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宜水庫東壩旁有一塊藍色的巨型錨形石,標誌著萬宜地質步道的起點。 沿途你可欣賞總面積達6.67平方公里的美麗水庫、青翠的山巒、雄偉的堤壩、由工字型弱波石築成的防波堤,以及豎立於海水中、擁有獨特地貌的破邊洲。 破邊洲原為花山的一部分,後被海蝕作用分離,形成海蝕柱,獨自豎立在海上,非常壯觀。 六角岩2025 位於西貢的六角岩柱甚具規模,覆蓋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分布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滘西洲、吊鐘洲、甕缸群島及果洲群島等。 香港的六角形岩柱直徑可達3米,高度由數十至150米不等。
- 岩柱彎曲的地方,其實就是最脆弱的部分,在下陷作用下,岩柱沿這些薄弱區帶裂開,而地下岩漿就沿着岩石裂隙,往上灌入石柱中。
- 這裡的沉積岩是由層層平疊的粉砂岩構成,形態非常獨特,猶如千層糕,十分有趣。
- 由於海岸長期受到猛烈的風浪衝擊,在海岸作用下形成獨特的外觀,沿岸遍布懸崖峭壁及許多海蝕穴、海蝕拱。
- 公所表示,象鼻岩是北海岸的著名自然地景,特殊象鼻形狀的地質景觀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照打卡,市府從2020年起駐點保全及拉設警戒線,避免遊客跨越攀爬岩體,致力於維護遊客安全及維護特殊地質景觀保護。
- 香港各區不少商場都是寵物友善,九龍狗商場有圓方、Mikiki,港島狗商場則有赤柱廣場,部分狗狗商場不但有寵物專用設施,更開設了狗可入餐廳。
- 位於西貢的六角岩柱甚具規模,覆蓋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分布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滘西洲、吊鐘洲、甕缸群島及果洲群島等。
在萬宜水庫東壩的地質步道,有一大片巨型的地質遺蹟,那就是值得香港人自豪的世界級奇觀:六角岩柱。 從老香港口中得知,萬宜水庫是1970年代初港府為解決淡水供應量不足而興建,施工期間須在東壩一帶開採石材建造水壩,卻敞露出巨形酸性六角形岩柱,其規模之龐大、岩柱直徑之粗壯,屬世界罕見。 成立香港地質公園的計劃,初期由民間組織如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3][4]等等推動。 六角岩2025 直至2008年,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接納建議,宣佈考慮設立地質公園,以發展香港的特殊地貌及岩石群,成為可供觀賞的自然景點[5]。 六角岩 全長約1公里的標尖角段為萬宜地質步道的延伸部分,帶領你前往標尖角觀景台。
六角岩: 東北角「象鼻岩」象鼻斷毀!瑞芳公所曝「2原因」:勿再前往
當年那位最年輕的全職生態導賞員,在十多年後的今天,已經是不少同行的前輩。 「地質」是大自然裏的死物,岩石沒有生命,當我們不去找它們,它不會像昆蟲、雀鳥般自動找上門;然而,若你對地質有所認識,就會知道它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 漁護署稱,糧船灣組岩柱數量多、體積大、保存完好,而且分布範圍廣,是全球罕見且最具代表性的地質奇觀,今次入選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代表其國際重要性獲得認可。
- 在約1萬2000年前的上一次冰河時期結束之前,海平面上升使印洲塘一帶原是山嶺河谷的陸地被海水淹沒,最後形成灣灣相連,眾島環抱的內海環境。
- 登上觀景台後,可以360度全景觀賞整個水庫,遠眺破邊洲的海岸奇景,甕缸群島、果洲群島,及俯瞰水清沙幼的浪茄灣。
- 糧船灣
- 香港政府亦以現有《郊野公園條例》及《海岸公園條例》的機制下設立香港地質公園,將這些地方列入特別地區以作保護。
- 2012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地質調查期間,於香港東南部果洲群島附近,發現了遠古時期的超級火山,那就是「糧船灣超級火山」。
- 六角柱石群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的主要景點之一,其他景點還包括:海蝕洞、破邊洲等。
此外,海岸作用在此形成了多種侵蝕和沉積地貌,其中的化石對於瞭解古老的古生代環境、地理、氣候及生物進化提供了線索。 西貢火山岩園區中嘅六角形岩柱群及海岸侵蝕地貌吸引咗唔少人專程到去一覽依個大自然奇景。 依個六角形岩柱群係現時所知世界上面積和體積最大,岩柱體積直徑平均達 六角岩 1.2 米,年齡為 1.4 億年前,即晚白堊紀嘅凝灰岩。 岩柱群由萬宜水庫東壩延伸至果洲群島,面積達 150 平方公里。
六角岩: 香港地質公園六角火山岩柱群 入選百大地質遺產地 與大峽谷齊名
香港地質公園內萬宜水庫的六角岩柱是本港其中一個自然景點,原來這些六角岩柱是香港「超級火山」爆發留下的印記。 不過,土木工程拓展署指出,超級火山於1.4億年前噴發後已崩塌,標誌着香港火山活動終結,料未來本港不太可能再有超級火山噴發。 橋咀洲
在約1萬2000年前的上一次冰河時期結束之前,海平面上升使印洲塘一帶原是山嶺河谷的陸地被海水淹沒,最後形成灣灣相連,眾島環抱的內海環境。 印洲塘風景秀麗,景色如詩如畫,有「小桂林」和「小西湖」之稱。 印洲塘一帶的岩石主要是較年輕的晚白堊紀紅色沉積岩及較古老的侏羅紀凝灰岩。 位於印洲塘西岸的荔枝窩,擁有保存完整的典型客家圍村,是了解客家文化和中國傳統建築的好地方。
六角岩: 西貢萬宜地質步道:
這裡被列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範圍,擁有一系列於1.4億年前超級火山爆發所形成的地質奇觀,於國際地質學上具有重大價值。 六角岩2025 沿途有指示牌介紹一流的打卡景點,包括宏偉的六角柱石群、海蝕洞、海蝕柱,從標尖角山頂更可看到浪茄灣優美的海岸景致。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極具典型性和稀有性。
橋咀洲擁有多種火成岩,包括火山角礫岩、流紋岩、凝灰岩和石英二長岩,是欣賞和學習火成岩的好地方。 連接橋咀洲與橋頭是一條由礫石構成的連島沙洲,每當退潮時,便會露出水面,遊客可沿着連島沙洲步行前往橋頭,一覽清水灣半島與西貢牛尾海的美景。 在漲潮時,連島沙洲會被海水浸沒,因此出發前請先查閱天文台的潮汐資料。 東壩六角形岩柱源自1.4億年前因超級火山爆發形成,六角形岩柱最大直徑為3米,六角形岩柱分布範圍超過100平方公里,較北愛爾蘭Giant’s Causeway、韓國濟州島、台灣澎湖、日本山陰規模更大。
六角岩: 六角岩柱 地動山移的證據
對此,新北市瑞芳區公所在臉書官方粉絲專頁證實了這一消息,並呼籲民眾這段期間不要前往該景點。 六角岩2025 公所指出,今(16日)下午1點55分,因海水長期沖蝕及自然風化,造成象鼻岩岩體象鼻部分斷裂,已失去原先神似象鼻景觀,又近日東北季風來襲,呼籲民眾這段期間勿再前往。 公所表示,象鼻岩是北海岸的著名自然地景,特殊象鼻形狀的地質景觀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照打卡,市府從2020年起駐點保全及拉設警戒線,避免遊客跨越攀爬岩體,致力於維護遊客安全及維護特殊地質景觀保護。
六角岩: 西貢海藝術之旅
糧船灣景區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距離西貢市中心約20公里。 糧船灣沿岸一帶佈滿排列整齊、近乎垂直及高聳的多邊形(通常為六角形)火山岩柱,其中花山沿岸擁有香港最高的火山岩柱,高度達100米,堪稱「天然六角形岩柱壁畫」。 此外,在萬宜水庫東壩設有萬宜地質步道及解說牌,介紹多種有趣的地貌景觀,包括斷層、扭曲的岩柱、侵入岩脈及破邊洲海蝕柱等。 糧船灣沿岸一帶布滿排列整齊、近乎垂直及高聳的多邊形(通常為六角形)火山岩柱,其中花山沿岸擁有香港最高的火山岩柱,高度達100米,堪稱「天然六角形岩柱壁畫」。 水庫分別於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東部海峽的東西兩端建有兩條石壩,把中間的海道分隔。
六角岩: 景點6︰海蝕洞
比如蜂窝的结构、昆虫复眼的结构、盐沼湖的表面、龟裂的土地等都能看到。 沿副壩和主壩之間的路步向海蝕洞時,先後經過斷層角礫帶和彎曲岩柱,兩者都是罕見地質現象。 此处从前为一狭窄水道,贯通粮船湾洲和西贡半岛,后来因兴建水坝而被分隔。 到訪西貢海藝術節2023,探尋幽靜休閒的島嶼,欣賞由藝術家與村民共同創作的藝術品,了解香港的藝術與人文色彩。 六角岩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六角岩2025 香港各區不少商場都是寵物友善,九龍狗商場有圓方、Mikiki,港島狗商場則有赤柱廣場,部分狗狗商場不但有寵物專用設施,更開設了狗可入餐廳。
六角岩: 前往萬宜水庫東壩
岩柱彎曲的地方,其實就是最脆弱的部分,在下陷作用下,岩柱沿這些薄弱區帶裂開,而地下岩漿就沿着岩石裂隙,往上灌入石柱中。 冷卻後,這種深灰色的侵入岩漿也隨之固定在岩柱之間,地質學上稱為「侵入岩脈」,而這些侵入岩脈,比四周的岩柱略為「年輕」4000萬歲。 六角岩2025 Erik帶我們到萬宜水庫東壩一帶,近距離觀賞那裏的巨形六角岩柱壁。 他解釋,扭曲了的岩柱及岩脈入侵等地質現象,就是記錄地動山移的證據,置身壁前,彷彿可看到盤古初開、天崩地裂的幻象。
六角岩: 地質教育中心
土拓署製作短片,以及以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為藍本的故事書,供市民進一步了解曾經存在於香港的超級火山和香港岩石分佈。 故事書更附有紙樣,讓讀者親自製作香港超級火山立體概念模型。 沙塘口山東南沿岸嘅陡崖係全港最高海崖,高達 140 米。 而火石洲高 45 米嘅杬挽角洞、橫洲高 30 米嘅橫洲角洞、沙塘口山高 24 米嘅沙塘口洞以及吊鐘洲嘅吊鐘拱門,合稱為香港四大海蝕拱。 東北角海岸知名的象鼻岩昨驚傳斷裂,新北市府表示是長期風化、海浪拍打所致。
六角岩: 東北季風來襲,過敏性鼻炎一醒來噴嚏打不停!起床先做「這幾件事」可大幅緩解症狀
六角形岩柱原理是節理在岩石冷卻時向下垂直延伸,最有效率冷卻方法由六邊向內收縮,因此形成六角杜狀岩石。 六角岩2025 六角岩2025 地質公園遊客中心座落於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內,於2009年12月正式啟用,中心面積約160平方米,用於介紹香港的地質環境,並提高市民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及地球科學的興趣。 此外,位於西貢北潭涌的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內亦有展區介紹西貢地質園區的地理特徵。
六角岩: 東北季風過強 金馬小三通都停開
萬宜地質步道為香港重點推廣行山路線,介紹牌詳解萬宜水庫形成過程和歷史。 由淺色火山岩組成的六角形岩柱,是地質公園西貢火山岩園區裡的瑰寶。 岩柱於1.4億年前在超級火山爆發後形成,覆蓋面積估計超過100平方公里,從陸地延伸至海底。 六角岩 這裡的沉積岩是由層層平疊的粉砂岩構成,形態非常獨特,猶如千層糕,十分有趣。
糧船灣 六角岩2025 六角岩 糧船灣景區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距離西貢市中心約20公里,曾多次被遊人評選為「香港十景」之首。 魚在水中慢游,輔以海蝕洞的回音,令人不知不覺放鬆下來,功效顯著。 於此完結萬宜地質步道,意猶未盡的可經花山一看破邊洲全相,來回約1.5小時,又可前往浪茄、檢豬灣、等地方,否則便可乘的士回家。
這裡展示了岩柱在尚未完全冷卻凝固時,受重力影響而向下彎曲,形成現今的獨特形態。 要注意的是,六角形柱岩壁周遭只設矮石壆,沒有設置大型欄杆,可讓遊人近距離觀賞,但因岩石風化已久,存有落石風險,故不宜走得太近。 六角柱石群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Hong 六角岩2025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的主要景點之一,其他景點還包括:海蝕洞、破邊洲等。
署方表示,西貢沿岸和附近多個海島的六角形火山岩柱名為糧船灣組,2009年納入香港地質公園。 該處岩柱數量多、體積大,保存完好且分布範圍廣,是全球罕見並最具代表性的地質奇觀。 這次入選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代表其國際重要性獲認可。
六角岩: 前往万宜水库东坝
六石岩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嵩峰鄉十都村,由六座巨岩(關公石、麒麟石、匕刀石、錸鑽石、猢猻石、竹山石)組成,故稱六石岩。 最著名的当属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的巨人堤道。 穿梭于大街小巷中,你会发现很多人气餐厅、咖啡店、茶餐厅等,提供各式中西美食,包括披萨、意面、泰式咖喱、炸鱼薯条、土耳其烤肉串等。 這令他回想求學年代,慶幸遇上一位很好的地理科教師,不斷帶他們外出考察。 由於Erik並非本科出身,因此除了要廣讀地質資料,入行後也積極跟隨一位香港學者,請教和吸收地質資訊,就像要補回當年課堂裏流失的光陰,他更把這位敬重的學者前輩,視為自己職業生涯的一位良師。 真正當上地質導賞員後,他仍需不斷進修,完成了美國大學的相關證書課程。
沿途你可欣赏总面积达6.67平方公里的美丽水库、青翠的山峦、雄伟的堤坝、由工字型弱波石筑成的防波堤,以及竖立于海水中、拥有独特地貌的破边洲。 六角岩2025 破边洲原为花山的一部分,后被海蚀作用分离,形成海蚀柱,独自竖立在海上,非常壮观。 此處從前為一狹窄水道,貫通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後來因興建水壩而被分隔。 受地殼變動的劇烈摩擦,斷層附近的岩石被壓成碎塊,形成斷層角礫帶。 這裡的斷層角礫帶出現在六角形岩柱之間,由於四周岩柱眾多,很容易便會錯過。
六角岩: 景點3︰神奇的六角岩柱
其中以北果洲嘅六角形岩柱最為壯觀,同時北果洲直徑達 2 米以上嘅六角形岩柱亦係園區內最大嘅。 由於設立地質公園的目的是教育,提高普羅大眾對於地質的認知,中心都設於比較容易到達的地點。 但現有位於北潭涌的遊客中心將於2010年初翻新以介紹西貢區火山形成的歷史及區內的六方柱石群,而蕉坑的遊客中心亦將會在2010年初完成擴建為以介紹香港地質公園為主[12]。 漁護署指,據地質學家研究,西貢火山岩柱群源自約一億四千萬年前該地區的火山活動,當時劇烈的地殼活動導致香港東南面形成一個大型火山。
六角岩: 地質公園岩柱群入選國際地質遺產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亦提供相關以香港岩石及地質地貌為主的展覽。 2015年7月,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將會面臨首次4年一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於同年9月揭曉是否達標,繼續維持其世界地質公園之資格[10]。 Erik提議,遊人到橋咀洲必須注意潮汐漲退的時間,尤其是獨自前往的人士。 遇上退潮的時間,海上會冒起一道「海面步道」,把橋咀洲與相鄰的橋頭島連接起來。
六角岩: 香港十八區景點
果洲群島由南果洲、北果洲、東果洲,以及多個小島和石排組成。 果洲群島位處外海,長期受到風浪侵蝕,形成各種奇特的海岸地貌,包括險峻的斷崖、海蝕拱,還有各種奇形怪石。 北果洲的六角形岩柱是最為壯觀的,它的直徑是園區內最大的,可達2米以上。 由於果洲群島位於核心保護區內,加上風浪較大及地勢險要,因此只適合在風平浪靜的夏季,乘船在近岸遊覽。 由於海岸長期受到猛烈的風浪衝擊,在海岸作用下形成獨特的外觀,沿岸遍布懸崖峭壁及許多海蝕穴、海蝕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