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也是美國語言和人口族群最為多元化的城市[20][21],在此使用的語言達到800種[22][23],而在2005年,全市有36%的人口是非美國出生的。 其他特色目的地包括布朗克斯動物園、康尼島、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和紐約植物園。 前市長彭博於2012年9月27日宣布將於史泰登島北岸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輪紐約輪,遙望自由女神像、紐約港和曼哈頓下城[242][243]。 西岸國際大廈 紐約市的公園受到三套不同的公園體系管轄,包括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紐約州公園管理局以及紐約市公園管理局。 根據2013年《公共土地公信力(英語:The Trust for Public 西岸國際大廈2025 Land)》公園排名榜報告,紐約市公園系統在美國人口最多的50大城市中位列第二,緊隨明尼亞波利斯公園系統其後[197]。 該排行榜基於分析公園大小、土地面積占全市面積百分比、在公園半英里內的城市居民百分比、每位居民花在公園服務的時間、每萬名居民對應的運動場數量等各項數據的均值得出。
紐約的高公共運輸使用率、近120,000名單車者[394]和為數眾多的步行上班者使之成為美國最為節能的城市[340]。 西岸國際大廈 步行和單車占全市交通方式的21%,而在全國範圍內為8%[395]。 2011年,紐約被評為全美最適宜步行的城市[396][397]。 2013年夏季,花旗銀行為紐約市贊助10,000輛公共單車[398],昆尼皮亞克大學的調查表明大部分紐約人都支持這一單車共享計劃[399]。
西岸國際大廈: 建築
《鄉村之音(英語:The Village Voice)》是全美發行量最大的另類報紙,專門報導時事評論以及特色主題。 老建築舊至布魯克林區1656年的鹽屋式建築——懷科夫宅(英語:Wyckoff House),新建築新至位於曼哈頓下城原爆點興建中的世界最貴辦公樓[181]——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 1898年,布魯克林(當時為一個獨立城市)、紐約郡(包括布朗克斯的一部分)、里奇蒙郡和皇后郡的西部合併,正式成為現代的紐約市[85]。 1904年,紐約的地鐵系統開始合併運作,幫助鞏固了這座全新的城市。 同時,紐約還成為了奴隸制的中心,1730年有42%的家庭擁有奴隸,在殖民地中僅次於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 奴隸製成為紐約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奴隸在港口、銀行和船運業工作。
- 新竹縣新湖警分局員警也藉此活動,到場向民眾宣導「識詐、反飆車」觀念,以實際案例分享,使民眾深刻體認提高自我識詐、防詐意識,守護財產安全;同時也提醒家長們多關懷孩子的生活與行為,從事正當休閒活動,愛惜生命,拒絕飆車。
- 過去紐約還曾經是布魯克林道奇隊(今洛杉磯道奇隊)和紐約巨人隊(今舊金山巨人隊)的主場,這兩支球隊分別1次[275]和5次奪冠,後來兩支球隊都於1958年遷往加利福尼亞[276]。
- 曼哈頓華埠以及新生的布魯克林華埠和法拉盛華埠持續繁榮,華人也在持續遷入紐約和鄰近地區[160][162][163][164]。
- 受到移民文化的影響,舞台劇經常使用敘事性的歌曲,反映希望與抱負。
- 曼哈頓的布滿摩天大樓的天際線廣為人知,在歷史上,紐約是世界上許多世界級高樓的所在地。
- 2005年,紐約的謀殺率達到了自1966年來的最低點[355],而在2007年,紐約的謀殺案件數量少於500起,這是自1963年公開犯罪數據以來首次達到這一水平[356]。
有些人認為原因是紐約市警察局所採取的新策略[362],例如電腦輔助的CompStat(英語:CompStat)犯罪處理系統以及破窗效應理論的運用[363]。 其他人則認為是因為霹靂古柯鹼熱潮的消退及人口結構的改變[364]。 還有人認為上世紀中期的犯罪潮源自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鉛污染導致智力水平的降低和侵略性的增強,而紐約這樣的大城市受其影響最嚴重。 1970年代,鉛從美國汽油中退出,紐約和其他大城市的暴力犯罪率開始普遍下降[365]。
西岸國際大廈: 西岸國際大廈 West Coast International Building
強大的吸引外資的能力使紐約在《FDi雜誌(英語:FDi 西岸國際大廈 Magazine)》2013年的「美國未來城市」榜單中排列首位[312]。 紐約市的公立學校體系由紐約市教育局管理,為全美最大[291],近110萬名學生分別在超過1,200所中小學校就讀[292]。 在2000年紐約市人口普查中,近594,000名學生參加了高等教育,這一數字在全美最高[294]。 西岸國際大廈2025 2005年,每5個曼哈頓居民中就有3個是大學畢業生,每4個中就有1個有高等學位,這也是全美高教育水平者最為集中的區域[295]。 棍子球(英語:Stickball)即是一例,為棒球的街頭版本,20世紀30年代開始風行於義大利、德國和愛爾蘭聚集區的青年人中。 西岸國際大廈2025 它是紐約最著名的街頭運動,布朗克斯的一條大道即以之命名為「棍子球大道」(Stickball Blvd)[290]。
紐約為全球電視、廣告、音樂、報紙和圖書出版業的重鎮,亦是北美最大的媒體市場(其次為洛杉磯、芝加哥和多倫多)[248]。 知名的媒體企業包括時代華納、湯森路透公司、美國聯合通訊社、新聞集團、紐約時報公司、NBC環球、赫斯特國際集團和維亞康姆。 全球前八大的廣告媒體就有七家在紐約市設立總部[249]。 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中有兩家(索尼音樂娛樂及華納音樂集團)將總部設在紐約,而第三家(環球唱片)在紐約也設有分公司。 19世紀,在貿易的持續發展和歐洲移民的推動下,紐約發生巨大的變化[79]。 在《1811年委員會計劃(英語:Commissioners’ Plan 西岸國際大廈 of 1811)》下,城市的街道覆蓋至整個曼哈頓。
西岸國際大廈: 媒體
1975年,在經歷財政危機和州政府救助之後,紐約市財政控制委員會建立起來以監督市政支出。 委員會由七人組成,其中包括紐約市市長和紐約州州長[335]。 1986年這一委員會不再直接管理市政預算,但它仍然保有監控市財政健康狀況的指責[336]。 2013年,曼哈頓的辦公面積達到近52,000萬平方英尺(5.2億平方英尺,約4,810萬平方米)[320],在辦公市場上排名全美第一[321]。 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的美國網球公開賽每年在皇后區舉辦[288]。
- 美國在此戰中失敗,由此在紐約的軍事衝突減少,該城也成為英國在北美的軍事和政治中心。
- 早至1850年,紐約便有超過200次幫派戰爭,主要在青年黑幫間進行[368]。
- 在《1811年委員會計劃(英語:Commissioners’ Plan of 1811)》下,城市的街道覆蓋至整個曼哈頓。
- 紐約住宅區的建築特色多為雅致的褐石排屋、聯排別墅和老舊的公寓樓,這些建築約在1870年至1930年間大批建造[189]。
- 紐約市的公園受到三套不同的公園體系管轄,包括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紐約州公園管理局以及紐約市公園管理局。
紐約的許多道路都成為了某一項產業的代名詞,例如百老匯之於戲劇[401],華爾街之於金融[402],麥迪遜大道之於廣告[403][404]和第七大道之於時尚。 曼哈頓下城是全美第三大的中心商務區,其中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的證券交易所(按日均交易量和總市值)——位於華爾街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便位於此地[323]。 華爾街投資銀行的費用在2012年達到近400億美元[325],而在2013年,在紐約從事風險管理的銀行高管年收入能夠達到324,000美元[326]。
西岸國際大廈: 竹縣文化局組樂團 活動獻唱給驚喜
每個行政區同時也是紐約最高法院的一個司法轄區,同時也受理其他城市和其他州法庭的事務。 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分別是紐約最高法院上訴法院第一和第二區的總部所在地[339]。 西岸國際大廈 與其他大城市不同的是,紐約被分歸兩個美國聯邦地區法院管轄(同時也是兩個地區法院的所在地):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位於市政廳附近的弗利廣場,管轄曼哈頓和布朗克斯;美國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位於布魯克林,管轄布魯克林、皇后區和史泰登島。
西岸國際大廈: 月內第3度遭起訴 川普暗指阻他回鍋白宮
在針對120座城市的研究調查中,紐約在吸引資本、商業和遊客的能力上排名第一[308]。 2012年7月,英國曼切斯特聯足球俱樂部宣布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309]。 1916年都市規劃方案(英語:1916 Zoning 西岸國際大廈2025 Resolution)規定高樓必須採用後縮式設計,且塔樓面積須為該地塊的一定百分比,如此可使陽光照射至街道[184]。 西岸國際大廈2025 兩幢紐約的裝飾風建築——克萊斯勒大廈(1930年建成)和帝國大廈(1931年建成)及其頂端和不鏽鋼材質的尖塔便是此規劃方案的結果。 這兩幢建築各有十分獨特的裝飾風格(例如克萊斯勒大廈61樓角落的鷹飾),也被認為是裝飾風的最佳代表[185]。 此外紐約都會區內的多米尼加共和國[170]和波多黎各人口也為數眾多。
西岸國際大廈: 西岸國際大廈位置
聯合國總部大樓(1950年)的建設奠定紐約的政治影響,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崛起使紐約超越巴黎成為世界藝術的中心[91]。 漢密爾頓堡(英語:Fort Hamilton)是美軍唯一位於紐約市的活動軍事設施[405],於1825年創建於布魯克林一個獨立戰爭時期的炮台,是美國歷史最久的軍事設施之一[406]。 如今漢密爾頓堡是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北大西洋師以及紐約市徵兵營的總部。 同時,第1179交通旅、第722航空醫療分隊也位於此處。 史泰登島渡輪是全美最繁忙的渡輪線路,每年搭載近2000萬旅客往來於史泰登島和曼哈頓下城間5.2英里(8.4公里)的水域[388]。 紐新港務局過哈德遜河捷運連接曼哈頓下城與紐澤西州東北部,主要目的地為霍博肯、澤西市和紐華克,同樣24小時營運,這意味著全球四個24小時營運的快速交通系統中有兩個位於紐約(另兩個是芝加哥地鐵的部分線路及費城的港務局交通公司高速線)。
西岸國際大廈: 西岸國際大廈
紐約都會區是全美五個擁有兩支球隊的都會區之一(其他為洛杉磯都會區、芝加哥都會區、巴爾的摩-華盛頓都會區和舊金山灣區)。 兩支紐約球隊曾在世界大賽中14次會師,最近一次出現在2000年,而其他都會區各自最多只有過一次在世界大賽中會師的經歷(芝加哥於1906年、聖路易斯斯於1944年、舊金山灣於1989年)。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紐約市的亞裔人口超過100萬,多於舊金山和洛杉磯的總和[165],市區的亞裔人口為全美最多[166]。 紐約一直以來便是外國移民入境美國的口岸,在1892年至1924年間就有超過1200萬歐洲移民經由埃利斯島入境美國[145]。