過海地位,原屬觀塘綫的北角站及鰂魚涌站改屬將軍澳綫。
黃金雞鰂魚湧: 車站通風問題
鰂魚涌站下層月台以西原有一段掉頭隧道,列車在鰂魚涌站落客後便會駛進該隧道掉頭。 在「紓緩鰂魚涌轉車站擠塞工程」竣工後,觀塘綫在2001年9月27日起改以北角站為總站,掉頭隧道並於同年11月封閉。 車站設有2層月台,上層月台為港島綫1/2號月台;下層月台則為將軍澳綫3/4號月台,所有月台均為分離式月台,並已裝設月台幕門。 下層月台深達42米,為港鐵系統中車站距離地面第四深的月台。 上下層月台只設3條通道接駁,並在3號月台(將軍澳綫往寶琳/康城)旁設升降機往返兩層月台[5]。 鰂魚涌站[註 黃金雞鰂魚湧2025 2](英語:Quarry Bay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東區鰂魚涌、七姊妹及寶馬山地底,屬於港鐵[註 3]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鐵路轉乘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黃金雞鰂魚湧: 香港新時代賓館(家庭旅館)
戰後的1950年代,由於出現中國可能收回香港的不確定性,很多東南亞企業遷出香港,但有不少在1960、1970年代陸續回流。 隨着戰後銅鑼灣以及北角人口已達到飽和,區內的需求帶動起原屬北角東部的鰂魚涌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商業及住宅區。 鰂魚涌的範圍隨着時代的變遷亦有所不同,而且在政府的規劃圖及學校網,鰂魚涌一帶的地區一直都歸入北角的範圍。 自從地鐵港島綫開通之後,鰂魚涌的範圍不斷西移,而原本屬於鰂魚涌的東部,則被稱為「太古城」。
黃金雞鰂魚湧: 車站轉車客源
洗手間已於2011年3月19日完成工程並隨即開放予乘客使用。 黃金雞鰂魚湧 觀塘綫伸延至鰂魚涌站後,前地鐵公司為紓緩荃灣綫過海人流,推出「彈性上下班」計劃,吸引乘客使用鰂魚涌站轉車。 前地鐵公司在三條轉綫通道內安裝特別的核票機,使用通用儲值車票的乘客在這些時段使用鰂魚涌站轉車時將該車票插入這些核票機,便可享有車資折扣。
黃金雞鰂魚湧: 香港樂棧舒適館
與其他港島綫車站一樣,月台焗漆板上印有書法字,往後興建的將軍澳綫月台亦延續了此一特色;其中書法字中的「魚」字採用了異體字[6]。 又因19世紀七姊妹一帶設有花崗岩礦場,後以海運輸出而得英文名稱Quarry Bay(採石灣/石礦灣/打石灣)之名。 然而前述之溪流與海灣俱於填海工程後消失殆盡,轉型成為商住區。 店中的叉燒飯都以大型的咖啡外賣杯盛著,分別有焦蜜、柚香、辛辣及黃金4款口味選擇,可選配菜飯、 白飯或沙律。 想買淨叉燒也搞鬼地分「 Tall 」及「 Grande 」2個份量。 魚鮮配料豐富,每碗均有十多款配料如白肉、紅肉、章魚及穴子等,另外還會附上高湯,食至一半時更可變成茶泡飯,提供多種不同的吃法,夠創意。
黃金雞鰂魚湧: 香港東隅
整項工程歷時4年,觀塘綫終於2001年9月27日延伸至北角站,鰂魚涌站則成為觀塘綫的中途站。 同日起位於此站以西的越位隧道停用,並於同年11月被拆去道岔後封閉;但是,由於當時未有拆卸隧道的技術及需要,因此舊隧道結構未有回填並仍然保留,而北角城市規劃大綱圖中仍有顯示該隧道。 1984年,日本財團提出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建造-營運-移交)形式建東區海底隧道,地鐵當時答允。 1984年初,政府有意發展東區海底隧道,作為行車和鐵路兩用隧道,其中鐵路部分以地鐵[註 3]觀塘綫延伸至香港島。
2002年8月,將軍澳綫全綫通車並取代觀塘綫,此站成為了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轉車站。 故此現時除了原有往返港島綫及觀塘綫的乘客外,亦有使用將軍澳綫往返將軍澳的乘客。 不過因為早上繁忙時間北角站轉乘通道相當擠迫,有部分前往堅尼地城沿途各站的將軍澳綫乘客會寧願選擇在鰂魚涌站轉乘港島綫,以避開北角站擠迫的人潮。 在港島綫初建成之時,鰂魚涌站已經設有2個互不相連的大堂,分別位於英皇道近太古坊的東大堂及位於七姊妹模範邨旁的西大堂,兩個大堂均設於地面,為港島綫車站中唯一一個大堂設於地面的車站。 入閘後,乘客需要經過一條長達百餘公尺的狹窄通道,再使用升降機或扶手電梯才能前往月台層。 該大堂在欣澳站啟用之前,曾是全香港面積最小的港鐵車站售票大堂。
黃金雞鰂魚湧: 香港樂從同鄉會賓館
香濃惹味的咖喱汁,除了可以配飯,另外還可加錢轉烏冬,同樣吸引,絕對是鰂魚涌美食。 海光街是鰂魚涌美食好去處,當中以星馬泰餐廳最多,隨心是人氣之最! 招牌名物是海南雞飯,預早去骨夠細心且雞肉嫩滑,雞油飯充滿雞油香氣,另外還配以涼拌木耳絲配菜,份外開胃。 黃金雞鰂魚湧2025 當然還有香濃惹味的海鮮喇沙,就連肉骨茶都有齊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兩個不同版本,前者富藥材味,後者富胡椒味,各有捧場客。
平日的午市時段,人潮正好不多,大部分「幫襯」的也是附近中學的學生。
至於太古糖廠位置,現在則變成了太古坊商業區,而汽水廠則變成康蕙花園。 馬來亞春色綠野景緻艷雅…看到這名字相信就會想起經典名曲《檳城艷》! 主打的名物是正宗巴山肉骨茶,以店主三代祖傳的秘方所炮製,以大蒜、當歸及八角等藥材配以排骨熬製,更有豆卜、冬菇、枝竹及菜等,味道香濃回甘,絕對令人喝不停口。 黃金雞鰂魚湧 黃金雞鰂魚湧2025 黃金雞鰂魚湧 另外還有喇沙,可自由配搭海鮮或參峇魷魚,自選油麵、米粉,又或者摻摻兩款麵食,極具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