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保留手術多與腋下淋巴切除手術一併進行,手術後再接受電療,以清除乳房內的隱性腫瘤及減低復發機會。 在全乳切除手術中,外科醫生會將病人整個乳房切除,範圍包括乳頭及腫瘤之上的皮膚等 (圖1)。 手術可說是治療乳癌的關鍵「元素」,隨著近年「多手段治療」的發展趨向成熟,乳癌手術的創傷性逐漸降低。 現時可供選擇的局部性治療,包括全乳切除術或乳房保留手術、腋下前哨淋巴結切片檢查或切除術等。 女士在接受全乳切除後,可在術後立即進行乳房重建手術,亦可稍作考慮,在一段時間後才作乳房重建。
今次邀請得外科專科周芷茵醫生與大家分享不同類型乳癌的特質,以及如何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拆解常見乳癌治療謬誤。 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癌症,如不幸患上乳癌而需切除乳房,如何協助患者重拾自信,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醫生曾頤欣表示,患者在手術後可透過乳房重建手術,讓患者重拾自信。 乳癌切除2025 對於坊間流傳治療期間,患者不可以進食雞的迷思,曾醫生表示,只要均衡飲食,食得清淡就可以。 因應病情及癌腫瘤的大小,有部分癌細胞在治療後或未能完全清除,甚至轉移至乳房及其他身體部位,導致乳癌復發。 乳癌切除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與僅接受化療相比,接受戈沙妥組單抗治療的患者的中位無惡化進展生存期由1.7個月延長至4.8個月,而中位總體生存期則由6.9個月延長至11.8個月。
乳癌切除: 乳房腫瘤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術費用
乳房搔癢一般會以濕疹等皮膚疾病的方向安排治療,但值得留意,如果治療後逾2星期,症狀未見改善的話,就要小心是否為乳癌徵兆。 病人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可配戴義乳或接受乳房重建手術。 乳房重建手術通常是將腹部脂肪移植至乳房位置,或放入特製的鹽水袋,以平衡兩邊乳房外觀。 這類乳癌的癌細胞沒有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s,簡稱︰ER)或黃體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s,簡稱︰PR),並且不會製造或只會產生少量名為HER2的蛋白質。
- 放射治療可以分成體外及體內放射治療,其中以體外放射治療則較常用。
- 另外,腫瘤大小在3至5公分,即使接受乳房全切除,若危險因子過多,也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接受放射治療。
- 乳癌是女性好發率最高的癌症,但是許多患者常常在摸到乳房腫瘤卻不敢就醫,而剛得知自己罹患乳癌時,患者往往也覺得根本無法面對。
- 重建的方法基於多個考慮因素而決定, 包括患者的整體健康、另一邊乳房的大小及形狀、可從腹部或後胸壁取得的身體組織量、在乳房切除手術後殘存的皮膚數量、患者的喜好(以個人身體組織或植入物重建)及乳癌的期數等。
- 其中原因之一在於手術之外,還必須要再加上放射線治療。
- 本中心配備的高速螺旋放射治療系統(TomoTherapy),能夠處理各類形狀不一、大小各異、不同部位的腫瘤,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並能夠針對病人特殊需要提供互補治療方案,有效提升療效,同時減低治療副作用。
- 因此乳癌治療必需為每位病人度身訂做,完成切除手術後還需要接受化療、口服藥、電療等,亦不代表切除手術進行得不夠徹底。
曾醫生指出,該患者無家族遺傳病史,患乳癌是由於基因突變。 乳癌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基因突變就是「HER-2」(第二型類表皮生長因子)。 如果皮膚切除的部分較多,就較不適合使用義乳,因為皮膚不足可能使傷口不易癒合,容易因義乳暴露感染或衍生其他併發症。 不過,施行重建手術會讓外觀更接近原本的乳房,能幫助患者在心理調適上更為容易。 至於如何重建、有哪些方式及注意事項,會在接下來為大家介紹。
乳癌切除: 手術的風險和併發症
隨著醫學科技發展,乳癌患者的存活率比以往大有提升,這有賴各種治療方式互相配合,發揮最大的治療效用。 即使是晚期乳癌患者,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幫助紓緩症狀,甚至延長存活時間。 在香港,第1期乳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高達99%,但第4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已急促下降至只有30%左右。
- 去乳癌手術 3 - 保留乳房手術 ,我揀唔揀好?
- 過去研究發現,牛樟芝在細胞、動物實驗中確實可讓腫瘤細胞凋亡。
- 通常年輕女性乳房腺體成分比率高,乳房攝影反而對異常組織不易區分,此時超音波檢查可輔助。
- 指癌細胞出現在輸送乳汁的乳管壁中,不過癌細胞尚未穿透乳管壁及擴散至其他乳房組織,大約佔整體乳癌約20%。
管腔細胞A型:約佔整體乳癌類型的40%,細胞增生指標Ki-67小於20%,分化速度較慢,預後比B型更好。 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指,一般婦女在月經前常會感到明顯的乳房脹痛或摸到硬塊,這是由於週期性賀爾蒙分泌的轉變,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必過分擔心。 如懷疑乳房有腫塊,應找醫生檢查,確定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而大部分乳房腫塊屬於良性,或為水瘤或良性纖維瘤,對身體無害。
乳癌切除: 乳癌飲食迷思拆解 雪蛤膏雞翼少食為妙?
對本港女性而言,乳癌是致命癌症的第三位,在2019年,乳癌導致852名女性死亡,佔女性癌症死亡總數13.7%。 「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的原理是將乳房內的主要腫瘤及周邊組織切除,「乳房四分之一切除術」所切除的範圍相比「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較大,約為乳房的四分一。 但就算施行全切除,病人還是希望兼顧美觀,因此隨著科技進步,切除手術從傳統乳房切除手術,進展到內視鏡乳房切除手術,甚至現在也有利用機械手臂(也就是達文西手術)輔助乳房切除手術。
乳癌切除: 皮膚癌症狀,ABCDE五項自我檢查
目前乳癌重建手術主要有兩種選擇方式,一種是義乳重建,另一種則是自體組織重建。 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只能讓術後的乳房接近原貌,不太可能和術前完全一樣。 針對無明顯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會在手術前,於腫瘤周圍或乳暈周圍注射藍色染料,或是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蛋白球,注射後第一群有染料或同位素聚集的淋巴腺,就是前哨淋巴結。 到了1984年,兩位英國醫師發表了改良型根除性乳房根除術 乳癌切除 ,他們認為切除胸肌並無法提高乳癌的存活率,即使保留胸大肌、胸小肌也不影響治療結果。
乳癌切除: 「乳癌真的沒那麼可怕!」能治癒的癌症,為何不願治療?乳癌權威侯明鋒指2大原因
2.出院時引流管可能仍留置著,請注意保持管子通暢,勿牽扯、扭折,及勿使引流管高於插管處。 患者或家人需學習傾倒引流液,及記錄引流量,待返回門診時提供醫師作拔管參考。 3.有重大慢性疾病的患者,例如心肺功能不佳,即使進行手術,可能會引起不良的併發症,甚至導致生命危險。 ‧五年存活率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健康999網站」:四十四家醫院申報民國九十三~九十七年新診斷乳癌個案。 由於母親的慘痛經驗,五十八歲的陳太太知道要經常性的做自我檢查、了解自己乳房的形狀及觸感的重要性,並且記得定期做乳癌的篩檢;尤其到了更年期,開始服用荷爾蒙補充劑之後,她在自我檢查時都會特別仔細。
乳癌切除: 乳癌治癒率 第一期達90%以上
周醫生解釋,乳癌的治療方法其實是非常具針對性,除了要考慮病人的個人意願、乳房大小、腫瘤位置等因素外,還需依據上述不同類型的乳癌分類,評估將來的觀望是孰好孰壞、復發率等,才可為每位病人計劃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化學治療是透過抗癌藥殺死癌細胞,可以經由靜脈注射的方式將藥物注射至體內,或以口服的方式服用化療藥物。 化療藥物可以單獨或組合使用,亦可以和放射治療與外科手術混合作聯合治療,也能夠用作紓緩晚期癌症所帶來的不適。
乳癌切除: 乳癌病友該做乳房切除還是保留?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立即重建
此種手術適用於腫瘤靠近乳暈、沒有侵犯胸大肌,且無轉移至其他器官,尤其是腫瘤體積較大或是多發性腫瘤的患者。 事實上,小莉的乳房頗豐滿,若要做全乳切除,她也有足夠的自體組織來做重建,或者選擇義乳重建,也會有不錯的結果。 很多乳癌姊妹忽略、或是不知道,乳癌的局部切除手術如果沒辦法達到對稱美觀的結果,其實也有立即性重建的選項。 乳癌切除2025 過去研究發現,牛樟芝在細胞、動物實驗中確實可讓腫瘤細胞凋亡。
乳癌切除: 乳癌成因及風險因素
與乳癌有關的荷爾蒙包括雌激素(Oestrogen)及黃體酮素(Progesterone),這兩種女性荷爾蒙都會刺激乳癌腫瘤加速生長,以及依附在癌細胞上,令癌細胞不斷增生。 乳癌切除 利用化療醫治乳癌,大約需要進行4至8個週期的療程,每個週期的療程為期2至3個星期,完成一個週期後,可以休息數個星期,再開始下一週期的化療。 至於確實進行的週期期數、用藥份量、副作用影響,都會因癌腫瘤的大小、期數、擴散跡象等而因人而異。 三陰性乳癌較易擴散及轉移至其他身體部位,大約佔整體女性乳癌中的10-15%,在遺傳性乳癌及年輕患者中會較常見。 管腔B型:荷爾蒙受體強度弱,代表腫瘤惡性程度較高,比較容易出現擴散,一般要加入化療作為其中一種抗癌治療方法。 初步的乳房檢查包括三部分:乳房臨床檢查、乳房造影檢查和乳房抽針檢查。
乳癌切除: 醫師 + 診別資訊
如果已經打咗術前化療加標靶,手術時前哨淋巴依然有感染,即係代表一開始已經有感染,並唔係因為治療中的等待而令到病情變差。 復發率係有分別,不過只係少少,講緊長期(大概20年)局部割局部復發率大概5-22%,全乳割局部復發率大概4-14%。 最重要係存活率一樣,所以醫生會睇成兩個選擇成效一樣。 仲記唔記得我喺「乳房檢查 三步曲3 - 乳房抽組織檢查」中講過,手術前一定要抽粗針去分別喺咪侵蝕性癌,其中一個用途就係決定開刀時洗唔洗割格勒底淋巴。 莊捷翰說,的確很多三陰性乳癌患者都是年輕女性,大部分都跟家族遺傳無關,家族遺傳只佔了5%左右,但是這5%的人都要特別小心。 不過,雖然三陰性乳癌是乳癌中最可怕的一種類型,其實隨著醫學不斷進步,也開始有了新的療法;近期備受諾貝爾醫學獎矚目的免疫療法,就是一個可以給三陰性乳癌患者多一種選擇的治療。
乳癌切除: 手術治療
胰臟癌之所以稱之為癌王,是因為其不易察覺,發現時大多已屬於中、晚期,且在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僅約5-10%。 她認為,一般豆類食物含有豐富纖維、植物油及蛋白質,多吃豆類及蔬果,少吃肉,其實這可能是減低乳癌風險的主要因素。 這個免疫細胞與癌細胞共容現象,是由於細胞之間利用化學份子(例如PDL-1系統)溝通造成的。 乳癌切除 通過大量醫學研究,醫學界研發出作用於PDL及PDL-1系統的藥物,使免疫細胞能夠重新辨認出癌細胞及壞細胞,並消滅它們。 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T-DXd是近年內研究而成的新藥,由放射治療衍生,正逐漸取代TDM-1在癌症治療上的用途。
乳癌切除: 乳癌復發風險
4.標靶治療:目前早期乳癌的輔助性標靶治療藥物以抗HER2標靶藥物為主,大約兩成至三成的患者有HER2過度表現、容易發生癌症轉移或復發,合併使用化療藥物可減少約四成的乳癌復發率。 乳房磁振造影檢查:除了用於發病部位或病兆不只一處的多發性乳癌,也能協助找出臨床檢查或傳統乳房影像檢查不易發現的乳房病變,也適用有高危險乳癌家族史及乳腺組織緻密的女性及隆乳後的乳房檢查。 不過,乳房磁振造影敏感度高,可能出現假陽性,臨床需再進一步評估。
乳癌切除: 乳癌有甚麼治療方法?
乳房主要是由脂肪組織、乳腺組織及結締組織所組成,乳房組織包含延伸到腋下的部位。 乳房惡性腫瘤(亦稱乳癌)是乳房細胞不正常的增生所致。 幸好陳太太發現得早,只是乳癌第一期,可以做乳房保留手術,再加上輔助治療,避免重蹈母親的覆轍。 我媽上周第一次檢查便確診二至三期,淋巴有4-7粒invasive。 可選全割或部分,但係話全切乾淨,部分切返發率有三,四成。 莊捷翰說,三陰性乳癌跟一般乳癌的症狀一樣,可能都是從發現乳房腫塊開始;但比較特別的是,三陰性乳癌腫塊生長的速度,比一般乳癌快非常多。
進行乳癌放射治療有可能導致副作用,最明顯的就是受照射的乳房位置會出現紅腫、疼痛、脫皮,以及乳房變得僵硬。 此項手術一般會與腋下淋巴切除手術或前哨淋巴結活組織檢查同時進行。 不過並非所有的病人都適合進行此項手術,也不能保證會完全清除腫瘤塊,部分病人有可能會需要再次接受手術。
改良根治性乳房切除手術切除範圍包括病變的乳腺、乳頭、乳暈及腋下的淋巴結。 在手術後,手術部位會出現明顯的畸形,胸壁有一線狀疤痕。 在某些情況下,在手術期間會同時進行乳房重建手術。 乳癌有可能會從乳腺擴散至腋下淋巴結,因此在乳癌手術中,通常會包括腋下淋巴切除手術。 醫生一般會建議腫瘤賀爾蒙受體呈陽性反應之病人服用抗女性賀爾蒙藥物,以防止癌細胞生長。
乳癌切除: 確診第一天
心裡有疑問,揾多個醫生睇係好,不過都建議盡快,始終癌症嘅野,唔理你第幾期,早D知早D醫,點講都係好D。 乳癌切除2025 答返標題條問題「開刀有咩比你揀」,就係以上四個常餐揀一個,至於其他增值服務(乳房重建、手術超聲波、急凍切片等等)就因人而異。 如果有BRCA基因,得到乳癌、卵巢癌的機會比別人高出了一倍以上,莊捷翰建議,如果家人、尤其是二等親以內很早就有乳癌、卵巢癌,也可以去做基因檢測,帶有基因的人,就要特別小心。 乳癌切除 管腔細胞B型:約佔整體乳癌類型的20%,又依具備Ki-67大於20%或HER2陽性等特性,細分為管腔B1、B2兩型,分化速度較快,預後比A型差一點。 在台灣較常見的皮膚癌可分為三種類型,發生比率最高的「基底細胞癌」,大約佔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