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棍屋創辦人Ivy表示,兩狗雖然有晶片,但無法聯絡到晶片登記人,因此要急尋狗主或知道兩狗背景的人士與阿棍屋聯絡。 Ivy表示,有市民昨日於上水圍泵房發現一男一女比熊犬,均全身被雨水淋濕,而且似乎餓了很久。 熱心市民因家中有貓,不方便照顧兩狗,因此將兩狗交阿棍屋暫時照顧。 兩狗大約3歲,狗仔已絕育,Ivy形容兩狗情緒穩定,比較安靜,亦肯吃東西。 他們雖然有晶片,但漁護署發現登記主人的電話無法聯絡,因此至今未能聯絡到狗主來接回兩狗。
他認為當劏房戶有選擇權,基層對劣質劏房的需求勢必下降,連帶社會對劏房的需求亦會減少,劏房的租金便有下調空間。 他說有了簡約公屋,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建屋量將會大幅增加五成,輪候公屋時間即時「封頂」在六年,並且在四年內降至四年半。 公屋輪候時間 只要成事,這將會扭轉自曾蔭權年代以來三屆政府、長達十幾年的輪候公屋時間攀升趨勢。 房署強調,每季度的平均輪候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目、公屋申請者數目、申請者所選地區,以及新建及翻新單位的供應是否與申請者的選區相符等。 房署今(23日)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時間,截至9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5.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房屋署回覆稱,截至去年12月底,共約17,800宗長者一人申請個案,平均輪候時間為3年。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
房委會公布,最新一般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回落至5.6年,按季跌0.4年。 房委會解釋,兩項數字錄得較為顯著的改善,由於今年第三季有超過1萬個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公屋供應仍然緊張,如果可以確保即將落成的公屋無再出現延誤,相信到2025年輪候時間可以更顯著下降。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說,今日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目前與傳統公屋輪候時間同為5.6年,相信之後隨著簡約公屋的落成,有關數字會慢慢下跌。
- 一般而言,申請公屋主要分兩條隊:一般申請及非長者一人申請,前者包括一般家庭、「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和 「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而後者則顧名思義地指年屆58歲以下的單身人士。
- 到日後配屋時,此類申請者將不會獲編配至地理位置、樓齡和樓層比前公屋居所較佳的單位。
- 劏房長者慨嘆政府賤賣土地給有錢人而不建公屋;房屋組織指政府多年無法增加公屋供應,「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無法彰顯;非政府組織則認為要提供更多短期措施,以解燃眉之急。
- 凡 在 二 零 零 一 年 三 月 底 前 提 出 申 請 的 長 者 住 戶 , 只 要 符 合 資 格 , 均 會 在 二 零 零 三 年 年 底 前 獲 編 配 租 住 公 屋 單 位 。
- 對比9月底的數字,當時共有25.45萬宗申請,而最新的申請宗數下降6,000宗,減幅主要在非長者一人申請,較上季下跌4,300宗,而一般公屋申請的減幅則為1,700宗。
房委會網站顯示,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三)正如上文所述,現時長者戶(包括長者一人申請者及全長者戶)申請公屋時,可從四個輪候冊選區中選擇任何一區,但不能更具體地指定地區或屋邨。 然而,如個別長者申請人按其特殊情況而需要編配到某指定地區甚或屋邨,可透過有關部門(如社會福利署)或機構(如醫院管理局)就個案的社會或醫療因素轉介要求,我們會在資源許可下盡量作出配合。 房委會轄下公屋或香港房屋協會(房協)轄下出租屋邨單位(出租單位)整個租戶家庭(包括一人家庭)的公屋申請將不獲接納。 若因增加或刪除現有公屋╱房協出租單位的戶籍或公屋申請內的家庭成員以致整個公屋租戶╱出租單位家庭與公屋申請相同,即使已獲登記的公屋申請亦會被取消。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最新要聞
在2022年9月底,約有13.55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91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兩位或以上的年滿58歲人士(包括非親屬關係的成員)除符合公屋申請的基本申請資格外,若同意共住一個單位,即可申請。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亦認為,輪候時間仍未見頂,他特別提到,單身長者申請的升幅達0.2年,增幅較一般申請者還要高,形容升幅較預期急,「本來預計過多兩季先到4年」。 他又指,根據早前長遠房屋策略,預計到2026/27往後5年,才有較多房屋供應,亦即未來幾年的公屋單位供應仍然非常緊張。
在以上兩個計劃下,長者申請人均可以選擇任何一個輪候冊選區,包括市區,但一如其他公屋申請人,不能更具體地指定地區或屋邨。 故此,房委會並沒有申請人希望獲得原區編配公屋單位的申請數目及有關的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等資料。 截至二○○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單身長者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為1.1年,而非單身長者申請人士的平均輪候時間為1.9年,兩個配屋計劃下的實際輪候時間皆較目標輪候時間為短,而我們並無按地區計算輪候時間的細分資料。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公屋輪候時間增至6年 再創23年以來新高 單身長者上樓要排4年
數字顯示,在詳細資格審查階段或之前,相當比例的申請者可能並不符合申請資格,或者無意繼續申請公屋。 署方希望能整理出一些建議,更好管理輪候制度,將公屋單位用於比較需要公屋的申請者。 兩位或以上的高齡人士,若同意共住一個單位,即可循此計劃申請公屋;但必須同時符合公屋申請的基本資格。. 申請表內的所有人士必須年滿58歲,在配屋時則全部人士必須年滿60歲。. 房署亦有意檢討現時公屋分戶政策,現時若全部家庭成員均居於公屋,其分戶申請將被凍結一年,但「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及「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的申請者可享豁免。 因應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不斷延長,房署於二○一四年時已率先向「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單身人士「開刀」,加強資格審查,以縮短輪候冊的人龍,今次更擬將措施擴展至一般家庭申請人。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最新文章推薦
非長者一人的申請,要儲夠分才可以上樓,由申請至成功上樓動輒要十年或以上。 假若要縮短輪候時間,可以考慮轉為家庭申請,或者申請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截至9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2025 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35,5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9,1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34,600宗申請。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公共房屋事宜
成功登入後,你即可使用所需的網上服務或閱覽你的公屋申請進度,同時你亦會收到電郵通知,你剛成功登入「公屋申請電子服務」帳戶。 任何人於申請公共房屋時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 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最高罰款為港幣50,000元及監禁6個月。 關於申請公屋的一人單位,你可能會想得很輕鬆,但是公屋的競爭實在太大,輪候人數太多,以下幾點亦是你可以多加考慮的注意事項。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香港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5.7年 2成申請者為新移民 逾7萬家庭3年仍未獲編配
公屋計分制中,18歲的一人申請者會以0分起步,每年長一歲加 9 分,即 19歲時得9 分,20歲得18分,21歲得27分,如此類推,直至59歲為止(年滿60歲時,申請會自動轉成「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20歲的Tommy考慮到「非長者一人申請」的漫長輪候時間,有意與家中6旬父親經「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申請上樓,便可大幅縮減輪候時間至數年間。 值得一提的是「天倫樂」合資格申請者有別於其他新公屋申請者,可隨意選區,包括市區、擴展市區、新界及離島。 一般而言,申請人需要遞交申請表,沒有任何申請組別獲優先處理,審批需時約 1 至 3 個月,完成後政府會透過銀行發放現金津貼,房屋署已於 2021 年 7 月起,發放津貼予合資格人士。 長者申請公屋資格與基本公屋申請資格無異,同樣需要進行身份、入息及資產審查,只不過達到某一歲數的長者,可另選優先編配公屋計劃,縮減輪候時間。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探射燈:「天倫樂配屋」原意鼓勵照顧雙親
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年。 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5.2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5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4.85萬宗申請。 房委會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最新公屋輪候時間,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較早前的5.9年再增0.1年,意味輪候情況進一步惡化。 至於長者一人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由之前的3.8年,再增0.2年至4年。 名列於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家庭成員在刪除計劃內其有關記錄後,若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可申請公屋或加入公屋申請內。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輪候時間 房屋
申請者若拒絕交回申報表及所需文件,又或不符現行申請資格,申請將被取消。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申請人的分數,會按照其成功登記公屋申請時的年齡計算,18歲的一人申請者會以0分起步,19歲獲9分,每一歲加9分,如此類推,直至59歲獲369分為止,到60歲就會自動轉成「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根據房屋委員員會資料,截至2021年3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即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平均數)為5.8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6年,超過3年的目標。 及後為了延續政策重建了多棟公屋並打造成全新屋苑,但其用地仍屬於香港政府所以與公屋別無二致。 公屋輪候時間 翌年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取代屋宇建設委員會並統一管理政府出租公共房屋。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長者申請公屋資格 + 優先配屋計劃
而單身長者更可獲優先編配公屋,房委會在現時平均輪候時間在大約三年左右的目標下,特別為「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下的合資格單身長者設定更短的平均輪候時間目標,希望讓這些單身長者可在提出申請後的兩年左右獲配公屋。 長 者 若 選 擇 獨 居 , 可 通 過 高 齡 單 身 人 士 優 先 配 屋 計 劃 申 請 配 屋 , 並 可 在 三 年 內 獲 編 配 租 住 公 屋 單 位 。 政 府 承 諾 在 二 零 零 五 年 年 底 或 之 前 , 把 選 擇 獨 居 的 單 身 長 者 輪 候 租 住 公 屋 的 平 均 時 間 縮 短 至 兩 年 。 此 外 , 兩 名 或 以 上 願 意 同 住 的 長 者 , 可 通 過 共 享 頤 年 優 先 配 屋 計 劃 提 出 申 請 , 並 可 在 兩 年 內 獲 編 配 公 屋 單 位 。 工聯會調查指,公屋輪候人士對市區簡約公屋興趣較大,近6成受訪者表示有意申請啟德世運道的項目,亦有逾4成受訪者對牛頭角彩興路感興趣,主因是社區、交通措施配套較完善。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輪候公屋現金津貼的資助水平如下:
社區組織協會一項有關居於劏房等不適切居所的長者調查發現,過半數有申請公屋的受訪長者,輪候時間中位數達3年、近三成已達5年,期望當局放寬長者領取現金津貼的輪候公屋年期,並增建一至二人家庭公屋單位。 基 於 種 種 原 因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2025 而 無 家 可 歸 的 人 士 , 如 果 不 符 合 資 格 入 住 永 久 公 屋 , 可 獲 編 配 中 轉 房 屋 。 中 轉 房 屋 分 為 三 類 , 即 多 層 中 轉 房 屋 ( 由 一 些 舊 屋 邨 大 廈 改 建 而 成 )、 預 製 組 件 中 轉 房 屋 , 以 及 位 於 屯 門 的 新 型 多 層 中 轉 房 屋 。
社署曾收到地政署或規劃署轉介其他有興趣參加計劃的發展商/申請人的初步建議書。 有關項目最終能否落實,需取決於個別發展商/申請人在進行土地交易時的各種考慮和因素。 另外,今年第三季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11,4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2,10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510宗。
除上述措施外,勞工及福利局會繼續推行「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特別計劃),鼓勵非政府機構善用其持有的土地,透過擴建、重建或新發展提供多元化的津助和自負盈虧服務。 根據第一期特別計劃申請機構的最新建議,如有關安老服務的擬議項目均能順利落實,預計可增加約7 500個安老宿位(包括資助及非資助宿位)。 政府更在二○一九年四月推出了新一期特別計劃,社署正與申請機構商討,以落實項目的服務種類、名額、發展參數及工程費用等細節,務求盡快推展有關項目。 註一:過去三個月入住資助安老院宿位的一般申請個案,由被納入中央輪候冊至入住院舍宿位的平均輪候月數。 曾優先獲得編配宿位的個案、曾被列為「非活躍」而於過去三個月內進入服務的個案,以及由安老院宿位轉到同一院舍內經轉型而可提供持續照顧的護理安老宿位等個案,因其輪候時間與一般申請個案相比,可能會有極長或極短的情況,故此並不包括在計算的個案內。 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的申請人除了要符合公屋輪候冊的基本申請資格外,在申請時必須年滿58歲,並在配屋時年滿60歲。
這 些 多 層 大 廈 可 以 滿 足 市 民 對 中 轉 房 屋 的 持 續 需 求 。 凡 在 二 零 零 一 年 三 月 底 前 提 出 申 請 的 長 者 住 戶 , 只 要 符 合 資 格 , 均 會 在 二 零 零 三 年 年 底 前 獲 編 配 租 住 公 屋 單 位 。 為照顧長者的住屋需要,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分別為長者提供不同種類的公共房屋資助。 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指,年輕一代愈來愈需要個人空間,加上本港住屋環境狹窄,「200多呎要住4個人」,令兩代人同住意慾減。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而這份最新文件顯示,在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間,共1.04萬名一般申請者入住公屋。 雖然長者申請公屋相對優先,但等候時間仍然數以年計,也只能無奈接受。 另一邊廂,也有不少子女買樓給父母,好讓他們安居樂業,即上千居搜尋各區心水靚盤。 但計畫亦有缺點,成功獲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3年內不可要求調遷,亦不可申請綠置居,只能用白表資格買居屋。 在2022年3月底,約有147,5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在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 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
本屆政府提出在5年內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8個選址已敲定,惟啟德世運道選址引起地區反彈。 高齡單身人士可要求加入家庭成員,以符合一般家庭申請公屋的資格,獲登記入輪候冊。 申請人原先以單身人士資格輪候的時間,會以半數計算為家庭已輪候的時間,以三年為限。 輪候時間經調整後,有關申請會獲編訂一個等同於一般家庭申請的登記日期;此日期將作為日後編配及執行公屋申請政策的依據。
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 此計劃為兩位或以上的長者而設,並同意入住同一單位即可申請。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2025 合資格家庭可視乎輪候冊地區的選擇和適合家庭情況的單位數目,自行選擇共住一單位,或分別入住兩個就近的單位。 而為配合長者住屋需要,房委會亦提供多個賦予長者申請人優先資格的計劃。 年滿五十八歲,並於配屋時年滿六十歲的長者申請人,可用單身人士身份,申請「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兩名或以上長者則可聯名申請「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計劃主要為長者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津貼維修自住樓宇的費用,改善樓宇失修的情況,並加強長者居所的安全。 公屋輪候時間勢將突破6年關口,房委會文件顯示,過去1年已上樓者中,近60%輪候超過6年。 因人口老化,公屋長者戶過去5年勁升19%,惟超過60%不考慮透過天倫樂將子女加戶、合戶或調遷,主要原因是不想與子女同住及不想搬遷。 據悉,集思會上委員普遍關注政策成效,有意見認為有別單身申請者,家庭申請者的收入變化未必太大,新核查安排料不會有數以萬計的不合資格申請者被剔除;至於擴大公屋申請凍結時段安排及收緊恢復申請,涉及數量有限,對縮減輪候冊幫助有限。 不論申請人是年老親屬還是另一名成年的家庭成員,雙方均須於核實配屋資格面晤時簽署意願書,聲明較年輕的成員會照顧年老親屬,並一同居住。 若日後較年輕的成員被發現違反此條款,所獲配單位的租約將被終止。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時間:2019-07-13 03:02:34來源:大公報
九龍城區議員張景勛對政府啟德選址表示極度失望,認為不但違反了啟德新發展區的規劃原意,更直斥政府漠視當區居民意見。 為支援級別 0 院舍券持有人的護理需要, 除院舍券面值以外,更設有特別補助金津貼及照顧補助金 (如特別膳食津貼, 尿片, 醫療消耗用品等)。 院舍券計劃為有需要入住安老院的長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有助縮短輪候政府宿位的時間,亦可自由揀選計劃下的心儀院舍。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申訴專員劉燕卿批評房署提供的平均輪候時間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差異,誤導申請人,容易招致投訴,製造3年上樓假象,公署過去4年便接獲110宗「3年未能上樓」的投訴。 現時房委會每季公布公屋輪候冊的申請宗數及平均輪候時間,輪候時間以公屋申請登記起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 審計署早於2013年11月已發表審計報告,批評房屋署為求達至平均3年上樓的目標,將輪候時間較短的長者單身人士歸入一般申請類別,致壓低一般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有「篤數」之嫌。 政府會繼續以多管齊下的方式,透過長、中及短期策略增加長者服務名額。
共享頤年輪候時間: 「天倫樂」合併戶減 近期上公屋 6成等逾6載
為應對公屋輪候者的燃眉之急,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向輪候公屋逾三年的市民,發放現金津貼。 此外,有過半數受訪者行動不便,當中更73%人居於沒有升降機的單位,被迫行樓梯出入。 190名受訪長者居住的樓層中位數為4樓,亦有30%人表示樓梯沒有照明系統,容易跌倒。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並會推出新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以將首次獲編配簡約公屋的輪候時間納入計算,由於現時簡約公屋仍未落成,故今日首次公布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與一般公屋輪候時間同樣為5.6年。 另外,調查結果發現,所有一般申請者的平均年齡為48歲,當中有64%住在私樓,有78%的申請者及其家人並非住在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