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為了建立企業形象,九龍巴士開始改稱司機為「車長」,並在駕駛室旁車頂的位置加上一塊綠色塑膠牌子,寫上車長的名字及編號。 2013年11月,九巴向運輸署建議把總站由平行式月台設計改為島嶼式設計,各路線月台以鋸齒型設計圍繞島嶼排列,並在總站內設置便利店。 混淆,加上荔枝角灣因填海而消失,於是在1985年改名,九巴亦於同年5月31日將荔枝角(橋底)總站正名為「美孚巴士總站」。 本文介紹的是現時稱為「美孚」的公共運輸交匯處:關於位處此站北端的巴士站,詳見「美孚站 美孚九巴總部 (長沙灣道)」。 橫跨美孚新邨的荔枝角大橋是全港首條跨海大橋,於1968年落成,成為貫穿市區至當時新開發的葵涌及荃灣的重要孔道。 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與葵涌道也在美孚交匯,現時該段葵涌道是五號幹線的其中一段。
- 2015年9月21日,九龍巴士首部設有低地台設備及首部以香檳金色為車身顏色的雙層巴士(車隊編號ATR1)退役,並獲九龍巴士保留。
- 請詳細列明檢舉理由,如有相關證據亦可一併提交,以加快調查進度。
- 直至1945年二次大戰過後,九龍巴士只能維持兩條巴士線的服務。
- 乘搭任何九巴路線於屯門公路轉車站轉乘龍運E33線往機場方向,可獲$4轉乘優惠。
此事故亦促成九巴於同年3月15日更改美孚總站的坑位停泊安排。 九巴在1976年至1982年間,開辦豪華巴士216線,總站設於美孚新邨第二期百老匯街26號外,命名為「美孚」。 2008年,多個建制組織包括經民聯、西九新動力的立法會、區議員議員以及社區幹事一直爭取於美孚站A出口加設無障礙設施。 然而相隔近10年後,港鐵才在2018年2月表示會增設升降機連接大堂及A出口,並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動工,工程預計於2022年完成。 荃灣綫採用一組島式月台,而月台支柱及牆壁均以湛藍色紙皮石點綴;而屯馬綫則採用兩個側式月台,而月台牆壁上亦設有水墨畫設計。
美孚九巴總部: 總站路線資料 (巴士)
剛於本月五日駕駛「熱狗巴」期間中暑暈厥的郭志誠,便是時薪制下受影響車長之一。 他稱,過去十多年一直駕駛有冷氣的3C路線巴士,出事前數天被調派駕駛該線的「熱狗巴」作後備車長,他向資方表達可能未能適應駕駛環境不果,反被告知若不遵從將面臨被解僱。 九巴日前在Facebook宣布,將新增更多銷售點出售口罩。 客人可以選擇購買一盒50個裝口罩(每盒$100)或一包10個裝口罩(每包$20),每個口罩為2元,每人最多可以買100個口罩。
- 1990年4月20日投入服務,途經隆亨、大圍、梨木樹、葵涌、荔景。
- 隨著九廣西鐵在2003年通車,西鐵美孚站啟用,而九廣西鐵車站部分的承建商為基亞-亞太建設聯營;而當時由前地鐵美孚站連接九廣西鐵車站的轉乘通道以及D出口亦同時啟用。
- 發展商把屋苑命名為「美孚新邨」(Mei Foo Sun Chuen),自1966年起分八期興建99座住宅大廈,第一期於1968年入伙時,四周仍是荒地處處。
- 1999年,九龍巴士曾經與商業電台合作,在巴士上安裝收音機設施,播放商業二台節目,後期則改播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
- 受去年底中國河南鄭州工廠因新冠疫情封控停產,導致蘋果(Apple,美:AAPL)在三年半以來首次錄得季度收入下跌,該公司正尋求減少生產線對中國的依賴。
- 不過有工會代表批評九巴多年來只與兩個建制派背景的工會(汽總和巴總)溝通,令其他工會及部分不屬工會的車長不滿。
在此之前,香港的私人住宅不外乎是單幢式唐樓或大廈,美孚新邨的出現,絕對是劃時代創舉。 整個屋苑就如一個小社區,每座樓宇由平台、天橋或通道連貫起來,平台闢作綠化休憩空間,地下有商場、停車場及街市等設施。 後來太古城、沙田第一城、黃埔花園,以至今天很多大型屋苑,其實都離不開美孚新邨這種規劃模式。 美孚九巴總部 2016年4月9日,九巴為慶祝成立83周年,於九龍灣車廠天台舉行嘉年華暨開放日,供持入場券人士參與。
美孚九巴總部: 九巴命名
1998年,九巴成立全資附屬公司陽光巴士有限公司,專門提供屋邨巴士、員工以及學童接送專車、購物商場穿梭巴士等各種非專利巴士服務。 美孚九巴總部2025 資料顯示寶輪街九號九巴總部大樓,總樓面面積十五萬六千七百平方呎,地皮是在一九五五年於公開市場以市價購入,是九巴母公司載通的私人物業,租金收入不會用作補貼巴士運作。 而位於工廠區的九龍灣九巴車廠是九巴面積最大車廠,目前管轄一千多輛巴士,車廠地皮是透過政府以優惠價批地方式購入,只能用作巴士業務用途。 換言之,九巴透過搬總部移形換影方式,就可不費分毫增加租金收入。
為了減少逃票的情況及削減人手,經過多個月的測試,自1972年起,九龍巴士正式採用一人控制模式,即在巴士車廂近駕駛室位置裝上錢箱,由司機兼任稽查員的職務,監察每位乘客是否在錢箱投入足夠的車資。 此後,不論車程長短,同一車站上車的乘客須於車頭前門上車,並立刻繳付劃一的車資。 1949年,九龍巴士率先由英國引入首批20輛載客量較高的雙層巴士——丹拿A型,以應付日益增加的客量。 並為當時香港第一家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士,從此香港的巴士服務趨向以雙層巴士為主力。 但後來因為被香港自動車運送會社徵用所有車輛,所以巴士服務幾乎被迫暫停,1942年10月1日,日軍重整陸上交通,因此日軍佔領香港漸久,物資亦日益匱乏,為節省燃油,有時會重整、減少站數及縮減巴士服務,甚至暫停服務等等。 直至1945年二次大戰過後,九龍巴士只能維持兩條巴士線的服務。
美孚九巴總部: 九龍巴士N241線
有口罩交易之詳情(如時間、日期、地點等),需留意有關商戶之最新安排。 近日九巴也頻頻在facebook分享自家港產口罩的消息,獲得不少網友的好評。 美孚九巴總部2025 而於9日,九巴指旗下的口罩廠已繼續趕工製作港產口罩,希望照顧到大家的需要。 香港疫情相當嚴峻,森川實業於facebook專頁公布最新發售口罩安排,在全港各區零售點以劃一零售價出售Ex-ProShield 美孚九巴總部2025 成人口罩,一盒50個裝售69元,BFE、PFE規格逾95%。
美孚九巴總部: 公司管理同營運
由於本線是唯一一條全日途經城門隧道往大圍和唯一一條往九龍的城門隧道巴士路線,所以客量相當龐大。 2015年12月19日投入服務,途經彩德邨、彩盈邨、牛頭角、旺角、深水埗及長沙灣,此線取道九龍城的天橋並有限停站,為四彩一帶提供來往九龍西的服務。 2016年11月19日,九龍巴士與龍運巴士推出龍運機場巴士路線與九龍巴士路線八達通轉乘優惠計劃。 乘搭任何一條九龍巴士路線(不論方向)轉乘往機場方向的龍運機場巴士路線;或乘搭往新界方向的龍運機場巴士路線轉乘任何一條九龍巴士路線(不論方向),即可享有$6.0折扣優惠,或減免接駁龍運機場巴士路線之一程九龍巴字路線車資,以較低者為準。 此優惠不適用於聯營路線、假日旅遊路線、非常規特別路線、馬場路線及港鐵接駁巴士路線。 2013年10月26日,龍運巴士和九龍巴士首次設立八達通轉乘優惠。
美孚九巴總部: 九龍巴士2X線
在1990年代早期引入空調巴士後,在空調巴士上採用白色和灰色塗裝以及一條紅線腰帶。 2017年6月,推出了名為城市脈搏的紅色和銀色的塗裝,同時在該批巴士上加入USB充電等設施。 美孚九巴總部2025 2022年5月引入新型號電動巴士後,在電動巴士上採用電光綠色塗裝。 它成立於1947年,並於1947/48賽季加入香港甲級聯賽。 綽號「原子巴士」的球隊在1953/54賽季和1966/67賽季獲得了僅有的兩個聯賽冠軍。
美孚九巴總部: 服務中心及轉車站有售九巴口罩 平均$2個
2008年11月24日,經過政府和多個區議會多年來的討論,九龍巴士正式公佈70號線會於同年12月7日起停辦。 70號的最後一班車於12月7日凌晨0時45分由上水開往佐敦匯翔道,結束40年的服務(註:由1968年1月27日至1973年7月16日,路線編號為19號、由1973年7月16日起,路線編號為70)。 美孚九巴總部2025 2007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三款歐盟四型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310UD(前稱Scania K95UD6x2),車牌號碼為MT6551(車隊編號ASU1)。 當時此車行走來往天瑞至佐敦渡華路的69X線,以測試其行走快速公路時的表現(於2012年3月歸還予斯堪尼亞汽車)。
美孚九巴總部: 港鐵車站
2001年九巴引入「歐盟3型」巴士,同年11月九巴沙田車廠攞到ISO 14001品質證書 ─ 美孚九巴總部2025 環保管理體系,成為香港巴士運輸業之中首間得到呢個殊榮嘅車廠。 1932年5月,殖民地政府重整香港公共交通服務,批出兩個巴士服務專營權-香港島以及九龍/新界,後者俾九巴攞到。 早前九巴口罩自動售賣機的口罩,很快便被市民一掃而空,因此九巴宣布在 4 個顧客服務中心、美孚九巴總部及美孚曼坊 美孚九巴總部 Shop1933 內增設口罩售賣點,同時 3 個口罩自動售賣機亦會繼續運作。 香港近期爆發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市民自保的最佳方法便是出門佩戴口罩。 除了香港已經有不少本地口罩的生產商外,九巴公司早前已宣布設立口罩廠,更率先於 3 個轉車站推口罩自動售賣機。 由於市民對九巴口罩反應熱烈,於是決定增加售賣點,希望更多市民可以優惠的價錢買到「高質口罩」。
美孚九巴總部: 香港口罩網購8.Oxyair Mask
2007年12月,九巴推出近年嚟最大規模嘅轉乘優惠,涉及七組共21條路線,覆蓋範圍包括西九龍,尖沙咀、荃灣、深井、葵青、沙田、大埔、元朗、洪水橋、屯門同埋新界北區,至此,九巴已經有68組唔同嘅轉乘優惠,共涉及258條路線。 另外為配合兩鐵合併,九巴更改旗下位於兩鐵車站嘅巴士站站名,一律叫XX鐵路站,有大概300個巴士站受影響。 1997年,耗資100億港元興建的青嶼幹線正式通車,5月至6月期間吸引大量市民前往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