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缽主要來自尼泊爾,也有從西藏傳至尼泊爾的,但現在只有很少數,因為西藏不再製造。 尼泊爾到現在還有出產,他們承傳很多年前留傳下來優良的製造方式,採用手打方法,敲打出來的頌缽聲音很純樸。 LEO老師過去10年在自然科學及聲音研究領域花了非常多時間研究與驗證,且也在世界各地義診有許多臨床經驗,因此創立聲灸療育系統,希望夠過頌缽這個簡單的工具與手法幫助更多人與家庭。
敲擊不同缽形成的無形痕跡,彷彿水較剪在湖面上跳躍的畫面,是那麼自然隨心又充滿美態。 課程會教授技法、知識,也會教心法,就是敲頌缽的原因——單純的分享。 其實有點像街頭賣藝,聽了就可以離開,而不是療癒或想得到甚麼。 完成後彼此不需再有任何連繫,整件事來得乾淨俐落,這就是我們說的當下。
頌缽課程: Allpamama 工作坊
透過純粹的聲音分享,幫助大家瞬間安靜下來,回到當下。 頌缽課程 頌缽課程 頌缽課程2025 尤其在這個紛亂的時間,好讓大家能讓身體及腦袋放鬆,紓緩沉重的壓力及焦慮的情緒。 專輯的音樂,也可伴隨大家進行冥想、打坐或進行瑜伽,讓精神更集中,心境更平靜。 曾文通老師現更正埋首撰寫他第一本關於頌缽的書籍,分享他累積多年的頌缽知識,預計明年會推出。 在活動中,靜缽瑜伽導師Yasoda會讓參與者躺下安靜地休息,配合頌缽敲擊,使參與者能夠得到持久的深層放鬆,幫助他/她們回復身心之間的平衡,舒緩生活中的壓力和減低任何不良的情緒或負能量。 頌缽聲頻能讓身體感到較強烈的共振,加速體內血液循環流動,是為物理上的聲頻影響,當中頻率愈快即力量愈強勁。
- 人體三脈七輪與行星的對應,各種持咒修煉的方式、甚至不同的敲打手勢的象徵意義,也一一有所研究,還附加卡巴拉與密法共通研究和阿育吠陀生活式的合應用。
- 通常會搭配一至數個頌缽,也有可能會搭配其他的療癒工具,例如瑜伽、芳療或是冥想等。
- 參加者就像體驗頌缽聲音按摩,洗滴身、心、靈,重拾平靜和諧喜悅的感覺。
- 音樂治療是指有計劃地用音樂、音樂元素(聲音、節奏、旋律及和聲)或兩者結合來滿足治療者的生理、心理、情緒、認知及社會需要﹐從而提升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 銅碗本身不會響,它能發出什麼聲音與音頻,其實都在於打造者和使用者的用心。
最近頌缽(Singing Bowl)治療成為新潮流。 兩個月內一共教授了三個頌缽課程,以往其實一年也會開兩、三個小班,但這兩年, 不知是否因為地球氣場實在太差,有關頌缽聲療的課程查詢一下子就多了。 過去的興趣班課程,亦逐步發展到另一個層面,頌缽器具結合和不同的專業內容例如藏藥、香薰、骨科、針灸、音樂等等,達到更佳的療癒效果。 Vijnana長期舉辦「頌缽靜心班」,課程導師會透過呼吸練習讓學生吸入更多氧氣以增加血液循環,從而達到保養身體的效果。
頌缽課程: 這是我們的初衷: 讓「頌缽」帶領你回到「原本」的自我。
如果說這個是替代療法,放眼未來,如人心夠寬,肯定還有不少發展的空間。 頌缽課程2025 人體三脈七輪與行星的對應,各種持咒修煉的方式、甚至不同的敲打手勢的象徵意義,也一一有所研究,還附加卡巴拉與密法共通研究和阿育吠陀生活式的合應用。 頌缽課程2025 一只喜馬拉雅山脈附近國家僧侶日常生活使用的法器,飄洋過海,搖身一變成為獨當一面的身心靈合一療癒工具。
- 以前我的書摺了角或有鉛筆痕也很介意,但人大了發覺有些事情是要放開的。
- 如果這些反應沒有一直持續的話,大致上都可以被視為正常的身體反應,一般而言在持續幾天到一週後,這些反應就會消退,原本身體的不適感亦會因為這些反應的消退以感覺有被治療的感覺。
- 頌缽屬於聲療的一種,雖然不同的頌缽老師在使用頌缽的方法和敲擊的節奏上都有所不同,可是原理大致上都一樣,都能使學生平靜心情、療癒心靈,隨著敲擊的節奏放鬆身體。
- 同時聲音令人放鬆,亦有助身體本身自行調整,因此聲音又有「Vibrational Medicine (振動藥物)」之稱。
Yasoda已經接受過Sivananda Yoga的導師訓練,所以誠心地把這些好的瑜珈式子帶給大家,讓大家感受到當中的好處。 打個比喻,應該就是美食的味道重要,但造型要不容忽視。 總之,如果singing bowl therapy 真能有益於人,singing bowl performance 能助人接納這個工具,其實也是點功德。 這三班中,其中一班更是train the trainer.
頌缽課程: 放鬆心情
而我們在推廣的聲灸療育系統則是屬於身體的疏通,可以直接運用聲音與身體水分共振來達到促進循環。 如果你是想要學習一套可以直接幫自己和家人舒緩身體狀況的工具,那就可以選擇創辦人LEO老師親自教授的課程來學習這一套技術。 頌缽治療近年非常普遍,尤其大家身處這個特別需要尋求片刻寧靜、自在的環境及世代,真的需要有效的方法紓緩壓力及焦慮的情緒,讓繃緊的身體及心情得以放鬆。
根據理論,不同的頌缽有不同的音頻,而每種頻率對應著身體不同器官的振動頻率。 找到與脈輪相對應的頻率後,透過敲打頌缽擊出的聲音可以和身體裏面的頻率共鳴,從而調整阻塞的脈輪。 完成頌缽治療,緊接一場身體按摩,選用安眠或寧神的香薰油進行body massage,延續舒暢放鬆的體驗。 話說,當年其中一位教授頌缽治療的老師,是個熱愛東方文化在印度修行的的法國人。 據他介紹,singing bowl therapy 頌缽課程2025 大約70年代在歐美興起。
頌缽課程: 香港頌缽課程及體驗推介3. 靜缽瑜伽 JB Yoga
導師亦會敲缽令參加者釋放深層疲累及情緒,並會引導大家反思生命及尋找埋藏於內心的未知答案。 這個頌缽課程最希望做到正念伸展、聲頻放鬆及靜心探索,如果你也想釋放內心負能量,不妨體驗頌缽課程。 此團體課程為45分鐘之靜心課程,頌缽師會利用單個頌缽以敲或磨缽的方式,參加者可體驗頌缽沉穩的聲頻,透過頌缽帶領意識回到當下的感受,主要幫助釋放精神壓力及放鬆身體肌肉。
頌缽課程: 尼泊爾
當然不同的課程目標不同,沒有所謂的好或壞,端看你目前的需求來做選擇。 幾十年前,玩頌缽其實很簡單,就是靜靜地聽著聲音和餘韻,一下又一下,然後享受、然後靜心。 後來,因為要應付催眠師和藝術治療師牌照考試,就的起心肝,認真就幾個老師學習起來。 期間也有到印度和蒙古參考修習不同文化的應用方式。 走了個大圈,才知道這件「法器」其實也有對應的身體的療法。 的確頌缽是一個居家就能操作的養生工具,對於家中有長輩、家人有不舒服的狀況,都是很好直接來協助他們舒緩的工具。
頌缽課程: 生活智慧
很喜歡曾文通曾作的一個比喻︰他將頌缽盛滿東西,敲出來的聲音很笨拙沉重;將它清空,敲它的聲音才清脆。 我們的心也一樣,積放太多事情,只有放下,不再執着,才可容納新東西。 之前參加過他主持的頌缽工作坊,印象很深刻的,是冥想過程中他常會叮囑大家「放鬆肩膊」。 雖然多次叮囑,但常在聽到那刻才又記得要放鬆緊縮起的雙肩。
頌缽課程: 香港咖啡豆 / 南非最高的山脈(下) / 聲頻禮贊 星期四 嘉賓:頌缽演奏家 曾文通
我們教授時沒有太強的對立性,反而注重自我開發,用沉穩的聲音喚醒別人。 因為敲缽過程已交托給聲音,若後來解說太多,很容易回到語言層面。 當中的金屬是地球精華,所以演奏頌缽讓人與土地產生連結,在冥想修練中使用,那種天籟之音令人很自在。
頌缽課程: 我們的理念
而且頌缽很特別的是不像許多療育工具只能幫別人施作,頌缽還能夠幫自己舒緩身體狀況及養生。 頌缽 – 一種聲音治療經常用到的樂器,頌缽療法亦是其中一種是古老的聲音療法,其歷史更可追溯至二千五百多年前。 頌缽課程2025 頌缽起源於喜瑪拉雅山區,由七種金屬以人手鑿擊而成,頌缽成份中每種金屬所產生的聲音頻率,提供了各種對應不同器官及脈輪的療癒頻率,與我們身體共鳴,從而能夠協助我們處理身心的不和諧。 為使放鬆效果更加顯著,Yasoda會不定時在課堂中加入與大家一起調配自己喜歡的香薰按摩油(10ml)之環節,調配好的按摩油可用作簡單肩膀四肢按摩,讓大家做頌缽休息放鬆時更感放鬆。 每一種天然香薰精油就好像大家經常接觸到的中藥一樣,每種精油都有獨特香味及功效,對身心靈各有不同幫助,加上植物油便能調配成為按摩油,正確使用可使人情緒獲得深層放鬆。
頌缽課程: 工作坊
參加者大多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士,此外,他還為台灣,新加坡,尼泊爾,泰國,香港等地的弱勢地區及老人院舉辦慈善康復課程。 他堅信,透過聲音的振動可以將身體與靈魂聯繫在一起,從而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創造出完美的和諧與優雅之感。 頌缽課程2025 他已經為世界各地的人們舉辦了無幾次頌缽研習課程。 在生活中,曾文通習慣張開五感體會周遭的事物,真正用心感受生活。 他將禪修與藝術融合,如他之前觀察湖面上的小昆蟲「水較剪」,一隻出現,然後是兩隻、三隻到數不盡的在湖面上跳躍,那個畫面就如一個樂譜,讓他不知不覺靜觀了一個小時。 他認為在舞台上演奏頌缽,看似隨心,其實也由能量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